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揚州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史通》云:“夫《尚書》者,七經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凡學者必精此書,次覽群籍。”歷代學者多持此論。當下,雖然《尚書》不再是官方政治運作的重要依據和知識分子精神生活的重要參考,但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典籍,它所構建的話語體系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原初精神圖景,對于探尋華夏文明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基因有著重要的意義。文明植根于文本和話語,需要通過詮釋和解讀才能得到闡發(fā)和傳承。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尚書》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傳統(tǒng)小學的注疏基礎上,對古代文本進行現代詮釋顯現出巨大的張力和活力,可以使古代經典歷久彌新,在現代社會發(fā)揮作用,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20世紀以來,人文社科研究發(fā)生了所謂語言轉向,語言研究正在經歷從關注語言的內部機制、結構到關注語言的外部使用效果、功能的轉向[1]。這一轉向的代表性理論之一就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它將語言置于社會活動之中,關注語言在人類社會中的功用。隨著上個世紀80年代對系統(tǒng)功能理論的引進和闡釋,國內學者圍繞語篇功能思想開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理論與實踐成果[2]。語言理論的突破為中國典籍的小學研究傳統(tǒng)提供了現代研究范式,為古老的文獻研究帶來了新視角、新路徑。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認為,語言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語言應社會活動需要而生,人們利用語言交往,展開社會生活、建立和維系社會關系、構建社會結構。人們利用語言“做事”,這是人們對語言的要求,也是語言所必須完成的功能。其中,人際功能是語言實施的重要功能,指的是人們用語言來表達并維持與他人的人際關系,以某種交際角色參與到情景語境中,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判斷,并試圖影響別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3]58-62。人際意義即通過語言實現的人際功能,由語言“形式層”(詞匯語法資源)表達。大量研究表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有普適性特征,能夠指導不同語種的語篇研究,也可以運用于不同時代語言的話語分析。《尚書》成書于上古,雖然上古語言風貌與今大不相同,但是語言的本質特征不會改變,它同樣是以獨特的形式承擔交際功能,構建社會關系?!渡袝范酁橛浹?,或為互動式對話,或為單方面宣講,所記各篇的言語行為都有其發(fā)生的具體語境,在不同情景語境中,言語者的身份地位、聽說雙方的關系以及言語行為的交際意圖不盡相同,或協(xié)商或訓誡或忠告或誓師,都影響并制約著語言的選擇,而這些語言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際活動中的語言特點,進而形成了不同交際活動的話語型,以實現具體語境中的人際功能。人際功能在語言層面上即語言的人際意義,由語氣、情態(tài)、評價系統(tǒng)的詞匯語法等各級語法單位體現[4]。本文從實現人際功能的各語言系統(tǒng)出發(fā),考查《尚書》語篇(1)本文采用今文《尚書》語篇及其今譯文。參閱周秉鈞《尚書易解》,岳麓書社1984年版;江灝、錢宗武《今古文尚書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是如何選擇語言資源實現人際功能,進而體現上古社會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結構的。
社會中的人定位于一定的社會結構,與周圍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由此形成不同的身份,擁有不同的社會關系。其中,有些身份、關系是相對穩(wěn)定的,如職業(yè)身份、親屬關系等,而有些身份、關系則會隨著事態(tài)發(fā)展或情景變化發(fā)生變更,具有動態(tài)性特點。這些語域值的變化在語言中較為直接地體現為稱呼語的不同選擇和運用。
稱呼語不僅具有指稱功能,還能表達言語活動參與者之間的角色關系、社會地位、親疏遠近及權勢高低,以及說者對聽者當下的態(tài)度,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符號,是體現人際意義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說話者根據交際場合的正式程度和交際雙方的角色地位、親疏關系等語境參數選擇不同的稱呼方式,設定自己與交際對象的關系,便于展開交談;另一方面,聽話者根據說話人的稱呼形式進行某種推測,擺正自己在對話中的角色關系,揣測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在心理上作好參與交際的準備,調整自己的語言形式,以達到交際目的。當然,稱呼語生成于人類社會,反映并受制于某一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積淀以及社會結構關系。
《尚書》語篇中有大量的人物話語,言語者根據交際對象的身份地位、與己關系等對稱呼語做出相應的選擇,使聽說雙方關系得以建立,交際目的得以實現。如:“謨”體之《皋陶謨》記載了遠古社會一次“君臣謀言”,君上和臣下之間就共同的政治目標商討治國方略。文章前半部分記錄皋陶和禹之間的對話,兩位都是帝舜的大臣,平級關系,權勢相當,因此,這部分對話沒有出現一個稱呼語,似乎兩者間無需客套的敬稱謙語,反映了兩者之間平等的地位和親近的人際關系。文章后半部分主要記錄帝舜和禹之間的對話,對話雙方是上下級關系,權勢關系是不對等的:作為臣下的禹稱呼舜時皆用“帝”,以表現下對上的敬畏;作為君上的舜,地位雖至高無上,但在與自己親近的大臣討論國事的語境中,頻頻使用直呼其名的方式稱呼對方,以拉近彼此的距離?!陡尢罩儭氛麄€語篇記錄君臣之間雙方或多方共同參與的互動式協(xié)商式對話,圣君賢臣和睦齊心,態(tài)度懇切溢于言表,共同完成“陳其謀而成嘉猷”的交際目標[5];其中,稱呼語的選用維持宗族等級次序、協(xié)調人際關系,使“君臣相謀”的交際目的順利實現。再如,“誓”體幾乎均是軍隊出征前將領誓師之詞。出師前必“即眾師而誓之”,目的在于振奮軍隊士氣,嚴明軍隊紀律,保障征討的成功。但是,作誓者與聽誓者之間社會距離大,作誓者面對各級軍士呼告,需將所有聽誓者納入稱呼范圍內,不顧此失彼,拉近與所有聽誓者的距離,從而使上下齊心,保證戰(zhàn)爭勝利?!顿M誓》中“人(無嘩)”、《湯誓》中“(格)爾眾庶”皆囊括所有在場的聽者;《甘誓》中“六事之人”,言六軍全體將士;《牧誓》中“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尤為典型,周武王誓師時,將所有將士按官級高低,甚至按籍貫,一一羅列而出,不厭其詳,反映了周武王的誠意和敬意,使得在場者瞬間獲得了一種存在感、歸屬感。此外,武王在誓詞中自稱為“發(fā)”,極大地拉近了與將士的距離,顯得親切、平易近人,成功地凝聚軍心,最終也贏得了戰(zhàn)爭勝利。此外,再用一例來說明說話者根據具體情境對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構型進行的調整?!段暮钪肥侵芷酵鯇x文侯的策命文書。平王時期,周室衰微,晉文侯輔佐平王平定戎亂,東遷洛邑,系有功之臣。策命中,平王稱呼文侯皆用對同姓諸侯中尊長的稱呼“父”加上晉文侯的字“義和”或直稱“父”,可見對晉文侯所寄的深厚感情和依仗之意。周平王雖貴為天子,然而在當時周室勢力急劇衰弱的情況下,其權勢地位已大不如前,策命中平王自稱“予小子”,顯得自謙有余、權威不足。君王這樣的抑己尊人,一來褒獎功臣,表達對老臣的敬重,二來表達出自己的處境,懇請老臣們繼續(xù)輔佐,以“永綏在位”。
說話人采用何種人稱代詞指稱自己和對方也具有明顯的人際動因,不同的人稱代詞的使用表明聽說雙方在社會結構中不同的地位身份、權勢距離,也顯示了說話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立場。
漢語在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里演變發(fā)展,今文《尚書》是商周古文,其人稱代詞系統(tǒng)中,“我”(196見)、“予”(146見)、“朕”(58見)為高頻自稱代詞,“汝”(148見)、“爾”(161見)為高頻對稱代詞(2)以下分析以高頻自稱、對稱代詞為主。,它們不僅可以指稱人物、銜接上下文,而且能夠傳達人際意義,表達說話人希望維系的人際關系和對聽者的情感態(tài)度。王力先生認為,“漢族自古就以為用人稱代詞稱呼尊輩或平輩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自稱為‘余’‘我’之類也是不客氣的”[6]320。低權勢者在高權勢者面前自稱“我、予、朕”等是不禮貌的,同樣,低權勢者也不能用對稱代詞稱呼高權勢者。今文《尚書》各篇說話人面對不同人物時受雙方社會關系、權勢地位的限制,使用自稱和對稱代詞的頻率是不一樣的。
首先來看自稱代詞的情況。《高宗肜日》是臣下訓誡君上的訓體,篇中無一自稱代詞?!陡尢罩儭肥浅汲贾g、君臣之間商討謀劃的謨體,全篇字979,臣下對君王自稱時使用代詞僅6見?!段暮钪肥蔷鯇Τ枷碌牟呙?,全篇字僅212,君王使用自稱代詞7見。誓體諸篇大多是高級將領在軍隊出征前面對廣大軍士的大聲宣講,由于講話內容和情景語境,宣講者自稱代詞的使用頻率不高(《甘誓》3見,《湯誓》8見,《牧誓》1見,《費誓》1見),《秦誓》與其他四誓不同,并非用于軍旅,而是秦穆公在群臣面前的悔過誓詞,自稱代詞略高,共10見?!罢a”體篇目最多,自稱代詞使用頻率最高,所涉人物關系最復雜,大體分為三類。第一,聽說雙方權勢地位懸殊,是上對下的關系。如:《盤庚》是帝王誥不欲遷都者,使用自稱代詞46見;《大誥》是以帝王口吻誥對不欲出征平亂者,使用自稱代詞27見;《多士》《多方》是對不服從周朝統(tǒng)治者,使用自稱代詞分別為22見、12見??傆?07見,占誥體各篇使用自稱代詞總和的55.7%。第二,聽說雙方權勢地位近乎平等。如:《康誥》《酒誥》《梓材》《君奭》諸篇言語雙方均為同朝為臣的周姓兄弟,自稱代詞的使用總計31見,占16.1%。第三,說者權勢地位低于聽者。如:《召誥》《無逸》均是臣下對君上的告語,自稱代詞用例較少,共9見,占4.7%。可見,在不同人物關系的話語構型中,自稱代詞的使用頻率也有區(qū)別,面對權位高于己者,說話人使用自稱代詞較少,以示禮貌,標識和維系了言語活動中人與人的倫理關系。(3)此處選取較為典型的聽說雙方角色固定且話輪單一的誥體篇章,其他個別篇章(如《洛誥》)中具有多個話輪、聽說雙方角色不斷切換,雖然也能說明問題,但闡述冗繁,故在此不作窮盡性討論。
再來看對稱代詞的情況。古人認為用人稱代詞稱呼尊輩或平輩既不符合人物身份,也不禮貌,因此,面對權勢高者常常用其字號、職銜、爵位或溢美之辭來尊稱。今文《尚書》中大部分篇章都是權位高者對權位低者的演講,其中對稱代詞用例很多,如《盤庚》中對稱代詞用例多達81處,《大誥》15處,《多士》35處,《多方》54處。然而,下對上的話語中對稱代詞的使用就遠遠少于前者,如:《高宗肜日》記載的臣下訓王的話語中沒有對稱代詞;《召誥》是召公向成王匯報工作,面對天子皆用“王”稱,無一對稱代詞。可見,對稱代詞的選用受制于并反映出話語雙方的地位和身份特征,在維系、建立人際關系和社會結構方面同樣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人稱代詞作為語言形式本身也具有感情色彩,使說話人能夠根據自己與聽者之間的情感和心理距離選用不同的人稱代詞,以表達話語的人際意義。
今文《尚書》中高頻自稱代詞“我、予、朕”,除了格位和單復數方面的區(qū)別外,還能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今文《尚書》中,“我”多用于表自謙,“予”大致表自尊,“朕”則多表現莊重語氣。諸篇中,上對下的話語中運用自稱代詞“予”的頻率高于“我”,體現自己較尊貴的地位。平級之間的對話則多用“我”自稱以表謙遜。下對上的話語中,如上文所述,少用自稱以示對對方的尊敬,即使有自稱代詞的用例,也多用“我”以示卑遜。
除自稱代詞外,今文《尚書》中的高頻對稱代詞“汝、爾”也具有感情色彩,且與自稱代詞“予、我”在情感表達上有對應關系?!叭辍倍嘤糜诒硎揪粗鼗蛴H切,“爾”多用于表示謙遜或訓誡?!吨軙返摹犊嫡a》《梓材》《無逸》《君奭》等篇,主要為周公對康叔、成王和召公奭的勸告問答之詞,言語雙方皆為周王室成員,對稱皆用“汝”;而《周書》的《多士》《多方》,周公訓誡的對象主要是殷商舊部和不服從周王統(tǒng)治的各國君臣,對稱皆用“爾”,《多士》34見,《多方》52見,竟無一個“汝”字。隨著時間的推移,文言對稱代詞“汝、爾”表達情感色彩的界線逐漸模糊,意義趨同,但認識它們在一定歷史時期發(fā)揮的作用,對它們在現代語境下的解讀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言語行為中,說話者總是扮演著一定的話語角色,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受話者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應該承擔的角色。話語角色和交流內容兩組四個變項交叉組合便出現了交際過程中的四個言語功能:陳述、提問、提供、命令[4]106。言語功能與語氣之間存在對應關系,通常來說,特定的言語功能由某一語氣實現,如陳述語氣實現陳述功能,疑問語氣具有提問功能,祈使語氣實施命令功能。說話者通過語氣選擇來表達個人見解,實現行為目的,維系社會關系,影響和改變他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疾煸捳Z的語氣就是為了了解言語行為中的話語功能,分析說話者如何通過語氣選擇來表達個人見解,以使個人價值得到認可,態(tài)度和判斷得到支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得以確定,更重要的是影響和改變他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語氣系統(tǒng)是實現言語功能的主要方式,也是表達人際意義的重要語法資源。除了語氣系統(tǒng)外,實現語言人際功能的另一個重要語法資源是情態(tài)系統(tǒng)。在語氣系統(tǒng)中的正反兩級歸一度之間存在著動態(tài)的逐漸過渡的狀態(tài)或程度,這樣的意義空間就是由情態(tài)系統(tǒng)表達的。
漢語研究對語氣的定義、分類大多從語氣的功能出發(fā),實際上,漢語中的“語氣”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不僅包括西方所說的語氣(mood)和情態(tài)(modality)兩方面的內容[6]311,甚至包括其他虛詞所表達的態(tài)度情感,基本等同于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人際功能。
就漢語語氣的實現方式而言,在共時層面,漢語與其他語言有類型學上的區(qū)別,漢語是分析性語言,缺乏印歐語系所具有的形態(tài)變化,不可能像英語那樣用主語和限定成分的位置變化表現各種語氣;在歷時層面,漢語在不同歷史階段具有各時期的形式特征。
《尚書》成書于中國遠古,其語言雖能承擔各種交際功能,但在表達相同的意義底層時所呈現的外部形態(tài)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首先,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屬于高語境文化,其語言、文學、人際交往重“意會”“領會”,尚“言象互動”(4)重非語言信息的高語境文化與重語言信息的低語境文化各有其歷史文化哲學淵源,也各有完全不同的交際特點。相關內容可參閱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張廷國《“道”與“邏各斯”:中西哲學對話的可能性》,載于《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因此,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重“意合”的語言特點使不少語氣的表達處于隱性狀態(tài),沒有顯性的形式結構,它們的表義功能具有較強的語境依賴性,所表達的語氣、情態(tài)等意義往往需要借助情景語境和上下文。為滿足表達需要,上古漢語逐漸生成了一些助成語氣的標志成分和結構,是語氣的標記,在其作用下,具體語境反映的各種語氣會更加明確?!渡袝肥且徊垦哉摷?,以口語為主,對話豐富,善于運用各種語氣以實現言語功能,描摹人物聲氣神態(tài),表達人際意義。其語氣系統(tǒng)可以由語氣詞、副詞、疑問代詞、嘆詞等來標識和強化。此外,《尚書》中存在語氣隱喻現象,不同的語氣實現同一個言語功能,能夠更好地表達交際者的情感、態(tài)度,實現語用效果和交際意義。下面將《尚書》中對語氣意義的表達有標志作用的語言成分詳釋如下。
語氣詞是文獻語言中的高頻虛詞(5)在很多語法著作中稱為句末語氣助詞,與句首句中語氣助詞相對。,然而,今文《尚書》中的語氣詞卻僅有9個,是“哉、若、矣、焉、乎、已、止、其、所”?!霸铡?,74見。“若”,10見?!耙印保?見?!把伞?,4見。“乎、已、止、其、所”,各1見。其中“哉”是高頻語氣詞,“若、矣、焉”次之,“乎、已、止、其、所”是低頻語氣詞。全部語氣詞出現的頻率正好為100次,約占全書總字數的一百七十分之一,它們位于句末幫助小句形成各種語氣,實現語用功能。而且,上古語氣詞兼職多,同一個語氣詞可以表達多種語氣,同一種語氣也可由不同的語氣詞來表達。
助成陳述語氣的有“哉、矣、焉、已、止”。語氣詞最早的語用可能是作句子標識[7]313。它們除了助成陳述語氣實現言語功能外,還能表達一定的話語態(tài)度、情感和語勢,甚至可以表達時態(tài)。如“哉”在陳述中有使話語具有輕重緩急之語勢和調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在“臣哉鄰哉。鄰哉臣哉?!眱删渚渲械摹霸铡笔婢徔跉?,兩句句末的“哉”加強判斷效果。
助成祈使語氣的有“哉、焉、矣”?!霸铡保吨洲o》解釋是“句絕而有嗟嘆之意”[8]16;《古漢語同義虛詞類釋》認為“表祈使語氣而嘆義猶存”[9]617。今文《尚書》中,祈使語氣多出現在上級對話下級的情景語境中,以下達命令、提出期望,加強語氣,促成言語行為的言后效果。其中“哉”表祈使語氣共39見,使用頻率最高,表示勸勉、希望,少數表示命令、禁戒,同時,惟妙惟肖地刻畫人物的態(tài)度、心情、神態(tài)。
助成疑問語氣的有“哉、其、乎”?!霸铡?,《詞詮》的注解是“語末助詞,表疑問”[10]281。此處重點解釋“乎”及其構成的語氣隱喻的人際功能?!昂酢?,今文《尚書》4見,作語氣詞1見。如:“帝曰:‘吁!嚚訟可乎?’”《詞詮》的解釋是“語末助詞,反詰時用之。此種有問之形,無問之實”[10]122。這句屬于語氣隱喻。此句的上下文是,帝堯詢問眾臣能被提升任用的人選,放齊推舉堯子丹朱,帝堯反對,說:“吁!嚚訟可乎?”此語并非就丹朱能否擔當大任存有疑問而進一步索求信息,其真正的言語目的是提供信息:丹朱說話虛妄,又好爭辯,絕對不可以擔任要職。這里,提供信息沒有用陳述語氣,而用反問語氣,這種從一個語氣域向另一個語氣域的轉移,就是語氣隱喻。用疑問語氣這種“非一致式”表達“提供信息”的言語功能,是為了取得特殊的語用效果:堯帝態(tài)度堅定,語氣強烈,不容置疑,可謂給放齊當頭一棒;放齊阿諛奉承的形象、堯帝唯賢是求的圣君形象,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副詞,一般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態(tài)的各種特征。今文《尚書》所錄諸篇口語語體明顯,由于句末語氣助詞的缺乏,交際者的語用目的、態(tài)度情感往往通過其他的方式加以表達。語氣副詞和否定副詞,是今文《尚書》傳達人物語氣、描摹人物神態(tài)情感、表達人際意義的又一方式。
今文《尚書》中語氣副詞有“其、尚、惟、庶、乃、敢”。其中,“其、尚、惟”可助成祈使語氣,表達勸誡、命令、希望。在漢語實際分析中,很難割裂語氣與情態(tài)的內在聯系[11]50。王力[12]、呂叔湘[13]對此早有論斷。語氣副詞等語法成分在表現語氣的同時也傳達了說話人的態(tài)度、意向、情感,即語言的情態(tài)意義?!渡袝分幸膊环Υ祟惐磉_:
苗頑弗即工,帝其念哉!(《虞夏書·皋陶謨》)
《詞詮》云:“其,副詞,殆也。于擬議不定時用之?!盵10]97“其”在句中是語氣副詞,表推測語氣,可譯為:“舜帝您恐怕要為這事憂慮吧。”此句實際上委婉地表達了臣禹對帝舜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帶有祈使語氣(6)今譯中的“吧”字,因其禮貌性而逐漸功能化為祈使句的標志之一。,但“其”字的運用提供了更大的商討空間,很好地協(xié)調了雙方的權勢關系??梢姡瑵h語(也包括上古漢語)中的語氣系統(tǒng)和情態(tài)系統(tǒng)并非涇渭分明,而是相輔相成,共同表達著語言的人際意義。
嘆詞,是一種表示喜怒哀樂和呼喚應答的詞[7]325。嘆詞往往獨詞成句,總是獨立于句子的組織結構之外,不與任何詞或句子成分發(fā)生結構關系?!恶R氏文通·正名卷之一》稱“凡虛字以鳴人心中不平之聲者,曰嘆字”,章士釗始稱“嘆詞”。嘆詞,用以鳴心中不平之聲,或稱贊或哀嘆,甚至用于應答呼喚時也承載著說話人的感情色彩和語用功能。今文《尚書》的嘆詞一共出現了10個,有“嗚呼、俞、吁、嗟、咨、已、都、猷、於、噫”,詞頻達108見,數量之多在上古典籍中是罕見的,這與《尚書》的內容是史官實錄君臣之間“訓、誥、誓、命”有關,口語中,人們需要嘆詞這一交流感情變化的符號形式,因此,《尚書》的嘆詞就自然較別的文獻豐富,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
嘆詞是情感類型的文字詮釋,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不同的感情色彩。表示贊美有“嗚呼、都、於”;表示哀傷有“嗚呼、已、噫”;表示驚怪有“吁”;表示感慨有“嗚呼、已、都”;表示應答且有肯定贊許之義有“俞”。從《尚書》整體情況看,嘆詞多“一詞多用”“一用多詞”現象,這與嘆詞描摹聲音彼此音同、音近旁轉相通、音同字異有關。
此外,嘆詞在各篇中的分布值得一提?!队菹臅分小秷虻洹贰陡尢罩儭穬善獓@詞使用頻率遠高于其余諸篇,分別為26見和17見。這兩篇多用“咨、都、俞、吁、於”等嘆詞和語氣詞“哉”,表現君臣之間各抒己見,相互誡勉,展現出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中,君臣地位相差不大,人際關系融洽和睦,讓人感受到上古時代君臣議事決策的民主平等狀態(tài),說明尚未形成主仆式森嚴的等級關系,不見國家的強權政治,只見部落聯盟的民主協(xié)商。
疑問代詞,助成疑問語氣,語用功能十分明顯。今文《尚書》缺乏“乎、歟”等疑問語氣詞,句子的疑問語氣主要通過疑問代詞表達,全書出現的疑問代詞有“疇、誰、何、曷、害、割、如何、如臺、奈何”,還有一個表示疑問的凝固結構——“若之何”,代詞“之”已虛化為一個襯音助詞,“若之何”即“若何”。如“今爾無指吿,予顛隮,若之何其?”“若之何”和問詞之助“其”的連用傳神地表達了說話者——微子詢問父師、少師時的懇切態(tài)度和急迫語氣。
甲骨文、金文無疑問代詞,《尚書》始有疑問代詞,用于尋求信息,無疑而問時用于抒發(fā)強烈感情、增強行事效果?!渡袝分幸蓡柎~是疑問語氣的標記,而《尚書》中還有很多疑問語氣是無標記小句,沒有疑問代詞,也沒有如現代漢語中“嗎、呢”等句末語氣詞標記,需要通過語境判斷,如“有能俾乂?”“朕言惠可厎行?”等。值得一提的是,今文《尚書》中的疑問句中有三分之二是反詰語氣,在當時缺乏句末語氣詞的情況下,如果言者需要抒發(fā)強烈的情感、達成自己的言語目的,語氣隱喻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語例豐富,篇幅所限,僅舉一例說明:
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周書·呂刑》)
句中三個疑問句式平行排列,結構整齊,節(jié)奏明快,今譯為:“如今,你們安定百姓,應當選擇什么呢?不是吉人嗎?要謹慎地對待什么呢?不正是刑罰嗎?要考慮什么呢?不就是判斷公正適宜嗎?”十分明顯,六個疑問小句皆為無疑而問,“何”是疑問代詞,句中說話人卻自問自答,并非用來索求信息,其目的在于達到一種表達效果。答句也有特點,答句提供信息本應由陳述語氣表達,而文中偏偏選用了疑問語氣,無疑而問,感情強烈。這樣設問與反問的結合,讓聽話人參與思考,印象深刻,服從權威,踐行大法。
功能語法認為“選擇即意義”?!半[喻式”是對“一致式”的偏離,傳達著某種有別于“一致式”的話語意圖。漢語語氣隱喻現象也很普遍,有些句子,形式上是疑問句,可是含有要求的意思;有的形式上是祈使句,可是含有商量詢問的意思;也有的形式上是疑問句或祈使句,可含有感嘆的意思[11]49。因此,在《尚書》詮釋過程中,要注意“非一致式”的話語意圖,掌握在實際社會活動中話語選擇的意義和功能。
綜上所述,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社會符號系統(tǒng)之中。話語中對語言資源的選擇背后有著強大的社會交際動因,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也在語言形式結構的各個層面留下了痕跡,這不僅體現在各個地區(qū)的語言中,還體現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語言中,是語言的共性?!渡袝钒亚曛叭祟惖脑捳Z帶到我們面前,是極其珍貴的語料資源,其語言表層形式并非憑空出現,而是說話人根據各類事件中不同的人物關系,選擇語言資源表達人際意義,實現人際功能,用語言高效完成交際任務。與此同時,內化于社會交際活動中的社會結構關系通過語言得以強化,隨文本保留、流傳,故而,對上古文本《尚書》的現代詮釋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探究中華文明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