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
摘要:從審題的角度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從題目和相關材料的閱讀中獲得寫作內容,明確寫作任務,能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要求的解釋能力,解決的是學生“寫什么”的大問題。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放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首要位置。具體策略有:制作量表,明確標準;提供方法,啟發(fā)思考;豐富素材,激活思維。
關鍵詞:審題能力制作量表提供方法豐富素材
審題,是指深入思考和反復推敲作文話題,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包括全文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構思設想以及寫作意圖和動機等。從審題的角度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從題目和相關材料的閱讀中獲得寫作內容,明確寫作任務,能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要求的解釋能力,解決的是學生“寫什么”的大問題。因此,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放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首要位置。以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筆者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了探索:
一、制作量表,明確標準
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遵循思維能力提升的規(guī)律,必須經(jīng)歷從經(jīng)驗化到自動化再到條件反射的三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差”“好”與“更好”的基本標準,強化學生的自我調控意識,讓學生每次準備寫作時,對照量表,自我提問、自行引導,逐漸形成對自己寫作的實時監(jiān)控。為此,我們引入了發(fā)展性評價量表機制(以發(fā)展性評價為核心,以等級性描述為特征,按照可觀測學習結果的SOLO法得出的一種寫作教學過程指導策略),明確了初中寫作審題能力水平與發(fā)展梯度標準(詳見下頁表1)。
根據(jù)表1,初中寫作審題能力水平可以分為三個等級。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寫作主題為“如何突出中心”,寫作實踐部分給出的三個任務分別是“以‘書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餐桌前的談話》命題作文、“以‘走出校園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寫作指導均突出審題立意的要求,設計精巧。
層級標準C級主題——缺乏主題設立意識,具有以下情況之一:①沒有主題、主題不清晰或虛幻;②主題與標題或材料不符;③主題錯誤或格調消極低沉(灰色)。
寫作要求——未關注寫作標題、提示語中的要求。B級主題——有主題設立意識,但具有以下情況之一:①主題分散不夠集中;②主題偏狹不夠全面;③主題與標題或材料契合度差。
寫作要求——能關注寫作標題、提示語中的部分要求,但對文體、時間、空間、人稱、范圍、特殊詞等關注不全面。A級主題——主題設立意識清晰,具有以下情況:①主題正確、鮮明、積極健康;②主題與標題契合度較好,能恰當點題以突出中心。
寫作要求——充分關注寫作標題、提示語中的要求,充分斟酌標題、提示語在文體、時間、空間、人稱、范圍、特殊詞、情感、內容等方面的限制。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構思時,可要求學生參照標準,首先思考:“我的主題是否符合文章標題要求?”“主題是否比較新穎深刻?”確定寫作要求時,再問問自己:“題目的限制條件是什么?”“本次寫作任務可以自由發(fā)揮到什么程度?”寫作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修改作文時,也可參照此標準實施評價。
二、提供方法,啟發(fā)思考
初中寫作常見的命題方式包括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命題作文為主。命題作文,一般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寫作。半命題作文是指作文題目只出現(xiàn)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學生自己補充完整再寫作的一種作文形式。話題作文,是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內容選材寫作。這類作文題一般表面上不含觀點,內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體裁不限。和一般的命題作文相比,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作文提供給考生的寫作空間更大。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jīng)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給了學生,學生根據(jù)所給材料和要求寫作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學生依據(jù)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學生不能脫離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寫作。從命題的角度看,命題作文是他命題,而材料作文則是自命題。但無論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最后都要轉化成命題作文,才能布局謀篇、規(guī)范成文。
以命題作文的指導為例,學生審題時,一要明確命題的三種基本形式:詞語式命題、短語式命題、句子式命題;二要明晰標題文字的限制:從文體、字數(shù)、人稱、范圍、句式、情感、修飾詞、關鍵詞等方面加以限制,或明或暗對寫作提出具體要求。審題時尤其要重視標題的內在意義,詞有本義、引申義、比喻義等,標題的含義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層次的、隱性的??吹綐祟}后,就要想到標題的內在含義或隱性含義,出題者常常不是要求寫表面的東西,而是要求挖掘題目內在的含義。
拿到寫作任務,學生首先要明確寫作內容,即題目要求寫什么,是寫人還是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寫人,是寫一個人、兩個人,還是寫一群人;敘事,是敘述一件事、兩件事,還是幾件事;寫景,是寫靜景,還是寫動景;狀物,是狀動物,還是狀植物。這些在審題時都要弄清楚。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實踐要求以《餐桌前的談話》為題寫一篇作文,就需要引導學生思考:談話是寫某一次交談,還是幾次;談話的內容是寬泛的聊天,還是有針對性的交流。
其次,要明確寫作重點,“以‘走出校園為話題,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作文”,要求所寫的事情“觸動過你的內心,引發(fā)過你的思考”,這就是立意選材的立足點,也是寫作重點。這件事情如何觸動你的內心?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以‘書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提示可從三個角度確定中心,分別是“我的書包”“我是書包”“我和書包”。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辨析,使學生明白三種立意之間“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找準了文題所寫的重點,就把握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選材就有了范圍,組材也就有了目標。
再次,弄清文題對行文的限制。很多文題對文體、字數(shù)、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稱、范圍、情感、內容等有明確限制。分析這些信息,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下筆千言不走題”。如《餐桌前的談話》,地點必須在餐桌前,不能是在書房。又如《那一刻,我們》要注意“們”,突出群體的概念;《門其實開著》需重視副詞“其實”的含義和作用,思考有無這個副詞的差別。
三、豐富素材,激活思維
構思階段確定寫作任務的限制與要求后,在立意選材的環(huán)節(jié),有的學生“心領神會”,卻只能勉強表達,繞著道理轉圈,難以一語中的。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概括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不強,更重要的是,學生記憶中存儲的與該類型主題相關的知識、素材不夠豐富。常見的素材積累方式,有摘抄、記錄、背誦、廣泛閱讀、體驗生活等。少了思維的參與,很難真正內化為可靈活調用的素材,也很難真正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因此,寫作指導時,教師應重視激勵學生內化素材的思維活動。
首先,教材就是極好的素材,很多課文無論是內涵還是語言表達與寫作技巧上均堪稱經(jīng)典。統(tǒng)編教材的寫作教學更注重隨文學習的實效性,一般依據(jù)單元課文的特點安排寫作訓練。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的導寫部分,先明確了“中心是什么”;然后要求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每篇課文的中心;接著,以本單元課文《貓》為例,說明圍繞中心寫作該如何選擇、安排材料和組織文字;最后,同樣結合該單元課文介紹相應的具體的方法技巧。教學中,讓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情況下體味寫作的巧妙,他們更容易受到啟發(fā),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寫作。
其次,留心生活、觀察生活是素材積累的源泉。作文教學重視生活素材積累的同時,更要重視每一次分享、交流活動。故事會、主題演講等形式能激活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對材料、材料與主題之間關系的理解,促使學生將外在的素材內化。
在學生完成個人的搜集素材和初步審題后,教師可以通過頭腦風暴、小組合作等方式激活其寫作思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討論和理順寫作內容與作文主題;每位成員交流各自對作文主題的理解和構思,再全班交流匯報;教師匯總整理、形成板書,助力學生完成第二輪深度審題,形成更為清晰的寫作思路。
需要說明的是,初中寫作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注意兩點。一是重視對學生審題的變式訓練。要使策略性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在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設置不同的情境,促使他們關注規(guī)則使用過程中的各種不同條件,形成舉一反三的領悟能力。二是不斷強化對學生語言基礎的訓練。寫作的源泉在語言,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自由發(fā)揮情感和個性的前提。沒有良好的語言表達作為基礎,就沒有高質量的審題或寫作過程中的其他活動,也就很難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因此,語文課堂內外,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結合寫作方法與技巧的適時傳授,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
*本文系江蘇省常州市第五批名教師工作室重點課題“寫作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編號:CZMSa/202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