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歸來
在村頭無憂無慮乘涼的老人們
溪水里泡過的瓜果最是香甜
菜園的青椒上還掛著雨水
婦女們相約到河邊漿洗衣物
夏季的農(nóng)村,是穿越炎熱后遇見的一絲寧靜,是黃昏之時樹蔭下的家長里短,是滂沱大雨后的滴著水的綠葉,是一口沁人心脾的西瓜。
七月,農(nóng)家人不再忙碌。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午后的一陣雨,就是最好的饋贈。門前的老樹,在雨后蕩起一陣草木香,遮住耀眼的陽光。搬個躺椅,拿把蒲扇,閉上眼睛,坐在陰涼里,蟬鳴把時光拉得老長。風一來,樹葉微響,切一個井水里浸過的西瓜,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這一片陰涼里,品嘗整個夏天。
一把搖椅就是一個夏天
祖孫是農(nóng)村最常見的“組合”
夏季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捉雞也是一種樂趣
晚霞炊煙與人家
村里的石板是最佳納涼地
“知了知了”夏天來了
寫在前面
2019年高考,在熱鬧喧囂中落幕。
能年復一年改變成百上千萬人的命運、讓10億多人跟著牽腸掛肚的,大概就只有高考了:從高考祝福、直播準考證的生死救援到考題吐槽,從考生的傳奇故事、學長干貨到心靈雞湯……
每年都會有披著新衣的高考老梗,在6月的夏天“肆虐”全國,歷久又彌新。
時間倒回到1979年,對于年輕人來說,那好像是一張沒有著色的黑白照片。2年前的1977年,匆忙中剛剛恢復的高考,逐漸改變著那個時代。從那年開始,高考被固定在每年的7月7、8、9日三天,跟兩年前相比,匆忙逐漸變成了從容。
這篇文章是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農(nóng)村頻道總監(jiān)張克宣在今年高考期間的有感而發(fā),用平實的文字回憶了40年前參加高考的前前后后,雖然沒有類似如今甚囂塵上的高考“軼事”,然而讀起來也卻足以讓人牽腸掛肚,心驚肉跳——如果沒有當時璩老師的勸說、如果沒有縣教育局各位干部的認真負責、“如果沒有高考”“如果沒有高考的公正”,一個人一生的軌跡都會滑向另一個維度。
40年,中國翻天覆地;40年,人生滄海桑田。
不變的是中國人骨子里那種奮斗不息、埋頭苦干的精氣神。堅守自有堅守的美,奮斗自有奮斗的甜。對全社會來說,奮斗是促進時代前進的動力;對每個人而言,奮斗是通往幸福的階梯。正如總書記所說:“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