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梅
摘 要:在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學習時,學生們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極為關鍵的。但是,由于學生們在這一階段仍未形成較為完整的語文知識學習框架,并且對語文語用能力的認識不夠完善。因此,各位小學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培養(yǎng)學生們語文語用能力的重視,以此來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們語文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的目的。同時,也正是由于小學生們的語用能力和后期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所以才更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語用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小學語文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缺乏想象空間。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達到峰值的情況應該就是幼兒階段。美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對這方面問題進行過調查和研究。最終得出的結果就是,一名一歲左右的兒童,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達到了96%。這種超高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會一直陪伴兒童成長到七歲。根據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我國兒童的計算能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但是他們的想象力卻長期屈居人后。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并且與其他各國同齡兒童相比之下,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2.語言表達不全面。語言概括能力并不是天生的,這項能力是隨著學生后天的發(fā)展而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因此,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都缺乏較強的語言概括能力。曾經有很多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班主任提出過,那些經常向老師“打小報告”或“告密”的學生,往往會具有更強的語言表達和作文能力。也就是說,通過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們自身的語言概括和交流能力,并同時使他們的作文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生在開展語文閱讀時,一般都無法準確地找到文章的核心內容。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是由于缺乏足夠地語言概括能力,導致他們的內心能夠明白,卻無法準確地將文章的基本情況進行概述。
3.語言蒼白。由于小學生們自啟蒙以來,能夠接觸語文知識的時間還比較短,所以導致他們的詞匯量十分有限。再加上自身課外閱讀量較少,最終才會使他們整體的語言表達變得更加蒼白無力。一般來說,小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詞匯大多來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影響、語文課本等。也正是由于他們學習詞匯的途徑較少,導致他們對那些屬于文學界的詞匯根本無從了解。因此,在這種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文內容,在語言表達方面無疑會顯得十分蒼白。
二、培養(yǎng)小學生們語文語用能力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語言文字都是人們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重要途徑。同時,它也是人們進行思想溝通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和語言文字的應用情況是分不開的。如何使語言文字變得更具有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是衡量人類科技發(fā)展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我國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當中,語言文字是其中一項影響范圍極廣的傳統(tǒng)文化。小學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可以適當地轉變教學方法,從多個角度對語言文字進行解讀。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能夠讓小學生們通過日常的學習掌握更多來自于語文文字的奧秘。除此之外,還可以將語言文字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進行聯(lián)系。
三、小學語文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教學形式推新。這些年來,雖然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但是卻仍然存在許多小學教師在授課時,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語文文字和圖畫內容都變得十分呆板,進而使整個教學內容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也就阻礙了小學生們進行思想拓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們可以選擇使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辦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拓展和延伸,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對學習語文知識的好奇心。比如說,在對《江南》這篇古詩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們可以尋找一些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動畫片,并在課堂上進行內容展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詩詞內容之前,便提前了解與詩詞相關的其他內容。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們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幅魚戲蓮葉的場景,進而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力。當然,在學習過古詩詞之后,還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些作業(yè)。
2.引導獨特的思維視角。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們的學習意識還較為淡薄,所以就需要教師從中進行調節(jié)和引導。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獨特性思維視角,那么教師們的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就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也要注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起到引導和調節(jié)的作用,最關鍵的思考部分還是要由學生們獨立進行完成。比如說,教師們在做教案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置一些問題。并且將這些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等到學生們將問題討論完畢之后,再開始正常的授課。同時也要注意,問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放置于授課之前。如果課后再進行討論,那么很容易使學生們受到固定思維的限制,進而阻礙學生們自身對于問題的思考。
3.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想要真正地對學生們的自我表達能力進行提升,就必須要通過積累這一個途徑。只有在這一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積累,才能實現(xiàn)學生們表達能力的提高。而為了進一步加快學生們培養(yǎng)自我表達能力的速度,教師們可以選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構建不同的學習情境。這樣一來,便可以讓學生們隨著情境的變化而改變語言的表達方式,并于最終實現(xiàn)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根據上文的敘述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國很多地區(qū)在培養(yǎng)小學生們語用能力的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欠缺之處。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可以利用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拓展學生們思維視角,增強學生們自我表達能力等方法。當然,作為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并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始終與新時代教學方向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汪潮.“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理分析[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6(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