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君
【摘要】全面了解學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前提。繪畫心理分析便是班主任了解學生的一種新穎而又有效的方法。只需一支筆、一張A4紙、一塊橡皮就可以迅速獲得學生的豐富信息;只需簡單畫一棵樹、一間房子、一張自畫像,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成長歷程和心理狀態(tài),小測試在班主任工作中卻可以發(fā)揮大作用。
【關鍵詞】繪畫心理分析;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德育
繪畫心理學現(xiàn)階段繪畫心理分析已從針對心理病患個體的學術(shù)工具逐漸發(fā)展為心理咨詢、臨床治療等領域的重要手段。繪畫心理分析雖然與繪畫有關,但卻不需要分析者與繪畫者具備任何的美術(shù)功底。而且它操作性強,直觀性強,對于修習過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教師來說,極易掌握。從班集體的初建到極端個案處理,從考試壓力測試到學生心理健康追蹤,繪畫心理分析漸漸成為常規(guī)了解方法的重要輔助。
一、“樹木畫測試”在班集體初建期的應用
萬事開頭難,對于起始年級或半途接班的班主任而言,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更顯重要,也更為困難。通過觀察法,班主任最先注意的往往都是學優(yōu)生、品質(zhì)優(yōu)良生或后進生、品行頑劣生。而且觀察法之于缺乏表現(xiàn)欲或性格特征不夠鮮明的學生而言,也存在著片面性和滯后性。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呢?我們可以嘗試“樹木畫測試”。
2017學年第一學期,筆者接任三年級(2)班的班主任工作。在開學第一節(jié)課,給每一位學生發(fā)了一張A4紙做了一項這樣的測試:請聯(lián)想你的成長經(jīng)歷畫一棵樹。
要求:(1)可隨意添加其他事物。
(2)不得討論和互相參考。
(3)豎著使用A4紙,畫好后在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時間是10分鐘。
為了消除學生心中的戒備,讓他們畫出最自然的一面,筆者并沒有宣布這是一次心理測試。學生覺得有趣,就迅速地開始完成自己的樹木畫。在接下來的一周內(nèi),筆者一方面通過與學生、科任教師、家長的溝通來了解學生,另一方面又通過大量時間來進行課內(nèi)課外的觀察。而其余零散的時間,就用來分析他們的樹木畫?!叭祟惡芏鄷r候的思維、心理活動和情緒體驗等,通過繪畫就可以將這些無意識安全而順暢地釋放和表達出來?!庇^察和分析樹木畫就是深入了解學生,甚至是了解那些不被他們自身和社會接納的信息。
案例分析(一):“爬向果實的蟲兒”
圖1是小財同學的樹木畫。通過繪畫心理分析(關于繪畫心理分析的技巧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詳細介紹)可以初步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
(1)畫面整體偏左——對過去有一定眷戀。
(2)樹冠扁平——明顯有壓力。
(3)果實大而多——想法很多,不知從何做起。
(4)偏右側(cè)兩個碩大果實——對未來有一定期盼。
(5)鳥及鳥巢——對家庭依賴。左側(cè)鳥居巢,而右側(cè)離巢——對家庭的未來有焦慮。鳥巢線條雜亂而集中呈陰影狀——焦慮。
(6)樹葉邊緣呈銳角——有一定攻擊性。
(7)樹干有蟲——害怕被竊取果實。
(8)線條多隨意潦草,尤其是根部線條——浮躁和缺乏耐心和信心的表現(xiàn)。
(9)樹干筆直高聳——有上進心、性格直率。
很快,小財同學的表現(xiàn)也印證了繪畫心理分析的部分正確性。短短的一周里,他就在班級內(nèi)“脫穎而出”。上學遲到、上課不是睡覺就是隨意接話擾亂課堂、課間瘋鬧甚至與同學打架、課后不做值日,很晚才回家、課本與文具丟三落四、家庭作業(yè)一筆不動、且向老師撒謊。但筆者從科任教師和同學口中得知,小財之前雖然成績不算特別優(yōu)秀,可一直也算是努力,直到上學期初他的行為習慣才漸漸惡化。根據(jù)他的樹木畫,筆者斷定問題的根源可能是在家庭。于是,筆者將小財確定為第一個家訪目標。經(jīng)過家訪調(diào)查,筆者了解到小財?shù)母改冈谏蠈W期決定要二胎,但卻疏于與孩子溝通,忽略了小財?shù)母惺?。隨著母親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小財?shù)膲毫σ惨稽c點大起來。他焦慮、恐懼,害怕新生兒會奪走他的愛,從而導致后來的種種變化。繼而,筆者對癥下藥,經(jīng)過和他父母的幾番努力,小財?shù)膶W習生活漸漸回到了正軌。
二、針對特殊德育個體的運用
個性傾向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相對穩(wěn)定的意識傾向,是個體選擇和從事某種活動的基本動力系統(tǒng),它決定著人對客觀事物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行為的方向。如果溝通對象是極度內(nèi)向者,教師就簡單地貼個“內(nèi)向”的個性傾向標簽,那么就不能真正而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復雜而又隱秘的意識傾向和活動動因,所以,“自畫像測試”的應用就會讓溝通和了解事半功倍。
案例分析(二):針對極度內(nèi)向生的“自畫像測試”
小梅是一個內(nèi)向的小女孩,坐在班級前排,雖然不愛講話,但學習很上進。當小梅的媽媽第三次在電話中告知筆者,小梅經(jīng)??摁[著不肯上學,筆者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定忽略了什么,筆者幾次嘗試和小梅溝通,她都一直低著頭,一聲不響,雙手局促不安地糾纏在一起。當筆者明確問及她不喜歡上學的原因時,她便默默地垂淚。筆者意識到談話法無法取得突破。于是,嘗試了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豐富心理信息的“自畫像測試”。筆者放下一顆糖,讓小梅在筆者的座位上畫自畫像,筆者則離開,留給她一個寬松的心理空間。圖2是小梅同學的自畫像,通過繪畫心理分析可以初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
(1)人物較小且位于畫面的左下——性格較為自卑,缺乏安全感,逃避未來。
(2)頭部與軀體相比顯得較小——在智力上不夠自信,有一種無力感。
(3)模糊的鼻子——缺乏主見,做事較猶豫。
(4)沒有畫耳朵——不善于傾聽
(5)嘴唇小呈一字形——內(nèi)心比較糾結(jié)壓抑,不善于表達,情緒低落。
(6)五官整體上小而模糊——對自己的長相缺乏自信。
(7)脖子細長——有追求,渴望被認可。
(8)圓衣領——傳統(tǒng)保守的表現(xiàn)。
(9)中線紐扣——性格較為固執(zhí)。
(10)手臂較細,沒有畫手——缺乏理想目標及執(zhí)行力,對未來焦慮。
綜合這些分析結(jié)果,筆者才真正了解小梅的內(nèi)心。這個外表沉默而又上進的孩子內(nèi)心中是這樣自卑和焦慮。她對五官的描畫尤其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筆者猜測,正是她對自己相貌的不滿而導致內(nèi)心的敏感和脆弱。隨即,筆者在學生間秘密展開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結(jié)果讓筆者感到痛心。原來班級里幾個頑劣的男生經(jīng)常會公開拿小梅開玩笑,言語中充滿了對她長相的嘲諷與侮辱。正是在這些滿是負能量的語言的刺激下,才導致了小梅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她哭鬧著不肯上學的原因就有了線索。
在關注她敏感內(nèi)心的同時,筆者還注意到她在繪畫中呈現(xiàn)出的積極的一面,即有追求,渴望被認可。筆者決定三管齊下,一方面嚴厲懲治幾個頑劣的男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把握教育契機,通過《我的自信從這兒來》《尊重一棵樹,果實才香甜》兩節(jié)班會課來進行集體德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與科任教師合作,在課堂評價上和作業(yè)批改上多表揚小梅,課下適當讓她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培養(yǎng)她的自信心。兩年來,小梅雖然依然內(nèi)向,一說話就會臉紅,但她已經(jīng)可以和老師、同學們溝通。她不再恐懼上學,回到家里也愿意把學校里的趣聞分享給父母,而且學習上也進步很多,并在班級里英語課代表。
三、在德育效果的追蹤檢驗中的應用
無論是樹木畫、自畫像、房樹人都記住著被測試者繪畫時的大量心理信息,間隔若干時間,當被測試者再一次拿起畫筆繪畫同樣的內(nèi)容時,即使是一些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因素也可能發(fā)生變化。
案例分析(三)從前后對比中看成長
圖3是小梅同學在間隔兩年后所繪的自畫像。將圖3的繪畫心理分析結(jié)果與圖2的分析結(jié)果加以比較,可以得到這樣的異同點。
相同點:
(1)頭部相對軀體較小——在智力上不夠自信,有無力感。
(2)模糊的鼻子——缺乏主見,做事常猶豫。
(3)一字小嘴——不善表達,不愿意傾訴。
(4)脖子細長——有追求,渴望被認可。
不同點:
(1)與圖2中人物小且位于畫面左下不同,圖3中的人物較大且位于畫面中下方??梢娦∶返淖员靶睦硐肆撕芏?,而且更加關注現(xiàn)實。
(2)圖3中所畫的耳朵雖然很小,是不善于傾聽別人意見的表現(xiàn),但與圖2中沒有畫耳朵相比,與外界溝通的主觀意愿已經(jīng)顯得積極很多。
(3)圖3中畫了手,與圖2相比是行動力增強的表現(xiàn)。
通過圖3和圖2的對比,一個兒童兩年來的心理變化就顯現(xiàn)出來。如果讓一個兒童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一年都畫一幅自畫像或樹木畫,那么留下來的紙張將記錄下該兒童心理成長過程,成為重要的德育參考資料。由此可見,繪畫心理分析可輕易地實現(xiàn)德育效果追蹤,并且可以作為德育工作成果的重要檢測標準。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繪畫心理分析作為一種新穎的了解學生的方法,既便于教師群體掌握又簡單易行。教師并不是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療工作者,這也提醒我們,不能夠武斷地全部相信繪畫心理分析的結(jié)果。所以在應用時只可以作為輔助而不可喧賓奪主。繪畫心理學正處于方興未艾的時期,筆者相信,隨著繪畫心理學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同仁加入探索的隊伍中來,讓越來越多的師生在這項新技術(shù)中獲益。
參考文獻:
[1]嚴虎.沉“墨”的源代碼——開啟繪畫心理分析之門[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2]劉學蘭,陳筱潔.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