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良輝
摘 要:新的教育形勢下,自主探究學習日益引發(fā)關注。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教學課題,在日常教學中,一線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勤加思考和總結,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有效性。本文結合教學課例對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教學心得
義務教育階段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了接受學習外,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边@可以說是進近年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備受重視的源起。以下擬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及思考,對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作為較為系統(tǒng)地探討,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助益。
一、課程內容的選擇
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有必要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即課程內容要適合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大致來說,筆者所使用的西師版教材在課改后更加注重知識的生成思路,因而較為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盡管如此,仍應基于具體學情和課程特點靈活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具體來說,課程內容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探索空間和價值,便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其次要難易適中,確保學生在教師引導的自主探究學習能達到較理想的學習效果,而且通常情況下年級越高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就越容易取得良好效果,因為相對來說,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基礎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自制力和探索欲也都將較強。就比如本文所選擇的案例西師版六年級下冊《圓柱》一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系統(tǒng)地學過幾何方面的知識,具備自主探究學生的必要基礎,而該節(jié)內容難度并不很大但有著較強的探索性,其中包涵觀察、猜一猜、想一想以及課堂活動,特別是動手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很適合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因此大體而言改節(jié)屬于較為典型的案例。
二、自主探究學習的落實途徑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當然不是教師不聞不問,放任自流,更需要教師高效的組織和把控。按照課標中的說法,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則要做好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具體落實方式上,可以為學生布置合理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或是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取完成,而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任務完成過程和結果實施更具針對性和高效性的教學,同時注重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這樣才符合新課標理念的要求。通常情況下,為便于把控課堂進程和提高學習效率起見,常用小組合作方式。顯而易見,學習任務的設計和布置是開展自主探究學習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因為學習任務是該學習方式的組織核心和課堂主線。下面分為課前學習任務的合理設計與課堂上的具體落實兩個基本階段來加以具體探討。
三、自主探究學習任務的設計
學習任務的設計應在課前備課階段精心完成,一方面,這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指引,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任務完成成果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知識掌握情況,并實施針對性教學。很多教師認為所謂學習任務無異于習題或作業(yè)題,即先讓學生按照課本自學,然后做題,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解題結果進行講評。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的自主空間無疑是過大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固然得到了彰顯,但教師沒有充分地發(fā)揮主導作用。筆者認為,學習任務既不是單純的習題,也不是教學目標的生硬轉化,而是應依循于課本上的知識呈現(xiàn)過程設計一個體系,通常包涵一組若干的任務,任務的表述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這是三個最核心地問題,之所以要依據(jù)課本上的知識生成思路,當然是由于相對來說那是最符合學生思維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的,特別課改后的教材更為注重知識生成思路,這實際上即包涵有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便利的目的,可以說與新課標理念一脈相承。此外,每個任務都應兼顧學和練兩個基本方面,以便于學生即學即練,即時鞏固,同時也是為教師根據(jù)學生“練”結果有的放矢提供便利。在下面的課堂落實部分,我們結合課例來體會任務如何設計,事實上只有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比較到位的認識。
四、課堂上的具體落實
導入課堂并將學生分組后,即可開展正式的教學活動。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圓柱體實物,引入圓柱的概念,可利用教材上的素材如下圖:
讓學生觀察過后,通過多媒體屏幕出示任務一:①自主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嘗試畫出一個圓柱,并在畫出的圓柱上標出它各個部分的名稱,然后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相互對照答案,確保最終一致,并選出最優(yōu)版本的答案;②自主完成練習七第1題,然后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相互對照答案,確保最終一致,并選出最優(yōu)版本的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疑問隨時求助于小組長和老師。)
在各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深入學生中間,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出并給予指導,視各組進展情況及課堂總體進度安排,在合適的時機宣布該階段的學習結束,然后展示各組的任務完成成果,并據(jù)此成果和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就該階段而言,教學的重點是結合抽象的模型圖強調圓柱的底面、側面與高的概念。
然后出示任務二:組內成員一起觀察老師下發(fā)到組內的易拉罐圓柱模型,說說上下底面的圓是否一樣大?用剪刀沿易拉罐圓柱的一條高將其商標紙剪開在展開,看看是什么形狀?根據(jù)剛才的操作思考:若得知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如何求該圓柱的側面積呢?②小組長帶領大家回答①中的問題后,各成員自主完成課本上25頁的2、3題,以及練習七中的第2題,相互對照,確保答案一致。(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疑問隨時求助于小組長和老師。)
該階段中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活動與上一階段相同。教學的重點是結合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和學生一起總結:①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后是長方形;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柱的底面周長相等,寬與圓柱的高相等;根據(jù)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可以知道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即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然后是習題講評,加固學生的理解。
接下來出示任務三:①組內合理分工,測量老師提供的易拉罐圓柱模型的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其表面積,得出答案后組內成員之間交流測量的方法和表面積的算法。②先獨立完成想一想中的兩道求圓柱體表面積的題目,然后組內對照形成統(tǒng)一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疑問隨時求助于小組長和老師。)該階段的教學重點是與學生一起推導圓柱的表面積的算法,然后結合習題的講解使學生切實掌握。
最后出示問題四:先自主完成練習七第3、4、5題,然后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相互對照答案,確保最終一致,并選出最優(yōu)版本的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疑問隨時求助于小組長和老師。)該階段的教學重點是習題講評,要特別關注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的小組。
可以看到上述任務的設計大體依循于教材上的知識呈現(xiàn)思路,且每個任務都包涵了學和練兩個方面,充分了利用了教材上的資源。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則逐一出示任務,師生一起,循序漸漸、步步為營地完成整個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彰顯。
綜上,本文結合教學課例對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探討。事實上,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當然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教學課題,在日常教學中,一線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勤加思考和總結,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延青. 關于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 2014(2):101-101.
[2]陳春明. 淺談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性學習[J]. 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 2010(1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