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弘
【摘 ? ?要】物理是初中階段中比較難以掌握的一門學科,它學習時間不長,但知識點較大,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和相應的耐心才能掌握良好。但是隨著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內容的轉變,分值的變化,也讓學生學習起來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54
有人說得理科者得天下,雖說這句話可能有些夸張,但是也存在其合理性。畢竟物理在中考中也占了不小的比重,如果物理拖了學生的后腿,勢必會給學生總成績上帶來不小的影響。那么為了應對新課改背景下課程的改革,教師應該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成了教學的重要思考問題。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實驗教學來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初中物理相比于高中物理起來,更基礎,結論過程也沒有那么復雜。因為它是帶領學生走向高中物理深入學習的奠基石。因此,為了打好這個基礎,教師就應該注重學生掌握的扎實程度,讓初中物理教學成為實驗與理論結合的一門學科,讓學生學習起來更為靈活多樣。那說到這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要與實驗結合起來?其實我們應該明白物理歸根結底是一門實驗學科,因為實驗才會有了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整合最終才會得到結論,成為被人們廣泛運用的真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應該要注重實驗教學,讓學生能從實驗中探索得到結論。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進行理解形成學習記憶,不會像以往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物理知識,最終造成記憶不牢,學的不扎實,不能靈活運用的后果。另一方面,這也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很好的調動,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實驗教學中,通過觀察實驗過程,開發(fā)自身的思維,使大腦處于一種活躍的狀態(tài),分泌出一種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所做實驗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有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吸收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實驗教學,這些實驗并不一定要多么的復雜高大上,只要是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疑問,有自身探索的想法便行。
有人說那這些實驗會不會太簡單耽誤教學的內容了?其實這完全不用擔心,老話說的好紙上談兵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如果只是一味進行課堂的講解,學生怎么會理解好課堂的教學知識,如果學生不理解,光是紙上談兵又有什么用了?最終無論怎么講,學生可能仍會感到茫然。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學生們不能明白這些理論是怎樣形成的,感覺到很是抽象朦朧。因此實驗的目的在于教學的本身,不僅僅是為了一時的興趣激發(fā),而是為了給學生帶來一種課堂氛圍,能通過給學生在課堂進行設疑,從而給他們造成一種探究欲望,激發(fā)他們課下去主動探索的激情,這樣的效果才是教師真正想要看到的。學生能通過實驗培養(yǎng)好他們的物理學習能力,既能讓他們在實驗中學習,也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幫助他們在課堂學得更有干勁,促使物理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二、通過小組合作來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無論哪一科的學習,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新課程的改革下,不再像以前一樣認為課堂應該是無聲沉默的。如今,初中物理課堂需要更多的新鮮元素來使課堂更具有活力。這時小組合作學習便是物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前的課堂是以教師做主導地位,現(xiàn)在合作學習就要求要轉變這種現(xiàn)狀,要讓學生發(fā)揮出他們自身的主體作用,有更多的自我發(fā)揮空間。所以合作學習便是對以往教學方法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也是對其教學改革的一種回應方式。
在合作學習中進行物理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主動有針對性的學習,而且也能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從而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適應其個性化發(fā)展。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能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討論,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激發(fā)出更多的學習潛能。通過這種良性的師生互動,使得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強化,會讓他們在合作中懂得參與感受,成為其參與者創(chuàng)造者,主動去思考,去發(fā)表意見,去發(fā)現(xiàn)課堂上更多的物理知識。這樣經歷過后,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很難不被調動起來,形成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且從側面來看,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認知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形成了一個相互提問,然后討論,再到合作與交流最后解決問題的一個良性循環(huán)過程。而教師只需在一旁做好引導,觀察學生們的反應,適當作出一些補充說明即可,這樣也使得課堂教學也不會太過沉悶單調,還能有更充足的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實際問題,從而改進教學方式,適應學生們的發(fā)展需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對癥下藥。
三、做好課前導入,利用情境進行教學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動力,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先就要從學生的興趣上著手,讓他們產生對知識的興趣,才能推動下一步的更好教學。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該從課前導入入手。可別小看課前導入,它是決定一堂課能否有序進行的關鍵,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連頭都沒有開好,還談什么有效教學了?所以教師可以在導入新課時,設計一些不同的導入方式來開始本堂課的物理教學。形式多樣,能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通過這樣的導入方式來導入新課后,學生的好奇心能被激發(fā)出來,會使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做進一步的探索,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了課前的導入,以情境來進行物理教學,才能讓所學物理知識更加的形象生動,才會讓學生感到有種親近感,而不是覺得物理是一門深奧晦澀的學科,離我們很是遙遠。畢竟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在此過程中方便的不只是教師的物理課堂教學,更多的是為學生們帶來一個好的知識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熱情興趣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當然,教師在開展課前情境導入時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滿足好他們的學習心理,做到實事求是,因材教學。這樣創(chuàng)造的課前導入才會更加真實,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是一個培養(yǎng)的過程,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關鍵在于課堂氛圍的創(chuàng)造,要帶給學生們實質的教學感受,促使他們主動去學習探索,這樣最終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好,才能幫助學生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1]賈卓穎.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3(33):76-76.
[2]馬濤暉.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時代,2014(19):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