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琳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長春 130117)
學風建設既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永恒主題,既決定著高校的教育質量,也深刻影響著該校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學風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風氣和學習范圍,是學生總體學習質量和學習面貌的主要標志[1]。良好的學風,既代表高校的教學能力、辦學理念和治學精神,也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不僅局限于學生時期,學生們進入社會也會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學風作為治學之本歷來受到教育界的重視,《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 號)評估指標體系中,學風建設是作為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一級指標進行評估考核的[2]。因此,加強學風建設,是高校更好地履行職能,實現內涵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使之身心和諧發(fā)展,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之后,進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質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成為高校的工作重點。心理教育對學生的積極作用也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如何將高校心理教育和學風建設結合起來,心理教育對學風建設的積極影響,都成為值得探討的主題,該文主要從心理教育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進行探討。
大學生學習心理是高等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成就動機、情緒情感、環(huán)境和心理適應能力、意志品質、注意力分配等。學習心理學對學生學習以及學風建設起到關鍵性作用,結合日常心理教育,總結出以下幾點學習心理學對學風建設相關影響。
良好的適應能力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及時轉變角色能幫助他們更好的脫離高中的學習方式,更加符合大學的自主學習。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既能保持自己學習的信心,又能激發(fā)自己學習興趣,對大學期間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都能很好地處理,迎接挑戰(zhàn)。對于非新生的其他年級,適應能力越強,越能獲得學習上的自我效能感,自覺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對于畢業(yè)班年級的學生來說,面臨著就業(yè)與完成學業(yè)的時間沖突,瑣事與課程完結,就業(yè)與考研選擇等,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會讓畢業(yè)年級的學生從容處理,為自己的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因此,大學生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對學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對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的適應,能促進良好的學習風氣。
成就動機是個人所具有的試圖追求和達到目標的驅動力,是個體追求自認為具有重要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目標的動機,即一種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動成功為目標的動機。一個具有良好心理品質的大學生,在面對自己的學業(yè)時,能有良好的成就動機,為之目標而努力奮斗,成就目標的形成,也會長遠的影響著一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能端正學習態(tài)度,也是高校良好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長期的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成就動機與學習效果的好壞成倒U 趨勢,成就動機太高往往會降低學習效率,以至于破壞心理的平衡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因此,高校在學風建設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就動機的同時,也要掌握好度,保證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個具有良好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學生,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譬如,遭遇到挫折的時候,能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去尋找出現的問題,從而避免類似的問題在以后的學習中出現。能夠完成大學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戰(zhàn),自覺完成學校給予的學習任務,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行為。樂觀、開朗、平和的積極情緒能夠對學習生活中中和產生的負面情緒,有較強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也是積極健康學風建設的催化劑。
在大學生活中,學生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習任務,社會化也是大學的一門基本課程,思想政治覺悟的提升、人際關系的搭建、社會能力的提高都會使大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精力時間都分配開來。能夠及時調節(jié)學習和活動付出的精力與時間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手頭的任務,統(tǒng)籌兼顧。因此,大學生的注意力分配,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既要“育人”也要“育學”,在活動的舉辦中既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也要結合專業(yè)知識,這樣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一把抓。
大學生面對的學習內容,專業(yè)性要求更高,精益求精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學習上也會具有高度的自覺性,面對困難能夠克服,通過自己的學習手段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排除干擾,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和學習之間的沖突,提高自身抗挫折能力,因此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對高校學風建設具有深遠影響。
該文結合日常大學心理咨詢案例,對大學生普遍的學習心理問題進行總結,發(fā)現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在日常心理教育中發(fā)現,大學生存在著較為普遍的環(huán)境適應問題,尤其是大一新生存在的適應問題更加明顯,表現在無法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無法分配學習與大學活動的時間,造成了不知道如何學習——從哪里開始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不想學習的循環(huán)中,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一些焦慮、失落、甚至是抑郁等負性情緒就此產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極個別的學生在之后的大學生活中也無法很好地適應,甚至大三、大四臨近畢業(yè)依然沒有適應大學生活,在專業(yè)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選擇一些極端、不正規(guī)的方式來解決學習問題。
大學選報專業(yè)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種種原因導致很多學生對自己就讀的專業(yè)不了解、 缺少興趣、甚至是反感。對待學習學術的態(tài)度認識在矛盾中變化發(fā)展,對理論知識重要性認識不夠,專業(yè)知識淺嘗輒止,知識面不豐富[3]。在這種負面情緒下,很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來,甚至一些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的學生直接選擇消極抵抗,放棄學習等,在咨詢中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嚴重者甚至退學轉專業(yè)不成直接選擇自暴自棄。學習動機太過明顯也對學習效果起到抑制的作用,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功利心太強,目標設定的很高不切實際,很難達到,并且無法接受“無能”的自己,從而產生嚴重的負性情緒,影響學習效率。
學習焦慮是常見的大學生學習負性情緒的一種,集中在考試考核前夕,這種焦慮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健康和學習效率。有一些焦慮來自對考試未知的恐懼,對自己不夠自信,與生俱來地對考試感到焦慮,哪怕復習的非常到位也不自主的產生焦慮,這樣的學生往往在考試結束后就會恢復正常心理狀態(tài),并且對成績不會有過大的影響。在對于沒有認真學習的學生,考試焦慮來自準備的不夠充分,這種焦慮非常影響學習狀態(tài),抗挫折能力弱的學生在這種焦慮情緒蔓延下,對成績影響十分明顯。
萬里長城不是一天建成,學習亦然,是一個逐漸深入積累的過程,需要長時間投入精力,一些學生給自己設定了許多目標可面對一些誘惑、愛好、情感甚至是對金錢的追求,都會讓自己設立的目標變得遙不可及,自覺性差,難以抵住誘惑,使學習陷入被動狀態(tài)。學習意志不堅定,非常影響學習效率甚至是影響學習行為。有些學生在付出時間和精力后,得到的回報與自己心中所想大相徑庭,意志力動搖,影響自己今后的學習。
正如該文所提到的大學生學習心理障礙所示,很多問題來自自身心理調適失衡,這與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家庭教育、個性心理、心理特征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與學生的生活經歷,閱歷,從小的榜樣示范有著很大的關系。個性心理的形成也是日積月累的,氣質類型也大有不同,因此自身因素也是導致學習心理障礙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更多靠的是自主學習,教師面對的可能是一個班甚至一個年級的授課,無法做到高中教師那樣細致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通常要考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的投入程度與學習結果的不可控制性、 學習的高期望與收獲帶來的落差沒有得到反饋與彌補造成失落[4],學生對自身與學校之間的關系往往會有自我的感知和體驗,這也造成了學生與學校間期望的不一致,從而導致學習心理障礙的產生。學校在學風建設的同時,往往是以整體為單位進行宣傳,而一些學習心理障礙的學生通常會選擇躲避,他們已經對學習的滲透產生阻抗,更多的是選擇逃避。因此學校評教評學滯后片面,也是導致學習心理障礙形成的因素。
現如今網絡環(huán)境發(fā)達,只要有手機便能接觸到世界,信息輸入迅速,并且內容監(jiān)管并不全面。一些網絡上扭曲的價值觀植入,網絡上的誘惑,越來越長的上網時間占用,都成為阻礙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
社會支持中家庭的支持也尤為重要,在一些極端的教育環(huán)境(期望過于高、根本不在意)下,學生非常容易產生學習心理障礙。
探索大學生學習心理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研究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障礙,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如何通過心理教育對高校學風建設進行干預,加強高校學風建設。
心理咨詢是專業(yè)人員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技術幫助來訪者自助的過程[5]。從這個定義來看,心理咨詢是通過咨詢師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通過對問題的探討最終使兩個人共同進步的過程。高校的心理咨詢遵循良好的一對一保密原則,因此在大學生環(huán)境適應問題、 情緒調節(jié)問題上能夠非常好的給予學生積極關注和無條件支持。學生羞于和自己的輔導員、學生、家長反映自己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例如,在大學生活中,看著周圍的學生都能很好地適應,自己卻遲遲進入不了學習狀態(tài),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就會出現,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學生的問題日積月累便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同時也無法投入學習。情緒狀態(tài)的調節(jié),更是需要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下進行,咨詢師的認真傾聽,積極引導是幫助學生調節(jié)好情緒的主要方式,良好的共情會讓來訪學生感覺到自己是被接納的。因此,良好的心理咨詢在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幫助下,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習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6]。
高校的心理教師在履行心理咨詢原則的同時,也應該和高等教育進行融合,傾聽問題的同時也要貫徹教育輔導,心理咨詢的滲透性輔導對高校學風建設具有幫扶作用。
團體訓練是一種應用心理學基本原理,借助體驗式培訓作為媒介手段的一種心理行為訓練方式,用于提高受訓人員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綜合性團隊心理素質訓練方法。心理成熟及健康是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特征,通過主題團訓的開展,培養(yǎng)大學生持之以恒、堅韌不拔、目標明確等應有品質。
關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成就動機、意志品質,團訓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方法,可以在團體力量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同時也不僅局限于團體訓練,通過開展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通過多媒體(公眾號、刊物、藝術作品等)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播,通過講座的開展,都是提高學生意志品質、明確成就動機的良好方式,通過團體的力量來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自身意志品質。團體訓練也可以發(fā)揮榜樣作用,對學風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朋輩輔導是近些年來新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同齡人之間可能彼此更加了解,與專業(yè)心理輔導相比,朋輩輔導具有自發(fā)性、親情性、友誼性和有效性。相近的價值觀念、經驗、生活環(huán)境使得朋輩心理輔導對于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對于學習方面,同齡人的經驗分享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在面對同樣的問題的時候,解決方法趨近于一致,根據班杜拉學習理論,學生會對朋輩分享的經驗更加愿意付諸實踐。
綜上所述,心理教育作為高校保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工作,在從學習心理的角度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求學精神和動力,這樣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風建設的效率。心理教育在一定意義上為學風建設提供了優(yōu)秀的支持,但學風建設是一個長久的事業(yè),還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致力為我國提供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