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潞潞
摘 要:微寫作是寫作教學的輔助手段,它以篇幅短、內(nèi)容精、耗時少為廣大學生所接受,考驗的是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寫出高質(zhì)量文章的能力。在微寫作教學中,運用支架模式教學,能夠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一個橋梁,在支架的輔助下,將寫作任務分解,減輕學生認知負擔,幫助他們獲得寫作的成就感,認識自己潛在的發(fā)展空間。
關鍵詞:支架模式;微寫作;運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在他的認知負荷理論中提道:如果學習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學習者的工作記憶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學習將變得無效。支架式教學的出現(xiàn),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認知負荷。
維果斯基認為學生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xiàn)有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通過學習進而挖掘出來的潛在能力水平。支架式教學就是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建立一種能幫助學生理解的支架,讓學生逐步掌握和內(nèi)化所學的知識技能。這樣就能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建立一種聯(lián)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任務,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讓學生盡快完成學習目標。
筆者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寫作學習支架的分類標準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功能。學習支架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范例、問題、建議、向?qū)?、圖表等類型。根據(jù)功能標準,可將支架分為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與元認知支架等四種類型。本文討論的支架模式在微寫作教學時主要采用表現(xiàn)形式分類標準。
一、范例支架,敲開微寫作之門
范例即舉例子,展示模范作品給學生參考,這個例子可以是名家名篇或課文,可以是同學習作,也可以是教師的下水作文。
學完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筆者布置了一篇寫景的微作文的任務給學生。大多同學對寫景都是無計可施、一籌莫展的。在這節(jié)課上,我以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為范例。很明顯,作者在描寫百草園之景時,是“胸中有丘壑”的。接著,我從寫景的順序到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描寫兩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指導,并要求他們選定校園為景點,將從范例學到的技巧運用到微寫作中去。學生便沒了之前表現(xiàn)出來的畏難情緒,躍躍欲試。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拖沓冗長或含糊不清的解釋,又可以幫助學生較為迅速地達到學習的目標。
二、圖表支架,啟發(fā)微寫作之思
圖表包括各種圖式和表格,圖表支架是指用可視化的方法描述信息,讓學生接受知識更直觀。
在平時寫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的文章的情感是毫無波瀾起伏的。如何制造波瀾呢?我給學生設計了一種圖表支架。如在寫運動會的跳長繩比賽的微寫作練習前,我做了這樣的寫前指導。以“跳繩前—跳繩時—跳繩后”為事情發(fā)展線索,再以隨著跳繩事件的進展而變化的心情為副線索,用曲線圖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對情感起伏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
三、向?qū)еЪ?,指引微寫作之?/p>
向?qū)б嗫煞Q為指南,向?qū)еЪ苣康氖墙o學生寫作的方法及指引,包括觀察向?qū)А⒉稍L向?qū)Ш完愂鱿驅(qū)АDD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我”在爸爸的指引下一步步從懸崖上走下來的故事,期間“我”戰(zhàn)勝自己的心理描寫非常生動。我讓學生事先準備一個關于脫險或克服困難的小故事,然后再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自己成功脫險或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歷程,最后寫成微作文。這是陳述向?qū)У慕虒W實例。又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我采用了觀察向?qū)АN也贾昧艘粋€周觀察的任務,每天觀察下課鈴聲一響,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并做好相應的記錄,看看哪個同學的特點最鮮明,然后形成篇章。
四、問題支架,解決寫作之惑
問題支架,即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先解答,再給出答案,會讓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如本周舉行校長杯籃球賽,我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籃球賽的場面描寫的微作文。我預先會給學生以下幾個提示:(1)球場上運動員打球、進球、失球時會有怎樣的動作、神態(tài)或心理?(2)觀眾看球時的動作、心理和神態(tài)等會隨著球賽的進展發(fā)生怎樣的變化?(3)運動場上的聲音可能會有哪些?學生帶著我留給他們的提示去看球賽,觀察到的東西會多很多。
五、建議支架,學習微寫作之法
當問題支架的疑問句改成陳述句時,問題支架就成為建議支架。與問題支架的啟發(fā)性相比,建議支架的表現(xiàn)方式更為直接。如學生在寫親情類的習作時,會出現(xiàn)選材單一的問題,總是繞不開“雨中送傘”“半夜生病發(fā)燒上醫(yī)院”“生日驚喜”等題材,讓人覺得天下的爸爸媽媽都只做這幾件事。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是學生沒有觀察生活的意識,二是對身邊的親人缺少關注度。因此,我會建議學生每天觀察爸爸媽媽的言談舉止,每天在餐桌上和爸媽聊聊天,留意他們會有哪些細微的舉動。一周后,再來寫關于親情的微作文。
以上是筆者在微寫作教學中采用支架模式創(chuàng)作的實例,教學實踐告訴我,在實際教學中,這幾種支架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互相取長補短的。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我們要根據(jù)教學實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支架模式,讓它們?yōu)槲覀兊奈懽鹘虒W鋪路,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捷.搭建“支架”,寫作教學的核心任務[J].語文教學通訊,2016(Z3):44-49.
[2]鄧彤.微型化寫作課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