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2019-04-23 06:30胡江濤鄭家新潘鋒
物理化學學報 2019年4期
關鍵詞:倍率電解液磷酸

胡江濤,鄭家新,潘鋒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1 引言

橄欖石結構過渡金屬磷酸鹽LiMPO4(LMP;M = Fe、Mn、Co、Ni;理論容量 170 mAh·g-1)被Padhi和Goodenough1發(fā)現(xiàn)后,一直是學術界和產業(yè)界研究的熱點,特別是磷酸鐵鋰(LiFePO4),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低廉的成本(因為其所含元素在地球的豐度較高)、無毒、較高的理論容量和較好的放電平臺2-4,已經投入商業(yè)應用,是動力電池首選的正極材料,其晶體結構如圖1所示(Mn、Co和 Ni擁有相同的晶體結構)。橄欖石結構LiFePO4,是聚陰離子框架結構,其結構基元是LiO6八面體、FeO6八面體和PO4四面體,磷酸根中強的 P―O共價鍵在完全充電狀態(tài)下穩(wěn)定了氧原子,避免其被氧化生產氧氣而釋放,該結構的存在使得 LiFePO4成為一種安全的正極材料。而且由于其穩(wěn)定的聚陰離子框架結構,LiFePO4的循環(huán)性能非常好。LiFePO4的不足之處在于電子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較低,分別為 10-9S·cm-1和 10-10-10-15cm2·s-1,作為正極材料應用于鋰離子電池表現(xiàn)出較差的倍率性能。除此之外 LiFePO4的能量密度也不高5-8。因此,現(xiàn)階段對該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方面5,9-11,或者結合它的結構穩(wěn)定優(yōu)點來修飾高能量密度的層狀材料12-14。

潘鋒,1985年獲北京大學化學學士學位,1994年獲英國Strathclyde大學博士學位?,F(xiàn)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院長、博導、“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研究方向為清潔能源及關鍵材料研發(fā)。國家材料基因組重點專項首席科學家。

圖1 LiFePO4的晶體結構示意圖Fig. 1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LiFePO4.

對LiMnPO4的研究興趣來自于它的高充放電電壓平臺(4 V),但是LiMnPO4面臨比LiFePO4更加嚴峻的問題,它的電子導電性比 LiFePO4低四個數(shù)量級15。在充放電過程中形成的 MnPO4與LiMnPO4的晶格適配度很低,而且在Mn3+形成之后產生 Jahn-Teller效應引起嚴重的晶格形變,影響電化學性能16,17。同時在充放電的過程中Mn3+易發(fā)生歧化反應生成 Mn2+和 Mn4+,Mn2+極易溶出,導致材料中的能量因子丟失18,同時Mn4+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很容易氧化分解電解液,導致電化學性能下降18-20。研究表明,LiFePO4和LiMnPO4形成的固溶體 LiMnyFe1-yPO4也可以進行正常的充放電,LiMnyFe1-yPO4的晶格常數(shù)滿足Vegard定律21,F(xiàn)e3+-O-Mn2+之間的超交換相互作用可產生 Mn3+/Mn2+在 4.1 V的高電壓22。在LiMnyFe1-yPO4中,當Fe元素出現(xiàn)在Mn附近位置時,會激活 Mn3+/Mn2+22。和 LiFePO4一樣LiMnyFe1-yPO4的離子電導率和電子電導率都不高,其倍率性能也很差。

LiNiPO4和 LiCoPO4都具有非常高的放電電壓,分別可達到5.2和4.8 V。LiCoPO4是一種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電極材料,可以實現(xiàn)接近于LiCoO2的能量密度23,24。但是LiCoPO4的電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非常差,即使對其界面進行處理,幾十次循環(huán)后容量衰減仍可達到50%25,26,其衰減原因不僅僅在于低的電子電導率和離子電導率27,與高電壓下電解液的分解也有關系28。循環(huán)過程中 LiCoPO4的鋰脫嵌機制與 LiFePO4和LiMnPO4不一樣,它在循環(huán)過程中有中間相的形成29。上述種種原因成為 LiCoPO4商業(yè)化應用的障礙。為解決 LiCoPO4面臨的問題比較有效的方法有元素替代30,31和界面修飾32,33等,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離子和電子電導率,并提高穩(wěn)定性,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這些影響。LiNiPO4在電化學過程中的問題很多,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充電電壓達到 5.2 V時,甚至沒有鋰離子的脫出34,35。而且很難找到與LiNiPO4匹配的電解液,即使有適合的,計算表明 LiNiPO4和 NiPO4之間的體積變化很大,這可能會導致結構的畸變進而影響到材料的電化學穩(wěn)定性34。

綜上,LMP體系材料中最有商用價值且安全廉價的是LiFePO4和LiMnPO4或者它們混合形成的固溶體。為提高其電化學性能,就需要解決低電子和離子電導率的問題。改善LiMnyFe1-yPO4材料導電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包覆和摻雜兩種36。包覆法是在磷酸鐵鋰材料表面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包覆一層電子導體,以改善其電子傳輸性能。碳包覆是一種常用的磷酸鐵鋰改性方法,碳材料的引入一方面可增加粒子與粒子之間的導電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抑制合成過程中顆粒的融合與長大,減小最終產物的粒徑,同時還可以起到還原劑的作用,避免Fe3+的生成,這就實現(xiàn)了從多方面改善磷酸鐵鋰類材料充放電性能的要求1,36-39。但是過多的碳包覆會降低最終產物中活性物質的比例和振實密度,進而影響到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離子摻雜是改善磷酸鐵鋰導電性能的又一種有效方法,在LiFePO4晶格中摻入高價離子40-42,可很大程度上提高 LiFePO4的電化學性能。解決離子電導率低的問題,可以采取控制體相缺陷和縮短傳輸路徑的手段。鋰離子在橄欖石材料體相中主要沿著[010]方向一維擴散,擴散通道很容易被雜質堵塞或缺陷打斷,導致磷酸鐵鋰材料實際擴散系數(shù)降低。所以通過設計LiMnyFe1-yPO4的材料結構和降低 LiMnyFe1-yPO4的缺陷濃度可以改善鋰離子擴散速率并提高電化學性能。顆粒納米化可以縮短鋰離子的遷移路徑,降低顆粒內部的傳輸時間,提高倍率性能43。此時,磷酸鐵鋰電池倍率性能的決速步不再是鋰離子在顆粒內部的脫嵌,而是鋰離子或者電子在界面的傳輸速率起到決定性作用3,44,45。下面從磷酸鐵鋰材料體相晶體結構、界面結構及在不同的電解質環(huán)境下的界面重構和電極結構與鋰電池性能的構效關系等方面進行總結,系統(tǒng)化的闡述并總結了影響磷酸鐵鋰類正極材料最新研究進展。

2 磷酸鐵鋰材料體相特征與鋰電池性能的關系

2.1 磷酸鐵鋰相結構

2001年,Amador等46將α-LiFePO4置于極高壓力下,晶體中原子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空間結構由Pnmb變化成Cmcm,得到了β-LiFePO4。其晶體結構如圖2所示,在β-LiFePO4中,鋰離子與周圍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變的四面體配位 LiO4,不同的 LiO4四面體既不共點和邊,也不共面,不同鋰原子之間距離很遠以至于不存在鋰離子傳輸通道。

2013年研究者將不同相結構的磷酸鐵鋰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行了較詳細研究48,發(fā)現(xiàn)與傳統(tǒng)的α-LiFePO4相比,β-LiFePO4的電子電導率較高,但由于其極低的鋰離子遷移率,它幾乎沒有電化學活性的(在 2.0-4.2 V下容量僅有 15 mAh·g-1,且包碳后性能未得到明顯提高),測得的少量容量也是歸于β-LiFePO4中混雜的少量α-LiFePO4的貢獻。而且其充放電曲線與傳統(tǒng)的α-LiFePO4相比差距很大,磷酸鐵鋰在3.4 V左右特有的充放電平臺消失了,而是在充放電電壓區(qū)間內表現(xiàn)為斜線(這與β-LiFePO4鋰離子遷移率低有關),之后的研究也證實了β-LiFePO4鋰離子遷移率遠低于α-LiFePO449。北京大學潘鋒課題組50對β-LiFePO4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通過調控試驗條件,可以實現(xiàn)磷酸鐵鋰兩種相結構的可控制備。隨后將β-LiFePO4與碳進行球磨引進的缺陷,最終產物打通了β-LiFePO4體相中鋰離子的傳輸通道,實現(xiàn)了128 mAh·g-1的比容量47。且其充放電曲線和層狀正極材料類似,磷酸鐵鋰的充放電平臺消失了,表現(xiàn)出固溶反應的電化學特性,如圖3所示。對β-LiFePO4進行了循環(huán)穩(wěn)定性測試,循環(huán) 1000次基本沒有容量衰減,表現(xiàn)出了非常好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高容量β-LiFePO4的出現(xiàn),以及其固溶充放電行為,為實現(xiàn)高倍率 LiFePO4電池性能帶來了可能性。通過調控合成路線,潘鋒課題組首次在LiMn0.5Fe0.5PO4固溶納米晶體材料里面發(fā)現(xiàn)嵌入了亞納米(2 nm尺度)β-LiMnxFe1-xPO4新相,它堵塞鋰離子的擴散通道,在快速充放電時會影響電池的倍率性能51。

圖2 β-LiFePO4的晶體結構示意圖47Fig. 2 Schematics for structures of β-LiFePO4 47.

2.2 元素摻雜

元素摻雜是提高磷酸鐵鋰倍率性能的重要途徑,考慮到橄欖石結構的一維離子傳輸特性,離子摻雜很有可能在提高電子導電性的同時降低體系的離子電導率52,因此在摻雜過程中一定要兼顧離子和電子的輸運特性。摻雜通常分為四類,分別是金屬鐵位摻雜、金屬鋰位摻雜、鐵鋰位共摻雜以及非金屬摻雜。關于金屬鋰位摻雜,研究比較深入的是MIT的Chiang等課題組37,他們在LiFePO4晶格中摻入高價離子,形成具有陽離子缺陷的Li1-xMxFePO4[M = Mg2+、Al3+、Ti4+、Nb5+、W6+等],使其電導率提高8個數(shù)量級左右,達到10-2S·cm-1,極大地提高了LiFePO4的電化學性能。上述過程提高電子電導率的重要原因是由于Li或Fe的缺陷出現(xiàn)了Fe的混合價,形成了p型半導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施思齊等53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方法,用一定量的Cr3+取代LiFePO4中的Li,研究了 Cr3+對 LiFePO4電子結構的影響,同時從理論上解釋了 Cr3+摻雜提高 LiFePO4電導率具體原因。之后,倪江鋒等54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兩種 Cr3+摻雜 LiFePO4,證明了 Cr3+摻雜對于鋰離子輸運的重要作用。鐵位摻雜也有相關的報道,Meethong等55,56開展了一系列工作證明高價摻雜對于倍率性能的作用。在Fe位還有Na+摻雜,Na的摻雜同時提供了氧空位57。吳宇平課題組58在Fe位進行了Zn2+摻雜,摻雜元素的“pillar”效應為鋰離子的傳輸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提高了電子和離子電導率。鐵鋰位共同摻雜比較重要的工作是Wang等59進行的Mo元素摻雜,它同時占據(jù)了兩個金屬位點,結果顯示 LiFePO4的導電性有所改善。非金屬摻雜的工作有很多,比如說張中太課題組60采用的N、S、Cl和F等摻雜,楊勇課題組61進行的Ge、Sn、Se、Te或B摻雜,都起到了提高導電性的作用。LiFePO4中的金屬位點包括鋰位和鐵位,但是摻雜元素的準確占位情況還不夠明確,存在很多爭議。Islam課題組62通過模擬的方法總結了二價到五價金屬元素摻雜可能存在的摻雜位點,當然也存在一些例外的情況。

圖3 β-LiFePO4在不同球磨時間條件下的充放電曲線47Fig. 3 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β-LFPC with different ball-milling time 47.

2.3 顆粒納米化

LiFePO4顆粒納米化是解決鋰離子傳輸問題的有效手段。計算62和實驗63證明LiFePO4的傳輸主要路徑是沿著[010]方向的一維傳輸,其本征擴散系數(shù)大約為10-8-10-12cm2·s-164。根據(jù)Fick擴散定律,顆粒納米化可縮短鋰離子傳輸路徑減少傳輸時間從而提高傳輸效率。納米化后鋰離子在顆粒中的傳輸距離(鋰離子是沿著[010]方向1D傳輸,在該方向的30 nm距離中傳輸小于1 s),并且顆粒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增加,提高了電化學反應面積,從而提高鋰離子進出顆粒的速度;顆粒納米化也增加了與導電顆粒的接觸,提高了電子輸運特性。總之,LiFePO4顆粒納米化后可以大大提高電池的倍率性能65。例如,通過控制LiFePO4顆粒的生長方向,縮短[010]上的傳輸距離提高鋰離子傳輸速率,亦可實現(xiàn)高倍率性能。Golden等66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方法證明了如果控制晶體沿著[100]方向生長,會增強離子在[010]方向上的傳輸。Huang等67通過水熱的方法合成了兩種生長方向的 LiFePO4,實驗證明b方向傳輸路徑縮短,鋰離子擴散速率會增大。

2.4 體相缺陷

LiFePO4顆粒納米化后,其傳輸?shù)奈⒂^機制會發(fā)生改變,例如Amin等68研究了150 °C條件下LiFePO4的鋰離子擴散系數(shù),結果為 10-9-10-10cm2·s-1,同時也測定了a、b和c方向上的擴散系數(shù),這個時候三個方向上的各向異性表現(xiàn)的不是那么明顯,其傳輸模式已經從傳統(tǒng)的1D傳輸擴展到了2D和3D。1D的鋰離子傳輸模式有很大的缺點,傳輸?shù)倪^程中鋰離子很容易被通道內的缺陷所阻擋,但是如果是2D或者3D傳輸通道,鋰離子可以利用缺陷實現(xiàn)多維傳輸。當反位量足夠大的時候,就容易實現(xiàn)多維離子傳輸,這時候磷酸鐵鋰的兩相變化就成為了固溶反應機制,這樣有利于實現(xiàn)高的倍率性能。如果想讓1D通道上被堵塞的鋰離子繼續(xù)傳輸,需要臨近的1D維通道位置存在空位,形成網(wǎng)絡促進傳輸,如果是完美的晶體結構,3D鋰離子傳輸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遇到的缺陷類型包括:Li+在 Fe2+位、Fe2+在Li+位、Fe2+空位等。Ceder課題組69研究了粒徑、反位和容量之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

對顆粒電化學性能影響最大的是 Fe2+/Li+反位缺陷,此時鋰離子的傳輸通道被堵塞,影響到鋰離子的正常脫嵌,表現(xiàn)出差的倍率性能,當缺陷含量較多的時候,會導致一部分鋰離子失去電化學活性,導致容量下降。為了實現(xiàn)不錯的LiFePO4倍率性能,相關課題組采用了很多種方法來抑制材料中的反位現(xiàn)象,比如說Guo等70合成的材料僅有小于0.3%的反位量,因此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電化學性能。但是缺陷的含量和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不是線性的正相關關系,已經有研究者證明,當Fe2+/Li+反位缺陷達到2%以上時,鋰離子的傳輸通道就會從1D擴展到2D或者3D3,69,其倍率性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甚至會比同尺寸完美晶體的性能要好。潘鋒課題組51設計了合適的合成流程得到了高 Fe2+/Li+反位量(5.27%)的α-LiMn1-yFeyPO4材料,促使鋰離子的1D傳輸通道擴展到2D和3D,實現(xiàn)了非常好的倍率性能。反位量增加可以使橄欖石結構的兩相反應機制成為了固溶反應機制,為倍率性能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71。

圖4 LiFePO4顆粒的粒徑、反位和容量之間的關系69Fig. 4 Expected unblocked capacity vs channel length in LiFePO4 for various defect concentrations 69.

2.5 鋰離子傳輸機理

磷酸鐵鋰中鋰離子的傳輸機制探討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課題,比較成熟的模型是Goodenough等1提出的Shriking-shell模型和Andersson等72提出的Mosaic模型。Shriking-shell模型73主要是指充放電過程中會形成LiFePO4/FePO4兩相界面,該界面會隨著鋰的脫嵌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

Mosaic模型是指活性材料內部存在多個電化學活性中心,兩相界面在活性中心同時產生,然后以活性中心為核心向外擴散??紤]到鋰離子脫嵌的各向異性問題,Newman等74對Shriking-shell模型進行了改進,即在富鋰和貧鋰的兩種狀態(tài)下存在 LiαFePO4和 Li1-βFePO4這兩種相。Delmas等75結合高分辨透射電鏡,提出了Domino-cascade模型,認為新相形核后,其生長速率將遠遠超過新相的形核速率,鋰離子沿兩相界面的脫嵌可以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瞬間完成,不需要借助外力。目前對于橄欖石結構正極材料的鋰離子脫嵌機理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因此近幾年對該體系鋰離子傳輸機制的研究一直沒有停下。Tang等76運用原位硬X射線波譜成像技術和相場模型揭示了鋰離子的混合傳輸機制,并講到這是由于表面反應和鋰離子不同方向擴散的相互作用引起的。William等77用X射線顯微成像技術揭示了鋰離子電池在循環(huán)過程中電極內部顆粒成分和反應速率的納米級變化過程。鋰離子的脫嵌機制一直處于完成的過程中,同時LixFePO4體系中也有很多新的發(fā)現(xiàn)。Wang課題組78實時觀察到鋰離子在磷酸鐵鋰顆粒內部的不均勻插入行為,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鋰離子在顆粒內部分布情況的瞬間反轉現(xiàn)象,并通過計算給出了解釋。

3 磷酸鐵鋰界面結構與鋰電池性能的關系

3.1 界面包覆

納米化的 LiMnyFe1-yPO4并不能改變其較低的電子導電性(< 10-9S·cm-1),這也是限制其倍率性能的重要因素,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途徑就是界面包覆導電層,例如導電與導離子介質包覆、離子導體包覆、惰性介質包覆等。當顆粒的導電性解決之后,影響材料電化學性能的決速步就變成了鋰離子在顆粒和電解液界面的傳輸了。已有很多文獻報道,界面?zhèn)鬏攲τ诓牧系谋堵市阅芷鸬搅撕艽蟮淖饔?9,80。

導電介質中常用的包覆物質有碳和導電聚合物,包覆處理之后可以改善顆粒之間的電接觸,提高導電能力38。關于碳包覆層,它的物理特征對于最終的電化學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碳層的含量和碳層厚度81、碳層的石墨化程度82、碳的形態(tài)和分布83、碳表面積和多孔性84以及碳前驅體的種類85,86等等。在碳包覆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上述因素,這樣得到的包覆層會表現(xiàn)出很好的導電性。顆粒納米化在縮短傳輸路徑提高倍率性能的同時也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低的振實密度導致低的能量密度87,大的比表面積可能會促進金屬離子的溶解88,可能會增強催化副反應89等。面對上述問題,潘鋒課題組90利用 LiFePO4界面Fe的對稱性破缺(在體相中Fe是以FeO6八面體配位的對稱性,但在界面少了最外層的O成為對稱性破缺的FeO5的五面體),利用―CO-與界面對稱性破缺的FeO5的Fe配位形成Fe―O―C,重構了FeO5(OC―)界面對稱性的特殊碳包覆方式(該 C鏈接成有缺陷的氧化石墨烯,其外層的導電性好的多層類石墨烯),使得該界面因為Fe―O―C中O-提供的額外負電子可以多存儲Li離子,實現(xiàn)了超過理論容量的電化學性能,該超容量的大小正比于納米顆粒比表面積的大小。Sun等91也同樣通過對 LiFePO4界面修飾實現(xiàn)了 LiFePO4超容量的結果。離子導體的相關研究也很多,它們在界面提高了磷酸鐵鋰材料的離子傳輸特性和界面穩(wěn)定性。Li3PO4在表面的包覆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倍率性能37。特別是玻璃態(tài)的Li3PO4,其具備很高的離子電導率92。惰性介質包覆的種類有很多,基本的作用是穩(wěn)定界面,進而提高電化學活性。例如惰性介質AlF3與LiFePO4有很好的適配性,不僅可以減少材料的轉移阻抗,還可以提高電化學性能和表面結構穩(wěn)定性93。

3.2 界面環(huán)境

Gaberscek等79證明LiFePO4電極材料周圍的電解質離子和溶劑等環(huán)境因素要比導電性物質的包覆作用大,因為離子界面的傳輸速度很慢。也就是說在顆粒納米化之后,倍率性能的決速步是界面反應而不是體相離子傳輸。電解液在電化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僅體現(xiàn)在溶液中離子的傳輸,在界面溶劑化的Li離子要脫去溶劑實現(xiàn)Li離子脫嵌,因此脫溶劑化過程也是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用到的電解液主要是有機電解液和無機水系電解液,對與水系電解液的研究越來越多94,95,因為水電解質可以阻止燃燒具有高安全性的特點,是一種有可能代替有機電解液的電解液。吳宇平課題組96在硫酸鋰水性電解液中對大孔磷酸鐵鋰電極進行了電化學測試,該電池體系實現(xiàn)了很高的能量密度。潘鋒和吳宇平課題組合作5在有機無機兩種電解液體系下測試了磷酸鐵鋰顆粒電化學特性,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水系下的倍率性能(可以實現(xiàn)6秒鐘實現(xiàn)50%以上的充放電)比有機體系下的性能好很多。他們通過理論計算對兩種電解液環(huán)境下鋰離子的脫嵌鋰機制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LiFePO4與水溶液接觸后通過 H2O與界面Li的界面對稱性破缺(界面的LiO3)重構了LiO3(H2O)3的八面體,形成了一層既像LiFePO4體相對稱性又像溶液鋰離子溶劑化(Li(H2O)4)的配位環(huán)境,稱為 Janus水合固液界面,這將降低鋰離子在界面處鋰離子在界面的溶劑化和去溶劑化的能壘,從而的鋰離子在充放電時的脫嵌能壘,有利于鋰電池的快速充放電過程(圖 5)。潘鋒課題組97進一步開發(fā) Li離子在固液界面的擴散性質的方法,例如開發(fā)了用脈沖法研究,發(fā)現(xiàn)充電時有顆粒之間互充電,以及開發(fā)了LiFePO4單納米顆粒(把單個納米顆粒分散在碳納米管的導電網(wǎng)絡中,消除納米顆粒界面的相互作用引發(fā)顆粒之間互相充放電)鋰電池電化學測試體系98,首次揭示了在鋰電池材料在電解質中鋰離子的擴散與界面反應的動力學方程(ka=Aexp(-Ea/kT),ka是速率常數(shù),A是指前因子,Ea是活化能)的活化能與界面結構的相關性及指前因子和鋰離子溶劑化和脫溶劑化的關系,并解釋了水和有機這兩類電解液環(huán)境下鋰離子界面反應常數(shù)差異性的原因。上述工作系統(tǒng)的闡述了LiFePO4鋰離子電池在水系電解液中倍率性能表現(xiàn)非常好的原因是形成的Janus水合固液界面使得Li離子脫溶劑化能低,這對我們制備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有重要指導意義。

圖5 (a)鋰離子在磷酸鐵和水界面的反應機理圖,(b)鋰離子在磷酸鐵和EC界面的反應機理圖5Fig. 5 Reaction profiles for Li+ transport across the(a) FePO4/water interface and (b) FePO4/EC interface in the discharge process 5.

4 磷酸鐵鋰電極結構與鋰電池性能的關系

從電池設計和制造工程角度考慮,電極結構的設計與優(yōu)化對電化學性能也有重要的影響,例如電極厚度、空間結構和多孔性等。最為熟知的提高倍率性能的方法是調節(jié)電極中活性材料、導電炭黑和粘結

劑的比例,當炭黑的比例增高時,倍率性能會有很大提升99,因為形成了更加健全的導電網(wǎng)絡,降低了系統(tǒng)阻抗100,可緩解磷酸鐵鋰顆粒低電導率的問題,但同時也降低的電池的體積和重量的能量密度。當然,導電炭黑的物理特征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也比較大,潘鋒課題組通過選擇合適的導電炭黑,發(fā)現(xiàn)活性材料和“軟”炭黑的大面積軟接觸,可以大大減弱了極化現(xiàn)象并提高了電化學性能101。

關于電極厚度與電池性能關系的研究非常多。Zhang等102制備了不同物質載量LiFePO4,研究了電極厚度和倍率性能的關系,發(fā)現(xiàn)電極越厚倍率性能越差,同時其功率密度也隨之降低。Denis等103發(fā)現(xiàn)LiFePO4的電極厚度增加會增加電極阻抗和降低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傳導速率,影響倍率性能。有機電解液本身具有安全隱患,所以使用水系電解液的研究非常多,這樣即解決安全問題,同時降低了成本。Guyomard等104在水系電解液體系中研究了電極厚度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并尋找了水系電解液中實現(xiàn)高能量密度的方法。

為提高能量密度而增加電極厚度,一般來講這不利于鋰電池實現(xiàn)高倍率性能,但也有解決矛盾的辦法,不僅可以增加厚度提高能量密度也可以表現(xiàn)出不錯的電化學性能。Seznec等105使用NaCl作為模板,制造了非常厚的LiFePO4多孔電極,增大了電解液和電極的接觸面積,促進了鋰離子的傳輸,不僅提高了能量密度,同時也實現(xiàn)了很好的電化學性能。Chen等106通過使用不同規(guī)格的尿素甲醛樹脂作為模板,得到了毫米級的三維多孔 LiFePO4電極,實現(xiàn)了優(yōu)越的倍率性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潘鋒課題組107通過3D打印的方法實現(xiàn)了LiMn0.21Fe0.79PO4@C超高的倍率性能,不僅研究了厚度對倍率性能的影響,同時通過多物理場模擬的方法探究了孔隙率對磷酸鐵錳鋰電極倍率性能的影響,提出通過設計具有大的“有效孔空隙率”的電極可以大大提高電池的高倍率充放電的性能。Lestriez等108通過噴墨打印的方法制備了薄且多孔的電極,實現(xiàn)了非常好的倍率性能。Lewis等109通過3D打印的方法組裝了微電池,在內部為正負極互插式3D結構,充分利用了空間,同時也得到了不錯的功率密度。

5 結論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為動力鋰電池的未來發(fā)展營造了非常好的氛圍,這也對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高安全性、高循環(huán)穩(wěn)定性以及無污染等優(yōu)勢,使之成為動力電池的首選材料已經無需置疑,如何進一步提高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是擴大其應用范圍的必經之路,產業(yè)界和學術界應該以之為奮斗目標進行深刻探討。

本文對影響鋰離子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因素進行了總結,從顆粒體相特征(相結構、摻雜、納米化、缺陷和鋰離子傳輸機制)出發(fā),拓展到顆粒界面環(huán)境研究,最后到電池電極結構的設計,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分析,為我們設計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提供了參考。如果想要實現(xiàn)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應該如何設計材料、如何選取電解液、如何設計電極,本文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參考。

材料設計方面,我們可以在界面進行對稱性破缺的重構,使得界面儲存額外更多的Li離子。納米材料顆粒的尺度越小,表面積越大,額外儲Li超容量就越大,可以把這個機理應用于改良現(xiàn)有磷酸鐵鋰材料,以提升其容量。

電解液選取和改良方面,從水系電解液能實現(xiàn)超快速充放的機理得到啟發(fā),電池充放電的倍率性能與鋰離子脫溶劑化的過程和固液界面結構有緊密的關系,電極材料在界面對稱性會產生破缺,電解液溶劑要補上這個缺位,一般是通過溶劑的極性基團與界面的過渡金屬配位并與Li離子結合,像H2O這種體積小的分子還能在磷酸鐵鋰界面的 Fe配位,并與Li離子結合形成既像晶體中Li-O八面體又像溶劑化的Li-O四面體的Janus界面,使得Li離子的界面溶劑化/脫溶劑化都變得容易,進而實現(xiàn)快速的界面動力學。因此,電解液中添加不同功能和大小的溶劑分子重構界面,可以提高Li離子脫嵌速率和界面的穩(wěn)定性。這不僅可以提高功率密度,而且可以保證電池的安全性。

電極結構設計方面,如何設計電池電極結構能同時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正比于倍率)密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知道通常要提高電池單位體積的能量密度就要把電極的極片要壓得密實并且極片要做的很厚,這樣就會引起嚴重的濃差極化,導致Li離子從電解液到電極材料內部的脫嵌速率降低。從3D打印極片研究影響電池倍率性能的機理可以得到啟發(fā),設計增加“有效孔隙率”的電極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可以在三維結構上進行努力,建立快速離子傳輸?shù)耐ǖ?,在保證能量密度不損失的情況下實現(xiàn)電極材料和電解液的最大接觸。

除此之外,要提高磷酸鐵鋰材料性能并應用于電動車動力電池,同時需要兼顧材料的合成流程、電池組的設計以及對電極的選擇等,這些對最終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性能表現(xiàn)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想要實現(xiàn)大幅度的性能提升,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地研究機理,優(yōu)化影響電池性能的各個部分。

猜你喜歡
倍率電解液磷酸
LiBF4基高溫電解液在Li/CFx電池中的應用
濃磷酸含固沉降技術改造與實踐
磷酸MER值對磷酸二銨產品質量影響研究
不同纖維對磷酸鎂水泥砂漿早期性能的影響研究
退役磷酸鐵鋰材料資源化循環(huán)利用研究進展
倍率控制下的機器人軌跡生成算法
基于多氟代醚和碳酸酯共溶劑的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特性
新型高電壓電解液用于鋰電池的研究進展
蝴蝶效應的數(shù)學模型
多用電表的內阻與檔位關系
登封市| 同德县| 绥化市| 邯郸市| 雷山县| 龙游县| 红桥区| 漯河市| 高清| 巨野县| 班玛县| 巴林右旗| 蓝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伊吾县| 盐城市| 天峨县| 菏泽市| 尚志市| 奉化市| 大丰市| 富川| 九寨沟县| 雅安市| 太康县| 双辽市| 曲靖市| 平阳县| 林周县| 四子王旗| 晴隆县| 宁海县| 若尔盖县| 安溪县| 曲麻莱县| 洛宁县| 祥云县| 健康| 河曲县| 巨鹿县|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