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霞
【摘要】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也是時間的藝術,更是描繪人類豐富情感的藝術,所有的欣賞音樂的行為都不能脫離了聆聽單獨進行,因此,集中注意力聆聽成為感受音樂的基本行為。集中注意力對于未接受過音樂專業(yè)訓練的人來說是不太能深刻體會到音樂本身的藝術性的,特別是認知水平較低的小學生來說,更是異常的困難。新課標的要求中,明確提出小學生應該掌握基本的聆聽音樂的方式去真正地感受音樂的審美性及藝術性。聆聽音樂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要想讓音樂學習的有效性達到最大化,就必須先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習慣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教師要正確的科學的引導學生提高注意力,為音樂欣賞教學做好堅實的鋪墊。本文就圍繞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注意力及策略做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提高注意力
一、前言
小學階段,是孩子好奇心和興趣形成的最關鍵的階段,因此,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良好的聆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約束,比如,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聆聽興趣等等手段,都是本文研究的問題及方法。無論未來孩子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與否,有一個良好的聆聽的習慣,對待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幫助的。從小教孩子學會聆聽,那么對于其他習慣的養(yǎng)成都是有重要的意義的,因為我們接觸身邊的事物都是通過“聽”來感知的,所以學會聆聽的意義重大。
本文研究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聆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及研究意義。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聆聽習慣,遵循先入耳,后入心,再動嘴的遞進原創(chuàng),從小培養(yǎng)學生喜歡音樂,養(yǎng)成欣賞音樂和與表現音樂的能力。有效的聆聽它貫穿于音樂學習的整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同時將探討了教學聆聽習慣養(yǎng)成的方法,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二、音樂教學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一)音樂教學地位因素
1.社會地位
眾所周知,音樂是語言文化很重要的部分,以其獨特存在,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使學校音樂教育越發(fā)被人們認識并關注。音樂在社會發(fā)展中以及歷史變遷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嚴峻的考試制度下,在以分數論英雄的大趨勢之下,我們的音樂教育又顯得微不足道了。在每一次的學校慶祝活動選拔小演員的時候,十有八九的家長都會提出如果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就可以參加,否則堅決不允許。對此,我深表理解,但是對于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心酸的,這讓學生從家長的態(tài)度里看到了音樂課不重要,從而導致學生不會主動學習音樂,更不會主動地集中注意力去學習。
2.學校地位
(1)師資配備不穩(wěn)定
勒北小學按照學生人數作為參考理應是配備2名專職的音樂教師,但是目前只有1名專職音樂教師,另1名音樂教師還要兼主科教學任務。由于地處偏遠地方,音樂學習的氛圍淡薄,這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不利于建立與教師之間的信任感的,也因此讓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音樂課不重要,形成了學生在音樂課堂不愿聽,覺得沒有必要聽的現狀。
(2)設施分配不均
雖然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但是聽的形式也有很多種。不只是單純用耳朵從媒體上聽音樂,也可以是看和聽結合。本校的音樂教室由于功能室場的分配問題,多數時候音樂課都是在教室里上課的,有些班級的電腦和音響出現問題,由于學校經費問題,一直在等待解決中。
(二)課堂教學因素
1.學生因素
勒北小學的學生是由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參半,據了解,大部分家長在工廠打工,由于工作的原因,大多數是由祖父母撫養(yǎng),全校所有的家長本科及其以上學歷僅只有百分之八。綜上所述,學生們在家庭教育中幾乎是沒有受到過音樂的熏陶及影響。據每年全校的學生藝術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顯示,每年到專業(yè)音樂廳欣賞音樂的不到百分之一,參加社會組織的與音樂有關的實踐活動不到百分之五,學生在家自行聆聽音樂或者歌唱的幾乎沒有。由此可見,音樂在該校學生的生活中沒有被常態(tài)化,所以,在學校音樂教學中會出現很多需要教師去解決的問題,其中認真學習音樂知識就是最大的問題。
2.教師因素
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引導的依賴性很強,學習活動是否有趣,學習內容是否多趣,教師態(tài)度是否親切,都會成為小學生是否否認真聆聽和上好音樂課的關鍵因素。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時簡單而明了的話語和嚴肅的教學表情對于教學來說并沒有多大效果,有時候還會起逆反作用。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老師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怎樣去集中注意力學習音樂,學生就不能掌握到良好有效的學習的方法。動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活動體驗,但是必須建立在集中注意力的基礎上進行,只有真正地入情地學習音樂,學生才能在音樂教學中獲得真正的音樂審美體驗。然而個別音樂教師僅僅把課改的著力點放在改變學習方式等外在的形式上,給音樂教學披上一件“華麗”的外衣。如此引導出來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下轉第15版)? ? ? ? ? ? ? ? ?(上接第14版)可想而知。因此,要想提高學生音樂課堂的注意力,教師就必須要先靜下心來,真正地去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涵,盡力做到不搞形式化和表面化的教學。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學生注意力的方法
(一)激發(fā)學習音樂的欲望
1.教學語言的藝術化
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還要有能把教學語言藝術化的能力。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想要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聆聽欣賞,教師也需要注意自身的教學語言素質的提升,在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yǎng)。生動有靈魂的教學語言引導,會使學生更加主動去聆聽音樂。歡快活潑的教學內容需要用輕松愉快的語言來引入,而憂傷哀婉的教學內容則可用深沉凝重的語言來講解。如果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能夠做到抑揚頓挫并聲情并茂,學生就會產生有意注意,從而提高注意力。
例如,我在人音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歌曲《春曉》的教學導入的時候,我先是用輕柔緩慢的聲音講述了一個關于春天的故事,學生此刻都睜大了眼睛看著我并認真地聆聽我講的故事的內容。故事講完了以后,我用微笑的態(tài)度和輕柔的聲音對他們說,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曲,這首歌曲和剛才講的春天的故事一樣的好聽,它能帶你們在春天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于是所有的學生都很認真地聆聽了《春曉》這首歌曲,并且一致認為這首歌曲無比的優(yōu)美,還有學生說:“聽了這首歌曲以后,他感覺自己都已經躺在開滿鮮花的草坪上開心的玩耍了?!?/p>
2.教學設計的人性化
根據心理學的科學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是由學生對學科興趣及學習目的來決定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經常會以自身養(yǎng)成的聆聽習慣來怎么聽和聽什么。有時候因為聽不懂或對老師反感,他們會有意不聽音樂和老師的講解。當學生不認真聽音樂時,教師應該做的是自我反思,反思是否是我們的反饋要求沒有具體化,或是引導不到位,亦或許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不夠強,還是學生對音樂本身就不感興趣。所以,教師應因人而異設計教學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讓學生認真聆聽的內容具有層次性,讓他們聽得懂并主動去聽。
3.創(chuàng)建良好的聆聽氛圍
在學校教育中,不管是哪一個學科教學時,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前提,那么對于聽覺藝術的音樂學科來說更是如此。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堂紀律,那音樂課堂教學根本無法實施,而集中注意力學習音樂的習慣就更不可能養(yǎng)成。兒童都具有充沛的精力,他們對身邊所有的事物都感到好奇,他們不僅有一顆好奇的心,他們還有好動的身體。面對這樣的一個群體,怎么樣才能讓他們在課堂上保持安靜呢?我長期以來是這樣做的,首先是角色扮演,例如,我會讓他們扮演小貓咪,假裝有一只大老鼠經過,小貓咪不能發(fā)出聲音,要安靜地悄悄地才能抓到大老鼠,學生們樂在其中,都安靜地扮演起了小貓咪。其次,我會設立獎勵機制,例如,在課堂上最安靜的學生我會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到期末的時候獲得不同顆數小星星的學生就可以換得不同的禮物作為獎勵。所以,我的音樂課堂幾乎都是比較安靜的,這樣的環(huán)境更容易讓他們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的影響。
四、結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不停的進步,人們追求的不再是溫飽,而是精神層面的滿足。音樂是能夠凈化人心靈的藝術,也是人們追求除了物質溫飽以外的更深層次的藝術。對于藝術的修養(yǎng)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音樂的修養(yǎng)作為藝術類的一種自然也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音樂藝術不同于美術藝術可以用視覺去體會,音樂藝術則是聽覺的藝術,是需要充分的發(fā)揮我們聽覺靈敏度去感受的一門藝術。鑒于小學學生在于音樂教學現狀,筆者認為,要提高他們的注意力認真地體會音樂,需要做為一線的教師去動腦筋想辦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讓陌生而枯燥的欣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發(fā)揮音樂教學的審美性、人文性、科學性。學生只要在這些方面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聆聽習慣,才能真正的理解音樂作品帶來的無限魅力體驗,讓音樂的美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參考文獻:
[1]梅玲.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技巧[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2(3).
[2]李艷艷.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 2013(10).
[3]劉茜佳.學前兒童音樂聽覺培養(yǎng)的現狀調查與研巧[D].南京藝術學院,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