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中,習慣養(yǎng)成教育十分關鍵,明確指出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提高教學效率、改善學生的生活質量,將對學生的一生成長都有積極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且要為此構建生態(tài)化的教育評價機制,以便綜合反映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效果,激勵學生、鼓舞學生,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本文將以評星記錄冊為例,從確定評星標準與依據、定期統(tǒng)計評星數量、堅持激勵賞識原則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利用評星記錄冊圍繞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生態(tài)生長去構建評價機制。
關鍵詞:小學語文、行為習慣養(yǎng)成評價、評星記錄冊、應用策略
客觀來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一直都是一個教育盲區(qū),教師一直都在追趕教學進度,旨在讓學生在短期內生成語文知識,所以一直都只關注學生的語文認知情況,忽視了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與指導。然而,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不能全面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且由于習慣養(yǎng)成教育需要長期堅持,所以應該要及時完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評價機制,以便及時激勵學生、鼓舞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毅力,使其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確定評星標準與依據
要想使用評星記錄冊來構建生態(tài)化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價值,那么就必須要將定量評價結果與定性評價結論結合起來,確保學生可以及時受到激勵與鼓舞,使其能夠跟隨評價標準去改善自己的行為活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確定評星標準與依據,且要與學生共享這一評星標準,以便切實引導學生,使其自主調整個人行為習慣。
在制作評星記錄冊的時候,筆者會根據預習習慣、聽講習慣、復習習慣、檢驗習慣等多個種類進行定性分析,且會補充豐富的評價語言,以便切實優(yōu)化小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意識。以預習習慣為例,筆者就使用評星記錄冊呈現了具體的評價標準,具體內容如下:
是否選擇了具體的預習導學工具,如微課、導學案、思維導圖等?是否自主完成了預習作業(yè),得分率如何?是否及時反思了預習成效,寫下了預習困惑?預習活動是否對你產生了積極影響,讓你在課堂學習時更加自主、主動?
根據這些評價依據,筆者設置了5個等級的評星制度,根據學生的預習行為做出客觀評價,希望可以及時引導學生反思預習行為,促使學生及時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進步做準備。
二、定期統(tǒng)計評星數量
既然要使用評星記錄冊來構建生態(tài)化的評價機制,那么教師則可定期統(tǒng)計每個學生所獲得的評星數量,突出生生之間的差距,由此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自覺反思個人行為習慣,使其能夠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此,也可讓學生及時明確個人進步,從而切實改善學生的行為活動,使其產生堅強的毅力與持久的自信,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準備。
在組織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中,筆者每個月都會組織一次評星統(tǒng)計活動,按照評星記錄冊來呈現定量數據。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在以預習習慣為主題的評星記錄冊中獲得了數量較多的星星,但是在習題檢驗習慣的評星記錄冊中卻只有寥寥幾個星星,甚至有幾張評星記錄冊根本沒有評星記錄。這就說明這個學生雖然通過長期的預習活動漸漸形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但是卻不重視習題檢驗,還存在不良行為。對此,筆者就利用評星記錄冊指出了學生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告訴學生要在保持現有記錄的同時還要在其他主題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活動中積極表現,進一步優(yōu)化學習行為習慣。
三、堅持激勵賞識原則
在發(fā)展性教學評價理念中,相比較診斷作用來說,教學評價應該要達到激勵學生、鼓舞學生,讓學生形成自信、謙虛、好學、奮進的學習態(tài)度。評星記錄冊便是通過動態(tài)追蹤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過程去提供評價結論的一種工具,可以真實展現每個學生的進步、不足,只要教師善于利用,則可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因此,在選擇評星記錄冊來組織教學評價活動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激勵、賞識的評價指導原則,以便切實優(yōu)化小學生的成長心態(tài),使其真正實現長遠發(fā)展。
就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在關于課堂聽講習慣的評星記錄冊中,從一開始只能獲得一兩個星星,到后來逐漸獲得了三顆星、四顆星,偶爾會獲得五顆星,真正實現了有效進步,從一開始的被動聽講轉而到后來的邊聽邊思,說明學生越來越能把握好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對此,筆者就利用評星記錄冊及時組織了賞識教育評價活動,客觀指出了學生在語文課上的進步表現,及時鼓舞了學生,讓學生再接再厲,使其明確認識到了個人進步。通過賞識評價,這個學生顯得十分興奮,且在語文課上的學習表現愈加積極,會盡全力去發(fā)展自己的語文認知能力,且能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切實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為要為此構建生態(tài)化的教學評價機制,以便及時改善學生的意識慣性與行為活動,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志琴.試論小學階段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18(35):42-43.
[2]戴建萍.語文教學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育策略[J].文教資料,2017(09):48-49.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qū)實驗小學?冉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