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聰
【摘要】批注式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閱讀時將好詞好句或自己對本段文字的感受以特殊符號的形式記載下來,方便下次閱讀時重點溫習或閱讀過后的整理工作。閱讀時進行批注是一個很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吸收名人文章中的精華并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因此,教師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這一良好閱讀習慣?;诖?,本文將圍繞小學批注式閱讀教學展開敘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占很大比重,其重要性應該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理解文章中的細枝末節(jié)。為了做到這一點,應當從小養(yǎng)成閱讀時寫批注的習慣,深化思想的同時,吸收優(yōu)秀作者的寫作技巧,滿足小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要求。
一、做好課前預習批注工作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關鍵步驟,不僅是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還能在教師上課時緊跟教師思路。只大概的看一下課文內容不進行分析,并不會起到上述效果,有的學生還是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步伐,造成了課堂效率低下。因此,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時,做好對課文內容的批注,標注出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或者是自己存有疑問的地方,方便在課堂上或課后與教師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工作。這樣將預習的效果最大化,有效的解決了學生上課時跟不上教師節(jié)奏的問題,提高了閱讀效率,還提前在學生的腦海中構建了一個關于這篇文章的主要框架,使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變得容易的多。
例如,在《夏夜多美》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家自主預習課文,并提出以下要求,用橫線將描寫夏夜環(huán)境的句子畫出來,用波浪線將課文中表達作者對夏夜感情的句子或者詞語畫出來,再用圓圈將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圈出來,最后在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前面畫一個三角形。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預習的效果,簡單的將課文內容進行了劃分,同時在上課時也能有重點的聽教師講課。在課后也能有重點的向教師進行請教,做到真正將這篇理解透徹,為以后的閱讀理解莫定堅實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進行讀書批注
無論課前準備工作做的多充分、多詳細,關鍵還是要看課堂上的聽課效果,畢竟自學的內容沒有教師講解之后那么透徹、那么有深度。如果學生自以為進行了很好的課前預習而忽視了上課時教師講解的內容,這樣反而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該著重強化學生在課堂上對課文內容進行批注的能力,對其中的重點內容做強化訓練,確保學生在課堂上能領悟大部分的重點講解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批注閱讀時,教師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學生對較難理解的地方進行正確的思考。最后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課文內容與自己的實際經歷相結合,勇敢的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王二小》這一課的學習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引導學生用彩筆將本課的重點詞語劃出來,并對以前未接觸過的生詞進行詳細解釋和造句,幫助學生明白其含義,方便學生一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和主題。其次,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王二小.那么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描寫王二小英勇無畏的句子用直線標明,方便后面賞析和分析。讓學生充分領悟作者是通過怎樣生動的描寫將王二小的形象躍然紙上。最后引導學生用中括號將環(huán)境描寫括出來,詳細分析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作用。這樣與學生課前的預習相結合,可保證閱讀效果的最大化,在熟悉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可緊跟教師上課思路,開發(fā)思維。
三、加強課后擴展批注
每一門學科在自主預習和教師詳細講解后,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就是復習。不復習的知識點相當于沒有學習,沒有學生能夠逃脫遺忘規(guī)律。因此語文教師也應該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的監(jiān)管和督促力度,做到適時復習,將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的高度。同時,教師還可以擴展課后訓練,找尋與上課內容相關的閱讀文章讓學生進行二次思想加工,這樣對白天學到的新知識,就會得到進一步的鞏固。但是教師在應用這種方式時,一定要注意適量,不可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否則會起到反作用,引起學生對學習的反感。
例如,在《柳樹醒了》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復習上課所學內容”的作業(yè)。但是作業(yè)的具體要求包括重讀白天學的新課文,并將自己再讀的感悟批注記錄,并將這份記錄與上課時老師引導做的批注以及自主預習做的批注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差別方面,在下次進行閱讀分析時,著重注意這方面的內容,減少失誤。其次,《柳樹醒了》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柳樹的萌發(fā)映射春天的到來,那么教師同樣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下一篇課文”的作業(yè),因為下一篇課文是《春天的色彩》,其中運用的寫作手法或者是表現(xiàn)春天的手法會有相似之處,教師讓學生預習這篇課文可以起到乘勝追擊的作用,既能預習下一篇課文,還能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
四、結束語
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文的表現(xiàn)手法或寫作技巧上,而不是簡單地了解課文內容。這樣,教師在進行新課講解時,學生會緊跟教師節(jié)奏,可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批注式閱讀可以開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能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曉利.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潘影.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4):306-307
[3]程慶娣,張旭.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的教學策略探索[J].農家參謀,2019(3):168
批注,指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批評和注解,作用是幫助自己掌握書中的內容。批注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和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詞斷句,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體現(xiàn)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