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暢
摘要:由于中英兩語在主語使用上存在很大差異,在漢語英譯時要特別注意其處理方法。同時,語言中存在回指,在使用中文進行話題敘述時常對主語進行省略,也為英譯過程增加了難度。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解構(gòu)話題鏈對漢語文本進行分析,來解決這一翻譯難題。本文將以羅經(jīng)國先生《桃花源記》的英譯本為例,分析不同話題鏈的翻譯策略,意在為古代漢語的翻譯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回指;話題鏈;古代漢語
0 引言
中國古典散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劉宓慶(2005)教授曾將中國的經(jīng)史子集、詩詞書畫概括為自然美、人生美、人倫美、道德美、人格美和精神氣質(zhì)的永恒,可以看出,美學(xué)價值一直受到學(xué)者們的關(guān)注[4]。《古文觀止》是清朝初年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編古代散文精品,共收錄有222篇,其中 《前出師表》、《桃花源記》、《小石潭記》、《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著名佳作廣泛流傳于后世,也是文人墨客借鑒的經(jīng)典。
此文選取《桃花源記》為例,此篇散文出于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之手,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的代表作。散文中描述了一個和諧美好的世外桃源,是富有中國色彩的理想社會,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的一個精神家園。文章體現(xiàn)出了那時人心混亂、不安定的社會現(xiàn)狀,其創(chuàng)作旨在表達作者對當(dāng)時腐敗的東晉王朝的極度不滿,然而身處亂世卻無力改變社會現(xiàn)實,文章即是作者的精神與情感的表達。
本文將以羅經(jīng)國先生《桃花源記》的英譯本為例,先對英漢語言的異同點進行分析,進而指出古語英譯時應(yīng)遵循的翻譯原則。
1 英漢語言結(jié)構(gòu)比較
漢、英句子一般都有主語,在漢語中,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句子或分句使用了相同的主語,第二個句子或分局的主語可以省略,而在英語中,除一些特殊句式外(祈使句等)主語一般不可以省略。
王文斌、何清強(2016)曾對回指語的眾多定義作以概括,認為回指是一種語言形式或者表達機制,用指代或照應(yīng)前文出現(xiàn)過的事物[8]。李文丹(2005)認為:話題鏈由兩個或者以上的小句組成,小句之間需要靠話題進行連接,話題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顯性話題,也可以是零形主語[7]。屈承熹(2006:250)在前人研究進行了總結(jié),并提出了自己對話題鏈的定義,即“一組以零回指形式的話題連接起來的小句”[6]。因此,我們可以認回指可以通過話題鏈體現(xiàn)。
Ariel(1990)曾提出可及性理論:全程名詞信息量大,語言編碼更為復(fù)雜;代詞屬于信息量不大的中性指稱語;零星回指信息量最低,只能理解為心理上的指稱語[1]。對于漢語中的指稱語,鐘書能(2015)教授認為,在構(gòu)建話題鏈的過程中,漢語常使用原形、代詞或零形三種形式投射到語篇各分句中,實現(xiàn)為各分句主語,而英語只能以原形或代詞這兩種形式投射到語篇各分句中[9]。他還指出話題鏈的建構(gòu)的機制,即經(jīng)濟原則、信息結(jié)構(gòu)以及信息通達,為保證話題的銜接與連貫,需在以上三個原則的指導(dǎo)下進行話題鏈的構(gòu)建(鐘書能,2016)[10]。
而對于古語話題鏈的構(gòu)建,董秀芳(2015)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古語語篇中對指稱的省略比現(xiàn)代漢語更多,原因在于古語對于話題同指內(nèi)容的省略控制力度更大,此外,在古語的話題中,主話題還可以直接壓制與其不同指的成分,從而省略后續(xù)小句的主語[3]。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話題鏈中,主語在英語和漢語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以下我們將選取《桃花源記》中的部分譯語作為示例,進行進一步分析。
2 話題鏈在古語中的翻譯策略
2.1 典型話題鏈的翻譯策略
曹逢甫(1979/1995) 最早提出漢語話題鏈的概念,他話題鏈定義為:由一個或多語句組成且以一個出現(xiàn)在句首的共同話題貫穿其間的語段[2]。典型話題鏈中間沒有子話題或新話題,在主話題出現(xiàn)后,其后的若干小句會延續(xù)主話題的描[8]。孫坤(2014)按照零形主語的的表現(xiàn)形式對話題鏈作以分類,認為傳統(tǒng)話題鏈就是典型的零形式鏈[7]。
例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譯1 :As the words of his arrival spread, the entire village turned out to greet him. They told him that their ancestors had come to this isolated haven, bringing their families and the village people, to escape from the turmoil during the Qin Dynasty and that from then onwards, they had been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5].
例2: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譯2 :Liu Ziji of Nanyang Prefecture, a learned scholar of high repute, was excited when hearing the fisherman's story. He devised a plan to find the village, but it was not carried out. Liu died soon afterwards, and after his death, no one else made any attempt to find it[5].
例1在第一小句中引入話題“村人”,接下來的5個小句以“村人”為主話題展開敘述,皆使用了漢語中的零形主語。譯文將“村人”譯為“the entire village”將首句“聞有此人”處理為狀語從句的形式,將“咸來問訊”作為主句和起始句展開敘述,接下來使用代詞“they”作為主語,與漢語原文中的零形主語對應(yīng)。
例2以“劉子驥”為先行語,后6個小句將此人物作為話題進行延續(xù)。譯文中使用代詞“he”對漢語中的零形主語進行替代。其中,“未果”“后遂無問津者”是對話題的補充說明,服務(wù)于主話題鏈,譯文將其處理為并列句,使用連接詞“but”與“and”進行鏈接。
結(jié)合上面兩個例子,我們發(fā)現(xiàn),典型話題鏈連接順暢,其中無于話題無關(guān)語句穿插,處理起來較為簡單,對話題主語的翻譯多使用代詞。
2.2 套接式話題鏈的翻譯策略
套接式話題鏈由兩個話題鏈組成,首尾相接,由話題重疊部分進行銜接[6],這個重疊部分同屬于舊鏈與新鏈,這個機關(guān)叫兼環(huán),以下進行舉例:
例3:晉太元中,武陵人i捕魚為業(yè)。i緣溪行,i忘路之遠近。i忽逢桃花林j,j夾岸數(shù)百步,j中無雜樹,j芳草鮮美,j落英繽紛,漁人i甚異之,i復(fù)前行,i欲窮其林。
譯3 :In the year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lived a man in Wuling Prefecture who earned his living by fishing. One day, he rowed his boat along a stream, unaware of how far he had gone when all of a sudden, he found himself in the midst of a wood full of peach blossoms.The wood extended several hundred footsteps along both banks of the stream. There were no trees of other kinds. The fragrant grass was fresh and 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 fell in riotous profusion. The fisherman was so curious that he rowed on, in hopes of discovering where the trees ended[5].
例3中,第一個話題是“武陵人”,接下來的3個小句對話題主人物的經(jīng)歷展開敘述,均使用零形主語。而后小句中出現(xiàn)的“桃花林”成為新話題,替換原有話題,緊接其后的4個小句子對“桃花林”的美景展開描述,零形主語指代新話題“桃花林”。因此,小句“i忽逢桃花林j”既為舊話題鏈的結(jié)尾,也是新話題鏈的開頭,即為兼環(huán)。
譯文在首句中使用There be句型引入話題“a man”,接下來使用代詞“he”作為主語論述。在兼環(huán)小句中,出現(xiàn)新的話題“a wood full of peach blossoms”,在后續(xù)語句并都以“the wood”為主語,但皆是對桃花源景色的描寫。景色描寫結(jié)束后,通過使用原型主語“the fishman”重新回到舊話題。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發(fā)現(xiàn),套接式話題鏈會在兼環(huán)語句中使用主語原型引入新的話題,在新的話題引入之后,可以使用主語的代詞形式進行后續(xù)論述。在景物描寫中,句子主語會發(fā)生變化,如上例中的“The fragrant grass”“beautiful and peach petals”,也會使用“there be”這種無主語句型,但都在前述話題范圍內(nèi),屬于一個話題。
2.3 內(nèi)嵌話題鏈的翻譯策略
內(nèi)嵌話題鏈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較復(fù)雜,即一個篇章雖然針對一個主話題展開描述或討論,但中間插入了子話題鏈,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穿插的子話題鏈服務(wù)于主話題鏈。屈承熹(2006)認為:話題鏈可以作為話題中的插入成份使用,我們以主話題鏈與次話題鏈的概念對其進行區(qū)分[6]。內(nèi)嵌式話題鏈與套接式話題鏈有相似之處,但內(nèi)嵌話題鏈在首個小句中一定會有兩個先行語,若有多個子話題鏈,則會出現(xiàn)多個先行語(王文斌、何清強,2016)[8]。
例4:(村人i)問(此人j)今是何世,i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j一一為具言所聞,i皆嘆惋。
譯4:They were curious to know what dynasty it was now.They did not know the Han Dynasty,not to mention the Wei and the Jin dynasties.The fisherman told them all the things they wanted to know.They sighed[5].
在此句中有兩個先行語“村人”和“此人(漁人)”,話題為“村人”,后續(xù)零形主語即是對“村人”的指代。董秀芳(2015)曾指出,上古漢語中語段話題控制與其同指的小句主語的省略力度很大,即使中間有由不同于語段話題的成分做主語的小句插入,后續(xù)的與語段話題同指的主語仍然可以省略[3]。此句中間穿插了以“此人”為主語的小句,我們可以認為以“村人”為主語的小句屬于主話題鏈,而“此人j一一為具言所聞”為子話題鏈,服務(wù)于主話題鏈,后續(xù)的“i皆嘆惋”與主話題同指,則省略使用零形主語。這種話題鏈需要讀者利用個人經(jīng)驗與心智模型對主話題鏈和子話題鏈進行辨別,所以需要注意使用場景,以免讀者發(fā)生混淆。
譯文中的首個小句沒有提及子話題鏈主語“the fishman”,在后文需要利用子話題鏈說明時使用了主語原型,而后繼續(xù)使用代詞繼續(xù)話題的陳述??傮w來看,內(nèi)嵌式話題鏈以主話題為主線,需要利用子話題進行說明時引入主語原型,而后仍然延續(xù)主話題鏈的敘述。
2.4 復(fù)雜話題鏈的翻譯策略
在實際情況中,話題鏈的使用情況較為復(fù)雜,往往無法歸類到以上三類中,這就產(chǎn)生了復(fù)雜話題鏈。復(fù)雜話題鏈是多種話題鏈的雜糅,可能包含兩種或三種類型的話題鏈。以下將以《桃花源記》中的源文文本為例,作以分析:
例5:(漁人i)既出,i得其船,i便扶向路,i處處志之。i及郡下,i詣太守j,i說如此。太守j即遣人k隨其i往,k+i尋向所志,k+i遂迷,k+i不復(fù)得路。
譯5 :Once out,the fisherman found his boat and rowed homeward, leaving marks all the way.When he came back to the prefecture,he reported his adventure to the prefect,who immediately sent people to look for the place,with the fisherman as a guide.However,the marks he had left could no longer be found.They got lost and could not find the way[5].
此例便是內(nèi)嵌式話題鏈與嵌套式話題鏈的雜糅?!皾O人”為首個小句省略的主語,接下來使用零形主語延續(xù)話題,直到“i詣太守j”引入新話題“太守”。我們發(fā)現(xiàn),在新話題引入之后,“i說如此”仍舊是舊話題鏈的延續(xù),而在下一小句“太守j即遣人k隨其i往”中延續(xù)新話題。于是我們可以認為,新話題的顯性主語“太守”內(nèi)嵌于舊話題鏈中,既作為舊話題鏈的一部分,又是新話題鏈“太守j即遣人k隨其i往…”的起點。在新話題中,首個小句引入了三個對象,分別為“太守j”“人k”以及上一句話題鏈的主語“其i”,“太守j”是主話題,但接下來則是對“人k”和“其i”展開敘述,于是我們可以將此句理解為兼環(huán)(引入新話題k和i)首置的嵌套式話題鏈。
對于譯文,我們可以在“However”前切分,作為原文兩句的的銜接點。在譯文中,首句使用了主語原型“the fisherman”作為話題,接下來使用代詞“he”替代原文的零星主語展開敘述。對于“太守j即遣人k隨其i往”的處理,譯文使用了一個同位語從句“he immediately sent people to look for the place”對“the prefect”進行說明,將本應(yīng)是下一句的話題嵌入此句,即引入新的話題“people”,然后對新話題進行延續(xù)“They got lost…”。我們發(fā)現(xiàn),后文并沒有再提及“the prefect”,可能因為這一話題在原文中僅出現(xiàn)在兼環(huán)中,譯者出于經(jīng)濟原則將其簡化,跳過了這一部分。而后文也沒有出現(xiàn)其他顯性主語,僅有代詞主語“they”,而前文以復(fù)數(shù)形式出現(xiàn)的主語只有“the people”,此時讀者可能會產(chǎn)生疑惑,認為其指代代為“the people”,不過這一點并不會影響原文的大意理解,可以不作具體分析。
在對復(fù)雜話題鏈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于前三種話題鏈,復(fù)雜話題鏈的處理更為靈活,作者可以出于語言的經(jīng)濟原則,精簡表達,靈活變換主語的位置,使得譯文流暢不繁瑣。但在處理時需要注意不要發(fā)生混淆,使讀者產(chǎn)生困惑。
3 結(jié)語
通過對話題鏈進行解構(gòu),我們發(fā)現(xiàn)典型話題鏈脈絡(luò)清晰,其中無于話題無關(guān)語句穿插,對話題主語的翻譯多使用代詞;套接式話題鏈會在兼環(huán)語句中使用主語原型引入新的話題,在新的話題引入之后,可以使用代詞進行后續(xù)論述;內(nèi)嵌式話題鏈以主話題為主線,需要利用子話題進行說明時引入顯性主語,而后仍然延續(xù)主話題鏈的敘述;復(fù)雜式話題鏈的主語處理較為靈活,譯者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對主語位置進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使得語言精簡、流暢。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由于上古漢語語篇比現(xiàn)代漢語語篇中的指稱省略更多,在翻譯過程中需要對話題線以及省略的主語進行分析,在英語翻譯過程中清晰地指出省略的主語,才能準確、通順地傳達原文信息。
參考文獻
[1]Ariel,M.Accessing NP Antecedents [M].London:Routeledge,1990.
[2]曹逢甫.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邁向語段分析的第一步(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 Discourse Analysis) [M].謝天蔚,譯.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3]董秀芳.上古漢語敘事語篇中由話題控制的省略模式[J].中國語文,2015(04):306-314+383.
[4]劉宓慶.翻譯美學(xué)導(dǎo)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5.
[5]羅經(jīng)國.古文觀止精選( 漢英對照)[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5.
[6]屈承熹.《漢語篇章語法》[M].潘文國,等,譯.北京:北京語言大學(xué)出版社,2006.
[7]孫坤.漢語話題鏈的特點與本質(zhì)——兼論話題鏈與零回指的差異[J].漢語學(xué)習(xí),2014(6):52-63.
[8]王文斌,何清強.漢英篇章結(jié)構(gòu)的時空性差異——基于對漢語話題鏈的回指及其英譯的分析[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16(5):657-668.
[9]鐘書能,游麗平,張云霞.論語篇翻譯中話題與主語的通達機制[J].當(dāng)代外語研究,2015(12):65-68+73+78.
[10]鐘書能.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tǒng)攝作用[J].外語教學(xué)理論與實踐,2016(01):85-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