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知行合一”思想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20-03-03 23:10:29張俊英范兆飛張偉軍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知行合一王陽明道德

張俊英 鄒 璇 嚴 凱 范兆飛 張偉軍

(六盤水師范學院,貴州六盤水 553001)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立德樹人的力量源泉,包含著豐富的智慧,可以促進青少年思想信仰和精神文化的有效結(jié)合,提升青少年思想境界,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王陽明作為我國歷史上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偉大人物,其學術(shù)思想雖然有局限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使明朝晚期整個社會思想發(fā)生了巨變,產(chǎn)生了新的人文主義社會思想,推動當時中國甚至整個東亞的社會發(fā)展和近代化轉(zhuǎn)型,是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其“知行合一”的觀點,至今仍然產(chǎn)生著重要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知行合一”,提出“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煉、增長本領”[1],“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yǎng),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2]。既倡導學習與立志,又倡導學以致用,崇尚實踐??倳浀倪@些重要論述,對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內(nèi)涵

“知行合一”思想是由我國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1472—1529)在革新宋儒理論成果的基礎上,依據(jù)自身體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時首次提出,是中國古代哲學中關于道德修養(yǎng)、道德實踐方面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知行合一要求人們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上統(tǒng)一。度陰山在《知行合一王陽明》一書中認為: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開始和終結(jié),不能有始無終,更不能虎頭蛇尾,從空間來看,“知”“行”是兩條軌道,不可分割,從時間來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其內(nèi)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陽明認為知行是相統(tǒng)一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保?]5知為行之本、行為知之果,知行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統(tǒng)一、緊密相連、相互結(jié)合、缺一不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4]2333,知不能離開行而虛無存在,知是從行中提煉總結(jié)的;行也不能離開知而憑空存在,要靠知來指導實踐,知與行必然是統(tǒng)一的。如果知而不行、知行分離,就會導致知非真知,而是妄想,行非篤行,而是冥行,就會導致知行脫節(jié)。只有知行合一,既強調(diào)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又重視道德的實踐性,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才能將道德知識通過實踐變?yōu)楝F(xiàn)實的道德行為。

(二)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保?]5即“知在行先”,知是行的出發(fā)點,是指導行的,行要在知的思想指導下實踐,沒有行動實踐檢驗做支撐的認知就是與行分離的知,離開正確的認知指導的行為就是離開了知的行。只有在知的指導下通過行的實踐才能完成從理論到實際的轉(zhuǎn)變與落實。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xiàn)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道德是行為的指導思想,道德指導下產(chǎn)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是達到“良知”的工夫,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是“良知”的完成,二者相互促進。王陽明“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4]7的良知,就是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他認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4]50就是行。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一種講內(nèi)心“省察克治”的道德修養(yǎng)學說,克服“一念不善”,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這也是王陽明的“立言宗旨”。

(三)知行轉(zhuǎn)化、統(tǒng)一同一

知與行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人類思想和實踐的形成過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4]47-48。知的學習探索必然通過行來實踐驗證,行的實踐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發(fā)生知的升華,二者相互融合、同生共存、辯證統(tǒng)一、相互轉(zhuǎn)化,體現(xiàn)了事物的兩個方面和知行的同一性。人類的學習認識過程是由外而內(nèi)、由表及里的動態(tài)實踐過程,知與行的相互轉(zhuǎn)化和相互融合也是建立在不斷的認知和不斷的實踐當中。

二、當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當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整體良好,但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一)當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1.青少年在學用和知行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長期以來,受經(jīng)濟全球化的影響,多元文化的沖擊,以及奢靡之風、享樂之風的侵蝕誘惑,青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諸多挑戰(zhàn)。有些青少年愛國主義思想缺失,理想信念淡薄,缺乏文化自信和認同,學習松懈,心態(tài)浮躁,精神空虛,甚至享樂主義滋長,追求刺激享受,虛度光陰,學無所成,毫無責任擔當;有些青少年貪慕虛榮、玩物喪志,不思進取,物欲膨脹[5],缺乏最基本的責任感、道德感,人生理想功利化、世俗化嚴重;有些青少年在價值觀認知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誠信和文明禮儀素養(yǎng)缺失,社會公德、思想道德失范,學用脫節(jié),知行脫節(jié),知行不一。

2.青少年容易受到社會消極不良情況影響

當今,正處于國際國內(nèi)形勢發(fā)生變化,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物質(zhì)條件逐步改善,社會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受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影響,奢靡之風、享樂之風滋長盛行,有些青少年淡化了理想信念,價值觀扭曲;有些黨政領導干部貪污腐敗、以權(quán)謀私等現(xiàn)象屢禁不止;有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組織,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xiàn)象有所抬頭,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趨勢;有些領域誠信缺失、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成災,道德失范、制假販假活動十分猖獗;電子網(wǎng)絡技術(shù)發(fā)展的同時也傳播了各種低俗、暴力游戲、色情等腐朽的思想文化[6]。這些情況的存在,嚴重侵害、腐蝕、感染了青少年幼小純潔的心靈,影響了廣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7]。青少年由于缺乏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好奇心強,辨別能力差,容易迷戀網(wǎng)絡游戲等娛樂活動,受消極不良情況的影響,導致有些青少年道德、法律意識淡化,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8]。

3.青少年理想道德與現(xiàn)實間存在知行沖突

有些青少年存在知行分離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在理想與現(xiàn)實、誠信與欺騙、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知行沖突。當今社會,有些青少年隨濁波而不逐清流,為了一些自己的利益,置理想道德于不顧,助人為樂方面觀念淡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些青少年在公共場所不注意個人言行舉止,不懂得尊重他人,臟話連篇、素養(yǎng)欠缺,公德失范,缺乏最基本的禮貌禮儀。甚至隨意毀壞公共設施,隨意刻畫涂鴉,浪費公共資源,在公共場所不按次序排隊,隨意插隊,上課睡覺、遲到早退,在課堂上吃東西、喝水等;有些青少年在學業(yè)上,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習以為常,甚至學術(shù)不端,論文抄襲等情況時有發(fā)生;為了個人眼前利益,不惜弄虛作假,甚至開具偽造虛假證明材料等;有些青少年在求職就業(yè)方面弄虛作假,甚至偽造榮譽獲獎,騙取求職機會;在為人處事方面,有些青少年待人虛偽,言行不一、言而不實,背信棄義,所作所為毫無道德可言。形成了理想道德與現(xiàn)實之間強烈的沖突和反差,以及個人誠信、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知行沖突[9]21-23。

(二)當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長期以來,世俗化和多元化的沖擊,公德意識的淡漠,國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拜金主義、物質(zhì)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大肆盛行,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和消極因素的影響,使不少青少年形成了一些與傳統(tǒng)優(yōu)秀道德相悖離的觀念,有些青少年淡化了理想信念,價值觀扭曲,人生理想功利化傾向嚴重,發(fā)生了一些違背社會公理和道德良知的行為。一些新媒體對道德失衡的現(xiàn)象夸大報道,甚至違背新聞倫理地津津樂道,造成人們道德認知的錯位。社會消極因素對青少年道德認知行為與青少年在學校長時間接受的傳統(tǒng)道德教育背道而馳,與一心為公、奉獻他人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格格不入,侵蝕誘惑著青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導致青少年正確的道德認知與冷漠的道德行為形成強烈的反差,使他們在道德選擇時產(chǎn)生困惑,無法正確選擇,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導致知行沖突[9]24。

2.家庭教育的脫節(jié)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成才、人生選擇的歷程中至關重要,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后,便把教育全權(quán)交給了學校,孩子的教育義務就應該由學校完成。由于孩子長時間在學校,家長很少主動和學校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使家庭教育被嚴重削弱。對青少年來說,學校固然肩負著教育和引導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素質(zhì)和能力再提升的最重要平臺,但家長并非可以就此完全放任不管。

現(xiàn)在的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嬌生慣養(yǎng),百依百順,忽視了對孩子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素質(zhì)教育,對孩子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道德品質(zhì)、心理素質(zhì)、為人處世等不聞不問。長此以往,導致有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更有頂撞師長、忤逆父母之類的事件層出不窮。傳統(tǒng)、陳舊的家庭教育方式,只一味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和學習成績,重才輕德,甚至有功利性表現(xiàn),無形的言傳身教已經(jīng)暗示孩子可以忽略道德情操的修煉,更重要的是學好技能本領以求職工作[10]。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導致青少年任性妄為,有的甚至養(yǎng)成了抽煙、喝酒、賭博、打架斗毆等各種不良行為,對家長產(chǎn)生了各種抵抗心理,也給社會和學校帶來了負面影響。這樣的家庭教育勢必造成部分青少年心理扭曲、行為偏激,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不能均衡發(fā)展,容易出現(xiàn)各種道德問題和犯罪問題。

3.教育機制不全、方法簡單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家庭、學校和青少年的自身素質(zhì)密切聯(lián)系,通過上面論述可知,社會、家庭、學校三者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一定程度上的脫節(jié),使健全有效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難以形成合力,造成了教育的偏差與錯位。廣大青少年處于不同的年齡段,因其家庭狀況、成長經(jīng)歷的千差萬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思想道德素質(zhì)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有些問題在社會、家庭、學校三者的教育中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解決,孩子在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和接受上與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生活就形成了一種錯位,青少年在社會上耳濡目染看到的是一方面,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又各不相同,家庭教育沒有和社會教育相統(tǒng)一,學校又和社會教育相脫節(jié),社會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又存在諸多問題,青少年在學校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到了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立馬就被扭曲、被瓦解。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灌輸”說教式思想道德素質(zhì)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學校對青少年苦口婆心、循循善誘的教育取得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與我們所預想的結(jié)果差距過大,成為教育界一直備受關注的重要問題。

三、“知行合一”思想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2016 年12 月8 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diào),“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11]。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將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青少年理想信仰的形成、人格的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以及在青少年的成長成才教育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促進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強調(diào),“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12],“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jié)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12]。當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zhì),就是堅持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與灌輸,但是這個過程過于強調(diào)理論的灌輸而忽視了實踐在意識形態(tài)改造中的重要性。因而,“要堅持灌輸性和啟發(fā)性相統(tǒng)一,注重啟發(fā)性教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fā)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jié)論”[12]。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與日俱增地運用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單獨的思想改造,應該包含對教育對象全面素質(zhì)提升的教育,必須要涵蓋各個方面,特別是幫助教育對象建立現(xiàn)實關懷,培養(yǎng)教育對象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個性發(fā)展”[13]。教育的最終目的還是要立足于實踐,為實踐服務。因此,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當擯棄傳統(tǒng)的單純理論教育模式,鼓勵和引導青少年學生積極進行社會實踐,建立教育實踐平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踐行知行合一。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 年1月在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會議上所明確指出的“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14],使青少年不僅懂理論,更能利用理論指導實踐,促進知行合一,為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貢獻力量。

(二)教育工作者要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做好言傳身教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保?5]在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傳道授業(yè)者,更是人格理想、正確價值觀的塑造著和言傳身教的指路人,具有適用性、針對性、典范性和示范性作用,所具有的責任和使命非常重要[1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要率先垂范“知行合一”,做青少年學生的表率。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11];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為去感染青少年學生,通過良好的道德行為影響青少年學生,通過言傳身教感染學生,通過淵博的學識修養(yǎng)熏陶學生;教師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shù)自由和學術(shù)規(guī)范相統(tǒng)一”[11],“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1],不斷加強和更新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教師不僅需要正確掌握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認知水平,還應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正確引導廣大青少年的實踐活動,尊重學生個體,多考慮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善于運用新科技和新媒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講授知識?!耙o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2]“要堅持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相統(tǒng)一,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tǒng)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保?2]在具體教育教學中,面對不同的青少年學生,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做到揚長避短。注重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互動,在言傳身教中去影響青少年學生,促進青少年知行合一。

(三)改進和完善家庭教育模式,構(gòu)建“知行合一”的優(yōu)良家風

家庭是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石。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在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為人處事、人生選擇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huán)境、家學、家風、家教的熏陶對青少年思想品質(zhì)形成與行為方式影響非常顯著,在每個青少年身上,都有家庭文化長期熏陶的痕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心性修養(yǎng),文明素養(yǎng),家庭倫理,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的涵養(yǎng)形成與他們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特別是他們父母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密切相關。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終身教育,對青少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yǎng)成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影響孩子的一生[17]。

家庭教育要改變方式方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長要注意改變“重才輕德”的偏頗教育理念,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要引導孩子腳踏實地、求知學習,注重內(nèi)在修養(yǎng)和理想人格養(yǎng)成,還要培養(yǎng)孩子知行合一的素養(yǎng),避免心口不一、知行不一的思想和行為產(chǎn)生。在家風的傳承建設中,父母長輩的言行是一本無形的教材和行為指南。良好家風的形成和流傳,需要家庭成員行為一致,知行合一,持之以恒。家風是一種無聲教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世代傳承,相互渲染,歷久彌新。良好的家風對孩子長期的文化熏陶是無形的、深刻的。不好的家風則對青少年的人格塑造,成長成才極為不利。作為家長要特別重視家風建設,注重自身修養(yǎng)、言行舉止,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為孩子們作好榜樣,言傳身教,傳承家庭美德,構(gòu)建知行合一的優(yōu)良家風。

(四)培養(yǎng)青少年自我養(yǎng)成教育,踐行學以致用

青少年科學知行觀的形成依賴于主體不斷的自我改造、建構(gòu)和發(fā)展。青少年為了能更好地行,必須努力去知,運用人類智慧的優(yōu)秀成果充實自己,武裝自己,培養(yǎng)自主學習、自主決策的能力,培養(yǎng)自省意識和自律能力,推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加強自我修養(yǎng),求得真學問,將所學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會貫通于現(xiàn)實社會需求。只有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才能正確辨識社會現(xiàn)象中的是非、善惡、美丑,才能分清生活的主流和支流,才能以正確的理論作為行動指南,正確處理好道德認知和道德踐行之間的矛盾,更加理智堅定地去實踐。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成為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有用有為的人才。

青少年要養(yǎng)成知行合一的良好品性,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擔當,變小愛為大愛,內(nèi)化修養(yǎng),外化德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14 年5 月在上??疾鞎r所強調(diào)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于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18],堅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著眼,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自勵、自省,“慎獨、慎思、慎行”,改變和優(yōu)化行為方式,培養(yǎng)堅定的意志,及時糾正知行偏差,讓知行合一成為自覺行為習慣,成為一種人生信念和生活常態(tài)[19]。

四、結(jié)語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鞍严乱淮逃?、培養(yǎng)好,必須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保?2]“把統(tǒng)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nèi)涵式發(fā)展?!保?2]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作為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蘊含著大量有益的思想資源,滲透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交往活動的各階段、各領域。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提出“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20],指導思政工作要將思想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相結(jié)合,知是行為實踐過程的開始,行是行為實踐過程的結(jié)束,在培養(yǎng)人們思想道德規(guī)范,特別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使青少年在學習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觀念,提升文化自信。

猜你喜歡
知行合一王陽明道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立“三者”,提升“兩學一做”實效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54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用道德驅(qū)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淺析王陽明“知行合一”說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3
關于王陽明的入仕之道
王陽明研究的知識進路
王陽明的著述觀及表現(xiàn)
田东县| 泰来县| 临汾市| 扎兰屯市| 灵丘县| 镇远县| 成都市| 正蓝旗| 张家界市| 竹北市| 慈溪市| 宣恩县| 田阳县| 金昌市| 曲沃县| 海伦市| 德兴市| 城口县| 霍城县| 昭苏县| 宜州市| 定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庆云县| 盐城市| 扶余县| 澎湖县| 蒲城县| 富裕县| 大关县| 奉新县| 镶黄旗| 拉萨市| 新沂市| 咸阳市| 南平市| 胶南市| 成都市| 桂林市| 昌邑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