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古英國政治史之“雙重權(quán)威”學理模式辨析

2020-01-08 05:16朱文旭
天府新論 2020年3期
關(guān)鍵詞:王權(quán)漢森憲政

朱文旭

憲政史是英國史研究的重鎮(zhèn)之一,國內(nèi)研究者多有關(guān)注,從牛津?qū)W派到“后憲政主義”的學術(shù)流變與前沿亦為盤整揭示。(1)有學者對英國憲政史研究的學術(shù)流變進行過全面細致的梳理,見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第一章“西方學術(shù)史的梳理與反思”,人民出版社,2017年。介紹憲政史新動向的研究有:孟廣林:《政治史研究的新趨勢:在“整體史”與“碎片化”之間探索新路》,《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5期;孟廣林:《英美史學家有關(guān)中世紀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新動向》,《世界歷史》2010年第6期;M. 阿莫諾,藺志強:《英國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學術(shù)系譜與模式轉(zhuǎn)換——關(guān)于斯塔布斯、麥克法蘭和新憲政史的對話》,《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3期。然而,這些理路大都圍繞著中世紀英王專制與否、“王在法下”抑或“王在法上”、英格蘭歷史上是否存在“自由傳統(tǒng)”等問題而展開,少見對中古英格蘭政治演進的整體把握。唐納德·漢森(Donald W. Hanson)曾對英國政治史做了長時段的思考,以“雙重權(quán)威”(double majesty)——國王和貴族擁有獨立的合法權(quán)威,概述中古英格蘭政治運作的特征,并以此為線索書寫了從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到光榮革命前夕的英國政治史。(2)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此書討論了“雙重權(quán)威”視野下盎格魯-撒克遜到17世紀的英國政治運作;主張“臣民意識”向“公民意識”的成功轉(zhuǎn)變標志著英國憲政的萌發(fā),中世紀政治向現(xiàn)代政治模式的讓渡。學界對漢森的定位和對其觀點的解讀闡發(fā)不盡相同。約翰·波考克(J. G. A. Pocock)認為,漢森的一些觀點基本上承襲了麥基文(C. H. McIlwain)的判斷。(3)J. G. A. Pocock, “The History of British Political Thought: The Creation of a Center”,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1985, Vol. 24, No. 3, p. 284.國內(nèi)學者普遍將漢森標榜為“當代歷史學家”,在對“雙重權(quán)威”的釋讀運用上卻有著相左的意見。孟廣林把漢森所謂的“國王和大貴族被授予獨立的合法權(quán)威,這一持續(xù)不斷的政治權(quán)威之本質(zhì)的概念”等同于“分割的主權(quán)”(divided sovereignty),他們要求對方屈從于己,進而論證中古英格蘭政治觀念始終在“專制王權(quán)”和“有限王權(quán)”之間碰撞沖突(4)孟廣林:《西方學者對中古后期英國世俗貴族群體政治活動的歷史解讀》,《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3期。。蔡蕾認為,漢森的“雙元政治”揭示了王權(quán)和貴族的協(xié)商合作,貴族的權(quán)威被尊重、多元權(quán)威被尊重,由此凸顯英國“王在法下”的政治傳統(tǒng)。(5)蔡蕾:《英國“王在法下”政治傳統(tǒng)的形成:從中世紀到都鐸》,《學?!?019年第3期。漢森的“雙重權(quán)威”理論意旨為何,學界尚無定論。有鑒于此,本文將梳理漢森的學術(shù)承襲與創(chuàng)見,回到其文本書寫的語境,著力回應如下問題:其一,漢森的“雙重權(quán)威”理路源于何處,在他的語境中被賦予怎樣的內(nèi)涵?其二,“雙重權(quán)威”視野下的英格蘭中古政治史呈現(xiàn)的態(tài)勢如何?其三,作為一種整體視角,“雙重權(quán)威”有哪些短板,它能為“新憲政史”的構(gòu)建提供怎樣的靈感?

一、漢森其人與“雙重權(quán)威”學理源流

與其說漢森是“當代歷史學家”,毋寧稱其為政治學學者。出生于1933年的漢森,先后求學于猶他大學、牛津大學基督圣體學院和哈佛大學,師從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朱迪斯·施克萊(Judith N. Shklar)(6)朱迪斯·施克萊(Judith N. Shklar),20世紀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自由主義者,美國政治科學學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首位女主席。她的代表作有《烏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After Utopia: The Decline of Political Faith, 1957)、《守法主義——法、道德和政治審判》(Legalism: Law, Morals, and Political Trials, 1964)和《平常的惡習》(Ordinary Vices, 1984)等。。1970年,漢森開始在猶他大學任教,執(zhí)掌《西部政治學季刊》(WesternPoliticalQuarterly, now the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十年,他的研究也逐漸聚焦于霍布斯的政治理論。(7)Amy G. Mazur, Cornell W. Clayton, “Editorial: Sixty Years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 61, No. 1, 2008, pp.3-10. 漢森的研究有: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 Science, Prudence, and Folly in Hobbes’s Political Theory”, Political Theory, 1993, Vol. 21, No. 4, pp. 643-664; “Is Soviet Strategic Doctrine Superi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82-1983, Vol. 7, No. 3, pp. 61-83; “Thomas Hobbes on ‘Discourse’ in Politics”, Polity, 1991, Vol. 24, No. 2, pp. 199-226; “Thomas Hobbes’s ‘Highway to Pea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84, Vol. 38, No. 2, pp. 329-354; “Reconsidering Hobbes’s Conventional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1991, Vol. 53, No. 4, pp. 627-651; “The Education of Citizens: Reflections on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Polity, 1979, Vol. 11, No. 4, pp. 457-477.漢森的師承和他的學術(shù)生涯已然表明:他并不是所謂的“歷史學家”。被憲政史學界征引、討論的《從王國到共同體:英國政治思想中公民意識的發(fā)展》一書,實為漢森的博士學位論文,在1970年付梓哈佛大學出版社,隸屬于“哈佛政治學研究”(Harvard Political Studies)系列叢書。

漢森在此書中開始吸收、發(fā)展“雙重權(quán)威”理論,并將其運用至對中古英格蘭政治史的解讀之中。因為他認為“傳統(tǒng)的中世紀政治思想研究大都是零碎的、不成體系的主題式思考,罕見對中世紀政治運作的長時段、連續(xù)的總體性宏觀考察?!?8)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41-42.“雙重權(quán)威”的引入則有望破解這一困局。

德國法學家、歷史學家奧托·吉爾克(Otto Gierke)和弗朗西斯·沃姆特(Francis D. Wormuth)對“雙重權(quán)威”概念的界定和發(fā)展,啟發(fā)了漢森。吉爾克經(jīng)由自然法理論考察統(tǒng)治權(quán)時提出:所謂“雙重權(quán)威”(duplexmajestas)就是統(tǒng)治者和民眾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這是一種介于統(tǒng)治者主權(quán)(the sovereignty of the ruler)和“人民主權(quán)”(popular sovereignty)的中間形態(tài)。(9)Otto Gierke, Natural Law and the Theory of Society 1500 to 1800, with a Lecture on the Ideas of Natural Law and Humanity by Ernst Troeltsch,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rnest Bark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4, pp. 42-43; 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43, p. 386. 吉爾克認為:自然法理論下的統(tǒng)治權(quán)(sovereignty,這里的sovereignty可以用majesty、supremacy替換。拉丁語majestas一般情況下與其同義,吉爾克通常將majesty作為sovereignty的替換詞)不僅指代政治權(quán)威(political authority)的特定形式,還指政治權(quán)威本身。sovereignty在這里具有了涵蓋了國家權(quán)力的所有內(nèi)容和意義。由此,sovereignty的分享群體成為劃分統(tǒng)治性質(zhì)的重要標志,單獨的個人、特權(quán)集體、選舉產(chǎn)生的集體,或者在君主制度下賦權(quán)于民眾群體,這就產(chǎn)生了統(tǒng)治者主權(quán)、雙重權(quán)威、人民主權(quán)的劃分。所謂統(tǒng)治者主權(quán)指代吉爾克認為的個人專制,人民主權(quán)則是民主的象征,雙重權(quán)威居于兩者中間、不完全導向任何一邊。沃姆特將其引入政治史的敘述中,他認為吉爾克所言的“雙重權(quán)威”,是福特斯鳩爵士(Sir. John Fortescue)所言的“王家和政治的法”(juspoliticumetregale)。(10)Francis Dunham Wormuth, The Origins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 Press, 1949; 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386.他還借鑒了布萊克頓(Henry de Bracton)對“統(tǒng)治(gubernaculum)”和“法治(jurisdictio)”(11)gubernaculum即government,jurisdictio即jurisdiction。在布萊克頓的論述中,gubernaculum指代國王作為政府的管理者,其權(quán)威是絕對的;jurisdiction指代國王依據(jù)自然法(這里的自然法通常來自羅馬法中財產(chǎn)、合同法理)原則來主持正義,此時他的權(quán)力是有限的。Charles Howard McIlwain, Constitu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47, pp. 84-88.的區(qū)分,指代不受制約的王家權(quán)威和受到法律制約的兩種統(tǒng)治方式。沃姆特主張,從諾曼征服到1608年“卡文案”(Calvin’s Case),英格蘭處于王家統(tǒng)治和法律統(tǒng)治之間,也就是“統(tǒng)治”和“法治”之間;“雙重權(quán)威”則是這一時期英格蘭王政的真實寫照。(12)Francis Dunham Wormuth, The Origins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pp. 30-43.

漢森則將“雙重權(quán)威”界定為:國王和他的總封臣(leading men)對“權(quán)威”(authority)擁有相互獨立的權(quán)利。因為“一個人可能通過選舉成為國王,但是王權(quán)從來都不由這種選舉產(chǎn)生。王權(quán)從來沒有被看作是另外一項社會制度的產(chǎn)物”。相同地,雖然大貴族群體眾多且時常發(fā)生變化,他們的地產(chǎn)與名號常常來自國王的封賞,但是這種制度并非國王的創(chuàng)制。(13)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42, p.333, p.43.也就是說,英王和貴族的權(quán)力擁有一定的獨立性。作為權(quán)力集合體的“權(quán)威”(authority),不完全屬于任何一個單獨的個人或者群體,這是對兩者地位的界定。“雙重權(quán)威”還著力揭示英格蘭的王政的本質(zhì)。英王施行統(tǒng)治的同時,貴族依據(jù)“傳統(tǒng)習慣”作為國王的“天然顧問”,躋身王國事務,進而施展自己的政治影響,維護切身利益;兩股力量的交流碰撞主導中古英格蘭政治變遷。

漢森定義的“雙重權(quán)威”理論有如下特點:其一,調(diào)整了沃姆特劃定的存續(xù)時間。漢森認為“雙重權(quán)威”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扈從團(comitatus)中已露端倪,“光榮革命”前后,普遍的“公民意識”(civic consciousness)覺醒,指向王權(quán)的個人的、家族式的效忠被“公眾權(quán)益”(public good)取代,“雙重權(quán)威”式的王政被現(xiàn)代憲政終結(jié),英國同時完成了中世紀式向現(xiàn)代政體的轉(zhuǎn)型。(14)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42, p.333, p.43.其二,漢森主張的“雙重權(quán)威”是動態(tài)變化的;布萊克頓、福特斯鳩的闡發(fā)只是“雙重權(quán)威”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征,未能述及全貌。其三,他明確了“雙重權(quán)威”的理論內(nèi)核。沃姆特所言的“雙重權(quán)威”強調(diào)個人獨裁與人民主權(quán)的中間地帶。漢森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時,指出君主與貴族共同分享合法權(quán)威(legitimate authority)且相互獨立。此外,他還明確這一理路的優(yōu)勢:第一,提供了一個能夠容納數(shù)量眾多、不同主題文本的框架;第二,提煉了前現(xiàn)代英格蘭政治生活的精髓;第三,它強調(diào)政治導向,淡化了中世紀至早期現(xiàn)代相關(guān)研究中濃厚的法律色彩。(15)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42, p.333, p.43.

二、“雙重權(quán)威”中的英王和貴族

史家埃沃特·劉易斯(Ewart Lewis)有言:“對(中世紀)政治運作的思考,從一開始就要圍繞著國王展開?!?16)Ewart Lewis, Medieval Political Ideas, Vol. I, New York: Printed by Williams Clowes and sons, 1953, p. 241.中世紀的國王確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即使是貴族反對國王的斗爭,也只是反對那些不為貴族們所喜愛的國王,沒有挑戰(zhàn)他們賴以存續(xù)的王權(quán)(throne)。

中世紀西歐的王權(quán),始終被一種“神性”包圍,國王更被視作上帝在人間的代表。神化國王,中世紀英格蘭概莫能外。漢森認為,祖先神話、基督教信仰的比附和圍繞在國王周邊的禮儀造就了英王的神性。(17)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49-70. 漢森的論述較為零散,本段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提煉。盎格魯-撒克遜的國王將自己的起源追溯到沃登神(God Woden),征服者威廉宣稱自身為盎格魯-撒克遜王權(quán)的合法繼承者。英格蘭國王與王家在血緣上追溯至超自然的神,英王初步具有超人色彩,合法性得到強化。(18)他們的祖先——亨吉斯特和霍塞(Hengist and Horsa)將他們從歐陸帶到了這片新的土地,建立了社會秩序。依據(jù)盎格魯-撒克遜傳說,不列顛人(Britons)的王沃蒂根(Vortigen)邀請盎格魯人(Angles)進入不列顛征服兇猛的皮克特人(Picts)。盎格魯人應邀前來,“他們所到之處,戰(zhàn)無不勝。不列顛人請求更多的援助,這暴露了他們的軟弱和這片土地的肥沃。這些來自日耳曼部落的古撒克遜人(Old Saxons)、盎格魯人和朱特人(Jutes)涌入不列顛,他們的首領(lǐng)便是亨吉斯特和霍塞。這對兄弟的父親是威爾吉爾斯(Wihtgils),威爾吉爾斯是威塔(Witta)之子,威塔之父是維克塔(Wecta),維克塔則為沃登之子。沃登神繁衍了整個王家?!盩he Anglo-Saxon Chronicle, Translation by Rev. James Ingram, with additional reading from the translation from J. A. Giles, London: Everyman press, 1912, No. 449E.此外,英王經(jīng)基督教祝圣膏立,開始具有混合的品格(personamixta),或被賦予神品,或提升其世俗品格。這將國王高舉于眾,賜予他神恩的榮耀、知識和剛毅。(19)H. G. Richardson, G. O. Sayles, The Governance of Mediaeval England, From the Conquest to Magna Carta, Edinburg University Press, 1963, p. 138.人們唱著《基督君王頌》(laudesregiae),慶祝國王作為地上基督牧者之崇高的、上帝般的地位。

漢森視野下的英王有戰(zhàn)士和施行正義者(warrior and giver of justice)的雙重功用。作為戰(zhàn)士的英王是承襲盎格魯-撒克遜部落戰(zhàn)爭領(lǐng)袖的必然要求;施行正義的英王,不能狹義地由法的視角解讀,而是一種更廣泛的確保和平的功用,這突出表現(xiàn)在“王之和平”和英王加冕誓詞(20)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80-81. 所謂“王之和平”(King’s Peace),即國王乃是和平的守護者,肉體的去世帶走了他的守護,也意味著相當一部分法律伴隨國王的去世而暫時擱置。英王加冕誓詞為“以神圣的三位一體之名,我向治下的基督民眾承諾三件事。第一,上帝的教會和我統(tǒng)治下的基督民眾將獲得真正的和平;第二,我將禁止所有社會階層的劫掠與一切不義的行為;第三,我允諾并責成所有案件中的正義與憐憫,好叫永生做主的神,因著他的恩典與憐憫,得賜我們他永遠的悲憫?!笨梢夾. J. Robertson, The Laws of the Kings of England from Edmund to Henry 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5, p. 34.。國王的神性和功用使他從王族中凸顯出來,成為整個社會結(jié)構(gòu)的頂點(apex)。如此,確保了整個社會乃至貴族階層的穩(wěn)定,為“雙重權(quán)威”的運作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貴族是中古英格蘭王政運作中,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主體,他們是地方權(quán)力的代表。在漢森看來,這些貴族與英王保持著個體、直接的效忠關(guān)系,他們普遍重視個人利益,關(guān)注作為自身權(quán)力源泉的封地,因而其權(quán)勢范圍也往往被局限于地方范圍,這與王權(quán)的公共性和普遍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注重個人訴求導致貴族群體難以形成廣泛的、普遍的聯(lián)合,難以在王國公共事務中形成浩大的聲浪。他們更多地作為王權(quán)的服務者參與王國治理,充當中央與地方統(tǒng)治的中間人,游走于此。(21)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22.中世紀英格蘭的貴族沒有止步于此,“天然擁有”的“建議與同意” (counsel and consent)權(quán)利使得他們成為王權(quán)之外的另一個“權(quán)威”。

漢森認為,布萊克頓在《論憲章增補篇》(addiciodecartis/cartas)(22)布萊克頓的原文為:法官和私人既不應該對王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s)或國王的行為異議,也不應該對相關(guān)爭議提出解釋。同樣,有存疑、不清楚的事項,任何包含兩種含義以上的解釋,應該等待國王的解釋和意愿,因為解釋權(quán)歸屬特定之人(國王)。即使這(特許狀)因為抹除或偽造印章而完全錯誤,面呈國王親自裁決不失為一個更好的、安全的選擇。(這樣,沒人能夠裁決國王的契約和行為,使得國王的行為無效。但總有人能說,國王做的公義且好;依據(jù)這個道理,他行了不好之事,并且有能力承擔修正不公義的責任,以免國王和他的法官因為不公義而落入永生的上帝的審判。國王有一個上級,即上帝。同樣還有使他成為國王的法。同樣還有他的宮廷,那些伯爵和貴族們;因為伯爵被稱為國王的同伴,而擁有同伴者一定擁有主人。因此,如果一個國王沒有羈勒,也就是沒有法的束縛;他們(貴族)應該為國王尋找制約,除非他們沒有受到來自國王的約束。然后,臣屬們會呼喊道:“主耶穌,用韁繩勒住他們的口?!鄙系蹖λ麄冋f:“我要從遠方未知之地帶一國之民,這民的言語你們不懂得,這民必毀滅他們,從地上除掉他們的根。他們這樣不公義地審判自己子民之人必得到審判?!弊詈?,他將把他們捆住手腳,丟入外部漆黑、布滿烈火的窯洞;他們在那里將哀號、咬牙切齒。Henry de Bracton, On the Laws and Customs of England, Vol. II, Edited by George Edward Woodbine, Translated, with revisions and notes, by Samuel Edmund Thorne,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elden Socirty [by]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addicio de cartis, pp. 107-110. 漢森的引用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116-117.對王與法的討論,實際上是關(guān)乎政治現(xiàn)實的問題。(23)原論斷出自理查德森和塞勒斯,這里被漢森引用。H. G. Richardson, G. O. Sayles, The Governance of Mediaeval England, From the Conquest to Magna Carta, p. 145.布萊克頓多次強調(diào)的貴族“建議與同意”(24)原論斷出自理查德森,這里同樣被漢森引用服務于他對“建議與同意”的解讀。H. G. Richardson, “Study in Bracton”, Traditio, 1948, Vol. 6, pp. 61-104.,源于12世紀的法學家格蘭維爾(Ranulf de Glanvill)的論斷——王室法庭(King’s court)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受到王國的法律和習慣的制約,基礎是理性和長期的遵循。國王還會聽取一些熟稔王國法律、習慣的臣屬建議。“雖然法沒有成文寫下,將它們稱作法卻不荒謬。王政的施行運作須在國王權(quán)威的支持下——因為‘凡君主喜好者,皆有法律效應’,聽取貴族的建議后,召開會議解決問題后頒布法令。如果僅僅因為缺少文字,便不被認為是法,那么,書寫之于成文法的功用將超越判定正義、確定理性之人。”(25)還有學者論證得出:懺悔者愛德華法令集(the Law of Edward the Confessor, Leges Edwardi Confessoris)也是布萊克頓討論國王與貴族關(guān)系的來源。具體可見:Brian Tierney, “Bracton on Government”, Speculum, 1963, Vol. 38, No. 2, pp. 295-317; H. G. Richardson, “Studies in Bracton”, Traditio, 1948, Vol. 6, pp.61-104.愛德華一世時流傳的匿名法學著述“弗萊塔”(Fleta,seuCommentariusjurisAnglicani)基本照搬了布萊克頓的說法。(26)Fleta, H. G. Richardson and G. O. Sayles, ed. and trans., London: Selden Society Press, 1955, Vol. II, pp. 35-37.愛德華二世統(tǒng)治時期的巡回法官(justice of assize)約翰·德·隆格維爾(John de Longueville)寫道:“國王與公爵、貴族、騎士和其他長官一起施行統(tǒng)治、分享榮譽。公爵可以說是國王的同儕……”(27)B. Wilkinson,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medieval England, 1216-1399, London: Longman, Green & Co., Ltd., 1948-1958, Vol. III, p.104.

可以說,從懺悔者愛德華法令和格蘭維爾的《論英國的法律與習慣》,到布萊克頓的“增補篇”、“弗萊塔”、隆格維爾著述,這些作品援引羅馬法“凡君主喜好者,皆有法律效應”的同時,也在肯定貴族的“建議與同意”原則。上述兩種傾向并不沖突、奉行不悖。這種二元性是“雙重權(quán)威”在此時英格蘭政治運作中的真實寫照,它視之為一種“傳統(tǒng)”、“習慣”,但這沒有憲政的意蘊。

三、“雙重權(quán)威”學理下的政治史演進

盎格魯-撒克遜時代乃至更早的日耳曼部落時期,扈從團(comitatus)和部落戰(zhàn)爭領(lǐng)袖(princepsordux)(28)中譯本將其譯作“酋帥”,拉丁語“dux”有“l(fā)eader; guide; commander; general”等含義,此處在突出其軍事領(lǐng)袖地位的同時,綜合取舍漢森的研究和塔西佗的記載,將其處理為“首領(lǐng)”。參見塔西佗:《阿古利可傳 日耳曼尼亞志》,馬雍、傅正元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52-54頁。并肩作戰(zhàn),結(jié)成了直接的個人關(guān)系。這規(guī)訓了世襲制王國(successor kingdoms)中的王和貴族,催生了樸素的“雙重權(quán)威”理念?!耙幻半U者、勇敢進取的戰(zhàn)士,走出傳統(tǒng)的血緣架構(gòu),成為那些志于追隨、擁戴效忠之人的首領(lǐng)。這種效忠關(guān)系是相互的,追隨之人作為首領(lǐng)的伙伴選擇了他。如此觀念延續(xù)到繼承制王國,總封臣選舉國王統(tǒng)治的理念中仍有體現(xiàn)。效忠關(guān)系的相互性,也就是主從之間的‘建議’(counsel)原則。”(29)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53, p. 149.這時,英格蘭政治運轉(zhuǎn)處于一種簡單化、較為原始的狀態(tài)。也是在這一時期,臨時性權(quán)威和自封的領(lǐng)袖逐漸轉(zhuǎn)變成為繼承制王權(quán);封授土地開始取代戰(zhàn)利品成為維系效忠的紐帶;血親維系的社會日益成為效忠關(guān)系主導的網(wǎng)絡;扈從團成員和賢人會議參與王國政治之中;古樸的法條和審判程序逐漸形成;“雙重權(quán)威”蘊含的政治運作模式在其中顯現(xiàn)。

“君權(quán)”(Crown)(30)“君權(quán)”是王國內(nèi)的國王和貴族權(quán)力的集合體,以實體的王冠作為標志,在新王加冕時王國的權(quán)力得到成功的轉(zhuǎn)移。的演變則勾勒出英格蘭隨后數(shù)百年的政治史。英格蘭的政治運作在這一時期走向系統(tǒng)、廣泛的國家層面。國王個人和王國分離,王國不再是國王的私家財產(chǎn),王權(quán)從個人王權(quán)(personal monarchy)向制度化王權(quán)(institutional monarchy)過渡(31)個人王權(quán)強調(diào)國王的血統(tǒng),承襲了王家血統(tǒng)和神意方才成為國王,此時的效忠是臣下或者貴族與國王的個體關(guān)系,效忠由臣下指向國王。制度化王權(quán)以王權(quán)(kingship)概念化為基礎,主張國王只是占據(jù)王權(quán)職位之人,效忠指向則從國王個人轉(zhuǎn)向了王權(quán)。。伴隨“建議與同意”原則的制度化解釋,貴族群體在與國王的斗爭中,越來越一致地接受王國共同體(community of the realm,communitasoruniversitasregni)的理念,訴求更多地參與決策,侵蝕了原本由國王獨自定奪的事務。具有封建紐帶性質(zhì)的個人化效忠和對“君權(quán)”即整個王國的效忠日益構(gòu)成為臣民效忠的一體兩面。這可以分為如下階段(32)漢森的寫作較為零散,筆者對他的論述進行了整合總結(jié),形成下文數(shù)點,這實為漢森的觀點。原文可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134-188.:

第一,個人王權(quán)的受挫和貴族建議原則進入英格蘭政治運作。失地王約翰被迫承認《大憲章》(Magna Carta)是英格蘭個人王權(quán)遭遇的第一個重大挫折。國王與封臣間的封建關(guān)系明晰,“王領(lǐng)”產(chǎn)生了兩個國王:與其他封臣沒有區(qū)別的、作為領(lǐng)主的國王和對其他土地擁有間接的、非個人所有權(quán)的國王。貴族自然需要對國王這樣兩種范疇的權(quán)利進行區(qū)分,這為貴族危機的爆發(fā)提供了可能。

亨利三世在位時期,以西蒙·德·孟福爾(Simon de Montfort)為首的貴族與個人王權(quán)激烈沖突,他們的政治訴求向國家層面轉(zhuǎn)移,甚至引發(fā)內(nèi)戰(zhàn)。映照雙方立場訴求的文本值得考察,《肯尼沃斯敕令》(Dictum of Kenilworth)繼續(xù)宣揚國王權(quán)威,主張亨利將“擁有不受到任何人反對或質(zhì)疑的,完全自由地施行統(tǒng)治權(quán)威,行使王權(quán),如若違背已被接受的權(quán)利、法律和長久以來的習慣,會冒犯到王室尊嚴……”(33)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53, p. 149.《劉易斯贊頌》(SongofLewes)則熱烈地傳唱著“哪一方首先公開抗議?圖謀反對王室榮譽,與之背道而行?不!他們熱衷改革,使國王強盛,就像王國被仇敵摧毀一般。如果沒有貴族,王國將不會改革。即使這對他們而言是正當合理的……他能為國王和國王的榮譽,犧牲一切,在國王和王國危難之際。”(34)T. Wright ed. & tran., Political Songs of England: From the reign of King John to that of Edward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9-103. 又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149-150.他們堅持貴族派在非常態(tài)的情況下,擔負起了對王國的責任——王家統(tǒng)治離不開王國貴族的建議。貴族天然有權(quán)利和義務參與王國的治理,尤其在王國危急(國王輕信奸臣)之時。這完美彰顯了王國政治中的“雙重權(quán)威”。孟福爾的反叛雖然最終失敗,但貴族建議的普遍原則被確立下來。

第二,國王與“君權(quán)”分離傾向愈發(fā)明晰。1308年,愛德華二世的寵臣加維斯通(Peter Gaveston)被議會審判,起訴書中寫道: “尊崇和宣誓效忠更多的是對‘君權(quán)’的尊崇而不是國王,他們更多的與王權(quán)結(jié)約而不是國王個人。這與如下的事實相符:在王位被繼承前,沒有任何對個人(未來國王)的效忠。因此,如果國王身在王位而沒有施行合理的統(tǒng)治,臣屬須向王冠宣誓,幫助國王回到理性的軌道;否則他們將不必遵守誓言。怎樣引導國王呢,通過法律途徑還是脅迫?借助法律,沒有人會改進,因為只有國王的法官。這樣,如果國王的意愿不合理,除了確認和維護這種錯誤外,別無他法。因此,當國王不肯改正對大多數(shù)民眾和‘君權(quán)’有害之事時,為了踐行宣誓,人們有權(quán)以脅迫的方式消除危害。因為國王宣誓治理民眾,他的臣屬須同他一起統(tǒng)治,幫助他?!?35)H. G. Richardson, G. O. Sayles, The Governance of Mediaeval England, From the Conquest to Magna Carta, pp. 466-469. 漢森對此的引用可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159.其中,著力闡發(fā)“君權(quán)”的意蘊,強調(diào)臣民對“君權(quán)”的效忠優(yōu)先于對國王的效忠,不盲從國王是一種更高等級的忠誠。1308年,貴族強迫英王處置佞臣被認為師出有名。1321年,同樣的話術(shù)被用來對付小休斯潘塞(Huge Despenser the younger),雖然貴族最終在國王的壓力下讓步,但是國王和“君權(quán)”之間明確而合理的區(qū)分被明確。

第三,下院的重要性提升和議會司法權(quán)威的確立,凸顯“議會君主制”(parliament monarchy)。愛德華三世和理查德二世兩朝,議會與國王多有抵牾,矛盾在薩福克伯爵德·拉·波爾(Michael de la Pole)存廢問題上激化,上下兩院的聯(lián)合日漸頻繁。1386年10月,下院指責德·拉·波爾管理財政不善、任憑英格蘭海軍年久失修和丟失根特,要求撤銷其職務;還宣稱在此事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前,中止議會進程。英王勃然大怒,“寧可去尋求法王的友誼和援助,懲戒并制服這些難以駕馭,甚至已經(jīng)成為國王敵人的貴族?!?36)Henry Knighton, Knighton’s Chronicle 1337-1396,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 H. Marti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p. 405.貴族們則援引舊制意欲廢除國王,“如果國王意欲出于愚昧的蔑視或拒不服從乃至恣意通過非正常手段,疏遠民眾,不愿遵循王國良善之法、習慣并拒絕接受貴族及同儕的建議施行仁政。然而,如若他狂妄地任由本性,滿足個人私欲;那么,在王國民眾的普遍同意下,他們可以罷免國王的王位……選取王室近親?!?37)William Stubbs,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England in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Vol.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473-474.理查德二世缺少足夠的支持,被迫讓步。1388年,無情議會(Merciless Parliament)對政府和英王內(nèi)廷展開清洗,議會的司法權(quán)威得到極大的延展,一度成為王國的最高審判法庭。

1399年9月30日,亨利·博林布魯克(Henry Bolingbroke,即后來的亨利四世)主持召開涵蓋上下兩院、倫敦市民在內(nèi)的議會,以“合法”地繼承王位。映照開篇拉塞爾主教的演講,此次議會的構(gòu)成明晰、其地位得到空前的彰顯。議會成為大貴族團結(jié)中小貴族、騎士分享王國權(quán)威的新平臺,“雙重權(quán)威”的運作呈現(xiàn)為議會君主制。漢森強調(diào),議會乃至貴族的權(quán)威在15世紀過度膨脹和王權(quán)的羸弱,是“雙重權(quán)威”式的政治秩序的重大隱患;而福特斯鳩所言的“政治的和君主的統(tǒng)治”(dominiumpoliticumetregale)既關(guān)照如此局面,又契合了他理想的“雙重權(quán)威”的意蘊。(38)所謂“政治的和君主的統(tǒng)治”是君主依據(jù)反映民眾意愿的法律來統(tǒng)治,不經(jīng)民眾同意則不取一物。這與“王家統(tǒng)治”(diminium regale)相對應,“王家統(tǒng)治”是君主根據(jù)自己制定的法律來統(tǒng)治,可以不經(jīng)民眾同意任意征調(diào)稅物。在福特斯鳩看來,兩種模式分別對應英國和法國。漢森在本書中對福特斯鳩倡導的“政治的和君主的統(tǒng)治”也有詳細的論述,這同樣被他視為“雙重權(quán)威”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然而,受制于篇幅和國內(nèi)已有學者對福特斯鳩的主張進行了細致的探討,在此不再贅述。漢森和國內(nèi)學者的研究分別可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217-253; 孟廣林:《試論福特斯鳩的“有限君權(quán)”學說》,《世界歷史》2008年第1期。由此,漢森完成了基于“雙重權(quán)威”學理模式對英國中古政治史的梳理和解讀。

總的來說,漢森基于“雙重權(quán)威”建構(gòu)的中古英格蘭政治史,是英王和貴族權(quán)力邊界未明、引發(fā)沖突與爭戰(zhàn)后,大貴族得以依據(jù)慣例作為英王的“天然顧問”,通過封建、君臣關(guān)系與其連綴,共享王國權(quán)威、參與政治的歷史。效忠則是維系中古英格蘭王政的重要紐帶。具體又歷經(jīng)效忠主體明確和效忠客體非人化轉(zhuǎn)移的過程。

盎格魯-撒克遜及至諾曼以降,英格蘭跨海而治,王廷不定、封建權(quán)利和義務邊界亦不明確?!洞髴椪隆泛汀杜=驐l例》將英王與封建貴族的權(quán)力邊界明晰下來。貴族“繼續(xù)”葆有天然顧問之權(quán)力,他們作為效忠英王和參與王政運作的主體地位得以明確。以議會的萌發(fā)和完善為標志,中小貴族、騎士階層、城市市民和鄉(xiāng)紳得以合法地分享王國權(quán)威。同時,貴族與英王結(jié)成的個人化效忠隨著共同體(commonwealth)理念的萌發(fā)和長期的共同斗爭實踐,日益演變成為個人與集體共同熔鑄的效忠意識。祖先崇拜和基督神化將英王一度偶像化,然而約翰王的失意動搖了個人王權(quán)的威信,“君權(quán)”概念的醞釀和強化分離了王國權(quán)威和國王個人,效忠客體逐漸向非人化傾斜。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化王權(quán)和個人王權(quán)常常并行不悖,只有在國王為佞臣左右成為“暴君”之際,在臣民意欲“誅暴君”、清君側(cè)等極端情況下,方才訴諸挺立制度化的“君權(quán)”,以抑制個人王權(quán)的恣意妄為。無論是國王的神性、貴族的建議,還是“君權(quán)”概念的萌發(fā),都是這一時期英格蘭王政的創(chuàng)舉或是對“習慣”的翻新,它們奉行不悖。這便是“雙重權(quán)威”視野下的中世紀英格蘭政治運作的基本脈絡。

四、“雙重權(quán)威”的流布與缺憾

“雙重權(quán)威”視閾下的英國憲政史書寫在西方學界沒有得到太多關(guān)注。1970年,承載如此敘事的《從王國到共同體》一書出版,吸引來政治學領(lǐng)域的一些學者評論。(39)目前可見的評論文章不多,分別是Conrad Russell, Review,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72, Vol. 87, No. 343, p. 413; J. G. A. Pocock,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1, Vol. 76, No. 2, pp. 500-501; David G. Smith, “Subjects and Citizens: Operative Ideals of Civic Activity”, Review, 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1974, Vol. 4, No. 3, pp. 459-467; John R. Farnsworth, Review,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1, Vol. 31, No. 4, pp. 969-971; Alan Wertheimer, Review,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72, Vol. 34, No. 1, pp. 317-318; Paul E. Sigmund, Review,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76, Vol. 70, No. 4, pp. 1268-1270等。這些點評大都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漢森的作品,較少注意到“雙重權(quán)威”統(tǒng)籌的敘事。彼時,英國本土憲政史學界正處在從“牛津?qū)W派”到“麥克法蘭學派”的學理系譜的轉(zhuǎn)向之中,積極地吸取“群體人物學” (Prosopography)范式的給養(yǎng)(40)M. 阿莫諾,藺志強:《英國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學術(shù)系譜與模式轉(zhuǎn)換——關(guān)于斯塔布斯、麥克法蘭和新憲政史的對話》,《史學史研究》2013年第3期。;美國的中世紀政治史研究依然籠罩在約瑟夫·斯特雷耶的權(quán)威之下,聚焦于中世紀歷史與美國歷史的淵源(41)王棟:《“王在法下”抑或“王在法上”——中西學術(shù)視閾下的王權(quán)與法律關(guān)系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18年第3期。。英美學界未能注意到漢森的討論自然是情理之中。此后數(shù)十年英美學界醉心于發(fā)掘?qū)W科內(nèi)生性思考,求索憲政史理路革新。中國世界史學界在構(gòu)建自身話語體系之時,漢森的闡發(fā)最終進入國內(nèi)研究者的視野。

“雙重權(quán)威”語境下的中古英國政治史書寫啟發(fā)了國內(nèi)學者。孟廣林的《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以下簡稱《論稿》)是國內(nèi)研究英國憲政史的上乘之作。《論稿》一書征引漢森作品凡十二處,受漢森和“雙重權(quán)威”的啟發(fā)不可謂不多。具體說來有:其一,協(xié)助明確《大憲章》實為厘定封建貴族和國王的關(guān)系,將封建權(quán)利、義務的邊界界定下來的政治文本。(42)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頁,第71頁,第99-101頁、279-281頁、327-329頁。其二,漢森描繪的“大貴族擁有表達建議和同意的完整權(quán)利,但他們更多的僅僅著眼于維護自身權(quán)益;地方聲音長期缺失”式的政治圖景一定程度上被接受。(43)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頁,第71頁,第99-101頁、279-281頁、327-329頁。其三,國王與世俗貴族間既合作又沖突、“君權(quán)”概念的萌發(fā)與“個人王權(quán)”向“憲政王權(quán)”嬗變等浸潤著“雙重權(quán)威”內(nèi)涵的表達深刻地滋養(yǎng)了《論稿》的思考。(44)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頁,第71頁,第99-101頁、279-281頁、327-329頁。有學者盛贊《論稿》“開拓了中世紀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新理路”(45)王棟:《中世紀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新理路——讀〈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古代文明》2019年第4期。,漢森和“雙重權(quán)威”的啟示自然不容小覷。

但是,“雙重權(quán)威”這一學術(shù)取向仍有如下值得反思之處:

第一,解構(gòu)“憲政史”的同時,漢森在一些問題上備受其掣肘。漢森旗幟鮮明地批評借《大憲章》闡發(fā)英格蘭自由民主意蘊,認為“公民意識”的萌發(fā)和效忠轉(zhuǎn)向劃定了中世紀王政和現(xiàn)代憲政的分野,即“憲政政府在17世紀的英格蘭首次登上歷史舞臺”(46)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 143, p. 336.。然而,他在關(guān)于理查德二世的議會和“1399年革命”的討論中,被經(jīng)典憲政史家的研究左右,基本接受了威爾金森的看法,主張議會成為與君權(quán)對照的實體,尤以1399年議會“廢黜”理查德二世為標志,英國政治重心進一步從統(tǒng)治者向人民轉(zhuǎn)化。(47)漢森在涉及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共引注釋19處,其中直引自威爾金森的共16條,可以說漢森在此基本采用了威爾金森的觀點??梢奃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172-180.注釋可見Donald W. Hanson, From Kingdom to Commonweal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c Consciousness in English Political Thought, pp. 408-409.事實上,議會在此時人員流動頻仍,工具屬性突出,是國王和貴族博弈拉鋸的場域之一。(48)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55-256頁,第334頁。漢森未能將“國王和貴族相互獨立”的原則一以貫之,陷入了“國王和貴族的利益相左且沖突不可避免”(49)K. B. MacFarlane, The Nobility of Later Medieval England, pp. 120-121.的憲政主義預設之中,最終和“雙重權(quán)威”的理路自相抵牾。

第二,如此理路面臨與“現(xiàn)實發(fā)生的政治”脫節(jié)的危險。研究英國政治史,著眼于“文本”(觀念)與“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文本中的政治”與“制度中的政治”之中,還蘊含著具有自身緣起路徑和演進邏輯的“實際發(fā)生的政治”。這一現(xiàn)實政治又可以由文本來表達、由制度來彰顯,也可以脫離于“文本”(觀念)、“制度”而隨機生成與“鮮活”呈現(xiàn)。(50)孟廣林:《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從〈大憲章〉到“玫瑰戰(zhàn)爭”》,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55-256頁,第334頁。漢森對中古英國政治史的建構(gòu)基于布萊克頓的著述、個人王權(quán)向制度化王權(quán)和議會君權(quán)的歷史演進,以及福特斯鳩的“政治和君主的統(tǒng)治”展開;這種將政治文本和現(xiàn)實政治混同的處理,帶來了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的交錯,不免使人疑惑:諸如布萊克頓和福特斯鳩的著述,多大程度上貼近歷史事實?

第三,這一學理模式需要進一步理清其理論邊界。漢森將“雙重權(quán)威”界定為貴族和國王共同參與政治運作,分享權(quán)威的統(tǒng)治模式。國王持有最高的、普遍的統(tǒng)治權(quán),而貴族作為國王天然的顧問,通過“建議與同意原則”參與統(tǒng)治;國王葆有普遍司法權(quán)(ordinary jurisdiction),諸法官經(jīng)國王授予擁有委任司法權(quán)(delegated jurisdiction)。這種共有的司法、統(tǒng)治模式是“雙重權(quán)威”的天然意蘊。如此,“雙重權(quán)威”視域下的政治史涵蓋甚廣,涉及國王和貴族的關(guān)系、法和習慣,甚至神學觀念、地產(chǎn)權(quán)益、封建關(guān)系等一應俱全。由此看來,漢森對“雙重權(quán)威”之國王與貴族的討論有失焦和邊緣化的風險。

第四,這樣“長時段”的解讀,有線性敘事、消弭政治運作的復雜性之嫌。從日耳曼的戰(zhàn)爭領(lǐng)袖和扈從到中世紀晚期福特斯鳩的政治的和君主的統(tǒng)治,漫漫數(shù)百年的英國政治史遵循著參與政治群體的擴大化、利益訴求由個體地方到共同體的路徑運轉(zhuǎn);其間罕見反復,個人利益和政治生活中的“實力對比”難覓蹤跡。卷入英格蘭政治生活之中、有著鮮明個人喜好、利益訴求和實力相差懸殊的國王、各等級教俗貴族乃至城市市民階層皆被淡化了個人特質(zhì),扁平化為一個個符號,進入“雙重權(quán)威”統(tǒng)率的敘事之中。

五、“雙重權(quán)威”與“新憲政史”

梳理近百年英國憲政史研究的學術(shù)史,不難發(fā)現(xiàn):學者們基本擺脫了“牛津?qū)W派”的憲政預設,面對“麥克法蘭學派”帶來的研究趨向個體、成果日益細碎化,難覓一個可靠的宏觀、整體性闡釋,陷入追尋建構(gòu)“沒有憲政的憲政史”的困境。如今,諸多被冠以“新憲政史”的學術(shù)取向甚囂塵上,卻鮮見拓寬視野、對鄰近學科關(guān)聯(lián)成果的借鑒與鉤沉?!半p重權(quán)威”在西方學界的“被遺忘”不等同于否認這一理路的學術(shù)價值。或許在憲政史眾說紛紜的今天,更需要發(fā)掘蘊藏其中的給養(yǎng)。

同“新憲政史”的主流取向——“政治社會”(Political Society)對照,或能更加準確地從史學研究的角度對“雙重權(quán)威”理路進行釋讀運用。“政治社會”是G. L. 哈里斯針對理查德·卡尤珀(Richard Kaeuper)等學者提出的所謂“對戰(zhàn)爭的需求將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政府形塑為戰(zhàn)事國度(War State)”的命題,主張將國王、貴族、鄉(xiāng)紳和商人等各個社會階層與其共同構(gòu)成的“政治社會”視作考察對象,研究這些既是被治理者又是政治參與者的群體與“政治社會”的構(gòu)造。(51)Gerald Harriss, “Political Society and the Growth of Government in the Late Medieval”, Past & Present, 1993, No. 138, pp. 28-57.與包括牛津?qū)W派在內(nèi)的原來的史家側(cè)重研究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法律學說不同,這個概念的意旨在于從各種政治群體的政治傾向、政治活動、政治聯(lián)系上來考察中古英國憲政史的發(fā)展演進,其所涵蓋的內(nèi)容也就更加寬泛與厚重。(52)孟廣林,M. 阿莫諾:《中世紀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新理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半p重權(quán)威”和“政治社會”同為總體視角,強調(diào)“政治”因素。兩者區(qū)別在于:“雙重權(quán)威”傾向于作為命題提出,是指向性的;“政治社會”則是描述性的,方法論色彩更加濃厚。

它們的異同,自然推出“政治社會”有無可能帶來憲政史命題轉(zhuǎn)向的問題。因為,無論是斯塔布斯的憲政敘事,還是哈里斯批判的“戰(zhàn)爭國度”和“法律國家”(Law State),抑或漢森的“雙重權(quán)威”,都對中古英格蘭政治運作態(tài)勢做了具有明確判斷性的總結(jié)。但是,“政治社會”更多的是接續(xù)“群體人物學”帶來的群體性研究取向,雖被冠以“新憲政史”的熱門范式,卻在憲政史的宏觀指向上建樹不多。此外,“雙重權(quán)威”敘述存在的消弭個體性、復雜性和失焦的風險,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社會”進行 “群像”描繪所無法回避的缺憾。

當然,重提被遺忘的“雙重權(quán)威”理路,甚至同“新憲政史”對照,并不是要將“雙重權(quán)威”這一學術(shù)取向塑造為“新憲政史的圭臬”,而是試圖回應學界的“誤讀”和“忽視”,鉤沉以助推憲政史研究的深化。

首先,漢森不是“歷史學家”,他是典型的政治學學者;他運用政治學的理論介入了憲政史家熱議的問題。其次,漢森所謂的“雙重權(quán)威”肯定了國王與貴族群體同時擁有相互獨立的權(quán)威,中古英格蘭政治基本態(tài)勢由國王和貴族群體書寫,具體表現(xiàn)為王權(quán)制度化、貴族“參政”的天然權(quán)利日益穩(wěn)固。同時,中世紀英格蘭無憲政。再次,通過比照“雙重權(quán)威”和“政治社會”,“雙重權(quán)威”于“新憲政史”最大的意義或許在于整體性、連續(xù)性的敘事和作為“范式”的指向作用。一定程度上,英國憲政史不缺乏方法論創(chuàng)新,缺少的是強有力的、合理的論斷。最后,回歸到國內(nèi)的英國憲政史乃至世界史研究,“雙重權(quán)威”的釋讀與運用,不僅明晰具體議題,還為世界史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嘗試。英美學界醉心于追逐前沿、發(fā)掘內(nèi)生因素以求索憲政史革新之際,中國學者“誤讀”了鄰近學科的“舊見”,寫就了具有特色的憲政史。(53)王棟:《中世紀英國憲政史研究的新理路——讀〈英國“憲政王權(quán)”論稿〉》,《古代文明》2019年第4期。漢森的“雙重權(quán)威”理論并不是《英國“憲政”王權(quán)》成功的決定因素,只是論稿寫就的一個基礎;靈活運用唯物史觀的指引,積極吸收借鑒中國經(jīng)驗帶來的反思和開拓的新議題則是其成功的關(guān)鍵。

當下,學術(shù)研究中時常有一些真知灼見因為學科隔閡、歷史原因被忽略,又因?qū)W術(shù)研究專業(yè)化、碎片化和普遍地逐新而日益嚴重。漢森及其“雙重權(quán)威”理路的被忽視正是這一情形的典型代表。實際上,適當?shù)亻_闊視野,破除狹隘的專業(yè)枷鎖,盤整過往或能求得新知。

猜你喜歡
王權(quán)漢森憲政
吐蕃王權(quán)研究海外學術(shù)史鉤沉①
淺析赫梯國王維護王權(quán)統(tǒng)治的監(jiān)管措施
徐漢森作品賞析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中共在國統(tǒng)區(qū)掀起的兩次憲政運動高潮
漢森
憲政思潮
從中世紀歐洲文明到近現(xiàn)代西方權(quán)力制衡體系
保險柜中的證據(jù)
流亡時期梁啟超的憲政思想
长垣县| 万盛区| 达日县| 北川| 泸西县| 新郑市| 鄂尔多斯市| 繁峙县| 萨迦县| 永清县| 昌宁县| 衢州市| 子长县| 永康市| 京山县| 三原县| 台中市| 鞍山市| 浦江县| 桐城市| 潞城市| 涿鹿县| 崇礼县| 积石山| 道孚县| 惠东县| 垦利县| 杨浦区| 锡林浩特市| 年辖:市辖区| 子长县| 苏州市| 津南区| 雷波县| 藁城市| 双城市| 灌阳县| 思南县| 勐海县| 长顺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