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珂 張丹 王麗丹
河南臨潁縣人民醫(yī)院 臨潁 462600
胃腸道手術的切口多為Ⅱ~Ⅲ類,術后切口延期愈合和感染等發(fā)生率高,對患者的順利恢復造成嚴重影響。2017-01—2019-01間,我院對接受胃腸道手術的120例患者,在實施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開展切口感染的針對性預防護理措施,效果肯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120例患者中,男69例,女51;年齡19~76歲,平均45.26歲。手術類型:化膿性闌尾炎闌尾切除術47例,急性消化道潰瘍穿孔修補術37例,粘連性腸梗阻粘連松解術19例,胃或結直腸癌根治術17例。排除存在引起認知功能障礙的精神、神經疾病患者。
1.2護理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 做好術前訪視和呼吸道、胃腸道及皮膚等常規(guī)護理準備工作。術前12 h禁食,術前4 h禁止飲水。術前30 min及術后遵醫(yī)囑規(guī)范應用抗生素。對出現切口感染的患者早期局部給予熱敷、理療。如有膿腫形成,應協助醫(yī)生拆除縫線、敞開切口、安放引流、敷料定時更換。保持切口敷料干燥,爭取早期愈合。
1.2.2 針對性護理 (1)優(yōu)化術前準備:術前訪視中針對患者的存在負性情緒及時予以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焦慮心理。著重講解術后切口感染的常見誘因及預防的重要性和措施,提高患者對術后切口感染的客觀認識并積極預防,避免由于心理壓力和焦慮狀態(tài)影響切口愈合。手術區(qū)域的備皮工作應在手術當日或術前30 min進行,如手術區(qū)毛發(fā)對手術操作無影響則不予剃除[1]。皮膚消毒的面積必須超過切口周圍16~22 cm,同時在切口區(qū)域應用3M皮膚保護膜粘貼。術前30 min對手術室內環(huán)境及手術床、治療臺、無影燈及器械桌等物體嚴格做好清潔、消毒等工作[2]。(2)強化手術室無菌觀念和規(guī)范術中無菌操作及器械滅菌措施:對手術間消毒嚴格。對于連臺手術,兩臺手術間隔時間需≥35 min。對于特殊感染患者,應用含氯消毒劑對手術室內的物體進行清潔,并且開啟層流自凈,遵循無菌操作原則。術中合理限制手術參觀人數,嚴禁參觀手術人員互串手術室。手術人員在進入手術室前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皮膚破損者禁止入內。更換已消毒滅菌的手術服、手術鞋帽與口罩。按照正確步驟認真完成刷手,刷手后依據規(guī)定將皮膚消毒劑均勻涂抹。術中醫(yī)護人員的洗手質量由巡回護士負責監(jiān)督[3]。杜絕已使用過的器械二次使用,避免再次污染風險。做好患者保暖等相關干預,避免因氣溫過低而提高切口感染的發(fā)生風險[4]。腹腔打開后切口即刻采用全層切口保護圈保護,預防切口及其周圍組織受到細菌、糞便及消化液等污染風險。胃腸道切開前在切開周圍使用保護墊保護。使用聚維酮碘在胃腸道斷端吻合前實施嚴格消毒,關腹腔前術者應更換手套??p合腹膜后可采用50~150 mL聚維酮碘液對切口皮膚、皮下組織和肌層充分清洗,必要時可浸泡切口1~2 min,吸盡后再次應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并以干紗布拭凈??p合肌層后,對皮膚與皮下組織再次使用聚維酮碘與生理鹽水沖洗,然后逐層縫合??p合后切口應采用吸附能力較好的敷料覆蓋。對腹部脂肪過多的患者使用紅外線燈進行照射,15~20 min/次,2次/d,降低切口脂肪層液化風險。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1)參照我國《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3-4]評定切口愈合情況。甲級愈合:切口愈合優(yōu)良,無不良反應。乙級愈合:愈合時有血腫、積液,但未發(fā)生化膿。丙級愈合:切口感染化膿,需進行切口引流。(2)出院時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自制的手術護理調查反饋表進行填寫?;颊邔ψo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及服務態(tài)度評分≥90分為滿意,70~89分基本滿意,<70分為不滿意。
本組患者術后切口甲級愈合85例(70.83%),乙級愈合30例(25.00%),切口感染5例(4.17%)。術后患者對手術室工作護理滿意80例,基本滿意37例,不滿意3例??倽M意率為97.50%。
手術切口感染作為醫(yī)院內感染的常見因素之一,可延長患者術后切口愈合時間,甚至引發(fā)全身炎性反應、切口裂開、切口疝等,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增加經濟負擔。因此,預防和有效治療術后切口感染,是患者術后順利康復的關鍵。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手術環(huán)境細菌感染、手術設備及器械細菌感染、患者體質因素、消毒區(qū)域不足,以及縫合前清洗不規(guī)范等[5-6]。
我們對120例接受胃腸道手術的患者,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的基礎上,針對手術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對術前準備各項流程不斷優(yōu)化、樹立牢固的手術室無菌觀念、規(guī)范術中無菌操作等預防性護理干預。在保證細菌源的有效清除的同時,切斷了細菌進入手術切口的途徑,從而有效降低了術后切口感染率,促進了患者早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