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丁文文,黃文莉
(荊楚理工學院醫(yī)學院基礎教研室,湖北 荊門 448000)
《病理學》是醫(yī)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橋梁學科”,主要研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側重于從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去了解疾病。歷屆醫(yī)學各專業(yè)學生普遍反映,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因課程內容較抽象,主要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和識記為主的學習過程,很難透徹理解知識點,學習興趣也不濃厚,最終考試成績也不夠理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國內外學者將21世紀的大學課堂進行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一系列的革新,目的在于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1-2]。
本研究采取基于雙語教學和部分章節(jié)的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完成理論教學計劃,教學的效果最終需要從學生的成績反映出來。混合課堂的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所占比重大,但國內外商缺乏統(tǒng)一評定標準。為了能真正激勵學生,本課題組對《病理學》理論課教學的平時成績進行積分制評定,現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荊楚理工學院醫(yī)學院護理學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護理學學生一部分為文科生來源,經過問卷調查,反映學習難度較大)。
研究組:2014、2015、2016級護理學奇數班班級234人。女生216人,男生18人,平均年齡19.2歲。休學或退學2人。
對照組:2014、2015、2016級護理學偶數班班級218人。女生204人,男生14人,平均年齡19.7歲。休學或退學1人。
1.2研究方法
1.2.1理論課教學方式兩組教學計劃一致,總學時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4學時,周學時3學時。
研究組:雙語授課+部分章節(jié)的翻轉課堂。雙語教學:教師采取雙語授課,學生自己查閱參考外語文獻資料,并以個人為單位撰寫小論文。翻轉課堂:提前一周分配自學內容,將學生分組,根據教學內容每個教學小班分成4~5組,每組設組長1名。學生結合學校課程中心網站教學資料以及數據庫資料準備內容,成員在集中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分工,包括制作查閱資料、選取組織內容、PPT、講解、課堂答疑等環(huán)節(jié)。學期初就平時成績的評定方法進行解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對照組: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教師授課,學生靜聽。教師課堂和課后答疑。
1.2.2成績評定方法
1.2.2.1研究組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平時成績占50%,期末成績占50%。
平時成績采取積分制(按50分總分進行積分):雙語環(huán)節(jié)總積分為10分,包括課堂雙語答題和課后外文小論文兩環(huán)節(jié),0~5分/次,此部分分值由任課老師評定;翻轉課堂環(huán)節(jié)總積分40分(4次),根據分工和完成情況積分,0~10分/次,此部分分值設置評分表格和評分細則,包括組長對組員的評定、組間相互評定和教師評定,最后取平均。將每一次積分成績進行累加,計入期末總評成績。
期末成績采取閉卷答題(100分卷面成績,折合50%),計入總評成績。
1.2.2.2對照組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構成。平時成績占50%,期末成績占50%。
平時成績:上課考勤,答問情況,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5次平時成績,分值100,平均后折合50%計入總評成績)。
期末成績期末成績采取閉卷答題(100分卷面成績,折合50%),計入總評成績。
1.2.2.3兩組期末閉卷考試的命題要求一致,排除偏倚因素。
1.2.3問卷調查
1.2.3.1學生對成績評定的滿意度調查自制問卷,主要針對成績評定的合理性、公平性、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等方面進行調查,采取回答選項問題“滿意”或“不滿意”,進行統(tǒng)計。問卷發(fā)放和回收率達到100%。
1.2.3.2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評價采用中文版SRSSDL量表(Self-Rating S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3]。
1.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計算t值及P值;計數資料采用χ2值及P值。
2.1兩組學生對成績評定滿意度調查分別對兩組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兩組對不同平時成績評定方法的滿意度。結果見表1。
2.2兩組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比較分別對兩組進行課程學習前后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進行測評。結果見表2。
2.3兩組的課程成績比較將兩組的期末總評成績進行比較,比較高分比例和及格率。結果見表3。
表1 兩組學生對平時成績評定滿意度調查
表2 兩組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比較
表3 兩組期末課程總評成績的比較
《病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效果一直是病理學教學改革的重點[4-5]。病理學的翻轉課堂在國內已經不同程度地開展[6-7],本研究基于本科教育的學科發(fā)展,采取雙語課結合翻轉課堂的混合課堂模式。課堂的教學改革,最終還是要通過學生的成績客觀考核反映出是否成功?;旌险n堂需要學生注重平時的主動參與過程,所以平時成績的評定至關重要。能否采用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成績評定方法,是諸多學者在教學改革過程中不斷探索的問題[8-9]。本課題組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取平時積分制的評定方法。
積分制管理在我國目前主要應用于用人單位的人事管理或績效考核,也有學者嘗試在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應用[10-11]。國內有學者對針對《病理學》的傳統(tǒng)教學期末考核進行積分制研究,結果表明積分制對學生學習病理學的興趣有促進作用[12]。本研究對學生的理論教學基于雙語教學過程和翻轉課堂的混合課堂進行積分,注重學生平時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做到每一次的積分做到有據可依,學生和授課教師共同參與積分的評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條件下體現分值的差異。目的在于用相對科學的成績評定方面來引導學生重視以自我為主體的學習過程。
通過對比研究,首先研究組的學生對積分制成績評定的滿意度更高,尤其在主動學習意識的提升、自學能力提升、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等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積分制的導向下,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均有提升。對于知識點掌握的促進以及成績評定公平性兩方面,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傳統(tǒng)的教學及成績評定,學生主要以識記為主,積分制評定應用于混合課堂過程中,不排除部分同學主動參與不足的現象,課前不充分準備、課后也不及時將其他組同學負責的內容認真消化。對照組的同學也沒更多考慮不同成績評定方式對學習的影響。基于這一點,作為授課教師,今后我們還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程的全過程,讓學生真正認識到主動學習的優(yōu)勢。
兩組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比較,結果顯示課程開設前兩組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課程開設結束后,研究組學生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學生在積分制評定的正向引導作用是可以顯現出來的,為了能盡可能多地拿到積分,一部分同學會參照教學進度,提前查閱資料,自我安排主動參與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
最終的總評成績,研究組的高分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的及格率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引入積分制的成績評定后,能夠激勵部分同學更加主動地去學習,特別是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利于分層。但是今后我們除了關注優(yōu)秀學生的成長之外,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要采取措施促進整體成績的提升。
綜上所述,平時成績積分制評定方法現實可行,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顯著提高,對學生有激勵作用,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教學管理方法。但積分制的評定細節(jié)我們今后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細節(jié),混合課堂的平時成績積分制評定的優(yōu)勢還有待在其他醫(yī)學專業(yè)深入研究。并且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研究實驗課積分制考核的方法,以及積分制結合在線考核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