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推進,教學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其中翻轉課堂由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和保障教師的教學效果,越來越被教師所重視。因此,本文將重點探討提升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
一、現(xiàn)階段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1.目的性過于明顯
在高中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實際運用上看,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無疑是最省時省力最有效果的方法,對教師而言,單純的運用常規(guī)方法常規(guī)思維教授給學生是最穩(wěn)妥的方式,對學生而言,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接受新的知識,并且運用到實際考試中能取得高分也是受益最大的方式。目的性過于明顯,著眼點太在眼前,這就是目前生物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最大的缺點。不運用求異思維,教師只能沉浸在以往的常規(guī)方法里,無法將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學生雖然可以學到知識,但是只是學到知識,從老師處學不到如何靈活運用或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目的性過于明顯,導致了教師著眼于短期效果,往往忽視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運用求異思維,進一步導致模式的固化和思維的停滯不前。
2、缺乏互動性
沒有了互動,對于教師而言,教什么人都是一樣的,對于學生而言,沒有了互動,跟誰學都是一樣的。但對于教學本身來講,沒有了互動性也就缺少了教育的靈魂。但目前在許多學校的教學上,都存在著這種通病,教師沒有積極性去控制課堂,單純的進行機械勞動,下課直接走人,不管學生是否對講解的知識和內容的理解程度如何,只管完成教學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最為忌諱的,也是教學效果最為低下的。
3、教學模式的固化
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使用一成不變的教案仿佛已經(jīng)成為了教師們心照不宣的約定,一旦在第一次的教學過程中完成過相應的教案,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就會反復使用,“流水的學生,鐵打的教案”,除此之外,由于知識點基本不發(fā)生變化,因此老師在教授過程中運用過的方式方法會一直使用,追求最簡單最直接的“知識灌輸”的方法,不主動思考如何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能夠獲得思維上的提升,單純的進行知識的教授,雖然在短時期內可能具有明顯的效果,應付考試已經(jīng)足夠,但是從長期看,這種總教法弊是遠遠大于利的,不利于學生長期的發(fā)展。
二、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增加了教師對于教學投入的精力,同時對于學生來講,能夠接受到來自更加有趣的上課模式也是一種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
2、充分發(fā)揮學生才能
“因材施教”是現(xiàn)代教學所提出的重點目標之一。要多去觀察不同學生所體現(xiàn)出的不同特性,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性再進行有目的的教學和培養(yǎng),去更加有目的的增強學生的專業(yè)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于題目的分析過程,可以有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學生會更加認真地去思考,去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也就更能發(fā)揮出學生本身的才能,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的增加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3、促進智力發(fā)展
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可以使學生獲得智力上的發(fā)展,可以使學生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的訓練。通過根據(jù)學生本身能力的訓練,更加突出學生在生物的天賦和能力,教師積極去引導,會使學生在課上越來越積極,更有參與感,同時在這個不斷地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智力資源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學生和家長來講都是一件很好的教學方法,既能保障解放教師教學困難,同時還保障了教學效果。
三、反轉課堂下高中生物的教學的具體策略
1、教師科學的對學生劃分組別
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教師通過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觀察,可以按照“以優(yōu)帶組”的模式,將一些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強的學生設置成組長,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去帶動整個小組的學習。在這樣的科學的分組的條件下,就可以讓學生最大程度的發(fā)揮自主能動性。既可以讓優(yōu)秀的同學更加優(yōu)秀,也可以通過優(yōu)秀的同學帶動組內其他的同學,其提升其他同學的學習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學生能力提升和情緒變化上,從而保證整個班級的綜合能力和提升,也更加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適合學習的情景,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加可以保證教師的教學效果。
2、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原來的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就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 ,教師主動講解關于生物的知識,學生被動的吸收相關知識。一種很純粹的知識的傳遞。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少產生互動,且主動是掌握在教師手里。有關研究表明,單純的教授知識不進行任何互動是最為低下的教學效果,沒有互動,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教師的教學動力也不夠強,教學對教師來說就變成了一種機械式的勞動,也就失去了教學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已經(jīng)逐漸打破了這種單純只是灌輸?shù)慕虒W方法。教師可以多去和學生進行互動,教師進行語言的引導,學生則會增加自己的思考,也會更加有興趣的去加入到課堂中來,將教師從講臺的主導者變成了引導者,不再是把握課堂的決策者,將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為輔的一個教學體系,真正做到了最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不以教師為主,而以學生為主。通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關系,便于教師對課堂和學生進行管理,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會更加有效率。
四、總結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生物專業(yè)的核心素養(yǎng),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實驗與實踐性教學對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價值研究》(課題編號:JCJYC20080505)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謝小弟.翻轉課堂下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研究[J].高考,2020(11):105.
[2]王麗娟. 翻轉課堂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研究[D].延安大學,2017.
[3]馮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教學實踐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
[4]王曉雷.翻轉課堂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19(12):43-44.
[5]何麗珍.翻轉課堂下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育實踐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0):106-107.
河南省安陽市第二中學?李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