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典名著是經過歷史的洗禮而沉淀下來的精髓,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標志,其經過大浪淘沙的打磨留存至今,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經典名著的閱讀應從豐富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和培養(yǎng)審美情趣三方面進行。
關鍵詞:經典名著閱讀 語文能力 語文知識 審美情趣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對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大大加強,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明確的說明,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概括為四個方面,即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及文化的傳承與理解。[1]在此背景下,經典名著的閱讀應力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利用經典名著閱讀豐富語文知識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語文教材中的選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經典性,教師應當依照教材觸類旁通,引經據典,教授給學生遠多于課本的知識。但從當前高考改革的趨勢來看,教師只教授學生課本知識遠遠不夠,因此學生需要加大課外閱讀量,培養(yǎng)其自主閱讀的習慣,其中首選閱讀的就是經典名著,因為經典名著中蘊含著無數的寶藏。讀《詩經》可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能體會到“興觀群怨”的特殊作用,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君子之禮,更能了解、研究周王朝的歷史。[2]讀《論語》可知孔子的治學思想、教育思想,能了解孔子所處的思想文化高度燦爛的時代,明白“修身、治國、平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閱讀經典就如聆聽古人的教誨,能夠時刻審視自己。讀《三國演義》更能被書中的英雄氣概所吸引,其中的大智慧、大英雄雖然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書中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腦海中,那種仁義志氣、鞠躬盡瘁的精神一直引領著我們。還有唐詩宋詞更是經典中的一顆明珠,唐詩磅礴大氣,宋詞婉約清麗,讀唐詩宋詞不僅能讓我們出口成章,更能陶冶我們的情操。閱讀經典名著能豐富語文知識,擴大知識面,但只依賴課文中學到的部分遠遠不夠。作為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根據課程安排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作為學生應該加大閱讀量,積極適應當下的語文課程改革形勢,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利用經典名著閱讀提升語文能力
閱讀經典名著是為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其能夠學以致用,應用于實際。提升語文能力主要表現在寫作和口語交際兩個方面。因此,在平時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讓經典引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較大的發(fā)展。要使以上兩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學生在閱讀經典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學會復述故事情節(jié),梳理故事脈絡。2.掌握文章中塑造人物形象及描寫環(huán)境的方法。3.探究作者塑造每個形象背后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4.收集和積累名著中的名句和段落。閱讀一本經典名著真正要學會的是思考,而思考能力是具有質疑、理性分析、內省反思的能力。例如在讀《平凡的世界》時,要明白其中苦難與夢想的關系,要思考“孫少安為什么最終選擇與秀蓮在一起?”“孫少平為什么要遠走他鄉(xiāng)?他所追求的是什么?”“作者路遙為什么塑造孫少平為一個失敗的人物形象?”這幾個重要的問題,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將知識內化。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更能深入到作品中去體驗其深層次的內涵,極大地促進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三、利用經典名著閱讀培養(yǎng)審美情趣
語文教育專家謝象賢曾說過,“語文學習的特殊之處不是‘知的積累,而是‘感的探究?!遍喿x經典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對文本感知、探究,從而獲得審美感受的過程。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最意境深遠、用詞精準的莫過于詩詞曲賦,我國古代詩詞作品眾多,每個作家都有其不同的風格,如李白的豪邁大氣,杜甫的沉郁頓挫,李清照的婉約清麗。教師可以通過鑒賞古詩詞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如讀曹操的《觀滄海》,曹操本身就是一代梟雄,具有英雄氣魄,這種氣魄更是在詩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這首《觀滄?!飞习氩糠謱崒?,下半部分虛寫,氣勢磅礴、用詞精準,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由此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感悟其字里行間的意義,感受到詩中蘊含的美。古詩詞的優(yōu)美在于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表達出深遠的意境,讀完之后讓人回味無窮。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用審美的眼光去引導學生發(fā)現語文教材中經典作品的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經典名著閱讀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義務閱讀經典,且“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標”,閱讀經典的目的是從經典中讀取人生哲理,幫助青年成長和成才。一部經典名著甚至能推動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其中所蘊含的人生觀更是對青年的發(fā)展有較大的益處。經典名著是人們創(chuàng)造的精神產品,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義,更能夠滋養(yǎng)青少年的心靈。
參考文獻:
[1]王寧,巢宗祺.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解讀(2017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馮英妹.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經典名著閱讀[J].學苑教育,2018(23).
(作者簡介:高慧,女,延安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