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奎玲
【摘 要】被動句是日語中一個重要的語言表達形式,由于其分類及用法的復雜性,往往會給學習者帶來很大的困惑。在進行日漢翻譯的過程中,由于日中兩種語言結(jié)構(gòu)及表達習慣的差異性,許多日語被動句不能直接譯為漢語中的“被字句”,而要譯成符合漢語表達的主動句。本文主要探究日語被動句在日漢翻譯過程中需要譯成主動句的情況,以加深對日語被動句的理解,從而進行更加準確的翻譯。
【關(guān)鍵詞】被動句;“主動”譯法;翻譯
日語被動句的語法結(jié)構(gòu)、分類方式、使用情況及漢譯方法都比較復雜,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是一個比較難以掌握的地方。由于中日兩種語言的使用傾向不一樣,日語傾向于使用被動句,而漢語則傾向于使用主動句,因此在日語被動句的漢譯過程中,很多句子不能簡單、直接的譯成漢語的“被字句”。本文主要探討日語被動句譯成漢語主動句的情況,以探索日語被動句漢譯過程中的翻譯規(guī)律。
一、被動句的構(gòu)成及分類
1.被動句的構(gòu)成
日語助動詞“れる”“られる”接在動詞的未然形之后構(gòu)成日語的被動態(tài)。由動詞被動態(tài)作謂語構(gòu)成的句子稱為被動句。在被動句中,主語是動作或作用的直接承受著,或者是間接受到影響的“受害者”,被稱為“受事者”,在句中一般用“が”格來表示。而動作或作用的實施一方被稱為“施事者”,在句子中充當補格成分,根據(jù)其不同的特征可以用“に”“から”“によって”來表示,有些情況不需要出現(xiàn)“受事者”時,補格成分可以省略。
2.被動句的分類
日語語法學家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對被動句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松下大三郎基于意義用法,將被動句分為“單純被動句”和“利害被動句”兩種類型。森田從形態(tài)論的角度出發(fā),將被動句分成10種句型。而寺村秀夫從被動句的功能角度出發(fā),將被動句分為“直接被動句”和“間接被動句”兩大類。本文參照寺村秀夫的被動分類方式,根據(jù)“主語是直接承受動作還是間接受到影響”這一角度出發(fā),將被動句大致分為三類:
(1)直接被動句
直接被動句是指受事者直接承受該動作或作用,也受到該動作或作用的影響。直接被動句根據(jù)主語的不同又分為“有情主語句”和“無情主語句”兩種情況?!坝星橹髡Z句”通常指以“人”為主語的直接被動句。無情主語句則指以“事”或“物”做主語的直接被動句。
例如:
①昨日、王さんは先生に叱られました。(昨天小王被老師批評了。)
②オリンピック大會は4年に一回行われる。(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舉行一次。)
(2)間接被動句
間接被動句是指受事者并不是直接承受某動作或作用,而是間接受到了該動作或作用的影響,這種影響通常是讓受事者感到為難或者困惑的消極影響。根據(jù)動詞的自、他性可分為自動詞構(gòu)成的間接被動句和他動詞構(gòu)成的間接被動句。
例如:
①出かけようとするところに、友達に來られました。
②隣の人にタバコを吸われて困ります。
(3)物主被動句
物主被動句也稱為所有者被動句,即句子的主語與動作或作用的承受者之間具有所屬關(guān)系。承受者或者是主體身體的一部分,或者是主體的所有物。此類被動句也可以歸類到間接被動句中。
例如:
①電車の中で(私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ました。(在電車中,我被旁邊的人踩了一腳。)
②鈴木さんは母に手紙を読まれました。(鈴木的信被媽媽偷看了。)
二、被動句的“主動”譯法探究
1.保持視點一致的被動句
在對話當中,聽話人針對說話人提出的話題進行回應時,為保證與說話人站在同一個視點,保持話題的一致性時,往往會選擇被動的表達形式。
例如:
「鈴木さん、背が高いね?!?/p>
「よく言われるんだよ。」
誤譯:
“鈴木,你個子可真高啊?!?/p>
“我經(jīng)常被人說?!?/p>
正確譯法:
“鈴木,你個子可真高啊?!?/p>
“大家都這么說?!?/p>
在這個對話當中,“鈴木”是話題中心,為保障話題仍然圍繞“鈴木”本人展開,回答時選擇了被動句的表達形式,這種表達形式是日語被動句中的一種特殊用法,漢語當中并沒有類似的用法。在進行此類被動句的翻譯時,一般譯成使用動作主體做主語的主動句。
2.主語為無生命物且表示客觀事實的直接被動句
漢語中無生命物做主語的被動句的使用頻率是非常低的,除了“被稱為”“被譽為”“被看作”等表達之外,被動句中一般不會采用無生命物做主語。而日語中在陳述客觀事實時,通常采用無生命物為主語的直接被動句。
例如:
この小説は魯迅によって作られたんです。
誤譯:
這本小說是被魯迅寫的。
正確譯法:
這本小說是魯迅寫的。
本句在翻譯時,如果譯為“這本小說是被魯迅寫的”并不符合中國人的表達習慣,會顯得非常不自然。因此在翻譯用于闡述客觀事實的無生命主語被動句時,一般情況下應該譯成主動句。
3.間接被動句
日語中的間接被動句稱為“迷惑の受身文”,也就是說,這個動作并不是直接針對“受事者”本人,但是其結(jié)果卻對“受事者”產(chǎn)生了消極、負面的影響。日語中的間接被動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他動詞構(gòu)成的被動句,一種是由自動詞構(gòu)成的被動句。
例如:
家の前に高い建物を建てられたせいで、日當たりが悪くて困っている。
誤譯:
我家門前被建起了一座高樓,導致光線不好。
正確譯法:
我家門前蓋起了一座高樓,導致我家的光線不好。
本句當中“高い建物を建てた”的行為并不是針對“我”本人,但是這種行為的結(jié)果卻對我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即“日當たりが悪くて困っている”。在翻譯此類“受害”意義的間接被動句時,通常也要選擇主動句的翻譯方式。但是也有個別情況可以直接譯成被動句,如:“雨に降られた”可以譯為“被雨淋了”。
4.表示高度評價及委婉義的被動句
日語通常會通過被動句的形式來表達“積極評價”“高度評價”“委婉”等意義。此類被動句也不能直接譯成漢語“被字句”,而是應該譯成主動句。
例如:
魯迅の小説は多くの人に知られている。
誤譯:
魯迅的小說被很多人知道。
正確譯法:
很多人都知道魯迅的小說。
本句重點不在“被知道”這一具體事態(tài),而是想表達“魯迅的小說非常受歡迎”這樣一種高度的評價。
此外,日語中在委婉表達某種觀點和看法時,常用“~と思われる”“といわれる”“と考えられる”等表達形式。使用這樣的表達形式可以讓人覺得前面所述的內(nèi)容并非個人的觀點和看法,而是具備一定的客觀性,從而達成委婉的表達效果。
例如:
雪の多い年は、作物の収穫が良いと言われている。
誤譯:
雪多的年份,被說作物的收成就會好。
正確譯法: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
5.常用被動態(tài)的表達形式
日語中有些詞的被動句形式已經(jīng)固化為固定的表達形式,與其原形相比較,這些固化了被動句形式更為常用。如:“~に恵まれる”“~を余儀なくされる”“~に魅せられる”等。在翻譯成漢語時,通常也要譯為主動句。
例如:
日本は水(みず)と緑(みどり)に恵まれた國だ。
誤譯:
日本是一個被山水恩惠的國家。
正確譯法:
日本是個富有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的國家。
本句當中的“に恵まれた”不能翻譯成“被……恩惠”,而要翻譯成“富有……”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結(jié)語
日語被動句的構(gòu)成比較復雜,許多情況無法與漢語直接對應。因此,在進行被動句的日漢翻譯時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翻譯雖無定法,但卻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可尋。本文從以上五個方面探討了日語被動句在漢譯過程中應該譯成主動句的情況,希望對日語翻譯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其中是否存在個例情況以及個例情況的翻譯方法有待于進一步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張紅玲.跨文化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08)
[2]賈黎黎.日漢筆譯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3]顧明耀.標準日語語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項目名稱:功能翻譯理論在日漢翻譯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標號:1351MSYYB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