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雪
分組教學法是近幾年來在教學上推行的一種常用教學法,有助于促進“以生為本”的自主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推行分組教學法的背景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教學目標”指出,語文教學是“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yè)崗位需要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其中,對于閱讀欣賞和作文等模塊提出了明確要求,如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總量一般不少于200萬字;作文練習不少于20次,加上課外習作,文字總量不少于2萬字等等。這些要求,一方面強調了語文作為交際工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規(guī)范了語文課的標準。如何按要求完成教育部的既定要求,對于語文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jù)《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持續(xù)的、需要長期鞏固的任務,而幾百名學生的語文習慣靠1名教師培養(yǎng)是絕對不可能實現(xiàn)的。另一方面,目前,我校語文教師的周課時量均在12學時以上,有的甚至有16學時,這意味著教師教學的班級在5個以上,所教授的學生在250人以上。除去備課和上課時間,教師要花費相當大的精歷為學生批改作業(yè),特別是批改作文難度非常大。采用分組教學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1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
要想更好地理解課文,誦讀和預習課文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為課堂教學作好鋪墊,減輕課堂壓力。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學生不能按規(guī)定完成預習,需要有人提醒和督促,分組教學法中的組長可以發(fā)揮這樣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習慣
“以師為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不適合基礎比較差、學習興趣不高的中職學生,在課堂上應設計更多的模塊讓學生參與教學。一是改善了“老師忙、學生閑”“老師聲嘶力竭喊,學生空對眼茫?!钡臓顩r;二是學生參與分組討論,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讓所有學生動起來,上課有事可做,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是語文學習必要的輔助方式,是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有效途徑。我要求學生每學期讀2-3本書,每周寫2篇讀書筆記,每學期一共完成36篇。對學生閱讀筆記的檢查由小組長完成。
4培養(yǎng)學生背誦古代詩文的習慣
背誦是語文學習的另一種輔助方式,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古詩詞,可以讓學生出口吟詩,根據(jù)每篇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對應補充古詩詞,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背誦的檢查由小組長完成。
5培養(yǎng)學生書寫漢字的習慣
常言道“字如其人”,只要你動筆,字就是你的第二張臉,讓學生會寫一手好字也是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我要求學生每周完成3篇鋼筆字貼練習。對漢字書寫的檢查由小組長完成。
6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習慣
寫作是學生要掌握的4種能力之一,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要求學生每單元完成一篇寫作練習,仿照本單元學習過的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批改作文由教師和各組共同完成,即組長組織組員對組員擬寫的作文進行評價和推薦,將好的作品推薦給老師,再由老師給出評價意見。
7培養(yǎng)學生口語練習的習慣
口語表達是學生離不開的一項技能,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溝通和交際。課堂上的隨堂演講、小組表演是語文課上經(jīng)常開展的活動,需要由個人或小組完成。
三、分組教學法實施
1.推選出一名語文科代表,作為教師上傳下達的助手,同時兼作教師與學生和各組長之間溝通的聯(lián)絡人。科代表由學生選舉產(chǎn)生。教師、科代表、組長、組員既可為垂直管理關系,也可以為扁平化管理關系。具體視學習任務而定。
2.分組。將學生分成5-6組,每組學生最多不超10人,每組推選出1名組長。按座位分組,方便學生完成課堂討論。
3.教師和學生的工作職責
(1)教師職責:
①培訓語文科代表和組長。
②指導、督促語文科代表和組長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③定期召開語文科代表和組長的總結會和分享會??梢源蚱瓢嗉壗缇€。
④建立班級科代表和組長微信群,方便溝通和聯(lián)系。
⑤對科代表和組長的鼓勵??梢园纯拼砗徒M長完成任務情況給予加分和適當?shù)奈镔|獎勵。
(2)科代表工作職責:
①完成教師布置的工作任務。
②按照老師要求,上傳上達,完成教師和各組組長的溝通。
③檢查各小組組長完成工作任務情況。
④收集各組推選出來的作文和其他作業(yè)。
⑤將各組推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文和作業(yè)在宣傳欄上進行展示,并向教師反饋展示效果。
(3)組長工作職責:
①組織本組同學按照老師布置的任務完成課前預習。
②組織本組同學完成課堂討論作業(yè)。分組討論是我在課堂上常用的主要授課模式。組長牽頭完成教師布置的討論任務,教師按照各組找出答案的速度和質量,對各組進行評價,以及分數(shù)鼓勵。
③每周檢查1次本組同學閱讀筆記擬寫情況,按照優(yōu)良中差4個等級給出寫作成績;組織本組同學公開推選出一篇寫得最好的閱讀筆記,次周語文課上由組長說明推薦理由,由被推薦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全班學生點評。謄寫工整后,由科代表在班級宣傳欄進行張貼。
④每周檢查1次本組同學鋼筆字貼的擬寫情況,按照優(yōu)良中差4個等級給出成績;組織本組同學公開推選出一篇寫得最好的字貼,由科代表在班級宣傳欄進行張貼。
⑤檢查大作文的擬寫情況,組織本組同學進行公開推選,按照優(yōu)良中差4個等級給出寫作成績;推薦一篇寫得最好作文交給科代表,科代表交給語文老師進行修改, 學生修改并謄寫工整后,由科代表在班級宣傳欄進行張貼。
⑥檢查本組誦讀和背誦情況。
⑦督促本組同學上課認真聽講。
4.評價方式
(1)對科代表的評價
科代表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上傳下達的重要樞紐,教師可以視科代表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并在期末給予加分。
(2)對組長的評價
組長在分組教學法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工作任務較重。教師可以根據(jù)本人和科代表的意見按照優(yōu)良中差4個等級進行評價,并在期末給予加分。
(3)對組員的評價
對組員的評價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價:一是作業(yè)完成情況;二是參與分組討論情況;三是團隊意識情況。對組員的評價由教師、科代表、組長、本組成員共同完成。
四、分組教學法的利弊
1分組教學法優(yōu)點
(1)減輕了語文教師的工作強度。確保學習任務有布置、有檢查,落實到位。
(2)鍛煉了科代表和組長的組織管理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分組討論延伸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從“以師為主”向“以生為本”轉變,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4)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
(5)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對本組成員的作文進行點評,組員以評判者的身份參與評述,指出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角色的轉換更讓學生有參與的積極性,也是語文學習的過程。
2分組教學法不足
(1)分組教學法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一年級學生全面培訓和指導,培訓出合格的科代表和組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至少要經(jīng)過半個學期甚至更長時間的磨合,對語文教師而言工作量較重且有難度。
(2)學生年齡較小,工作能力和自律性都較差,表現(xiàn)為執(zhí)行力不強,經(jīng)常不能自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需要教師反復提醒和指導。
(3)增加了科代表和組長的負擔,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壓力。
(4)科代表和組長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不能按照教師的指令完成工作任務或工作任務完成不理想。
(5)科代表和組長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學生有對抗情緒,有時達不到預期效果。
五、分組教學法的思考
1分組教學法是師生雙贏的教學形式,不僅僅局限于語文課,可以在職業(yè)學校各專業(yè)和各科目推廣。全體教師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團隊,一年培養(yǎng)二年使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校組建教研團隊,構建校級分組教學法體系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各系部再根據(jù)本系部所開設的專業(yè),制定不同專業(yè)的分組教學法實施方案。
3分組教學法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各學校應根據(jù)結合自身專業(yè)和學生特點,制定實施方案。評價模式和標準也應因人而定,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想的課堂教學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在語文課上踐行生本教育理念,探索分組教學法,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完善,希望同行們予以批評指正。
責任編輯 魏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