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麗
摘? 要:眾所周知,初中歷史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并具有獨立性的學科,而且其學科本身內容按時間順序連線,其內容主要基于整個歷史中構成主題系統(tǒng)的歷史事件,所包含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學好初中歷史的關鍵。該文主要撰述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通過對比記憶方法使學生能對歷史有直觀的感受,使用時間線方法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使用內容組合方法進行更明確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 學習現(xiàn)狀?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108-02
歷史的主題是學生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發(fā)展需要和學生進步之間相互促進,必須發(fā)展歷史的內在價值和教育功能。學習初中歷史,標志著學生正式系統(tǒng)地學習歷史知識,正是由于學生剛開始正式接觸歷史知識,所以初中的歷史知識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對歷史主題的研究深入學生的整個教育生活,但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困難。其中對歷史事件時間順序的記憶是最為困難的,初中教材的內容主要基于整個歷史中構成主題系統(tǒng)的歷史事件。因此,通過對歷史教育的現(xiàn)狀和學生學習歷史的現(xiàn)狀的研究和分析,筆者總結了以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1? 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的學習現(xiàn)狀
初中學生需要了解,他們獲得的知識是自己的,他們還需要了解歷史能力,幫助他們發(fā)展推理技巧并增強他們的責任感。通過班級調查來看,學生有這幾種理由: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學習;我想學習,但我沒有自控能力;我喜歡一點,看一點就行了。事實上,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想要學習歷史知識的,但需要通過有限的自我控制,才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在缺乏家庭教育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2? 培養(yǎng)中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自2000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歷史知識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關的歷史教育標準,它被用作學校歷史教育的標準。初中畢業(yè)之后,還有“全國高等學校入學統(tǒng)一考試”計劃。對關于“歷史素養(yǎng)”的相關要求在很早以前就在我國實行了,并一直遵守要求在課堂教育中為學生傳授歷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們的歷史素養(yǎng)。因此,學生的歷史基礎文化長期以來一直是歷史課的必備主題。
初中歷史是學生開始學習歷史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需要運用適當?shù)姆椒右砸龑В嚓P的專家也對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初中知識進行了研究分析。我國教師吳偉對該領域也進行了分析,其歷史能力的高低與日常教育所獲得的歷史知識和技能、一系列價值觀和相關價值觀、合理有效的組織內容結構等方面都有關系,這些方面反映了歷史在學習和解決質量問題時的地位,也遵循了學生的心理過程。這一發(fā)展解釋了歷史知識的基本含義。筆者指出,歷史能力的某些要素涉及表達、分析和辯證3個方面,這三點的存在可以使歷史能力更加生動。然而,在學習初中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索研究。
素質教育旨在提高初中生自我學習的能力,筆者相信這一點可以在兩個地方入手:首先,教師必須通過準備的課程來增加學生的方向和靈感,科學地規(guī)劃培訓內容,避免太簡單和太困難的問題出現(xiàn),才可以更好地使學生對學習初中歷史知識充滿自信心。在進行此類培訓后,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其次,通過在課堂上提出一些基本問題,確保學生思維的擴散。提問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它引導我們對未知知識進行知識搜索,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或弱點時而出現(xiàn)的好奇,更能鼓勵他們不斷地尋找答案。只有“授人以漁”,才能夠對學生在往后的學習生涯中起到有益的幫助。因此,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他們找出他們不理解的地方后,積極尋找可以處理的方式。因此,學生需要更多地學習解決方法來實現(xiàn)認知過程。
3? 初中歷史的教學方法
3.1 運用縱向對比記憶法,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
存在差異,才能更好地區(qū)分記憶,只有在比較類似的歷史事件時才能找到差異。在初中歷史書籍中,中國的歷史和外國歷史確實是學習歷史上的一個嚴重問題,因為每個地區(qū)的發(fā)展總是不可避免地類似。只有當我們檢查和比較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時,我們才能更好地看到差異,以便學生可以避免未來研究中的錯誤。例如,學生學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時,使用列表的形式讓學生將他們更加直觀地留在腦海里,就可以系統(tǒng)地比較英國、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一般情況時,可以找出原因、開始時間、標識、文獻、結果、相似點和不同點,通過縱橫比較可以實現(xiàn)學生清楚區(qū)分三者的目標,使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3次革命的異同。這種方法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課堂上的教師應該描述對比事件的要點,以便學生可以在文本中搜索到重要的答案,從而比較事件的相似點和不同點,并訓練他們的心智能力。對于教師來說,發(fā)揮領導作用更為重要,這樣學生才能自己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并取得最佳成績。當學生學習重要事件時,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歷史知識的技能和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水平。
3.2 運用時間軸記憶法,讓學生學習更高效
所謂歷史,是將人類發(fā)展的過去,所以就會有一個相應的時間順序,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按時間順序記憶的方式。這種方法適合自學的學生。當學生在學習初中知識時,他們可以按時間順序來組織學習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并根據(jù)時間發(fā)生的先后順序記憶它們,這樣一來,記憶它們就會變得容易多了。我們可以去觀察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背后的經濟原因、政治原因以及人文關系,去整理、弄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比如,我們在學習《近代中國反侵略戰(zhàn)爭》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從1840年發(fā)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一直到1945年我國抗戰(zhàn)勝利的這近100年的歷史,按照時間的順序進行梳理,按照時間順序把鴉片戰(zhàn)爭、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八股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抗戰(zhàn)勝利等事件串聯(lián)起來。將過去100年內的重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在組建線上形成結構后,根據(jù)手冊內容就可以很容易地確定經濟和政治之間的聯(lián)系了。
3.3 運用內容梳理法,使學生學習條理更清晰
初中對歷史知識的講解較為詳細。這種方法適合教師引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重大事件。由教師對其進行整合,壓縮內存塊,快速整合主要事件的內容。初中歷史總是詳細解釋最重要的事件,在老師解釋案例內容后,需要讓學生了解核心要點,以便學生可以更輕松地理解。
4? 結語
使用這種方法是一個系統(tǒng)的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充當指導學生學習的角色,使得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更感興趣。在這個過程中,理論和實踐必須始終結合。只有當學生以正確的方式學習時,才能更好地學習初中歷史主題內容。這3種教學方法對于探索初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來說,是最有效的方法,且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梁永恩.關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的研究[J].學周刊,2014(2):43-67.
[2] 李紹慶.當前西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之我見[J].甘肅科技,2014(3):78-90.
[3] 魯?shù)挛?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1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