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健
我家飯桌上是講究規(guī)矩的。
我小時候,家里多的時候十幾口人,因此很講規(guī)矩。父親是一家之長,全家人都十分重視主勞力在家庭的地位,就連吃飯也是一樣,家長不上桌,其他人就不能吃飯。
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我家吃飯分炕上吃和地上吃兩部分。氣候適宜,大都在地上吃。如果家里有年邁的長輩,長輩一年四季可以在炕上吃飯,飯菜與地上一樣的,只是換個地方而已。長輩可以不等主勞力先吃。不過,禮節(jié)上大都等主勞力回家,同時吃飯。在山里干活的父親也盼望早些收工回家吃飯,因為孩子們飯量大,不經(jīng)餓。
父親回家,我們都偷著樂,這下就能吃飯了。飯桌擺放也是有講究的,桌上的木紋要對著南北方向,不能偏也不能斜。木凳周正地放在飯桌四周,正北朝南的座位是一家之主的。擺碗筷時,不能互相碰撞出聲。茶壺嘴不能對著人,只能對著空隙地方??诊埻肷喜荒芊趴曜?,以為你沒吃飽呢。也不能把筷子插到碗飯里,那樣,以為是祭祀飯。
父親先是洗手洗臉,嘴上催促我們先吃:“吃飯吧,吃飯吧……”說歸說,孩子們見主位上空著,誰也不坐下。
等到父親終于走進屋子坐在主位上,瞧瞧大伙,看少了誰。父親拿起筷子的時候,大家便齊刷刷拿起筷子,只聽喳喳拿筷子聲響。父親伸手拿起饅頭后,其他人才拿,主勞力掰饅頭,其他人就等吃主勞力掰下那一塊饅頭。
吃起飯來,還有更細致的規(guī)矩,首先要肅靜,不能說話,是怕噎著,咀嚼飯菜也不能出聲??曜硬荒茉诓穗壬衔鑱砦枞ツ貌粶?,也不能用力插向菜肴,夾菜時,只能夾自己這邊的,必須一次夾住,中途不能掉落,也不能連續(xù)夾同樣的菜肴。
吃飯中途,家里突然來客人造訪,父親都是首先發(fā)現(xiàn),悄悄說,誰誰來了。除了家長外,其他成員幾乎同時站起,迎接客人。主動讓出座位和飯菜給客人吃。不過,這要視客人輩分大小區(qū)別開來,村里輩分大的,家長也要站起應(yīng)酬,如果輩分小的,家長先提醒其他人,說:“是你們張叔叔來了,不用站起來,吃吧。”其他人才不必站起來。這時,客人要大家坐下,大家才能坐下?;蛘咧坏戎魑簧系恼f:“都坐下吃吧?!辈拍茏聛怼3燥垥r,作為廚師的家庭主婦,母親時不時兩眼觀察飯桌,觀察孩子們能不能吃飽了,吃到最后,盆里還有,估計孩子們吃飽了。在炕上吃飯的長輩,時不時地通過墻壁上的“燈窩”觀察地上人飯菜多少,夠不夠吃的,當(dāng)發(fā)現(xiàn)飯菜不多了,自己也就不吃了,把余下的飯菜給地下孩子吃……
如今鄉(xiāng)間飯桌上雖然不再嚴格執(zhí)行這樣的規(guī)矩,但很多尊老愛幼的做法還在延續(xù)著,一輩又一輩的人繼承和發(fā)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