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麗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簡單的說就是自我服務,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幼兒 生活自理能力 說服 引導 放手
今天早上,我家寶寶自己在房間,我在外面梳頭,突然,她叫了幾聲,我還以為她摔跤了。趕緊趕去,發(fā)現(xiàn)她自己坐在地墊上,在穿鞋子,我看她試了會,還沒有成功,就心急,想替她穿上,她立馬出聲哼哼的,不讓我動。非要自己穿。最后,她還是自己穿上了鞋子,蹦蹦跳跳就去玩了。
突然,想到自己小時候,受到的教育,還是偏向包辦。父母很多事情都不讓我去嘗試,只要求我好好讀書。反而,自理能力沒有足夠的重視。現(xiàn)在我都不喜歡做飯,也不會做飯。可如今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徹底改變了,我不僅學會了做飯,還學會了很多……為了我的孩子們,我愿意付出一切,愿意去學做任何事。如果我不改變,在教育孩子時,也去代替孩子做一些明明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養(yǎng)成依賴父母的習慣,我不是也會養(yǎng)出懶惰的孩子了?還好醒悟了。
一、幼兒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家庭成員的溺愛包辦
現(xiàn)在家庭中,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只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輕視了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在幼兒園凡是孩子能做的事,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己學做,從小養(yǎng)成孩子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大部分爺爺、奶奶常溺愛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飽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攬,養(yǎng)成孩子事事依賴成人的壞習慣。
2.孩子沒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齡小,在自理時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實際困難,爸爸媽媽不是教會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例如,一大早孩子正努力而吃力地穿著衣服,誰知家長看見,馬上等不及了,三下五除二,幫他穿好了事?;蚴菚r間不夠,或是耐心不夠。
3.缺少必要的反復練習的機會
當孩子剛學會穿衣服時興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勵表揚。但學會后孩子便失去興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練習的機會。
二、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chǎn)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為有好奇心的孩子,學習的欲望很強,勇于探索是很好的習慣。不能在幼小的時候,就將他們抹殺了。需要注意的是:避開危險的東西。比如插板,電器。父母要支持孩子去問,去玩,甚至是去拆一些玩具。
2.說服、鼓勵、引導都要有耐心
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耐心,去告訴孩子做一件事情的緣由,比如為什要求她不浪費糧食,為什么不能多吃甜食,為什么要刷牙,為什么要洗澡等。在孩子面前,多演示,多做,比如閱讀看書這件事情。一個經(jīng)??磿膵寢?,一個經(jīng)常愛打扮的媽媽,一個經(jīng)常愛看電視的爸爸,愛玩手機的爸爸,會給孩子什么樣的印象,我們都心知肚明。孩子經(jīng)常喜歡問為什么,需要想辦法解答,不要拒絕回答。多次強調(diào),實踐,互動。能加深對事情的理解和記憶。在寶貝做到的時候,要記得表揚和鼓勵哦。做錯事情,也要提出批評,但是注意方式。不要上了孩子的自尊心。
這學期我?guī)У氖侵兴陌?,孩子們都很乖巧,但是常?guī)和自理能力較差。在剛開學的一兩周,照顧孩子們吃飯,短短的兩周,我直接是度日如年,孩子們總是邊吃飯邊說話,沒有排隊要飯的意識,拿到飯的小朋友把飯放到桌子上,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的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都中班了,竟然有兩三位小朋友要求老師喂,我直接崩潰了。因為我一時改變不了現(xiàn)狀,只好硬著頭皮喂,邊喂邊問:“如果所有的小朋友都要求老師喂,老師什么時候能喂完?如果老師給你喂,別的小朋友會說老師偏心,你已經(jīng)長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老師相信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明天你自己吃飯,好不好?!焙⒆勇犃艘院笏贫嵌狞c點頭。第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我等孩子們?nèi)胨察o下來后,我在打算明天我該怎么辦。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這位小朋友雖然有點不情愿,但勉強自己吃完飯了。我特別高興,立馬朝她豎起了大拇指。等孩子們?nèi)砍酝?,我在眾小朋友面前夸獎了她,給她獎勵了一個漂亮的小貼畫,并讓所有的小朋友齊聲鼓勵她,她的小臉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悅,這個小朋友有了轉(zhuǎn)變。但這一周下來,每天都有不吃飯的新成員。我基本上用了相似的方法,耐心的說服,鼓勵,教育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兩三周以后,孩子們有了可喜的變化,我內(nèi)心也充滿了感動和喜悅。
3.父母學會放手,才不會剪斷孩子飛翔的翅膀
我相信,每個媽媽都是在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很多事情,孩子有心去做,可以放手,讓他們?nèi)W,去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真切的收獲。比如:自己收拾玩具、書籍。自己的衣服自己穿。在旁邊監(jiān)督就好。要給他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媽媽在家,經(jīng)常跟孩子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孩子很快就記得了,跟著練。慢慢的也懂是什么意思了。
4.在生活中反復的訓練,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鞏固的重復過程,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反復練習,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機會來引導幼兒,如在游戲后,引導幼兒清理場地,整理玩具;在午睡前后,讓幼兒自己穿或者脫衣服;在值日生工作中,引導幼兒練習擦桌子,搬椅子等。在引導幼兒進行練習時,教師要耐心誘導,循循善誘,持之以恒,使幼兒逐步具備自理的能力。
結(jié)語
通過實踐,我認為對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切實可行的、十分必要的,它培養(yǎng)了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扭轉(zhuǎn)了幼兒過份依賴的性格,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的發(fā)展,為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