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娟 湯亞梅
【摘 ? 要】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的訓練目標是“圍繞中心意思來寫”。教師可立足單元整組,在對習作單元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充分解讀后,運用圖示支架展開教學,做到“在精讀課文中發(fā)現(xiàn)寫作秘妙,在‘初試身手中完成素材篩選,在單元習作中設立教學梯度”,從而幫助學生順利達成習作目標。
【關鍵詞】習作教學;圖示支架;教學梯度
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單元導語用蕭統(tǒng)的名言“以立意為宗,不能以文為本”來開宗明義。單元語文要素有: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對于該單元的教學,教師要整體把握,找準習作核心,為學生搭建習作支架,幫助他們達成預定目標。
一、立足單元,整體解讀文本
《夏天里的成長》和《盼》這兩篇精讀課文運用寫景和敘事兩種不同的手法,詮釋了文章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断奶炖锏某砷L》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這一中心句開篇,安排了“生物長,山川、道路長,人也在長”三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的“生物長”是課文的重點。這部分用一系列表示時間的詞語,描述了夏天常見植物、動物快速生長的狀態(tài),展現(xiàn)了夏天的蓬勃生機?!杜巍芬晃拿鑼懥恕拔摇迸蜗掠辏未┯暌?。寫得最具體的部分是第四至十七自然段,具體寫了“我”在放學路上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下雨了,興沖沖地跑回家,想借買醬油的機會穿上新雨衣,卻未能如愿……反復、曲折、真實、矛盾的“盼雨”心理細膩生動,讓讀者感同身受。本單元的“交流平臺”從選材的角度對這兩篇課文進行了總結,進一步幫助學生明確習作目標:要選擇不同方面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還要將重要部分寫詳細。
“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單元習作”三個部分著眼于這一寫作目標,展開有梯度的訓練。
“初試身手”的第一題讓學生通過判斷,知道怎樣的材料是表達中心意思的;第二題讓學生通過審題,討論選擇哪些材料可以凸顯題目中的關鍵詞,為后面的單元作文做好鋪墊。《爸爸的計劃》和《小站》兩篇習作例文,以批注的形式告訴學生,作者如何“圍繞中心意思”選擇材料,并提示了把重點事例寫具體、選擇相關的事物襯托中心等寫作方法。單元習作的編排也非常出彩,讓學生結合漢字本身豐富的內在含義,聯(lián)系生活體驗或展開想象,“圍繞中心意思,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綜上所述,習作單元的各個部分聚焦“圍繞中心意思來寫”這一訓練點,借助方法學習、例文引路、實踐表達,引導學生逐漸達成訓練目標。
二、巧借圖示,提供習作支架
到了高年級,學生習作時的思維活動更多地指向習作目的是什么,如何達成這一目的。教師要思考如何幫助學生設立習作“梯度”,使教學有具體的抓手。周一貫先生認為,用提綱或支架去規(guī)劃審視讀或寫的內容,不僅可以理解內在結構,還可以掂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為此,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嘗試采用圖示支架的方法,讓學生在閱讀和習作中發(fā)現(xiàn)和聯(lián)通讀寫規(guī)律。
(一)在精讀課文中,發(fā)現(xiàn)寫法秘妙
《夏天里的成長》一課中,“找出中心句,說說課文是怎樣圍繞這句話來寫的”是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通過共同梳理,完成了課文的結構圖。如下圖。
借助結構圖,學生直觀清晰地感受到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選擇了哪些事物寫出了“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的。
再看《盼》這篇課文。由于文章比較長,教師可以通過填寫事例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課文脈絡,把握具體事例。見下圖。
通過這張事例圖,學生就可以把長文章讀短,思維聚焦于課文選擇了哪些事例,重點事例是哪一個,是怎樣讓他們對小作者“盼”的心情感同身受的。
(二)在“初試身手”中,完成素材篩選
“初試身手”讓學生初步通過判斷和辨析,了解怎樣的材料是屬于“圍繞中心意思”的。在第二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選擇一個題目畫出思維導圖,通過交流,引導學生立足中心來甄別習作材料。
以下是一個學生畫的《閑不住的外婆》的思維導圖。她在圖中羅列了外婆從早到晚的六個事例,表達了外婆“閑不住”這一中心思想。
經過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如果對從早到晚的勞作都進行詳細的描寫,文章容易寫成“流水賬”,為此要確立寫作的重點。比如,把重點定為:放學后一回到家,外婆就拿出了下午烘烤的小餅干給我們當點心,然后準備晚飯、洗碗、打掃廚房。而早晨的忙碌和晚上的跳廣場舞則都可以略寫。通過這樣的辨析,學生體會到,外婆的閑不住中包含著對一家人濃濃的愛。一個忙碌又愛動的外婆就出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通過畫思維導圖,學生對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理解得更深入了。
(三)在單元習作中,設立教學梯度
單元習作是檢驗單元學習成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習作要求中明確提出:可以擬個提綱,看看選擇的材料是不是能夠表達中心意思。教師也可以提供圖式來幫助學生設立教學“梯度”,順利完成從“一個字”到“一篇作文”的轉變。如下圖。
通過完成“一個字—一個中心意思—一組事”的思考,學生進行了習作思維訓練,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完成習作提綱。如下圖。
總之,“圍繞中心意思來寫”這一理念要貫穿整個習作單元的教學。教師要以習作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讓學生從精讀課文中習得方法,在習作例文和“初試身手”中加強習作思維的訓練,運用圖示這一有效支架,巧設習作梯度,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一貫.支架:提綱教學法在統(tǒng)編本教材中的出新[J].小學語文教學,2019(19).
(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實驗學校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教師學院 ? 3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