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學科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因為不是必考科目,在中學往往被忽視,很多教師把美術課當作語文或數學課來上,使學生了然無趣。文章結合教師的自身實踐,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圖片、音樂、動畫影音等展示給學生,讓美術課煥發(fā)勃勃生機,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美術課堂;視聽素材;多媒體;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0-01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140
美術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美術教學能提升學生鑒別美、欣賞美的能力。一幅幅精美的美術作品呈現給學生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如何讓學生把生活中的美以美術的形式展現出來?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帶入藝術的殿堂,讓他們在多彩的世界中提升美術素養(yǎng)。
藝術本身是一種創(chuàng)作,一些色彩鮮明的圖片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想象,作品中有作者的情感寄托,有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自然界中一些奇特的景觀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準備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這樣會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當教師把精美圖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學生們會異常興奮,只有這樣,才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選擇欣賞圖片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挑選圖片。首先要綜合考慮這些圖片的視覺效果,選用圖片畫面要清晰并有層次感,或強調某些主題意義,色彩鮮明。有的圖片畫面效果比較強,如八年級美術下冊杜建的作品《在激流中的前進》,畫面中是一批身體健壯的船夫,他們在驚濤駭浪中前進,展現出來的是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這幅畫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真實寫照。每一幅畫都表達著作者的情感,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放大圖片,便于分析其中的細節(jié)。
教師要注重指導繪畫步驟。整個繪畫可以呈現幾個關鍵性的畫面,在結構上要注意先簡后繁;要用先淡后濃的色彩表現層次感、立體感,畫面要簡潔、清晰。用鉛筆淡彩寫生,鉛筆起稿最為重要。樣稿要簡潔,線條清晰,為下一步的著色考慮。著色時,水彩要薄,上水彩的次數要少,給人一種透明感。教師要指導學生由淡到濃地著色這一關鍵點。完成作品后,根據圖畫效果,可以增補一些色彩及鉛筆線條。這種過程展示,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些繪畫技巧。
有的美術教師將音樂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中,目的是讓學生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行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活他們的思維空間。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深化作品主題,教師可以挑選一些適合教材主題的音樂作背景,給學生營造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借助音樂,給作品增添一絲生機和靈動。
教學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欣賞“中國古典園林”,用《高山流水》作背景音樂,讓學生欣賞北京圓明園和蘇州拙政園優(yōu)美的景色及古典建筑,還可體會《高山流水》的意境?!陡呱搅魉愤@首樂曲的絕妙之處是中國古典樂曲的最高境界,它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神韻美及意境美。以這首樂曲為背景欣賞中國古典園林之美,可謂相得益彰。
美術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欣賞美、鑒別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音樂課程是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趣,激發(fā)他們熱愛自己民族的音樂。這兩者的共同點是在一定的藝術情境中,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享受美、體驗美、感悟美,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感悟藝術的真諦。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而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學生能從美的樂曲中聽到“弦外之音”,從一些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中透視出“畫外之景”,從畫中感悟到跳動的音符,從樂曲中想象到一些畫面。在美術教學中加入一些音樂元素,以背景音樂烘托美術作品之美,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深化他們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動畫影像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以夸張、形象、生動的藝術手法表現故事內容中的一些形象,深受學生的喜愛。動畫片對學生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許多動漫作品深受學生喜歡。有的作品塑造了一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有的作品蘊含著一些人生哲理。動漫作品中的趣味性、藝術性、思想性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聯(lián)系周邊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用手中的筆畫出學生的喜怒哀樂,用手中的筆勾勒人間的真善美。教師借助一些動漫作品中一些場景、一個畫面、一個夸張的形象,展示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及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其形象思維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能。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邏輯思維形成的階段。動漫作品有助于學生聽覺與視覺共同體驗,產生豐富的想象,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動漫作品中一些加工的藝術形象,超出學生的認知能力,這些“動”起來的藝術形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美術素養(yǎng)。美術課堂教學中,經常有一些理論性美術知識,教師用一些專業(yè)美術用語來詮釋,學生不能理解這些抽象的,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如果教師適時插入一段二維或三維動漫,抽象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就會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點。
總之,美術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提高美術修養(yǎng),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會平.探析農村中學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不暢的原因和解決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1).
[2]周永雷.探析初中美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7(22).
[3]劉江紅.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周瑋瑋(1981.9— ),女,漢族,河北任丘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中學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