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年
原料:豬瘦肉200 g,高麗參18 g,田三七18 g,枸杞子1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1. 豬肉治凈,控水后切成1.2 cm見方的丁,用黃酒,鹽抓勻,放置15 min。
2. 高麗參、田三七洗凈,斜切成0.2 cm厚的片。枸杞子洗凈、控水。
3. 砂鍋內(nèi)放清水、豬肉、高麗參、田三七、枸杞子,用旺火燒開,改小火燉至豬肉酥爛,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強心健體,降壓降脂,有利于心絞痛、心悸氣短、脈細者。
原料:凈絲瓜200 g,豬蹄2只,豆腐150 g,水發(fā)香菇3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姜絲、清湯各適量。
做法:1. 絲瓜切成長4 cm的條;香菇去柄。豬蹄治凈,劈成4塊,焯透水洗凈。豆腐切成1.5 cm見方的塊。
2. 砂鍋內(nèi)放清湯、黃酒、豬蹄,燒開后撇去浮沫,燉約1 h,加香菇、姜絲、鹽,燉約20 min,下絲瓜、豆腐,燉至豬蹄爛熟,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養(yǎng)血通乳,健體強身。
原料:豬心1個,水發(fā)元蘑300 g,水發(fā)黑木耳1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醬油、清湯各適量。
做法:1. 元蘑洗凈,去柄。豬心洗凈,切成兩半,入沸水焯透,切成小塊。
2. 砂鍋內(nèi)放清湯、黃酒,豬心,燒開后撇去浮沫,燉至八成熟時,加醬油、鹽、元蘑、黑木耳,燉至元蘑成熟即成。
功效:補氣安神,增強記憶。
原料:黑豆100 g,龍眼肉15 g,凈羊肉40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姜片、羊肉湯各適量。
做法:1. 羊肉治凈,切成2 cm見方的塊,入沸水鍋焯透,洗凈。黑豆入鐵鍋,用中小火炒至豆衣裂開,洗凈控干。
2. 砂鍋內(nèi)放羊肉湯、黃酒、姜片、羊肉、黑豆、龍眼肉,用中小火燉約3 h,至黑豆、羊肉酥爛,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補血安神,滋補肝腎,延年益壽。
原料:豬瘦肉250 g,夏枯草30 g,酸棗仁30 g,花生仁50 g,紅棗(去核)7個。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八角各適量。
做法:1. 豬肉洗凈控水,切成長1.5 cm,寬、厚各0.5 cm的塊,用黃酒,鹽抓勻,放置20 min。
2. 夏枯草、酸棗仁、花生仁均洗凈控水。
3. 砂鍋內(nèi)放清水、八角、豬肉、夏枯草、酸棗仁、花生仁、紅棗,用旺火燒開,改小火燉至豬肉酥爛,加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安神養(yǎng)心。利于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冠心病患者。
原料:龍眼肉15 g,芡實50 g,豬心1個。
調(diào)味料:鹽、黃酒、清湯各適量。
做法:1. 龍眼肉、芡實洗凈。豬心洗凈,一切兩半,入沸水燙透,切成小片。
2. 砂鍋內(nèi)放清湯、黃酒、豬心,燒開后撇去浮沫,加芡實、龍眼肉,燉至豬心熟透,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固腎澀精,補氣安神,強身健體。
原料:凈羊肉500 g,海馬7 g,紅棗(去核)7個。
調(diào)味料:鹽、黃酒、羊肉湯、姜片各適量。
做法:1. 羊肉治凈,切成1.5 cm見方的塊,入沸水鍋焯透,撈出洗凈。海馬、紅棗洗凈。
2. 砂鍋內(nèi)放羊肉湯、黃酒、姜片、羊肉、海馬、紅棗,旺火燒開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約3 h,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調(diào)氣活血,補腎壯陽,尤宜產(chǎn)后體虛血少者。
原料:光母雞1只,雞蛋10個。
調(diào)味料:鹽、蔥段、姜塊、黃酒各適量。
做法:1. 雞治凈,割去雞冠,雞心、肫、腸、肝均治凈,用雞腸捆扎在一起,入沸水汆透撈出。雞蛋煮熟,剝殼待用。
2. 砂鍋內(nèi)放清水、黃酒,蔥段、姜塊、母雞,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入雞雜,改用小火燉約2 h,撈出雞雜,切成片仍入雞湯內(nèi),放入煮熟雞蛋,揀去蔥段、姜塊,燒約5 min,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補中益氣,強身健體。
原料:水發(fā)海參100 g,雞脯肉150 g,蝦仁50 g,青菜心4棵。
調(diào)味料:蛋清1個,濕淀粉、鹽、醬油、黃酒、清湯各適量。
做法:1. 海參治凈,斜批成片。雞脯肉切成長方片,用鹽、黃酒、蛋清、濕淀粉抓勻上漿。蝦仁洗凈,擠干,也用蛋清上漿。青菜心入沸水鍋汆透,撈出放冷水中。
2. 砂鍋內(nèi)放清湯、黃酒、醬油、海參,用旺火燒開,汆入雞片、蝦仁,放鹽調(diào)味,投入青菜心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養(yǎng)心補血,強身健體。
原料:黑芝麻100 g,光烏雞1只,枸杞子50 g,紅棗(去核)7個。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姜片各適量。
做法:1. 黑芝麻洗凈,用小火炒香。烏雞治凈,內(nèi)臟另用。枸杞子,紅棗洗凈。
2. 砂鍋內(nèi)放清水、黃酒、姜片,用旺火燒開,投入烏雞、黑芝麻、枸杞子、紅棗,燒開后改用中小火燉約3 h,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補益氣血,健身延壽。
原料:白蘿卜400 g,凈羊肉400 g,龍眼肉25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姜片、羊肉湯各適量。
做法:1. 白蘿卜刨去皮,切成厚1.2 cm的半圓形厚片。羊肉治凈,切成2 cm見方的塊,入開水鍋焯透,用清水洗凈。龍眼肉洗凈。
2. 砂鍋內(nèi)放羊肉湯、黃酒、姜片,燒開后入羊肉。蘿卜、龍眼肉,用中小火燉約3 h,至羊肉酥爛,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溫胃健體,補而不燥。宜于體虛不受補者食用。
原料:西洋參12 g,熟附子12 g,光母雞1只,枸杞子1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蔥姜汁各適量。
做法:1. 西洋參、附子,枸杞子洗凈。母雞剔除肥油,治凈后剁成塊,洗去血污。
2. 砂鍋內(nèi)放清水、黃酒、蔥姜汁、雞塊,燒開后撇去浮沫,加西洋參、熟附子、枸杞子,改用小火燉約3 h,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補益心臟,強身健體,宜于心臟病患者。
原料:凈山藥60 g,枸杞子12 g,龍眼肉10 g,凈鰱魚1條(約70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蔥姜汁、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1. 各料均治凈。山藥切成粗條。鰱魚去頭尾,剁成6段,用鹽、黃酒拌勻,放置約30 min,洗凈,控干。
2. 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投入魚段,炸成微黃,撈出控油。
3. 砂鍋內(nèi)放清水、黃酒、蔥姜汁、魚段、山藥、枸杞子、龍眼肉,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小火燉約1.5 h,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健脾明目。
原料:附片6 g,肉桂3 g,紅棗(去核)10個,凈青魚段50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蔥姜汁、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1. 各料治凈。青魚段控干,投入七成熱花生油鍋中炸成淺黃色,撈起控油。
2. 砂鍋內(nèi)放清水、黃酒、蔥姜汁、青魚段、附片、肉桂、紅棗,旺火燒開,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約2 h,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扶正固本,強心止疼。宜于心絞痛患者。
原料:杏仁10 g,炙麻黃4 g,豆腐300 g,水發(fā)黑木耳10 g,香菜10 g。
調(diào)味料:鹽、熟豬油、清湯各適量。
做法:1. 杏仁用熱水浸燙后,搓去外衣,洗凈瀝干,與麻黃混合,剁成細粒。豆腐切成1.2 cm方塊;黑木耳摘成小朵;香菜洗凈、切碎。
2. 鍋內(nèi)放清湯、豆腐、黑木耳、杏仁、麻黃末,旺火燒開,改小火燉約20 min,用鹽調(diào)味,撒香菜末,淋熟豬油即成。
功效:溫肺化痰,止咳平喘。
原料:蓮藕500 g,紅棗(去核)60 g,龍眼肉60 g,糯米60 g。
調(diào)味料:冰糖適量。
做法:1. 藕治凈,切成厚2 cm的圓片,紅棗、龍眼、糯米洗凈。
2. 砂鍋內(nèi)加清水、糯米、紅棗、龍眼肉、藕,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后,用中小火燉至湯色發(fā)紅,加入冰糖,燒至藕熟爛即成。
功效:補血養(yǎng)陰,強身健體。
原料:水發(fā)口蘑100 g,凈鴨脯肉300 g,水發(fā)玉蘭片25 g,水發(fā)黑木耳10 g。
調(diào)味料:鹽、黃酒、蔥段、姜片、鴨湯各適量。
做法:1. 口蘑洗凈,一切兩半,入沸水汆透,撈起控干。鴨肉治凈,批成厚0.2 cm薄片,入沸水汆透,撈起控干。玉蘭片、黑木耳洗凈。
2. 砂鍋內(nèi)放鴨湯、黃酒、蔥段、姜片、口蘑,鴨肉,玉蘭片,黑木耳,旺火燒開后改小火,燉至鴨肉酥爛,揀去蔥姜,用鹽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陰生津,抗衰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