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有
2017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頒布后,為推動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地,廣大中學教師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運用史料進行教學作為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得到廣大教師的推崇。然而,筆者在日常聽課中卻發(fā)現(xiàn)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部分教師在運用史料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種偏差,陷入了“印證式”史料教學的誤區(qū),與課程標準要求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存在較大差距。本文以“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分析”這一教學內(nèi)容為例,對什么是“印證式”史料教學,如何克服這一弊端從而讓史料實證素養(yǎng)落地進行探討。
一 、“印證式”史料教學的基本特征
例1:教師首先呈現(xiàn)史料如下(本文所舉之例都是與洋務運動失敗相關史料)
材料一 :洋務派在辦理洋務運動的整個過程中,機器主要靠進口,技術人員主要聘請洋工洋匠,洋工洋匠在受聘期間挾技居奇,惟利是圖,核心技術獨立完成,回避中國工匠。如崇厚籌辦天津機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務,委托英國人總管,籌備了三四年,耗資不少,但進展不大。
材料二 :慈禧太后權利欲極重,又善于玩弄權術,大力扶植那些反對奕和洋務派的頑固勢力,用以牽制奕和洋務派。
材料三:1875年后,慈禧太后極力拉攏奕寰,并利用他排斥奕,奕寰寵信日隆,勢力也隨之膨脹,而奕的權利處于日漸減弱之勢。
材料四:“西人立國具有本末,雖禮樂教化遠遜中華,然其馴致富強亦具有體用。育才于學堂,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步趨,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足恃歟?”
(以上材料來自某課例,原課例無材料出處)
教師設問:根據(jù)以上史料,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回答:沒有技術,重用洋人;頑固派的阻撓;不改變原有制度。這些答案和教師預設或和教材內(nèi)容基本一致。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印證式”史料教學的基本特征如下:
訂做史料。教師根據(jù)課本或其他資料預設既定結論,再根據(jù)這些結論去尋找相應“史料”,這些“史料”基本是為預設結論量身訂做的,引導學生往預設的結論方向去思考,忽略學生應有的選擇、甄別、解讀、質(zhì)疑、辨析等思維過程。
結論性史料多。尋找的史料多為一些結論性、觀點性的“史料”,這些“史料”大多是對課本結論的另一種表達或縮寫,內(nèi)容沒有難度,答案也基本無須思考,如上述“史料”1、2、3都為這類“史料”。
不注意時空條件。部分史料為了印證預設的結論,不考慮其出現(xiàn)的時空條件,只為某個預設的結論而選擇摘取,如前面材料4。
設問簡單。教師的設問多為簡單的材料信息提取類別,如根據(jù)材料歸納、分析、指出某歷史現(xiàn)象的原因或影響。
以上即為“印證式”史料教學的基本特征,這種教學模式與真正的史料教學差距甚遠,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所要求的史料實證更不相符。
二、克服“印證式”教學弊端,探索史料實證培養(yǎng)途徑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概念凝煉為:“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xiàn)歷史真實的態(tài)度與方法”,“是諸素養(yǎng)得以達成的必要途徑”[1]。據(jù)此概念出發(fā),結合中學歷史教學實際,筆者認為對中學生而言,史料實證的內(nèi)涵應該包含:能認識史料意義和史料收集的基本方法;能夠?qū)碓床煌?、觀點不同的多種史料進行價值辨析;能提取相關史料的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分析問題,重構歷史認識;樹立起求真求實的意識、培養(yǎng)科學闡釋的表達能力和探究能力。從此概念與內(nèi)涵出發(fā),筆者認為克服“印證式”史料教學弊端,探索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樹立師生史料實證意識是前提。
史料實證首先是一種態(tài)度,作為課程的主導者,中學歷史教師自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正確辯證地看待中學教材的各種歷史結論,樹立史料實證的意識,這是克服“印證式”史料教學的前提。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滲透了諸多史料教學元素,非常注重學生的參與性,而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史學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運用史料論證問題,進而增強其史料實證素養(yǎng)[2]。只有老師具有了史料實證的意識與素養(yǎng),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將這種意識與素養(yǎng)傳遞給學生。
(二)從豐富史料來源中做好史料辨析是基礎。
唐納德﹒湯普森說:“教師的重要活動之一是篩選和精簡資料,對資料進行相當專業(yè)的評判,以便適用于學生,使他們能對資料進行充分的考慮,并在提出他們的想法時有效地運用資料。”[3]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收集史料時,要根據(jù)探究的問題與教學內(nèi)容盡量搜集原始史料或有代表性的典型史料,史料的類型要多樣,不能只選與教材或教師觀點相一致的史料,要多元互證,彼此相關,形成較為完整的證據(jù)鏈,避免落入“印證式”史料教學的窠臼。
例2.:
材料一 :“銅線之害不可枚舉,臣僅就其最大者言之。夫華洋風俗不同,天為之也。洋人知有天主、耶穌,不知有祖先,故凡入其教者,必先自毀其家木主。中國視死如生,千萬年未之有改,而體魄所藏為尤重。電線之設,深入海底,橫沖直貫,四通八達,地脈既絕,風侵水灌,勢所不必至,為子孫者心何以安……籍使中國之民肯不顧祖宗丘墓,聽其設立銅線,尚安望遵君親上乎?”
——(清)工科給事中陳彝在1875年9月針對修電報的一道奏折
材料二:“鐵路和電報線對當?shù)氐那鍑嗽斐闪司薮蟮睦_,它們經(jīng)常被人為地中斷,尤其是電報線。天朝的人民無法理解電報的工作原理,他們認為是洋人雇用了機敏而無形的鬼神,在線路內(nèi)來回穿梭,傳遞信息?!苯Y果“有一次,因電報線附近某個人生病,一夜之間,一英里長的電報線就被毀壞了?!?
——1877年《紐約時報》
教師設問:這兩段史料屬于什么史料?這兩段史料的價值如何?這兩段史料可以用來證明什么問題?在學生回答與教師補充的基礎上,學生學會分辨一手和二手史料;認識史料的多樣性;通過相同問題不同角度的史料分析養(yǎng)成學生的多重證據(jù)意識。
(三)提升問題思維含量是關鍵。
從問題入手,培養(yǎng)論從史出的能力,是培養(yǎng)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關鍵。史料收集完成后,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必須呈現(xiàn)一個層次逐步推進,搭起一個思維的“腳手架”,舉例如下:①以上史料或某段史料的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是什么?②以上材料或者某段史料可以得出什么結論?你的證據(jù)是什么?③某幾段史料是否相互矛盾?相互矛盾與沖突的史料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結合多方信息判斷這些史料的價值與信度。④以上史料就某個歷史現(xiàn)象有多個不同的論述,這些論述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不同?⑤以上是關于某個歷史現(xiàn)象的多種史料,分析、整理、辨析這些史料并得出合理的結論。
例3.:
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袊詮?,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
材料二:“西洋政教規(guī)模,弟雖未至其地,留心諮訪,考究幾二十年,亦略聞梗概?!?/p>
——李鴻章致郭嵩燾的信
材料三:與例1材料四相同
——1884年兩廣總督張樹聲去世前夕的《遺折》
材料四 :就文化保守性而言,洋務派和頑固派只具有相對意義,或者說二者具有同一性, 洋務派“中體西用”說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路徑依賴。頑固派由于自我文化中心主義的優(yōu)越感而產(chǎn)生對西方文明的拒斥心理,不懂得不變法之害。除了文化路徑依賴,也包括各種制度路徑依賴,制度創(chuàng)新不足是早期現(xiàn)代化的重大障礙。
——王亞明 《洋務運動失敗原因再審視》
材料五:中日談判期間,伊藤博文與李鴻章的對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伊藤:十年前,我在天津時曾同大臣談過改革問題,為什么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一件事情得到改變或改進呢? 我為此深感遺憾。李: 先生,當時聽你談論此事,不勝欽佩,而且,我以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變你們的習俗,以致達到現(xiàn)在的水平,也十分羨慕??墒?,我國的事情受傳統(tǒng)束縛太深,我簡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王亞明 《洋務運動失敗原因再審視》
材料六:“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nèi)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以為吾中國之政教風俗無一不優(yōu)于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
——梁啟超 《李鴻章傳》
教師設問如下:
(1)關于洋務派對待西方制度問題,材料一、二、三是否存在矛盾?根據(jù)三則材料出現(xiàn)的時空條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與材料四、五之間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3)綜合上述材料,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基于什么目的?其評價是否完全公允?說明你的判斷依據(jù)。
(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洋務運動失敗的獨特原因是什么。
設問分析:問題(1)是辨析史料和理解史料作者的意圖,回到當時的歷史現(xiàn)場去理解歷史人物;問題(2)是利用不同史料進行史料之間的互證;問題(3)也是理解史料作者的意圖;問題(4)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史料獨立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這些設問層層遞進,有思維的梯度,通過設問將史料與問題整合在一起,形成與“印證式”史料教學完成不同的教學情境,從而達成史料實證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四)培育獨立探究的能力是目標。
前文所述都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對所收集的史料進行辨析、解讀然后重構歷史,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高級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前文所述的基礎上,教師應積極拓展學生學習的范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建構一套自主探究的流程:圍繞教學關鍵——史料收集整理——探究生成問題——史料辨析論證——建構歷史解釋——形成實證精神[4]。例如,針對洋務運動失敗原因分析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還可以提出問題: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除課堂所學之外還可能有哪些解釋?如果要提出一種新的解釋,你可以從哪里收集史料?收集好史料之后如何去整理、辨析這些史料?如何在此基礎上得出一種你認為合理的歷史解釋?并布置為學生課后自主探究的作業(yè),這樣可以培育他們獨立探究的能力。
三 ? 結語
綜合前文所述,要克服“印證式”史料教學,關鍵在于教師,中學一線歷史教師應該從新課程教育理念出發(fā),積極樹立史料實證意識,收集整理合適的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運用能力;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解讀史料并重構歷史;開拓 學生視野,提出學習主題,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史料,并對史料進行解讀,分析、解決相關歷史問題,提出自己的歷史解釋;最終達到真正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目標。
【注釋】
[1]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頁。
[2]劉航:《“史料實證”素養(yǎng)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科教導刊》2017年第24期。
[3]于友西:《歷史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6頁。
[4]江子磐:《“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內(nèi)涵、考測和教學路徑》,《歷史教學問題》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