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

2019-09-10 07:22:44劉同山徐雪高
改革 2019年9期
關鍵詞:政府補貼經營績效家庭農場

劉同山 徐雪高

內容提要:培育家庭農場,需要關注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利用全國1501個種植業(yè)家庭農場監(jiān)測數據,使用處理效應模型(TEM)并結合WLS回歸,分析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政府補貼能夠顯著提高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但也會促使家庭農場主過度擴大土地面積并推動土地租金上漲,造成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下降。具體而言,獲得政府補貼可以讓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分別提高8.12%和9.59%,但是會讓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減少468.87元,每畝土地租金增加291.07元。為了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fā)展,政府應擴大家庭農場補貼覆蓋面,調整補貼思路,完善補貼政策。

關鍵詞:政府補貼;家庭農場;經營績效

中圖分類號:F3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543(2019)09-0128-10

隨著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zhèn)非農領域轉移,農業(yè)兼業(yè)化、老齡化日趨嚴重。“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成為我國農業(yè)發(fā)展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農業(yè)生產的特性決定了家庭經營具有特殊優(yōu)勢。國際經驗表明,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普遍形式和基礎支撐。目前,美國約有203萬個家庭農場,家庭農場提供的農產品產量占美國農產品總產量的89.4%。與中國農業(yè)資源稟賦相似的日本,自1961年起就立法支持“自立經營農戶”(類似于家庭農場)的發(fā)展。時至今日,家庭農場已成為日本農業(yè)發(fā)展的骨干力量。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農業(yè)經營效率和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需要大力培育家庭農場。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yè)經營主體發(fā)展”。為了加快家庭農場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2018-2022年)》要求實施家庭農場及其他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guī)模經營。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建立健全支持家庭農場發(fā)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從國際經驗看,政府的支持政策(如信貸支持、財政補貼等)是發(fā)達國家家庭農場形成和發(fā)展壯大的堅強后盾。我國的家庭家場已進入快速發(fā)展期,加強支持政策特別是補貼政策研究,對提高政策支持精準度和效率、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

一、相關文獻綜述

與改革實踐相比,有關家庭農場的理論研究明顯滯后。在家庭農場績效評價方面,有學者將評價體系分為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率兩大類六個維度指標,以此來充分反映家庭農場規(guī)?;?、集約化、市場化、企業(yè)化的現代屬性,但是并沒有運用該指標體系進行實證分析,因而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實際可操作性值得進一步探討。有學者將評價體系分為財務性和非財務性兩大類八個維度指標,并運用主觀賦權法對山東省休閑型家庭農場績效進行評價。有學者將家庭農場看成一個多投入單產出的決策系統(tǒng),運用變動規(guī)模報酬下的投入導向DEA模型分析了種植型家庭農場的經營效率。另有學者對中外家庭農場經營績效評價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中國家庭農場經營績效評價指標存在忽視生態(tài)績效權重、多而煩瑣、欠缺實用性等不足。

因數據獲取困難,關于政府補貼如何影響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研究屈指可數。僅有的幾篇文獻主要基于某個地區(qū)的家庭農場樣本進行分析,且得出的研究結論不太一致。例如,有學者對上海市松江區(qū)家庭農場的情況進行了分析,發(fā)現政府補貼最突出的效果是直接增加了家庭農場收入,在提高土地產出率方面幾無作用。有學者通過對湖南省301個家庭農場數據的SEM計量分析發(fā)現,政府扶持不會直接影響家庭農場的經營績效,但會通過提高企業(yè)家才能、改善經營環(huán)境對其產生顯著的間接影響。上述研究為理解政府扶持在家庭農場發(fā)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參考,卻因樣本選擇、研究方法等原因,未能就政府補貼的具體效果及其作用機理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為此,本文借助全國家庭農場跟蹤監(jiān)測數據,從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的政策目標出發(fā),采用計量方法研究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這對于貫徹落實中央部署、更好地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加快家庭農場培育有著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政府補貼是政府出于扶持和鼓勵經營的目的直接給予家庭農場、企業(yè)等微觀市場主體的無償性貨幣資產,包括一般性的發(fā)展資金補貼、補償性收入和針對特殊項目的專項補貼。除可以影響土地投入、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外,政府補貼還可以通過影響勞動力在農業(yè)和非農部門的配置來影響家庭農場的勞動投入。因此,政府補貼會影響家庭農場的經營行為和收入。

從作用機理來看,政府補貼主要從兩方面影響家庭農場收益:一方面,政府補貼可以通過減少家庭農場的投入來改善其收入狀況。政府補貼是政府對家庭農場直接性的資金注入,可以在投入當年直接增加家庭農場現金流量,從而改善家庭農場的經營狀況。有學者基于對1000多個農戶數據的調查發(fā)現,中國針對小農戶的農業(yè)補貼,主要是一種增加小農戶收入的轉移支付政策。原農業(yè)部對3073個家庭農場的跟蹤監(jiān)測發(fā)現,2015年有1631個家庭農場獲得了政府補貼,平均每個家庭農場獲得的補貼額為8.00萬元,這些家庭農場的純收入為26.72萬元。數額如此大的政府補貼顯然會提高家庭農場收入。另一方面,政府補貼會促使家庭農場擴大規(guī)模,并吸引其將更多的家庭勞動力投向家庭農場,進而影響家庭農場經營規(guī)模及經營收入??紤]到補貼成本和典型家庭農場的示范帶動作用,政府補貼會傾向于選擇規(guī)模較大的家庭農場進行扶持。雖然針對小農戶的政府補貼不會影響農戶的經營規(guī)模和要素投入,或者說不會扭曲小農戶的生產經營行為,但是對家庭農場而言,較大額度的政府補貼會改變其經營規(guī)模和投入,從而間接影響家庭農場的收入。種糧的收益較低,為了獲得合意的收入,家庭農場有擴大土地經營規(guī)模的動力。政府補貼提高了以糧食生產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戶的糧食生產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糧食種植面積的擴大。經營規(guī)模的擴大又會促使家庭農場主將更多的家庭勞動力投向農場,減少非農就業(yè)時間,從而增加農場自有人員的人均凈收益(以下簡稱“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谏鲜龇治?,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假說1:政府補貼能夠直接增加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

假說2:政府補貼會促使家庭農場擴大經營規(guī)模,進而提高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

除影響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外,政府補貼還會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一是“大規(guī)模偏好”的政府補貼可能會讓家庭農場主經營的土地面積超過合理規(guī)模,造成土地粗放經營,降低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在技術和管理能力約束下,每個農場都有一個最優(yōu)規(guī)模。超過一定限度后,農場規(guī)模越大。農場效率就會越低。這種農場規(guī)模與農場效率的“逆向關系”為相關文獻所證實。二是農場規(guī)模不僅會影響同一種作物的生產效率,而且會影響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從而造成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損失。或者說,由于與糧食相比,果蔬等經濟作物的機械化程度低,所需的勞動投入更多,因此家庭農場規(guī)模越大,農戶越只能借助農業(yè)機械化的優(yōu)勢種植糧食作物,而難以種植附加值更高的作物。基于全國1740個家庭農場數據的計量分析,發(fā)現隨著土地經營規(guī)模的擴大,非糧作物種植比例顯著下降,土地經營規(guī)模較大的樣本更傾向于較高比例種植糧食作物。為了務農成本最小化,兼業(yè)或離農小農戶也更傾向于種植糧食作物。三是政府補貼助推了土地租金上漲,加劇了地租對農業(yè)利潤的侵蝕。如果以佃農(租地經營者)為主,面積補貼將以土地租金的形式轉移給土地所有者(在中國是擁有土地承包權的農戶),對土地產出的激勵效應將會減弱。有學者對中國農戶數據研究發(fā)現,大部分政府補貼都以租金的形式轉移給了土地承包人,而不是土地經營者?!度珖r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的數據顯示,土地成本占產值的比重從2005年的11.33%增加至2017年的20.17%,利潤占產值的比重則從22.38%下降至-1.17%,地租侵蝕利潤的趨勢非常明顯?;诖?,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說:

假說3:政府補貼促使家庭農場主增加經營土地面積,進而降低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

假說4:政府補貼會推動土地租金上漲,從而降低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

三、模型、數據與變量

(一)計量模型

本文的目的是基于大樣本農場調查數據,分析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假設家庭農場經營績效是政府補貼及其他變量的線性函數,則可將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回歸方程設定為: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補貼會影響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反過來,家庭農場經營績效也可能會影響家庭農場是否獲得政府補貼,或者說政府補貼與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可能存在互為因果的內生性問題。為了解決政府補貼與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可能存在的互為因果的內生性問題。這就需要一個顯著影響家庭農場是否獲得政府補貼但不直接影響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變量作為前者的工具變量(IV),進而使用可以處理內生性的處理效應模型(TEM)進行計量分析。

TEM估計結果直接反映了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影響的邊際效應,即政府補貼從0變到1時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變化情況。要考察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整體影響,可以在TEM估計系數的基礎上,計算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影響的平均處理效應(ATE)。ATE的計算方程為: (3)式中,E(Yi|Ti=1)表示有政府補貼時的家庭農場經營績效;E(Yi|Ti=0)表示沒有政府補貼時的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借助ATE,可以考察政府補貼全覆蓋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有何影響。此外,檢驗發(fā)現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與政府補貼不存在內生性問題,故本文在計量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的影響時,采用可以處理異方差性的WLS進行估計。因該計量方法較為常見,此處不作詳細說明。

(二)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原農業(yè)部對全國31個?。▍^(qū)、市)、91個縣(市、區(qū))的約3000個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種養(yǎng)結合家庭農場發(fā)展情況的監(jiān)測調查。監(jiān)測內容包括樣本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比如經營規(guī)模、成本收益等。2016年,樣本家庭農場為3073個,其中種植業(yè)家庭農場2050個。監(jiān)測調查不僅詢問了農場主家庭農場的純收入(2050個種植業(yè)家庭農場平均純收入為22.9萬元),而且詢問了家庭農場的總收入和不含家庭自有勞動力成本的總成本,進而計算出家庭農場凈收益,以便與農場主報告的家庭農場純收入進行交叉驗證。為了保證數據質量,本文剔除家庭農場凈收益與農場主報告的家庭農場純收入差別超過樣本家庭農場平均純收入5%(1.145萬元)的樣本,以及選定變量后有數據缺失的樣本,最后剩余1501個有效種植業(yè)家庭農場樣本。接下來本文使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三)變量說明及描述性統(tǒng)計

1.被解釋變量

家庭農場經營績效是本文的被解釋變量,具體可以從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和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三個方面來衡量。為了考察政府補貼影響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的作用機理,本文亦將家庭農場土地面積、家庭農場土地租金作為被解釋變量,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作進一步分析。

2.核心解釋變量

政府補貼是本文的解釋變量。在具體衡量時,本文把2015年家庭農場獲得政府補貼情況分為未獲得政府補貼(=0)和獲得政府補貼(=1)兩類,構建“反事實”分析框架,進而采用IEM和WLS方法估計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不過,考慮到政府補貼與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因而需要找到一個影響政府補貼但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沒有影響的工具變量(IV)。在我國,農場主的能力可以分為經營管理能力與處理好政府關系的能力兩類。是否獲得政府補貼與是否為示范農場,顯然都與農場主和當地政府的關系密切相關。而且,是否為示范農場不會直接影響農場的績效狀況,因此本文用其作為前者的工具變量。檢驗發(fā)現,該變量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工具變量。

3.其他解釋變量

家庭農場經營績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借鑒相關學者的做法,在回歸模型中控制農場主個人特征(企業(yè)家才能)、資源要素投入、復種情況、經營管理特征等因素。上述各變量的定義與描述性統(tǒng)計如表1所示。

另外,表2給出了未獲得政府補貼與獲得政府補貼兩類樣本家庭農場各變量的均值比較。具體來看,兩類樣本在家庭農場凈收益、是否為示范農場、農場主是否受過專門培訓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相比,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都顯著更高。不過,簡單的均值比較只是初步表明了兩類樣本家庭農場在很多方面存在明顯不同,要更準確地考察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影響,還必須進行更為嚴謹的計量分析。

四、實證結果分析

表3給出了被解釋變量分別為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時,對樣本家庭農場進行TEM估計的結果。結果表明,在選擇方程中,反映農場主處理好政府關系能力的“是否為示范農場”、反映農場主管理能力的“是否領辦農民合作社”,都會顯著影響家庭農場是否獲得政府補貼。在結果方程中,控制農場主個人特征、資源要素投入、復種情況、經營管理特征等因素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相比,獲得政府補貼既可以提高家庭農場凈收益,又可以提高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假說1和假說2得到證實,政府補貼確實可以顯著提高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同時,結果方程還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常用勞動力個數越多、經營土地面積和自有農機具價值越大,家庭農場凈收益越高。不過,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與常用勞動力個數呈顯著負相關。表明家庭農場用工不是越多越好。這一結果的出現,可以歸因于農業(yè)生產的技術特點、較多勞動力合作成本的上升以及農業(yè)機械對勞動的替代。另外,農場主領辦合作社、使用測土配方時,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都顯著更高。考慮到這兩個指標反映了農場主的經營管理能力,上述結論不難理解。

基于TEM估計系數,可以分別考察獲得政府補貼和未獲得政府補貼時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平均處理效應(ATE),進而預測出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的影響。表4所示的ATE估計結果表明,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相比,獲得政府補貼可以讓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分別提高8.12%和9.59%??梢?,政府補貼確實顯著地提高了家庭農場的經營收益,或者說很好地實現了農民增收這一政策目標。假說1得到進一步證實。

理論分析表明,政府補貼除了直接影響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外,還可能轉化成地租、推高土地租金,從而間接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產生負向影響。本文接下來對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和家庭農場流入土地租金作進一步計量分析,以考察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經營績效的間接影響。

表5中WLS回歸模型的調整R2值為0.700.表明方程對數據擬合得較好。WLS回歸結果表明:一方面,政府補貼會對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產生負向作用,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相比,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減少468.87元:另一方面,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與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負相關。考慮復種情況后的經營土地面積每提高1%,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減少16.38元。上述結果都通過了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將WLS回歸結果與表4的中間一列的,TEM回歸結果相結合,可以發(fā)現政府補貼確實可以顯著增加家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進而降低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假說3得到證實。

表5最后一列的TEM回歸結果表明,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相比,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流入土地租金每畝增加291.07元,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梢?,與相關學者對普通農戶的研究結論相似,對家庭農場而言,政府補貼會轉化為流入土地的租金。由于農場主要是租地經營,且地租占家庭農場經營成本的比重相當大(樣本家庭農場的地租成本平均占家庭農場總成本的30.23%),高企的地租造成了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損失。假說4亦得以證實。另外,對比表5第二列和最后一列中是否獲得政府補貼的估計系數發(fā)現,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的負向作用(-468.87),高于對土地租金的正向作用(291.07)。兩者之間的差距(177.80),可以認為是因經營土地面積過大,致使家庭農場不能調整種植結構或被迫粗放經營而造成的績效損失。

總的來看,正如理論分析的那樣,政府補貼可以直接改善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此外,政府補貼還會從三個方面間接影響農場經營績效:第一,政府補貼會使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面積超出其管理能力,導致經營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降低以及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下降:第二,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下降的負向作用小于家庭農場土地面積擴大帶來的總收益增加,因此擴大土地面積是農場主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第三,政府補貼確實會推動地租上漲,一定程度上侵蝕家庭農場經營收益。

五、結論與政策啟示

家庭農場是培育新型職業(yè)農民、增加農民務農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農業(yè)經營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為了考察政府補貼對農民增收、農業(yè)增效的影響,本文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全國家庭農場監(jiān)測數據,基于TEM計量分析模型構建了“反事實”分析框架,估計了政府補貼對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和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的影響,并結合WLS回歸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發(fā)現:一方面,政府補貼能夠顯著提高家庭農場凈收益和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獲得政府補貼可以讓家庭農場凈收益、家庭農場人均凈收益分別提高8.12%和9.59%:另一方面,政府補貼會讓農場主過度擴大土地面積并推動土地租金上漲,造成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下降。與未獲得政府補貼的農場相比,獲得政府補貼的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減少468.87元,而每畝土地租金增加291.07元。就樣本家庭農場而言,經營土地面積每提高1%,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下降16.38元。

上述研究結論可以給我們以如下政策啟示:第一,擴大家庭農場補貼覆蓋面。當前我國家庭農場發(fā)展仍處于初期階段,數量還不夠多。在當前務農收入相對較低、農民務農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政府補貼可以改善家庭農場經營收益,進而提高農戶發(fā)展家庭農場的積極性。因此,要認真落實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增加財政資金,擴大家庭農場政府補貼的覆蓋面,建立健全家庭農場普惠補貼制度,提高補貼的廣度。第二,調整家庭農場補貼思路。一要避免將政府補貼與家庭農場經營面積掛鉤。政府補貼要推動農場主增收,更要以提高家庭農場經營效率為導向,重視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的提高,切實推動農業(yè)增效。二要減少對單個家庭農場的補貼額度。我國的人地關系決定了大農場、超大農場只能是極少數,因此政府應當減少對大農場、超大農場的補貼額度,將政府補貼向更多適度規(guī)模的中小家庭農場傾斜。三是探索政府補貼從以貨幣化補貼為主向家庭農場生產條件改善、家庭農場主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土地流轉平臺規(guī)范化建設等方面轉變。第三,完善家庭農場補貼配套政策措施。加強水利、電力、交通、通信等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家庭農場的生產條件,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大對家庭農場參與政策性農業(yè)保險的補貼力度,開發(fā)適應市場需要、家庭農場能夠接受并有一定盈利空間的保險產品,逐步使家庭農場向保成本、保收益推進。在信貸和稅收等方面對家庭農場主采取優(yōu)惠政策,落實對家庭農場的用地、用電、用水等優(yōu)惠政策。

(責任編輯:丁忠兵)

猜你喜歡
政府補貼經營績效家庭農場
區(qū)域經濟效率與公平兼顧
基于微觀尺度下的政府補貼與企業(yè)成長關系
物流業(yè)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析
政府補貼對企業(yè)出口行為有效性研究
資本結構對經營績效作用關系文獻綜述
對外經貿(2016年9期)2016-12-13 05:16:35
沂源縣家庭農場發(fā)展現狀及對策
家庭農場經營模式下參與主體目標取向及社會效益分析
理論導刊(2016年11期)2016-11-19 16:05:04
家庭農場法律屬性探析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09:56:03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5:03
淺析家庭農場發(fā)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4:27
博兴县| 长治县| 临泉县| 甘泉县| 荣成市| 磐安县| 曲水县| 淳安县| 华池县| 伊川县| 毕节市| 静海县| 津市市| 高淳县| 平南县| 平罗县| 廊坊市| 兴城市| 上高县| 佛山市| 志丹县| 仁寿县| 淄博市| 青浦区| 宁蒗| 沙坪坝区| 邵东县| 昌乐县| 宕昌县| 汉川市| 怀远县| 海兴县| 玉林市| 金华市| 瓮安县| 乌拉特后旗| 宜兴市| 周口市| 偏关县| 晋州市|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