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小說鑒賞》的微型小說批評理念

2020-02-26 07:49:36王潔群
關鍵詞:布魯克斯沃倫編者

陳 勛, 王潔群

(1. 邵陽學院 文學院, 湖南 邵陽, 422000; 2. 湘潭大學 文學與新聞學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快速化,讀者的文學選擇和閱讀習慣呈現(xiàn)新的變化,微型小說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正是如此,“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和讀者的覆蓋面超過了目前任何一種案頭閱讀的文學作品”[1]前言。有學者認為微型小說“生命力旺盛而又具有很強的可塑性”[1]37,應該說這種判斷是準確的。在微型小說的創(chuàng)作和批評向前快速推進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亟需解決:一是充分認識到文本批評的急迫性,二是如何做好文本批評。當前的文學批評界,“理論的構建幾乎都是針對長中短篇小說而言的,面向微型小說的理論幾乎是空白”[1]39。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在已有文學批評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行之有效的文學批評理論,從而再反過來指導讀者的閱讀以及文學批評,在這個方面,國內(nèi)學界已經(jīng)取得較多成果;另一方面,則是借鑒國外已有的一些理論成果,發(fā)掘其中適用于微型小說批評的文學理論話語,從而充實我們的批評話語。

歐美新批評派兩位學者,克林斯·布魯克斯(C.Brooks)以及羅伯特·沃倫(R.P.Warren)編著了《小說鑒賞》一書。該書從1943年初次出版,歷經(jīng)多次修訂,最終第3版成書于1979年,是一部微短篇小說鑒賞集,也是一本文學教科書。在選集每一篇小說前后,分別加入了編者的導讀或者討論,這樣就構成了一種“導讀—文本—評論”的模式,供老師和學生在課堂進行閱讀和討論?!缎≌f鑒賞》中的微短篇小說批評理念以及批評話語,給我們的微型小說批評提供了一種批評理念的補充和批評方法的啟示。

一、微型小說的三維畫像: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

在《小說鑒賞》中,布魯克斯和沃倫通過“導讀—文本—批評”的模式進行內(nèi)容的組織和編排。在每一個主題前,編者將自己的批評理念植入導讀,并且對需要達成的目標進行解讀,而后根據(jù)主題精選文本,在文本末尾進行簡短精要的討論。在這些精要的導讀和討論中,具體體現(xiàn)了兩位新批評派學者的微短篇小說批評理念。在他們看來,即使是微短篇小說,作品也包含了三個基本要素: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編者以馬克·吐溫的微型小說《艾賽亞·塞勒斯船長》為例,認為“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小說,不論含義可能何等深奧,不論對人類價值可能做出何等嚴肅認真的評論,卻傾向于通過交織在一起的人物、情節(jié)與主題來實現(xiàn)這一思想,以達到這一目的”[2]11。在編者看來,即使是微型小說,同樣需要通過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來實現(xiàn)文學的意義。

(一)情節(jié)突轉與作品意義的實現(xiàn)

情節(jié)是實現(xiàn)作品意義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完成文學批評,怎樣界定小說的情節(jié)是一項前置條件。對微短篇小說而言,作品的容量不可能與中長篇小說相提并論。因此,在有限的篇幅之內(nèi),怎樣合理安排情節(jié)從而實現(xiàn)微短篇小說的意義,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布魯克斯和沃倫提出,一般談到一篇故事的“動作(action)”一詞,與人們通常所想象的“情節(jié)(plot)”大體上是相等的。但是對于研究小說(兩位編者認為故事與虛構的小說存在差別,前者用story,后者用fiction)而言,就必須堅持將動作和情節(jié)進行區(qū)別。也正在這種區(qū)分的過程中,兩位編者實現(xiàn)了對于情節(jié)的界定。對于“動作”而言,通常不能講單獨的事件,而是“一系列經(jīng)過時間并展示出統(tǒng)一性和重要性的事件。這樣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說要經(jīng)歷三個邏輯推理的階段:開始階段、中間階段和結尾階段”[2]49。但是“當我們一談到情節(jié)的時候,我們心中所關注的是:作家對于一個(真實的或想象中的)情節(jié)引出來的一些事實如何加以選擇和安排的問題——而這篇小說的統(tǒng)一性和旨趣,就是由這種選擇和安排所決定的。所以說情節(jié)無非就是對于動作富有意義地加以使用而已”[2]50。對按照時間順序線性發(fā)展的動作加以使用,也就意味作者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不可能用到所有的材料,而是有目的地選擇對于小說發(fā)展有用的那些動作。另外一個方面,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可以在時間順序上進行重組。因此,在布魯克斯和沃倫眼中,所有小說“認為一個情節(jié)所具有的那種嚴格的按照年代先后排列的順序,反正都被打亂了”[2]51。布魯克斯和沃倫將動作與小說情節(jié)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實現(xiàn)對微型小說情節(jié)的界定。他們將情節(jié)的開始階段命名為“破題”(exposition),這個階段“小說將要由此得到發(fā)展的那些假設加以‘闡明’”[2]53;中間階段叫做“開展”(complication),就是小說趨于復雜的過程;結尾階段叫做“結局”(denouement),也是就矛盾發(fā)展的結果,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如果僅僅提出情節(jié)的三個發(fā)展階段,那么對于布魯克斯和沃倫來說,這種批評理論并沒有太多的新意,不管對于中長短篇還是微型小說而言,這都是一種普適性的批評方法。而微型小說要在很短的篇幅之內(nèi)實現(xiàn)文學意義的生產(chǎn),對于情節(jié)的設計,就具有比較高的要求。兩位編者選用了契訶夫的微型小說《萬卡》進行討論。小說《萬卡》一開頭就是小男孩給爺爺寫信,小男孩寫信的動作構成了這篇微型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兩位編者認為,小說的內(nèi)容就是小男孩給爺爺寫信述說自己的遭遇,“幾乎純屬說明性質(zhì),具體解釋他寫信的原因”[2]74。如若情節(jié)只按照時間順序發(fā)展下去,兩位編者認為最后可能就是兩種結局:一是最后小男孩在圣誕節(jié)呆在陰暗寒冷的小屋里做禱告,二是最后爺爺收到小男孩的信件。那么“要是這樣描寫,這篇小說根本就毫無小說的味道了,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篇充滿感傷氣氛的速寫”[2]75。但是布魯克斯和沃倫認為最后的結尾,故事的突然轉折——小男孩寫的收信地址是“寄交鄉(xiāng)下爺爺收”,才使得這樣一篇“速寫”成為了小說,并且成了契訶夫的經(jīng)典作品。編者認為:“正是由于不知道確切地址——最后這么一點兒年幼無知,確實哀婉動人——才使得這篇小說定型。而且這是采取一種尖刻、挖苦的笑話形式,再加上突然轉折,因此這種轉折就不需要做任何解釋,早已包含了前面的全部內(nèi)容,只是通過笑話這個形式表現(xiàn)出來?!盵2]75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微型小說而言,在有限的篇幅中,運用好情節(jié)的突然轉折,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學意義的實現(xiàn)方式。而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可以表明,在進行微型小說批評的時候,情節(jié)突轉的運用可以成為評判微型小說的一個重要標準。事實上,優(yōu)秀的微型小說家是非常善于利用情節(jié)突轉的,比如說泰國華文微型小說作家老羊和司馬攻等人,在他們的微型小說集《芒果飄香的時候》和《我也要學中文》里面,就大量運用情節(jié)突轉,從而使得其微型小說有了一種特別鮮明的特色。

(二)人物性格的表現(xiàn)路徑

布魯克斯和沃倫認為作者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直接表現(xiàn)和間接表現(xiàn)。直接表現(xiàn)就是對人物的品質(zhì)和特點加以概括,間接表現(xiàn)就是通過人物對話或者動作加以揭示。具體運用哪一種方法,就要看“作品的基本意圖如何,要看取材的規(guī)模及其范圍如何”[2]161。雖然兩種表現(xiàn)方式側重點不同,但是兩位編者,較為明顯地偏向于間接表現(xiàn),他們認為“直接表現(xiàn)的危害在于忽略了戲劇生動性和誘發(fā)讀者的想象力”[2]161。這一點對于微型小說而言,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微型小說本來篇幅就很短小,必須要在很短的篇幅里生動而又形象地刻畫人物性格,并且要快速誘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因此,從這一點來說,微型小說更適宜于通過間接方式來刻畫人物性格。

布魯克斯和沃倫還認為,“直接敘述的表現(xiàn)用于相當平庸而成類型的人物,或者作為一種手段用于迅速地交代一些輔助性材料時是再好不過的了”[2]161。并且他們還認為“平庸而成類型的人物在小說里總是次要的。我們傾向于注意‘有個性’的人物,雖然他在很多方面看上去都很平常。如果沒有個性的人物在作品里占著主導地位,那么這篇作品也許稱之為傳說或者寓言更為恰當些”[2]161。對于微型小說來說,情況更是如此,一般情況就是在有限的篇幅里集中刻畫少數(shù)幾個甚至就是刻畫一個人物形象。因此,要想成功創(chuàng)作一篇微型小說并成功刻畫較為有個性的人物,間接表現(xiàn)手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選擇。反過來則是,我們可以將這作為微型小說評判的一個標準。

(三)微型小說批評從研究主題開始

布魯克斯和沃倫在《小說鑒賞》中認為,對于主題的研究,往往是進行微型小說批評的第一步。要想從整體上把握一位微型小說作家,對于其作品主題的研究則顯得格外重要。在布魯克斯和沃倫看來,“我們不可能不注意小說的主題而能深入地了解小說的情節(jié)和人物”[2]260。他們認為研究小說的主題是研究情節(jié)和人物的基礎,因此首先研究小說的主題具有其合理性。

布魯克斯和沃倫在討論“主題”之前,還是給大家做了一個關于“主題”和“題意”的區(qū)分,通過比對而得出“主題”的含義。他們用莫泊桑的《愛情》和斯圖爾特的《愛情》作為案例,告訴讀者,兩篇小說雖然都是表現(xiàn)相同的“題意”——愛情,但是作品所賦予的感情色彩卻不同。這類似于我們經(jīng)常討論的“主題”和“母題”的區(qū)分,同樣是關于愛情這樣一種“母題”,但卻因為要實現(xiàn)主題的區(qū)別,所以行文結構就完全不同。他們認為主題是“小說在其展開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性內(nèi)容的集中體現(xiàn)”[2]260。既然是思想性的集中體現(xiàn),就會帶有作者明顯的個人主觀意志,所以在處理同樣的題意之時,可能表達完全不同的主題。因此我們在研究微型小說時,對于主題的把握是需要謹慎對待的,在過程中要做較為嚴密的邏輯推理,通過研究作者對主題的不同處理,從而發(fā)現(xiàn)作者的情感傾向。

布魯克斯和沃倫繼而詳細論述“主題”的具體內(nèi)涵,他們認為“它是通過小說體現(xiàn)出來的某種人皆有之的人生經(jīng)驗——在小說中,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含有某種對人性價值和人類行為價值的議論”[2]260。他們認為小說的主題就是一種人生經(jīng)驗,并且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一種價值觀的討論。對于這一種觀點,兩位編者通過探討兩種反對意見,從而進一步確立起有關于主題的深層次內(nèi)涵。兩種反對意見中,一種認為編者的說法會使小說成為一種帶有圖解的單純說教,另一種則認為這種說法對于那些輕松愉快的娛樂性小說來說毫無說服力。布魯克斯和沃倫實際上是通過對這兩種反對意見的探討,確立起“主題”既不是單純的說教,也并非只是給人帶來輕松愉快的娛樂感的觀點。

布魯克斯和沃倫的這一理念,無論是對主持編撰叢書還是進行文學批評,都是一種啟示,并且已經(jīng)有運用此理念的成果。例如由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會長凌鼎年先生主持編撰的“我的中國心:世界華人微經(jīng)典書系”,將來自于歐美、大洋洲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用中文寫作微型小說的華人作家的作品編撰成56冊的書系。用凌鼎年先生的話來說,這些作家盡管“已是第二代第三代華人了,但不改的是他們的黃皮膚黑眼睛,不改的是他們的中國心,即便在海外已經(jīng)好幾代,一兩百年了,但在他們的作品中,依然能讀到中國的風土人情,那種對祖籍、對祖宗的血濃于水的情感,讓人感慨萬千,一句句、一篇篇詮釋了‘我的中國心’這個主題”[3]代序。在不同國家不同年齡的華人微型小說作家的作品中,編者準確抓住“我的中國心”這一主題,從而將幾十冊微型小說集編撰成一個書系,這對我們進行文學閱讀甚至是文學教學都具有非常好的啟發(fā)性。

二、微型小說的有機整體及想象空間

布魯克斯和沃倫認為微型小說需要通過三個因素實現(xiàn)其意義,實際上還體現(xiàn)出深層的“整體”論。他們認為“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小說,不論含義可能何等深奧,不論對人類價值可能做出何等嚴肅認真的評論,卻傾向于通過交織在一起的人物、情節(jié)與主題來實現(xiàn)這一思想,以達到這一目的”[2]11。他們認為,要實現(xiàn)作者的最終目的,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不是簡單的羅列或者有序安排,而是要精心組合交織,并認為“一篇小說要寫得成功,必須是一個整體”[2]11。為論證這一觀點,他們倆分別精選了三篇微短篇小說,分別是意大利作家喬萬尼·維爾加的《格拉米格納的情人》、美國作家詹姆斯·瑟伯的《沃爾特·米蒂的隱秘生活》以及納撒尼爾·霍桑的《年輕的布朗大爺》,這三篇作品是分別在情節(jié)、人物和主題三個方面相當突出的例子?!陡窭赘窦{的情人》篇幅很短,所以作者特意省略了很多中間部分,而這種處理方法可以“使人人都能發(fā)揮想象力”[2]18,并且使讀者“學會怎樣去感受小說的內(nèi)在動機和感情,不再依賴于作家的進一步解釋和干預”[2]18,這就是作家“試圖讓讀者也卷進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去”[2]18。這和微型小說研究的“冰山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編者看來,《格拉米格納的情人》中情節(jié)背后掩蓋著一個不可思議的東西,就是作者故意省略的“中間部分”。而正是因為這些沒說出來的“中間部分”,使得“這篇著重情節(jié)的小說終究也是一篇著重人物和心理描寫的小說,還是一篇有主題的小說”[2]19,但是三者卻不可截然區(qū)分出來,它們是“同一個重要事件的各個側面,是一個整體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2]19。

同樣,《沃爾特·米蒂的隱秘生活》情節(jié)簡單,通篇幾乎就是米蒂先生的幻想,通過他的幻想揭示他想從現(xiàn)實世界中逃離,繼而揭示出他在生活中扮演的是怕老婆的丈夫形象。兩位編者認為那些“瑣細”的情節(jié)使得米蒂先生和夫人的關系更具戲劇性,而“作者一點兒也沒有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感受,只戲劇化地向我們展示出米蒂先生在生活中的幾小時,然后就留下來讓我們自己去推斷”[2]28。在這里,布魯斯克和沃倫事實上認可了讀者在閱讀和批評微型小說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而《年輕的布朗大爺》將小說的背景置于17世紀末的塞勒姆村,寥寥數(shù)語就交待了背景,而背景的支撐則是一部壯闊的歷史文本。微短篇小說一般將這種背景置于幕后,讓其參與小說的進展,這就更加考驗讀者的歷史文化水平和想象力。這樣可以說將歷史、文本以及讀者拉進了一個文學共同體,真正實現(xiàn)了見微知著。

根據(jù)布魯克斯和沃倫的這一理念,我們在進行微型小說批評的時候,既要注意細節(jié),還要發(fā)揮想象,從而理清主題。同時編者的思想似乎還暗含著一個更為遠大的目標,那就是首先從微型小說入手,再推及其他類型的小說,同樣可以從人物、情節(jié)、主題這三者入手推進小說的批評。這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思路。我們可以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對微型小說進行閱讀和批評,從而幫助學生在較為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較為系統(tǒng)的文學批評方法。這可以成為微型小說進課堂的重要理論依據(jù),而微型小說批評登堂入室成為大學課程體系的一部分,也將給微型小說的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平臺。

三、提供閱讀樂趣與提高鑒賞水平

在編著《小說鑒賞》之時,布魯克斯和沃倫認為所選的小說應該能夠帶給讀者樂趣,并且認為“如果一冊教科書達到了加深理解力和提高學生鑒賞力這一目的,那么它最終應該可以比普通選集提供更多的樂趣”[2]原序。由此可見,兩位編者認為一本文學教科書至少應有兩個目標:一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學甚至是社會的理解力,二是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如果達成這樣的目標,則有可能最終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樂趣。遵循著這一理念,《小說鑒賞》歷經(jīng)增刪、替換等步驟,在最終的版本中保留了51篇微短篇小說,并按照編者的批評理念,分為七個不同的主題,將這些小說分門別類納入相應板塊。

這些微短篇小說的作者來自于英國、美國、俄羅斯、意大利等歐美國家,作者中有中國讀者耳熟能詳?shù)?,也有中國讀者較為陌生的。初看上去,小說的選編并沒有什么章法或者選材依據(jù),但是正如編者自己所說,“我們只有某些總的原則,這從本書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標題上就表明出來了”[2]原序。為什么編者從浩如煙海的小說世界精選出這幾十篇作品?書中的幾個標題為我們窺探編者的理念提供了一把鑰匙?!缎≌f鑒賞》前面四章的標題分別是小說的意圖和要素、情節(jié)、人物性格、主題。從這里可以看出,編者并沒有按照國別或者小說出版的年份順序編撰,而是根據(jù)小說批評的幾個切入點進行分門別類的編排,這對我們進行小說選編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尤其是當小說選本的主要對象是需要接受系統(tǒng)學術訓練的學生時更是如此。而如何做到提高閱讀興趣和鑒賞水平的兼得,編者的邏輯是“加深我們對各種形式的小說的鑒賞,從而加深我們對小說的興趣”[2]3。由此可見,布魯克斯和沃倫的文學批評理念中,并不是認為人們對小說有著天然的興趣,而是認為可以首先加強對于小說的鑒賞,并進而培養(yǎng)起我們對于小說的興趣。這種理念與我們一般認為的先有興趣再能提高鑒賞能力不一樣。這對教育工作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對一項事物,如果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就說興趣,可能會犯一種南轅北轍的錯誤。因此,我們在文學閱讀活動中,可以先讓學生充分了解文學,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興趣,繼而引導學生加深對于文學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推進對于文學的研究。

作為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主陣地的各類高校,普遍將“閱讀計劃”作為一種主動施行的素質(zhì)提升工程,通過“書香校園”這類活動,推出各類閱讀書目供師生閱讀。有調(diào)查顯示,學生自主借閱的書籍多為通俗類文學作品,而推薦的書目則是較為經(jīng)典的作品,并且?guī)缀醵际情L篇大作。學生普遍對經(jīng)典作品存在閱讀障礙,呈現(xiàn)出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的客觀問題。而在高校推薦的書目中,幾乎沒有“導讀提要”“推薦理由”,甚至連“版本信息”都沒有[4]。這種問題的客觀存在,原因之一就在于閱讀長篇小說耗時長,不方便組織課堂教學和討論。即使我們開設了名著選讀,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所限,也只能選擇片段進行討論,課堂效果依然會大打折扣。對于知識體系尚未成型的大學生來說,如果只推薦閱讀書目以及對讀后感進行評比,而不組織學生進行課堂鑒賞以及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閱讀指引,那么學生要想將文學接受行為中的文學欣賞進階到文學批評,則在客觀上存在困難。因此,《小說鑒賞》的選材和批評理念對于高校的閱讀推廣活動來說,有著如下的一些啟示:我們可以在學校的閱讀推廣計劃中,精選一些微短篇小說,并按照一定的批評原則進行編排。編排的小說可以推薦給非中文類專業(yè)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也可以組織中文類專業(yè)學生在課堂進行閱讀并進行文學批評的訓練。通過這種課堂組織方法,一方面可以幫助非中文類專業(yè)的學生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另外一個方面則可訓練中文類學生掌握較為系統(tǒng)的文學批評方法,這樣就有可能擴大文學閱讀者的基數(shù),同時提升中文類學生的文學批評能力,實現(xiàn)文學批評人才的積累。

四、結語

微型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的增加以及讀者對于文學質(zhì)量越來越高的要求,給文學批評界提出了新的課題:一是亟需建立起文本批評意識,二是如何甄選微型小說文本,三是如何構建契合微型小說的批評話語體系。這些是文學批評界的當務之急。針對這一課題,國內(nèi)學者在這方面已經(jīng)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多學者從微型小說的特征論、創(chuàng)作技巧等方面探索構建華文微型小說批評話語體系,形成了諸如劉海濤《微型小說學研究(三卷本)》、顧建新《微型小說學》、凌煥新《微型小說藝術探微》以及姚朝文《華文微篇小說學原理與創(chuàng)作》等著作成果[5]。而龍鋼華教授通過多年持續(xù)且深入的研究,成為微型小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提出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且在國內(nèi)外處于領先地位的理論觀點,其相繼獲得兩項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其中重點課題一項,接續(xù)出版了《小說新論——以微型小說為重點》(2006)以及《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綜論》(2018)。其中,《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綜論》具有宏闊的理論視野,用一種世界性的眼光,將海外華文微型小說納入研究范疇,檢驗并豐富了微型小說批評話語體系,實現(xiàn)了中外微型小說研究的對接,將微型小說研究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對于微型小說研究,在國內(nèi)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考察比照外國的批評資源,合理借鑒國外已有成果,對豐富我們的批評話語體系是非常有益的。布魯克斯和沃倫的《小說鑒賞》為我們進行此類工作打開了一扇窗,書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微型小說批評理念則是透過窗戶射進來的一束陽光。

猜你喜歡
布魯克斯沃倫編者
拉長時間的公平
做人與處世(2022年5期)2022-05-26 23:08:30
編者語
編者有話說
巧克力
家庭百事通(2017年8期)2017-08-12 19:12:36
編者語
一朝承諾,八年堅守
編者語
美國沃倫·阿爾波特基金獎概覽(上)
中國市場(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12
該死的樹葉
上海故事(2012年6期)2012-04-29 00:44:03
對誠實的最好回報
呈贡县| 封丘县| 厦门市| 河南省| 永吉县| 庄浪县| 岳阳县| 专栏| 嘉兴市| 昌江| 柘荣县| 墨竹工卡县| 连平县| 绥棱县| 巴中市| 江口县| 民乐县| 都安| 吴忠市| 太原市| 额济纳旗| 平度市| 洪湖市| 武宁县| 肥西县| 云林县| 盐源县| 周宁县| 日喀则市| 曲阜市| 虎林市| 泗水县| 喀什市| 诸暨市| 雅江县| 喀喇| 丰台区| 呼伦贝尔市| 福建省| 嘉兴市|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