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教學時僅僅局限在知識層面,而非走進孩子們的生活,那就喪失了它存在的意義。生活化教學不僅利于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深度理解,更利于引導他們更好地生活。那么,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展開生活化的教學呢?本文就以部編本三年級上冊《過年啦》一課為例淺談有效策略。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過年啦》
一、 創(chuàng)設生活化導入,營造課堂氛圍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生活化教學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情境導入新課,不但可以使所學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增強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的可感性、親近性、實用性。
上課伊始,我播放兒歌視頻,讓學生沉浸在歡樂的音樂和喜慶的畫面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記憶,迅速進入過年的狀態(tài),然后問問孩子這是什么日子?你們喜歡過年嗎?我們提前過個年,以此揭示課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眲?chuàng)設生活化的導入能快速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習興趣,能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 鏈接生活化實例,激活課堂教學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課程所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事件相聯(lián)系,從身邊的實例入手讓學生切實體會教學內(nèi)容的一種教學方式?;谝陨险J知,在《過年啦》一課的教學中,我鏈接了幾個生活化的實例,如在“探究飲食文化”環(huán)節(jié):
師:其實啊,過年我們特意吃的每樣東西,都有特殊的意義呢!林老師這里有一些卡片,一些是過年要吃的傳統(tǒng)美食,一些是它所包含的美好愿望。接下來,咱們來玩?zhèn)€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朋友”,拿到食物卡片的同學先在前面站成一排,拿到美好愿望的找到自己的朋友后,站在它們的后面,明白了嗎?(生:明白了)過年啦,上菜咯。(游戲中)
師:其他同學咱們來當當小評委,看看他們找得對不對?過年啦,我們吃(生:湯圓。),祝大家(生:團團圓圓。)一起說:(生:吃年糕,希望大家年年高升。)……
賞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涉及的內(nèi)容大多來自于學生的生活,所以生活性是該學科的重要特征。該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回憶以前過年吃過的美食,在學生已知的傳統(tǒng)美食文化的基礎上,設計一個學生熟悉不過的游戲——找朋友,配上喜慶的歌曲《恭喜發(fā)財》,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鞏固、運用了新知,同時寓教于樂,加深對我國春節(jié)飲食文化的了解。
三、 設計生活化問題,激發(fā)參與熱情
眾所周知,《道德與法治》較之以前的教材,教學內(nèi)容更加廣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這樣良好的前提下,若要將課程內(nèi)容進行廣泛的生活化,首先就要把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出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就是一個小竅門。如在“探究祝福文化”環(huán)節(jié)中:
師:同學們過年的時候最喜歡一種祝福方式(生:紅包)紅林老師這里有一些紅包,過年啊要說吉利話,要討好彩頭。誰向我說說吉利話,我就給誰?(生說略)
師:你們看,紅包上就有一些吉利話、祝福語,有什么呢?(生說略)紅包又稱壓歲錢,過年時,誰會給誰紅包?(生答略)有兩種:一種是長輩給小孩的,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另一種是晚輩給老人的,希望他們健康長壽。你們過年時領過壓歲錢嗎?(生:領過。)你是怎么花的?(生1:給爸爸媽媽買禮物。生2:買課外書。)
師:有的小朋友還用自己的壓歲錢捐款,他們的壓歲錢就花得很有意義。希望同學們,以后能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壓歲錢,好嗎?(生:好。)
賞析:教師應該利用生活實際素材設計生活化的問題,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學生討論和回答的過程中,找到了教學與生活的共同點,讓學生切身體驗到知識與生活原來是那么貼近,這樣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內(nèi)化和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四、 布置生活化任務,檢驗教學效果
“知識源于生活,也應回歸于生活?!钡赖屡c法治課堂教學的最后當然也應該回歸到生活中,從生活中學習知識,從知識中感悟生活,也應用生活化的教學任務來檢驗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果。在該課末尾,我設計了活動三——小鬼當家:
師:那明年的春節(jié)打算怎么過呢?讓你們來當當家,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想想如何裝飾我們的房子?也可以想想要購買哪些年貨?或者可以安排哪些活動?先同學間交流交流。(生自由交流)
師:哪個小鬼來跟大家分享下你打算明年春節(jié)怎么過?(生匯報)
(生1:旅游過節(jié))
師:旅游過節(jié),可以到少數(shù)民族居住地,去看看他們是怎么過節(jié)的。希望你做個環(huán)保小天使,綠色出行,這個年過得很有意義。
(生2:回鄉(xiāng)下老家過年。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
師:百善孝為先?;剜l(xiāng)下老家過年,陪陪老人過個傳統(tǒng)年,感受古老的鄉(xiāng)風習俗,這個主意不錯。燃放煙花爆竹要注意安全?。ㄉ?:除夕匯報演出。家庭成員匯報一年來最突出的成績,并表演節(jié)目。)
師:匯報成績,既可以分享喜悅,也可以增強前進的動力。表演節(jié)目,增加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這樣過春節(jié),非常有意義?。ㄉ?:百家宴。除夕之夜,鄰居做出拿手好菜,一起分享。)
師:既不用做那么多的飯,可以吃到不同口味的飯菜,又可以充分的交流,增進友誼,我喜歡。我看出來了,如果讓我們班的孩子來當家,也一定可以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年,林老師也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健健康康——(生:一年更比一年好)希望我們每一個小家庭和和滿滿——(生:一年更比一年好)希望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生:一年更比一年好)。
賞析:品德學習是為了“長智慧、學做人”,過更好的生活?;顒又校贾昧艘粋€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任務,說說小鬼如何當家。學生消化、融匯了與過年有關的新知,化知為能,設計出一個個有意思、有意義的過年方式,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是教師通過課本上的知識,將課本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鏈接生活實例,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生活化,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將抽象的知識內(nèi)化成自身的知識,學會處理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實現(xiàn)道德與情感的升華,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
作者簡介:
林素娟,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德化縣潯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