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潔瑤
【摘要】滑塊與木板類問題情境豐富,過程復雜,思維能力高,選拔功能極強。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容易思維混亂,顧此失彼,陷入困境。本文通過分類解析滑塊—木板模型,優(yōu)化解題思路,規(guī)避題海,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滑塊—木板”;高三復習;有效課堂
一、問題的提出
滑塊—木板模型可以鞏固和應用直線運動和牛頓運動定律的相關知識,作為力學的基本模型,在高三物理復習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學習并分析這類問題,有助于學生對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的提高,也為綜合應用動量與能量知識夯實基礎?;瑝K—木板模型的常見題型及分析方法如下。
1.基本情景
A滑塊與B木板的質量分別為mA和mB,靜止疊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 ,B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 ,板的長度L。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2.問題情境式教學
提出問題,構建模型,理論推導,教師先準備好學案,采用問題情境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推導、分析、歸納,問題情境式教學的過程。
二、“20+20”復習課教學模式
1.木板受到水平拉力
問題情景式教學過程表1
2.滑塊受到水平拉力
問題情景式教學過程表2
3.木塊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木板
問題情景式教學過程表3
4.木板突然獲得一個初速度
問題情景式教學過程表4
三、優(yōu)化解題思路,提升思維能力
以上是滑塊—木板類型問題的基本模型,受力分析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根本。至于滑塊與木板發(fā)生相對滑動的狀況,無非就是再找二者的位移和速度關系,優(yōu)化解題思路如圖:
四、反思和展望
通過上述案例的“20+20”模式,一邊講一邊練,再結合教師的精講以及聯(lián)系教師設置的情景與問題,讓學生在感悟和體驗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這樣學生的物理思維得到了鍛煉,而不僅僅停留在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的層面上。
轉變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師教學的核心與關鍵。教師須秉承“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宗旨,而不是固守于傳統(tǒng)的模式,向學生實施滿堂灌。教師在這方面要有意識的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學促教,以教導學,最終實現(xiàn)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fā)中心物理教材編寫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1.
[2]陳克利.透析滑塊—木板模型 演繹高考經(jīng)典[J].物理教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