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靜 趙敏
過度使用手機屬于行為問題,但目前國際疾病分類系統(tǒng)中公認的行為障礙只有賭博障礙和游戲障礙兩種,還沒有“手機成癮”這一疾病名稱,因此不能把過度使用手機看作是一種病。不過,在臨床工作中,我們遇到過一些難以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地點和場合的患者,他們的情況與行為障礙的特點高度相似。這些不合理使用手機的“患者”,在必要時應到相關醫(yī)療機構尋求幫助。
·無手機恐懼在難以接觸到手機的情況下,或手機信號不好、電量不足時,會產(chǎn)生焦慮感、壓力感和不安全感,嚴重的會有顫抖、出汗、心動過速和呼吸改變。
·信息焦慮一段時間沒有發(fā)送或收到微信、短信等社交消息,就會感到焦慮不安,產(chǎn)生不被重視的感覺,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抑郁。
·鈴聲和振動焦慮聽到手機鈴聲或感受到振動,會產(chǎn)生焦慮和緊張感,必須盡快拿起手機才能緩解這些情緒,嚴重者會在手機未響的情況下產(chǎn)生有手機鈴聲或振動的幻覺。
手機過度使用與年齡、性別、心理特征、所處環(huán)境、社交狀態(tài)、手機用途等有關。具有自我否定、外向、沖動、自我控制較差、缺乏緊迫性、缺乏預謀和毅力等性格特點的人,更容易發(fā)生手機相關問題。青少年處于認知發(fā)育關鍵時期,更易受外界影響,尤其是缺乏家庭和社會支持、心理健康問題未受重視的青少年,出現(xiàn)手機過度使用的風險更高。
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人經(jīng)常將手機作為應對或躲避生活壓力的方式。例如,對社交場合或與他人面對面交流有逃避心理的“社交焦慮”者,更容易依賴手機的線上社交功能;被社交圈“排除在外”或擔心“跟不上時代”的人,更易產(chǎn)生信息焦慮;對工作和生活壓力感覺難以處理者(如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缺乏家庭支持的大學生),更容易長時間使用手機中的各種社交、游戲等軟件來“躲避壓力”,也容易產(chǎn)生對無手機的恐懼;因手機鈴聲和振動焦慮者,多與其焦慮型性格特質(zhì)有關。
·正確認識手機手機可以作為生活中的一個實用工具,但不應主導和操縱我們的生活,也不應該成為一個新的壓力源。
·糾正手機的強迫性使用模式
無論在工作、學習中,還是在路上、餐時、睡前,都需要拋開“固有”的手機使用習慣。
·辨識自身的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大多源于自身壓力,壓力管理是減輕焦慮的有效方法??赏ㄟ^自身生理、心理信號,辨識壓力來源;樹立“壓力可以解決”的信念,保持良好心態(tài)和情緒;另外,要找到緩解壓力的方法。
·養(yǎng)成良好生活方式
以面對面的社交代替手機聯(lián)絡;以看書、看電視作為手機娛樂的替代方式;增加戶外活動、旅行及運動:規(guī)律作息;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規(guī)劃,盡量減少外部事物對既定規(guī)劃的影響。
·向他人求助如果通過上述方法不能完全解決困擾,應該勇敢地向家人、朋友和醫(yī)生傾訴,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有時,群體支持比個人努力更有效。
大眾醫(yī)學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