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因材施教、師傳生受的個別教學是主要的教學形式;在大工業(yè)社會中,班級授課制成為普遍實施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千差萬別的學生接受統(tǒng)一的教學安排,難以發(fā)展人的全面?zhèn)€性。因此對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研究也就從沒有停止過。實施差異教育,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差異教學是指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開展差異教學,并不是要消除差異、求得個體的平均發(fā)展和個體間的齊頭并進,而是從重視和尊重學生差異出發(fā),通過開發(fā)學生學習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育資源和學生的差異資源,實施適合學生差異特點的、照顧學生差異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差異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改變。信息多媒化有利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構建交流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變抽象為形象,變邏輯為直觀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學環(huán)境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室、教科書、黑板三位一體的固定模式,教學方式上由單向被動地接受信息的受眾變成了多維的互動體。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促使過去的師教生學、先教后學、不教不學的單邊教學變?yōu)閹熒涣?、雙向互動、教學相長的雙邊教學。師生雙方各自在原有知識、經驗和認識的基礎上,理解對方,相互交流,溝通提高。把握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克服心理壓力,加深師生在準分離狀態(tài)下的情感交流和人際交往。差異教學不是對班級授課制的否定,教學要適應差異,更要重視學生在共性條件下個體差異的發(fā)展,強調在集體中發(fā)展個性。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發(fā)展自己才能的條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選擇性的課程內容設置,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盡可能滿足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教育實踐經驗表明,學生在集體中一方面吸收全體智慧的營養(yǎng),發(fā)展個性,另一方面在群體環(huán)境中得以發(fā)揮表現個性的特長。
差異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張學生以一種研究的態(tài)度去學習,促進了學生認知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主的精神,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的好習慣。從思想上來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但是差異教學模式在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教學中很難實現,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學方式,完善差異教學模式的育人手段。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部分學生學習還是非常被動的,而上述自學、探究交流是完全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有些學生是魚目混珠、濫竽充數,所以新課教學上“選題自測”不可缺少。教師可以根據檢測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效果,以便鎖定所需“重癥”對象??蔀槊鞔_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教師得批改自測,而一班有四五十個學生,如果學生完成相對應的習題時,全部面批絕無可能,教師是有心無力。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批改,即對學習能力較強、自覺性較強的學生組別,從中選取一兩名學生的自測題給予面批,并要求學生及時訂正,這樣也就為該組別的其他學生提供參考答案,然后大膽放手;但對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態(tài)度較差,很需要老師監(jiān)督、引導的組別,教師應該盡量全部面批、面訂。這樣按照學生學習的能力,分組別、分層次選題、做題。分組面批,會產生“你追我趕”做題的效益,畢竟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勝心與表現欲,尤其是同組別的學生能力相當,更容易產生競爭的氣氛,這樣學習的氛圍會更加濃厚,探究交流會更加激烈,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加強烈。
實施分組、分層教學應注意以下問題。實施分組、分層教學,如果不開展學生思想動員工作,就會使學生對分層教學產生不正確認識,結果會使部分優(yōu)等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使部分學困生喪失自信心和進取心,從而引發(fā)強烈的負效應。所以,對學生的分層,一般不需要讓學生知道,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即可,或者只讓學生本人知道,不需要在全班公布層次。分組、分層教學應分而有度,層次分得過死,會加重兩極分化。分組、分層教學的成功與否,學法指導是很重要的。不要只在平時教學中分組、分層,而在考試評價時卻沒有分層次,否則不利于正確評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也不利于平時的分層教學。不要只是從表面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實際教學操作中仍采取單一的教法,否則起不到分層的作用。分層評價方面應真正落到實處。雖然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堂提問、課后輔導、作業(yè)等方面,我們注意到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但對考試的最終評價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教師的心目中還是主要以考試成績論英雄。這種評價方式對C層學生的自信心、學習興趣打擊較大。
一般來說,凡是有利于實現教育目標的手段,都是可用的。但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小組建設只是實現該學科教育目的的一個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好信息技術與學科之間的關系,不能本末倒置。在課堂上,信息技術只能是服務于教學的,要適時適度,而不應該喧賓奪主。
總之,在課堂上巧妙地小組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強化刺激,變靜為動,化結果為過程,化抽象為具體,真正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流光溢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佳雨(1987-1-16),男,遼寧沈陽人,民 族:漢 小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