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吉金
摘要:博物館是社會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溝通歷史、現在和將來的重要場所。數字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其帶來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同時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著博物館的傳播方式。建設智慧博物館,能夠讓稀缺文物資源之間實現共享與互通,豐富歷史文物的展現形式,增強文化自信,讓“睡”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博物館與新技術間有著不解之緣,新技術能對博物館的功能進行拓展與深化,因此,要對其加以利用,讓文物保護與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同頻共振。文章就新技術在博物館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智慧博物館;文物;傳統(tǒng)文化
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一直影響著我國人民前行的每一步。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文物凝結了千百年來的文化精華,同時也彰顯了中華文化的豐厚歷史內涵。智慧博物館能夠將歷史文化進行生動的展示,還能通過多元的宣傳手段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宣傳和詮釋。因此,“互聯網+博物館”模式能夠對人們生活中最接地氣的風俗或實體進行多元化的展示,讓文化寶藏能夠在新的時代得以發(fā)展。
一、智慧博物館在新時代的作用
(一)智慧管理—最大化地實現了藏品、資產與工作人員的科學化、有序化
內部管理重點圍繞的是對藏品、財產以及人力資源等進行智能化管理[1]。利用本體實時定位和識別、藏品智能化日常巡查等相關技術手段,讓藏品的管理風險有效降低。在藏品檔案和本體脫鉤問題中,能夠進一步解決各部門之間責任不清等相關問題。
在財產的資源管理方面,結合博物館的主要業(yè)務需求,為大型科研設備與資金等實體資源配置的相關決策提供一定的支持,從而提高財產的使用績效。
人力資源的智能化管理主要是為更好地實現人員績效的科學化管理以及人才的梯隊化建設等提供相應的支持。
(二)智慧保護—真正實現了文物保護的“預防為主”
智慧博物館概念的提出使傳統(tǒng)博物館的藏品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都能實現智慧化。其中的智慧保護是在智能感知技術與無損檢測技術的基礎上,分析博物館藏品本體的健康狀態(tài)和影響因素,從而形成館藏體系,包括分析、診斷以及處理等。另外,監(jiān)控館藏品的實際情況與影響的因素,能在文物被損壞前及時掌握館藏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保護體系。例如,很多博物館在展廳設計了環(huán)境傳感系統(tǒng),借此對文物的保存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包括土壤的濕度、大氣的溫度、光照紫外線以及二氧化碳等,從而更加有效地對相關數據作出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自動分析。
另外,物聯網技術如今也開始在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得以應用,通過建立文物和裝具的關聯系統(tǒng),讓每一件文物都擁有屬于自己的身份證明。RFID標簽與文物藏品的相關數據相結合,使相關管理人員能及時地獲取文物的信息,且自動檢測系統(tǒng)可以為文物的有效管理提供重要的憑據。
這種智慧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融合了實體博物館與數字博物館之間的界限,可以將其直接推進精細化的運作階段。
(三)智慧展覽—使文物展覽更加“知識淵博”與“善解人意”
傳統(tǒng)博物館的展覽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代觀眾的參觀需求,相關文化的傳遞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向大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物文化[2]。大數據、云計算與物聯網技術能促進博物館的服務,在管理與保護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讓博物館的服務不斷升級。大數據可以對環(huán)境、人員以及藏品進行精準的識別與追蹤,并對其展開管理,從而實現高效能、低成本且可拓展的目標,讓博物館相關工作的開展更加靈活且高效。
大數據對智慧博物館產生的大量時變的數據,運用數據挖掘和分析甚至深度學習的相關技術,為社會公眾提供了較為個性化的服務,讓博物館掌握了更多的文物資源,并使其實現相關信息的精準匹配,從而為觀眾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人性化服務與引導。由于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實體博物館實現了與虛擬博物館的有機融合,讓博物館的相關業(yè)務以及各項活動都能高效便捷地開展,從而為觀眾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四)智慧共享—實現博物館與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互鑒”
博物館內藏品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以及科學價值都應該是其對藏品進行取舍的標準[3],而不同博物館的收藏方針各不相同,每個博物館都應重視藏品的歷史價值,并按照編年順序將相關系列的缺漏藏品及時補齊。博物館之間要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互鑒”,在交流中加強資源的共享,讓不同地域的博物館之間及時溝通,彼此吸收可借鑒的個性化內容。對新興的館藏品進行交流和借鑒,要更加注重藏品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以及綜合背景等,旨在明確其能否做到激發(fā)人們對社會進步的期望。為了讓館藏品的社會價值更高,博物館之間應加強借鑒,通過各種形式的對外展示平臺互相了解,并且在交流中發(fā)現自身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摒棄較為落后的館藏理念,充分做到與時俱進,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優(yōu)化,以便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二、智慧博物館的發(fā)展實踐與趨勢
智慧博物館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文物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因此,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蘊含豐富的歷史內涵[4]。通過先進的技術為社會構建認知文物的信息平臺,并且在新的時代中,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精神是智慧博物館的整體發(fā)展目標。
(一)以知識圖譜技術為重點發(fā)展方向
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到文物數字化過程中,通過對文物信息開放渠道的拓寬,實現文物信息資源的共享。向大眾公布博物館收藏文物的信息數據,有效地加強公眾對館藏的了解,不斷提高公眾的參與度,以此來滿足群眾在參與中產生的多元化需求?,F階段,隨著數字信息技術日益成熟,知識圖譜技術逐漸成為智慧博物館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知識圖譜被應用在各大博物館中,其本身突破了各大博物館之間的時空限制,實現了數據端的多個博物館間的融合。
(二)AI+自主語音導覽
當前階段,全國的博物館都應用了語音導覽系統(tǒng)。語音導覽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的引導講解。人們參觀博物館的最終目的即進行欣賞以及高效學習,因此,參觀導覽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參觀者的參觀感受以及學習體驗。智慧博物館的導覽設備應做到為參觀者直接提供相應的參觀方案,并能通過對AI技術的引用為觀眾提供更加高效的導覽服務。當前博物館中較為常見的是,利用移動設備去感應展柜旁的感應點,并播放講解語音。這種導覽沒有實際的圖示提供引導,容易在感應過程中發(fā)生路線混亂或感應方面的錯誤等問題。應用AI技術和實景地圖與語音講解將其做成App,可以讓觀眾獲得較為直觀的導覽體驗。
(三)以可視化數據定義館內收藏理念
現如今,大多數觀眾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且更加渴求了解博物館呈現出來的文物文化。博物館正逐漸成為重要的文化知識載體。數據的可視化相關技術能對博物館的陳列理念以及收藏理念產生較為重要的影響。隨著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完善,館內的藏品將形成更加多元的展覽形式,讓實體藏品和相應的電子信息相結合,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傳達館內藏品的信息內容??梢暬夹g正在不斷發(fā)展,未來會更加完善,博物館藏品的可視性、趣味性能被進一步提高,能更好地讓公眾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對館內藏品進行了解。
(四)依托用戶畫像和互動交流提升參觀體驗
除了博物館自身的發(fā)展,有效地推動其向大眾化方向進行轉型的另外力量還有科技公司[5]。科技為博物館與大眾之間的連接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AR、移動互聯網、VR以及人工智能等,都被應用到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中。在收集展覽對象信息的基礎上產生用戶的畫像,對展覽對象的基本特點及其個性化的需求進行有效分析,提高展覽信息推送的精準性。提前對展覽品的信息進行適當的收集,并對其展開學習,能夠較為準確地為觀眾提供相關問題的答案,具體可以對歷史和相關展品的創(chuàng)作技法進行介紹,在互動體驗中吸引更多的參觀者。
(五)傳播個性化文化讓博物館煥發(fā)新的生機
近年來,博物館成了熱門旅游地,這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社會對人類文化遺產的需求越來越大,博物館中展品的可持續(xù)性及其可觀賞性,讓公眾更加有興趣了解歷史文化,并對進一步的了解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博物館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城市文化傳輸方式和渠道,并且信息技術在不斷發(fā)展,其傳播與推廣逐漸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館內的文化內容涉及面更廣,蘊含的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因此,博物館將通過對互聯網內容的建設以及對輿論的預期進行更加積極的引導。同時,當代觀眾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不同個性、差異化的需求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滿足,并得到一定的反饋。未來的博物館將不僅是歷史文物的展示場所,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和完善,其呈現出來的文物將更加生動、靈活且多樣化。
三、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精神素養(yǎng)也得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博物館不應該只是一個收藏文物的場所,其存在的終極目的應該是更好地幫助觀眾理解文化,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對美的感知。為了更好地提升博物館對大眾的吸引力,在科技的促動下,博物館向智慧化方向發(fā)展。雖然當前我國博物館的智慧化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實現智慧化任重而道遠,但隨著相關部門的不斷努力與嘗試,將來必定會實現數字化轉向智慧化的完美飛躍,進而創(chuàng)造更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岳娜.智慧博物館讓文物資源“活”起來[J].人民論壇,2019,624(07):140-141.?
[2]李姣.人工智能在博物館文物資源管理方面的應用趨勢探討[J].文博,2019(2):86-90.
[3]黃青松.基于共享式的業(yè)務架構設計—以廣東省博物館智慧博物館平臺為例[J].文博學刊,2019(3):41-51.
[4]張立波,張奎.“互聯網+”背景下博物館文物衍生產品創(chuàng)新的路徑與方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72-77.?
[5]劉洪.講好“文物故事”,開發(fā)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以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為例[J].黨史文苑,2017,20(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