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要:讓科學教學“接地氣”就是要讓科學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課前“接地氣”的導入談話更易于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教師可以與學生聊聊新近發(fā)生的事情或者談談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課中“接地氣”的內(nèi)容更易于操作,教師可以把“紙上談兵”變?yōu)閷嶋H操作,還可以把教師演示變?yōu)閷W生的分組實驗;課后“接地氣”的拓展活動更易于實現(xià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挖掘常規(guī)物品的潛力,開發(fā)新型器材的價值。
關鍵詞:科學教學;接地氣;內(nèi)容設計;拓展活動
讓科學教學“接地氣”就是要讓科學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本文將從課前的交流談話、課中的內(nèi)容選擇、課后的活動拓展三個方面,結(jié)合課例談談自己的實踐與思考。
“親其師信其道”在這里還不能很傳神地表達我的觀點,“鍋不熱餅不靠”這種接地氣的俗語倒更貼近我想表達的想法。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正式啟動之前,最好有個“預熱”的過程——公開課教學尤是如此。當我們俯下身子,跟學生或“聊聊家常”或“套套近乎”,使他們敞開心扉,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這樣的課堂才易于成為師生心靈交匯的場所?!邦A熱”的話題,我喜歡選擇以下兩種類型。
(一)新近發(fā)生的事情
比如,去年春天我下鄉(xiāng)送教,執(zhí)教的課題是“一切都在運動中”。因為是借班上課,事先沒有與學生接觸,師生彼此都很陌生,如果此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效果難以保證。于是,我與學生展開了如下對話:
師:同學們,離上課還有幾分鐘。待會兒就要上課了,我們互相還不認識。咱們先來熟悉熟悉。好嗎?
師:我姓李,名進,木子李,前進的進。
生:(略)
(學生其實很機靈,立即意會,也依照我的表述方法,自報家門。)
師:我是一名科學老師,我來自東坎實驗小學。
生:(略)
師:我是開車到這里來的。你呢?
生:(略)
(交流三四個學生,期間上課鈴響)
坐車、騎車或是步行來到學校,這是剛剛發(fā)生的事情,學生印象深刻且有話可說。這個話題能夠很快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接著,我話鋒一轉(zhuǎn):
同學們,我想問問大家,盡管我們居住在四面八方,但我們都來到了學校這個地方。從你們各自的家到學校,我們所有人在某個方面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個變化是——
學生立即就能想到“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再接著追問“位置”為何會發(fā)生變化,順勢引入本課所要研究的主題一“運動”。
(二)身邊熟悉的事物
有一次,我赴南通市參加省小學科學閱讀教學研討會并執(zhí)教自編教材公開課“走近聲音世界”。面對臺下幾百位來自全省各地的老師,學生難免會有些緊張。為了活躍一下氣氛、釋放一下學生緊張的情緒,我與他們“聊開了”。
師:同學們,還沒到上課時間,咱們先來聊會天。今天我們在座的老師大部分來自南通以外的城市,你能向他們介紹介紹南通嗎?
生:(略)
(這個話題很寬泛,學生可以談南通的風景名勝、名人趣事、特產(chǎn)小吃……他們從狼山景區(qū)、濠河風景、張謇故居、如皋董糖、沈繡紅樓娓娓道來,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
師:孩子們,老師要給你們點個大大的贊!你們對身邊的人、事、景有這多多的了解,說明你們平時經(jīng)常走進自然、社會這樣的大課堂。其實。我們不僅要在學校里讀有字的圖書,也要走進社會閱讀自然、社會這樣的“無字之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節(jié)與閱讀有關的科學課“走近聲音世界”。
科學教材中有許多涉及動手操作的內(nèi)容,但因為經(jīng)費、師資等原因,學校通常不太可能為各項活動配備專項器材,有些即使配備了一部分,也僅是供教師演示之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發(fā)揮能動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可替代器材的搜集活動中來,從而為科學教學中相關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一)變“紙上談兵”為實際操作
科學學科五年級上冊“照鏡子”一課中有一項制作潛望鏡的活動。在一個課時內(nèi),教師既要完成科學知識的教學,還要動手制作一個牙膏盒潛望鏡,這是一項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所以,在以往的教學中,我與大多數(shù)老師一樣都是“紙上談兵”——講一講原理,談一談制作方法,然后讓學生回到家里去制作。至于學生的制作結(jié)果,基本也都是不了了之。
但近兩年,隨著對STEM課程理念的領悟,我愈發(fā)覺得制作潛望鏡的小活動中還是有大文章可做的。想一千次不如實干一次,于是我開始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課例。今年三月,在赴坎北小學送教時,我特地選擇了“制作簡易潛望鏡”這節(jié)課作為本次送教的公開課。
要上好制作潛望鏡這樣的課,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搜集到足夠數(shù)量的長方體盒子。通過課前教師的宣傳發(fā)動,學生興致高漲,幾乎人人都帶來了長方體的盒子,而且種類、型號各異,有牛奶盒,有牙膏盒,有化妝品包裝盒……尋找紙盒于教者而言是個難題,而對于學生則是舉手之勞。
當學生搜集到的大小不一的盒子遇到我提供的只有一種規(guī)格的平面鏡(3×4×0.1cm軟玻璃鏡片)時,學生必須腦洞大開,否則鏡片的安裝就會出現(xiàn)問題。這就使得他們有了手腦并用的機會:當鏡片小于盒子時,他們要考慮或把鏡子做成“內(nèi)置式”(如圖1,在鏡片背后做個三角形支撐),或把鏡片“延長”做成“插片式”(如圖2,用雙面膠把鏡片貼在卡紙上,再把“延長”后的鏡片插入側(cè)面的斜口中);當鏡片大于盒子時,他們則可以直接做成“插片式”(如圖3,把鏡片直接插入側(cè)面斜口)。
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收獲頗多:從如何開列材料清單,到制定操作流程,到繪制施工圖紙,到按圖施工,到測試改進,再到交流展示,所有學生都“真刀真槍”地做了一回小小工程師。
(二)變教師演示為分組實驗
小學科學教材中有不少演示實驗,這些實驗大多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如果優(yōu)選其中的部分精品實驗加以擴展,變教師個人演示為學生分組實驗,會特別受到學生的歡迎。
但眾所周知,常識技能學科教師一般課時量都比較充足,就以我自身為例,本學年我執(zhí)教10個班的科學課,如果所有的分組實驗全靠我自己來準備,那將很難實施,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更是一句空話。如何克服這一難題?我的做法就是發(fā)動學生參與其中。
比如,執(zhí)教六年級上冊“變色花”一課時,我就將以往的演示改成了分組。我先提前一周列了一份搜集清單,逐班“廣而告之”——如果同學們能提前搜集好下列物品并清洗干凈,下周我們將開展一項特別好玩的科學研究活動。每位同學所要準備的材料如下:1.青霉素類的透明小藥瓶2只;2.500ml以下的礦泉水瓶1只;3.帶膠帽的化妝品瓶1只。對于學生而言,準備這些材料并不算難,即使有少數(shù)學生未能完成準備任務也無關大礙一組內(nèi)其他同學充足的器材足夠使用。
于是,上課時,我讓學生用礦泉水瓶收集制作好的紫甘藍汁(見圖4)替代了實驗室的試劑瓶(見圖5);以帶膠帽的化妝品瓶替代了實驗室里的滴瓶(見圖6);以青霉素藥水瓶作為反應容器替代了試管(見圖7)。
這樣的活動安排,大大減輕了我的工作量,我只要準備一些專用實驗儀器及耗材,如紫甘藍、溫開水、密實袋、白醋、燒杯等,再以自選超市的形式對學生開放就可以了。于是,A班學生實驗完畢,他們自行打掃“戰(zhàn)場”,帶走自備的器材(他們會很積極地收拾走自己的東西,因為那是他自己搜集來的“寶貝”);B班學生再開展實驗時又是一套自己的材料,省去了我逐組清洗、擺放的繁瑣,節(jié)省了體力更節(jié)省了時間,重要的是讓學生有了更多的“真刀真槍”搞實驗的機會。
受課堂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活動往往無法充分展開,學生科學探究的熱隋無法充分釋放,比如像“飼養(yǎng)春蠶”“觀察月相”這類中長期的探究活動,就要求教師要有意識地把探究活動引向課外,延伸到家庭、社會與自然中去,而不能把課堂當作教學的起點與終點。這里,我暫且不談中長期科學活動的設計與安排,而是就如何在接地氣的氛圍中靈活開發(fā)短、頻、快的課外小項目談談自己的看法。
雖說,科學學習最終應運用于日常、服務于生活。但對于學生來說,我們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而應把一些科學活動當作是學生課外的“娛樂”項目,讓他們在隨處可見的物品甚至廢舊用具的拆卸、拼裝、組合中游戲和玩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課內(nèi)所學應用于課外,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與浸潤。
(一)挖掘常規(guī)物品的潛力
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物件,哪怕是一只筷子、一顆螺帽、一枚鐵釘、一只紙盒、一段鐵絲、一張報紙,只要稍加挖掘,都可以成為“科學游戲的道具”。
比如在學習了“怎樣移動重物”之后,學生對平衡尺的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于是在課的尾聲,我出示了自制的小桿秤(見圖8),一只筷子、一枚螺帽、一只盒蓋、幾段棉線、幾截鐵絲,如此簡單的幾件東西就制作成了一個小巧的桿秤,并用它現(xiàn)場秤出5枚一元面值硬幣的重量大約為30克,學生感到非常神奇。此課結(jié)束后,許多學生都尋找材料制作了小桿秤,并到我的辦公室來找我較準。
再比如,在學習了“太陽鐘”一課之后,我又啟發(fā)、引導學生組成探究小組,搜集糖果盒、卡紙、鐵絲等材料制作日晷(見圖9),并與學生一起用日晷測量時間(見圖10)。
(二)開發(fā)新型器材的價值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產(chǎn)品層出不窮。因此,科學教師在挖掘常規(guī)物品潛力的同時,也應做到與時俱進。
比如,在學習“簡單電路”的時候,我們在課堂中呈現(xiàn)給學生的通常是標配的器材(見圖11),通過點亮小燈泡讓學生理解“閉合”電路。課后,常有學生向我詢問到哪里可以買到上課時用到的小燈泡(見圖12)。通過市場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市面上這種商品的確很少見了。如何才能滿足學生這種自發(fā)探究的熱情?于是,我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新型器材的開發(fā)——LED小燈珠。
我常在小區(qū)的垃圾筒旁發(fā)現(xiàn)左鄰右舍更換的燈具,便試著拆卸其中的LED燈條(見圖13),通過焊接引線(見圖14),把它們接入水果電池的電路之中(見圖15),就組成了水果電池。與“電池、開關、小燈泡、導線”組成的傳統(tǒng)電路相比,水果電池屬于“升級版”,它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但困難阻擋不了他們探究的腳步——不會焊接沒關系,將針穿人導線的絕緣套內(nèi)(見圖16),這樣既保證了針與導線的良好接觸,細小的針尖又便于探尋LED燈珠的觸點;一個人無法操控,可以找兩三人合作,學生樂在其中。
類似于廢棄的LED燈條、報廢玩具車馬達這樣的新型(這里的“新型”相對于實驗室內(nèi)的老舊器材而言)器件比比皆是?!疤幪幜粜慕云鞑摹?,這是我從事科學教學多年以來最深切的體會。我希望通過這種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在走出課堂之后,能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身邊的“寶貝”,并在與這些“寶貝”的親密接觸中練就聰明的腦、靈巧的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總之,在當下倡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代,我們不能因循守舊,也不能高掛云端,而是要以“接地氣”的心態(tài)為學生搭建素養(yǎng)提升的“階梯”。當他們沿著這些階梯拾級而上欣賞別樣風景時,我們也會感受到教學帶給我們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