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珊
【摘要】近幾年,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入語文課堂。實踐中,這種“一主題、多文本”的方式收到了超越預期的良好效果。傳統(tǒng)單篇閱讀的教學,正在面臨群文閱讀教學的挑戰(zhàn)。群文閱讀更注重的是學生閱讀上的連貫性、自主性,這種教學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量。當然,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要在四十分鐘課堂里完成原來三倍以上的教學量,課前備課、課中上課都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
【關鍵詞】群文閱讀;統(tǒng)編教材;女媧補天
一、“時勢造英雄”——群文閱讀
2010年,一個名為“群文閱讀”的概念悄然加入語文這個龐大的家族里。群文閱讀是怎么一回事呢?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近幾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模式,多年來一直備受關注和質(zhì)疑。隨著研究和實踐工作的深化,群文閱讀的定義和細則正在不斷完善。如今,它指的是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jié)構相似或者主題相近的文本,在單位時間中共同理解、遷移學習方法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
自從語文核心素養(yǎng)被正式落實到育人理念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原來教材的培育方向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為了有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材進行了改版。改版后的統(tǒng)編教材,就成為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載體。2019年秋季,全國所有學校小學語文教材統(tǒng)一更換為統(tǒng)編教材。統(tǒng)編教材的編排,與原來人教版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雙線結(jié)構”組織單元教學,即分為“內(nèi)容主題”和“語文素養(yǎng)”兩條線。這樣組織的教學強調(diào)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連貫性。自從統(tǒng)編教材進入課堂后,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被一線教師們提上飯桌,群文閱讀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新模式的出現(xiàn),是需要接受實踐考驗的。群文閱讀在推廣之初,它同樣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質(zhì)疑和審視。幾年過去了,群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逐漸在很多地區(qū)試點,而且都收獲了超出預期的良好效果。因此,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策略,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被推廣進課堂。
二、群文閱讀教學VS傳統(tǒng)閱讀教學
統(tǒng)編教材將原來的“精讀課文”改為“教讀課文”,“略讀課文”改為“自讀課文”,同時更加注重對課外閱讀的拓展延伸,構建了一個 從“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的閱讀過程,要求對學生實現(xiàn)從幫到扶再到放的引導過程。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離不開聽說讀寫的訓練,更重視一個文本的拆分理解,但是,這種被動的訓練方式,僅僅是適合過去應試教育的模式。如今是提倡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時代,統(tǒng)編教材的教學要求已然改變。一方面,教材在編排的時候頗具用心,每一個單元都是同一主題的文本。另一方面,教學中也要求教師在新授課后要盡量拓展,大量閱讀,海量感知。而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統(tǒng)編教材的語文教學,不要求學生咬文嚼字,不需要把文本拆得零零散散,只需要按照每冊書的訓練重點來開展。如三年級的“預測”、四年級的“提問”、五年級的“提高閱讀速度”和六年級的“有目的地閱讀”。面對這些意料之外的變化,再看看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語文教學應該何去何從呢?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群文閱讀教學真的值得一試。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卻不是一件易事。以下就以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女媧補天》的群文閱讀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思考:
1.閱讀質(zhì)量提高
群文閱讀模式的推廣,除了教材更換的原因,也有課程標準的細則指引。《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的“閱讀”部分指出,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掐指一算,六年期間,學生課外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這龐大的閱讀量從哪兒來?就算是平常布置學生閱讀課外書,大部分學生仍然達不到這個數(shù)量。因此,我們的探究目的就是找到讓學生增加閱讀量的方法,更加直接一點來說,群文閱讀教學出現(xiàn)得剛剛好。因為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而言,它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nèi),閱讀量的原來的三倍甚至以上。
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以“神話”為主題,筆者在設計《女媧補天》這一課的教案時,采用了群文閱讀課的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除了閱讀理解《女媧補天》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以外,還拓展了本土神話故事《包公擲硯》。學生需要用相同的方法找到包公擲硯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當學生完成兩篇閱讀后,筆者又選用了《嫦娥奔月》來鞏固,學生很快就找準并且能夠口頭表達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這種1+X的模式,正是統(tǒng)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給一線教師的教學建議,讓學生在同樣的時間里擁有了三倍的閱讀量,學習的過程都是從量變到質(zhì)變。學生如果能夠堅持這樣閱讀,閱讀理解能力就一定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閱讀速度加快
新課標在“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的“閱讀”部分中還提出第二學段“要初步學會默讀,學習略讀”;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四年級是中年段和高年段的銜接年級,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引導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加快速度,爭取上五年級時,閱讀速度能達到課標的要求,達到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因此,筆者在備課的時候有意識設計了梯度閱讀的方式。
《女媧補天》在課本閱讀提示里就提出要“默讀課文”。學生用默讀的方式進行閱讀思考,500多字的課文,用3到4分鐘的時間默讀,用3到4分鐘思考。加上匯報和主題升華,這樣下來,大概20分鐘就能完成本篇閱讀。第二篇閱讀是《包公擲硯》,600多字的內(nèi)容,默讀4到5分鐘,加上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間,一共是10分鐘。第三篇《嫦娥奔月》,700多字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快速默讀,用7分鐘的時間完成文本閱讀。這種梯度的設計,為的是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監(jiān)督學生提高閱讀速度,保證質(zhì)量。
3.閱讀主體突出
新課標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主表達。”也就是說,語文教學最終還是要把課堂的主角交還給學生。群文閱讀的教學,內(nèi)容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三倍,這也說明,教師不可能像以往一樣在課堂上滿堂灌,而是把更多讀書和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和課外閱讀效果是不一樣的。因為課堂上,有老師的引導啟發(fā),有小組里的分享共得,有全班人的思維碰撞……這種緊密的互動溝通,不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深化了課文主題,閱讀的效率當然要比傳統(tǒng)閱讀高得多。
筆者在授課《女媧補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能夠找到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在沒有任務引導之前,他們只是讀懂了女媧補天這件事,閱讀感受單一。但是,為了啟發(fā)他們,筆者設計了一連串問題:想象女媧找到五顏六色石頭的過程、女媧什么樣的精神被世世代代傳頌和“你想對女媧說什么”等,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后匯報交流,收獲了1+1大于2甚至是X的效果。學生的熱情參與突出了閱讀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成為本節(jié)課的亮點之一,學生對文本的進一步理解也達到了比原來更好的效果。
4.閱讀方法鞏固
采用群文閱讀教學,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學習方法以后能夠更好更快地運用。所以,在選取拓展類文的時候要比往常更加仔細。因為中年級的學生,運用方法相對機械,過于靈活的方法,學生可能缺乏一些機動性。所以,筆者選用《包公擲硯》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來是閱讀方法和原來一致,二來是這兩個故事對于筆者所在地區(qū)的孩子們來說,的是耳熟能詳?shù)摹?/p>
《女媧補天》在課本閱讀提示里要求“說說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這個方法,也恰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筆者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采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協(xié)助記錄下來,再將記錄內(nèi)容梳理清楚,串聯(lián)起來說說主要內(nèi)容?;y為易,學生很快領會了方法。閱讀《包公擲硯》,為的是教后扶著學生運用方法。閱讀《嫦娥奔月》,為的是鞏固方法,并且也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合適的導圖。這種設計,學生不僅學會利用找到事情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的方法來提高閱讀速度質(zhì)量,還學會了用思維導圖來捋清文本的思路,一舉兩得。從幫到扶再到放手,方法鞏固了,以后遇到相類似的文章,胸有成竹,下筆有神,解決問題事半功倍。
三、怎樣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1.確立閱讀材料
“群文閱讀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文閱讀的前期,教師備課時怎么備好拓展的篇目。選文是否符合學生心理、是否符合或者相似于主題、是否能夠遷移原文學到的方法……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新的考驗,因此,教師備課的功夫要比以往更到位,閱讀視野、品位以及教育理念要比以前更上一層樓。
《女媧補天》拓展的兩篇閱讀,都是來自生活中的神話,選文內(nèi)容剛好也深受學生的喜愛。這樣延伸,達到了教學目標。筆者再舉一個例子,在教學本冊書第一單元課文《觀潮》時,主要任務是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筆者拓展了孫為剛《煙臺的海》、峻青的《第一場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些作品創(chuàng)作之源都來自大自然。大自然的美,在多位作者的筆下如此傳神,如此動人。讀《觀潮》,知道潮汐之美,讀《煙臺的海》,感受煙臺四季之美,讀《第一場雪》,體會“瑞雪兆豐年”的喜悅,讀《荷塘月色》,沉醉于荷塘動靜之美。這些素材的選擇,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2.選擇教學重難點
備課的時候備好重點難點,是一節(jié)課的核心;上課能夠解決重點難點,是一節(jié)有效率的語文課的關鍵。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上,我們更傾向于咬文嚼字、斟酌揣摩句段,但是,統(tǒng)編教材為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強調(diào)的是不把文本拆得七零八落,所以,筆者認為,群文閱讀的教學,更傾向于解決重點和難點。
就以《女媧補天》而言,知識與能力的目標,要求學生對生字詞要掌握。實際上,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只要是認真預習的學生,這個目標基本都能達到了。所以筆者主要圍繞以下三方面組織教學內(nèi)容:
(1)落實重點
過程與方法是本課的重點,要教會學生通過找到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串聯(lián)起來說說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找一找,同桌之間交流說一說,這個重點目標很快就達到了。而另一個重點就是想象說話。女媧煉石補天的過程在課文中寫得非常簡單,但是閱讀要求是要學生通過想象來彌補這一段留白。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思維的碰撞,筆者采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在討論中打開了自己的思維,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這種1+1的討論,效果肯定大于2。所以,學生們能在短短的時間里,想象女媧上天入地潛水,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煉石補好天。這個重點在學生的討論分享中順利解決了。
(2)突破難點
對語文教學來說,“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這種群文閱讀課中,方法的高效運用是最關鍵的。所以,能夠通過《女媧補天》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在《包公擲硯》和《嫦娥奔月》上,才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短短十多分鐘高效完成兩篇甚至多篇閱讀,對教師和學生的功底考驗系數(shù)都是不低的。教師不可多說一句,學生不能放松一刻。教師多說一句話或是學生放松一刻,都會導致課堂無法完成預設的內(nèi)容。所以,備課的時候,往往要具體到每節(jié)課的教師語言,哪些語言能夠一語中的,哪些語言純屬多余,教師的敏感度要提高。
3.強調(diào)“語用”
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其工具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筆者在備課時努力想體現(xiàn)“語用”的教學理念,如“三說主要內(nèi)容”,這三次,都要求學生運用串聯(lián)法來完成。“語用”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學到的,所以閱讀時,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仿照句式,補白說說尋找石頭、冶煉石頭的艱辛過程。這四次口頭表達,每一次都是對學生語言運用的提升。第一次由學生說,教師也進行歸納,第二次學生交流說,教師重點點撥,第三次一直到后面,就放手讓學生自己說了,這也體現(xiàn)了由幫到扶再到放的過程。
四、群文閱讀的展望
語文教學正在悄悄地進行大改變,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幾年來,很好地搭建了課內(nèi)與課外閱讀的橋梁,成功銜接了傳統(tǒng)單篇閱讀教學和整本書閱讀教學。在統(tǒng)編版教材的教學中,我們明顯體會到這套教材對閱讀的重視。正如2017年,統(tǒng)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北大的一次座談會上說:“這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考閱讀量和閱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倍鶕?jù)調(diào)查,每年大概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由此可見,閱讀為王的大語文時代已經(jīng)到了。未來閱讀的趨勢將越來越嚴峻。所以,群文閱讀教學將會變成時勢所趨。
但是,群文閱讀教學也有一定的短板。比如,我們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鉆研很多文段,走進很多文字,這個閱讀的體驗只能憑著學生在不斷閱讀積累中培養(yǎng)起來的語感和個性化體驗來獲得。這個過程中,一些經(jīng)典的、精美的、扣人心弦的細節(jié)很有可能因此被忽略。那也將會是語文人文性的一種缺失吧!
因此,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哪些文字不應該被忽視,哪些方法應該被重視,教師要有主觀判斷力。既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更新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設計,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多元化的閱讀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課堂參與、生活實踐中深刻體會語文閱讀的無窮樂趣,也要學生不脫離實際,踏實上好走進文本,沉淀精髓,才能將統(tǒng)編版教材的科學構思落到實處,才能達到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陳恒舒.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J].語文學習,2017(11).
[4]胥光茂,郭傳金.“教材內(nèi)外結(jié)合的群文閱讀”議題確定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