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從三方面對《傾城之戀》和《畫中情思》進行對比分析,首先在創(chuàng)作背景及故事內(nèi)容方面對兩篇作品進行對比,其次在人物刻畫上對兩者進行比較,最后對造成兩者悲劇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總結(jié)出中泰這兩部文學作品的異同之處。
關(guān)鍵詞:《傾城之戀》;《畫中情思》;愛情悲劇
作者簡介:白麗娜(1994.7-),女,漢族,云南玉溪人,云南師范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亞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3-0-01
一、創(chuàng)作背景及故事內(nèi)容的對比分析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在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時整個社會籠罩在封建腐朽的氛圍之下,人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下,人們對于愛情與家庭,更多的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種思想禁錮,斷送了許多人的幸福?!秲A城之戀》所描述的就是世家小姐白流蘇在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之后,為了生存下去,她不是選擇自我謀生,而是選擇做了范柳原的情人,原本以為她逃離了一次世俗的婚姻,可以選擇自由的生活,無奈又走進了另一個枷鎖,這也是《傾城之戀》的悲劇所在。
《畫中情思》是泰國著名作家西巫拉帕早期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這本小說也成為了抨擊泰國封建制度的代表。眾所周知,泰國是一個君主制國家,封建的等級制度、價值觀念、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無一不成了束縛著貴族們的繩索。《畫中情思》描寫了女主人公吉拉娣在父親的安排之下嫁給大自己近20歲的丈夫,丈夫死后,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但無奈迫于社會的壓力、世人的眼光,相愛不能愛,最終帶著這份不敢表達的愛離開人世。作者通過這篇小說批判了泰國的封建制度,揭示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通過對創(chuàng)作背景的闡述發(fā)現(xiàn),兩者都是通過悲劇的形式來反應(yīng)當時陳舊腐朽的封建制度。雖然兩國的政體不同,但當時中國處于戰(zhàn)亂動蕩時期,泰國處于政治改革時期,新文化的出現(xiàn)無法撼動根深蒂固的舊文化,才激發(fā)出更多的社會矛盾,在這一點上,兩位作者的出發(fā)點是一樣的。但是不同點在于,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的悲劇在于女主人公在失敗的婚姻之后,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再一次成為傀儡,被世人評為“淫蕩之人”;而西巫拉帕的《畫中情思》,女主人公在失敗的婚姻之后,遇到了自己愛的人,卻迫于名聲及害怕社會輿論,選擇將這種愛深深地埋在心底,帶著這個秘密離開了人世,造就了一生的遺憾。
二、人物刻畫、寫作手法的對比分析
在《傾城之戀》中,張愛玲刻畫了一個擁有矛盾性格的白流蘇,一方面,她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著迂腐的思想,她將自己的命運依托在男人身上,在她看來,有了婚姻自己的生活才算有了保障;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她在結(jié)束了一段婚姻之后,還敢于在沒有婚姻保障之下去投奔其他男人,甚至被世人認為是“放蕩”,她也無所畏懼,可以看出,其實這個人物是矛盾的。一面保留著依靠男人生活的傳統(tǒng)思想;一面是向封建禮教發(fā)起挑戰(zhàn)并具有一定挑戰(zhàn)精神的時代新女性。
在《畫中情思》中,作者刻畫出一個被道德束縛,沒勇氣掙脫枷鎖的吉拉娣,她從小擁有狹小的生活圈子,被父親禁錮著思想,和外界沒有過多的接觸,長期周旋于王公貴族之間,走在家族設(shè)定的迂腐小路上,她憧憬外面的世界,渴望幸福和愛情,卻沒勇氣擺脫封建禮教的約束,也許是她的出身及生活環(huán)境造就了她懦弱的性格,在面對諾帕朋的愛和追求時選擇了拒絕,只能將自己的情感抑制在心里。
通過闡述,兩者都在小說中刻畫了性格鮮明的主人公形象,白流蘇雖有迂腐,但敢于行動,無懼流言蜚語;而吉拉娣,不僅思想保守,也不敢有所打破陳規(guī),只能將痛苦深埋,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
三、悲劇原因的對比分析
在《傾城之戀》之中,傳統(tǒng)守舊的觀念和習俗可以說是造成悲劇的主要原因。當時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傳統(tǒng)使得女性淪為男性的附庸,地位低下,沒有自由,沒有權(quán)利,而沒有經(jīng)濟基礎(chǔ)也是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舊時代的女性是可悲的,沒有文化,沒有力氣,不能自給自足,只能依靠男人生活,白流蘇對于金錢和物質(zhì)生活的欲望也使得她的一生充滿悲涼,她堵上了自己的青春與名聲去換取物質(zhì)的保障,可以說是虛榮心在作祟,因此,造成她一生悲劇的原因,除了社會因素,她自身的因素逃離不了關(guān)系。
在《畫中情思》中,造成悲劇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樣是泰國的封建禮教制度,像吉拉娣這樣的貴族女子,沒有太多的權(quán)利,她的一生只能循規(guī)蹈矩,不敢說不,最終淪為社會的犧牲品,這才是最大的悲劇。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先進的文化思想和泰國傳統(tǒng)迂腐思想的沖突產(chǎn)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差異,諾帕朋是在外留學接受新思想的新青年,吉拉娣是從小極少與外界接觸,封建守舊的貴族女子,這兩種極端的人注定是不能走到一起的。
通過對悲劇原因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畫中情思》著重體現(xiàn)了西方先進文化與封建思想的沖突導(dǎo)致了男女主人公的悲劇;而《傾城之戀》中女主人公的虛榮與貪婪造成悲劇的原因,則與吉拉娣的懦弱形成鮮明的對比。
綜上所述,本文從創(chuàng)作背景及故事內(nèi)容方面、人物刻畫、造成兩者悲劇的原因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總結(jié)出中泰這兩部文學作品的異同之處,使得讀者能進一步理解兩部文學作品所傳達的思想,理解兩位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及文化思想。
參考文獻:
[1]高娟.張愛玲《傾城之戀》解讀[J].山東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
[2]李玲.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主題再釋[J].職大學報.2016(2).
[3]西巫拉帕(泰).《畫中情思》春陸 小民譯[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