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玉
摘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和學習在人的一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學老師不僅要自己喜歡讀書,有濃厚的閱讀興趣,還要引導學生讀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xiàn)在社會信息技術發(fā)達,電子產(chǎn)品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人們難以靜下心來認真的讀一本書。小學生活潑好動,閱讀對于他們來說更具有挑戰(zhàn)性。小學老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將閱讀教學進行的更加順暢。我將用“四種境界”解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閱讀興趣
引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提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分別是讀書的三種境界。讀書時學生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助力。教會學生閱讀,使學生喜歡上閱讀,是衡量以為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標準。閱讀的核心是“讀”,閱讀教學有多種方法,在這里我把閱讀教學分為“四種境界”。
一、培養(yǎng)一種閱讀習慣
小學生有靈活好動的特點,對新事物充滿好奇欲。學生在小學階段還不懂得約束自己。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細節(jié),要結(jié)合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特點??梢灾贫ü潭ǖ摹白x書課”,“讀書課”上面閱讀的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選擇,可以是課內(nèi)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具體的內(nèi)容不做限制。在閱讀課結(jié)束時候,同學們可以相互評價分享,把自己的閱讀故事講給別人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相同。老師可以采用“讀書一幫一”的方式,成立讀書小隊。由閱讀習慣好,閱讀能力強的同學帶領閱讀基礎薄弱的同學,在小隊同學的鼓勵幫助之下,可以讓基礎薄弱的同學堅持閱讀,提高閱讀興趣。在同學們都堅持一段時間的閱讀之后,會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當同學們都具備了基本的閱讀知識,老師可以組織“閱讀交流分享課”。讓學生分享閱讀心得。還可以采集大家閱讀的書目,把同學們都喜歡的書目或者文章展示出來,讓更多的同學欣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二、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在閱讀課上,老師的作用不只是監(jiān)督學生閱讀,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老師還要交給學生閱讀的經(jīng)驗和方法。教閱讀方法就要選擇閱讀教材,我認為課本就是最好的閱讀教材。課本的編排符合學生成長特點符合社會核心價值觀,課本體現(xiàn)了核心素養(yǎng)。老師不光要“講教材”還要學會“用教材”。從課本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教材的處理中,老師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梢詫滩牡膬?nèi)容歸類,采用“單元教學法”。比如說,把教材劃分為“記敘文”“抒情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等。這些分類在閱讀教學中,是基礎性的工程。老師可以將自己的歸類方法傳授給學生。在“記敘文”的教學中,可以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初讀課文,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哪些人和哪些事。然后,細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記敘脈絡,最好是能夠用自己的話把文章內(nèi)容給復述出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再讀課文,在這一遍的閱讀中,學生要找出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分析這些段落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體現(xiàn)了哪些寫作技巧。還有這些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在這里運用,起到的好處是什么。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設計中,稱作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簡單的來說,就是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還有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在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的部分,老師要重點分析,為什么要這樣寫呢?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這些問題拋之后,老師不要立即給出答案,要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索,讓學生體會寫作的奧妙,領會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思考分析的好習慣。
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課堂的主導,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組織教學。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都要以學生為主。閱讀教學是一門靈活性非常強的課程,要想讓閱讀教學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一言堂”的上課方式,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老師要放任課堂,而是要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如果老師只注重課堂的形式,課堂的規(guī)定,忽視學生自己的閱讀見解,是取不到好的效果的。
我們可以成立閱讀小組,在小組中自主合作交流探索,在小組中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運用課堂學到的閱讀方法。小組閱讀并不是無目的無計劃的閱讀。小組閱讀要制定目標和閱讀計劃,形成你追我趕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自覺主動的閱讀。比如在古詩的閱讀中,可以選擇以“季節(jié)”為主題來進行閱讀。學生分組閱讀,先梳理出描寫季節(jié)的古詩,然后看看詩人描寫最多的季節(jié)是什么,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現(xiàn)象,這些季節(jié)的描寫融入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樣的組織和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在活動舉行的過程中,老師要主導全局,及時補充調(diào)整,讓小組閱讀有序有效的進行。
四、擴寬閱讀面
上文提到的以教材為主的閱讀,主要是學習閱讀的方法。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只靠教材是不夠的。課外閱讀也非常重要。每個學生的興趣不同,喜歡的閱讀題材也就不同,課堂的閱讀知識滿足不了新時代的學生,老師可以和家長交流,共同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當然還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世界,積累更多的詞匯量,為以后的閱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校可以舉辦“親子閱讀活動”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和孩子還可以舉辦閱讀交流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詩詞大會,在比賽中分享閱讀體會和閱讀心得。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增強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結(jié)論:小學閱讀教學的任務非常艱巨,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老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學生融入課堂,融入閱讀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所有小學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小學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打造更加青春活潑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想.小學閱讀教學的“四種境界”[J].教書育人,2018 (35):68-69.
[2]曹公奇. 閱讀教學的四重境界[N]. 中國教師報,2018- 11-14(005).
[3]秦錫純.境美情真的三種境界──郭淑君閱讀教學特色談[J].黑龍江教育,1996(Z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