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茗
摘 要: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教學難點本身也屬于教學重點。教學重點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質(zhì)、法則、計算等。
關鍵詞:數(shù)學; 難點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3-066-001
讓學生去穩(wěn)固教材中的重點,解決、突破教材中的難點。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去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識。
一、抓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穩(wěn)固重點
何為教學重點,“在教材內(nèi)容的邏輯結構的特定層次中占相對重要的前提判斷”,也就是“在整個知識體系或課題體系中處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內(nèi)容”。如果某知識點是某單元內(nèi)容的核心、是后繼學習的基礎或有廣泛應用等,即可確定它是教學重點。例如在三年級24時計時法中,學生必須要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這就是重點,在這部分教學中,我通過設疑,討論,總結,反思,練習,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去進行教學。首先我通過一個小故事進行導入,八點的接機時間讓學生認識到,一天中有兩個八點,而在我們實踐生活中,通常會說早上八點和晚上八點,這就引出了普通記時法,但是單單說八點是否有錯誤呢?在這里我就設下了伏筆,讓學生通過接下來的學習去辯證是否是錯誤的。再通過時刻表的認識,讓學生表象的認識到一天的鐘面是轉(zhuǎn)動兩圈的,而這兩圈中就有相同的數(shù)字?;居嫊r法是在前面加上時間詞加以區(qū)分,而為了更方便表述與書寫,就衍生出了24時計時法。通過練習與對比,讓學生自己認識到了24時計時法的簡便與使用上的方便。學生就會自己學習與理解。
二、抓住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突破難點
何為教學難點,一般指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理解和掌握起來感覺比較困難的關鍵性的知識點或容易出現(xiàn)混淆、錯誤的問題。例如在對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中,如何理解“當兩邊的和等于第三邊時,不能圍成三角形”,就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以在本節(jié)課上,我通過小組合作、記錄、討論、反饋、討論、總結、練習的方法讓學生來進行突破。
1.試著對一個例子進行研究
師:現(xiàn)在就請每個學習小組拿出一個例子嘗試著研究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向其他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
生:實驗,并嘗試著填寫實驗記錄單。(教師巡視學生實驗情況)
師:孩子們,我們先研究到這。剛才老師下去巡視時,發(fā)現(xiàn)有一些小組遇到了這樣的困難:不知該如何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師:是啊,得到一個三角形容易,得到三邊的長度也容易,可怎樣去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有些無從下手,其他小組有研究出來的嗎?(生答:有。)那我們聽一聽他們的研究成果,看看會不會對我們有所啟發(fā)。
小組1:我們小組選擇的三根小棒的長度是:2厘米、3厘米、7厘米,這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根小棒之間的關系是:2+3<7。
師:你們怎么想到用這兩根小棒長度的和同另外一根小棒的長度進行比較呢?
小組1:我們在研究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是因為2厘米的小棒和3厘米的小棒太短了。大家看,把這兩根短的小棒連起來還沒有這根7厘米的小棒長呢。
師:哦,這個小組是在研究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時,發(fā)現(xiàn)了三根小棒的長度之間存在著這樣一種關系。那第二個小組你們又是怎樣來研究的呢?
小組2:我們小組選擇的三根小棒的長度是:4厘米、5厘米、6厘米,這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是:4+5>6 4+6>5 5+6>4。
師:大家評價一下兩個小組的研究結果。
生:兩個小組在研究三邊的關系時,都是用兩邊的和跟另外一條邊進行比較,但第一小組只比了一組,而第二小組比了三組,我認為第二小組的研究更全面。
師: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嗎?
生:是。
師:第一小組能把你們的研究補充完整嗎?
小組1:2+7>3 ? 3+7>2。
師:通過大家的研究,我們明白研究三邊的關系就是用每兩邊的和同第三邊進行比較。
2.對多個例子進行研究
師:剛才同學們針對兩種不同的情況,各拿出一個例子進行了研究。那么,是不是所有具有這種關系(指板書)的三條邊就不能圍成三角形;而所有具有這種關系(指板書)的三條邊就能圍成三角形呢?我們只研究一個例子能說明問題嗎?
生:不能。
師:那該怎么辦呢?
生:研究更多的例子,這樣更具有說服力。
師:好,那就請同學們繼續(xù)進行研究。
小組1:我們小組是用擺的方法進行研究的。三邊的關系是:6+3>7 ?3+7>6 ?6+7>3……
小組2:我們小組是用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的。
師:同學們還想交流,這樣的例子能有多少?
生:無數(shù)。
這個問題通過實踐操作往往很難解釋清楚,因此我將操作與推理相結合,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tài)演示“當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時,三條線段重合,搭不成三角形”的過程,從而消除學生實踐操作與數(shù)學抽象之間的差異而形成的“誤解”。
教學中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還有很多,以上介紹的方法是針對一些知識點的教學單獨使用的情況,這些方法當然也可以聯(lián)合使用??傊?,我們要做到在教學中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努力實現(xiàn)“教無定法,貴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