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張壯
(常熟理工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從總體上說、從長遠來看,道德是合乎所有當事人的自利的,否則道德就沒有存在的必要。”[1]67合理的道德理論必須為“自利”保留其應有份額,“從來源上講,道德與人類自身的利益相關,正是自我利益上的需求才導致了對道德的要求。利益成為道德論證的決定性的標準?!保?]112但道德又往往意味著對于自利的限制。對于自利的澄清勢必可以對道德理論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助益。
自利指主體出于過一種“好生活”的動機而為自己謀取利益[2]629。自利行為是人類的基本行為。自利作為使自己的生命更好的內在動機,它來自主體對自己整個生命的看法和觀點,什么是你的自利,那就是有助于你實現目的的一切。因此,自利可以定義為:“一個行為是自利的,或者說對我有價值,是當它能促進我的追求或目標的實現,而這一追求或目標是我強烈并發(fā)自內心在意的”。由自利出發(fā)應當做某事,即是指在特定情況下,當且僅當這件事比我所能做的其他事情能使我的生活更好。什么是我們的自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心理構成,因為什么是對我們有內在好處的取決于我們的欲望或關心的取向。[3]人們對于價值的理解往往基于“自利”或者說自利性需求,“需求決定價值,能夠滿足需求者,便是有價值的,價值的大小取決于人的需求的滿足能力。”[1]5
在滿足自利的過程中,涉及自利本身所體現的主體的欲求或需求、作為自利實現目標的行為對象、以及使對象得以滿足主體需求的行為方式,基于自利在這三個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可將其劃分為生存性自利、價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
人是有欲求的,這些欲求首先表現為一種“存續(xù)生命”的本能性欲求,除此之外的欲求或者以這一本能性欲求的實現為基礎或前提,或者是在這一欲求滿足的基礎上才可能出現,或者根本上就是指向這一欲求的。任何人,甚至任何生物都具有“存續(xù)生命”這一欲求,因此任何人都首先追求其生命得以存續(xù)的實現,這就是生存性自利。生存性自利可表述為追求“欲望的滿足”,但這一欲望僅僅指某些基本欲望,如維持生命、趨樂避苦等。這等同于利己主義的人性預設,認為人首先是作為生物性存在而追求某些最基本欲望的滿足,“我們可以同意利己主義的一小部分:有時我應當去追求對我而言是善的東西,嚴格說來只是因為那是對我而言是善的。”[4]65任何人的生存都首先建立在這一基礎上,并且對于所有人而言,這一自利的實現是平等的、普遍的,而且因為人的生物性的同一性,這一自利也是同質的,個體性、偶然性的自利性需求都必須以同質的生存性自利的滿足為前提。
生存性自利具有以下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不能清楚意識到生存性自利,在任一情感、意圖和行為中,人們的欲求一般指向具體的某物或某事,并不指向“存續(xù)生命”。只有當一再追問人們行為的理由,最終可以給出的合理回答只能是:這對于我們自身生命的存續(xù)是有利的。當其生存無法保障時,人們才會意識到生存性自利,從而產生恐慌、焦慮等消極性情感,即使如此,人們此時的需求也可能是模糊的,往往只是訴求于具體的某事或某物。例如不慎落水之人,大聲呼喊“救命”時,他的需求雖然較一般日常行為更為直接地指向生存性自利,但他當下所希冀的或許只是路人能將其腳邊的救生圈踢入水中而已。生存性自利是“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利益和需求”,它是人們“能夠過一種合乎人之概念的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條件”[1]294。如果因為生存性自利具有本能性這一特征,從而認為人們所具有的所有自利性需求都是表現為生存性自利,這顯然是錯誤的。利己主義的錯誤就某個層面而言就在于夸大了生存性自利,將其作為人類全部行為的動機,在否定人具有利他動機的同時,也否認人類存在除生存性自利之外的其他自利性需求。實際上,生存性自利并不能等同于作為具體行為目標的善,它在人類行為中只是隱含的,很難說人類能夠有意識地對這一自利進行思考,遑論將它作為行為的指導原則。
正是因為自利首先是人們的一種本能性需求,所以這決定了生存性自利同時具有抽象性特征。生存性自利的抽象性是指生存性自利不是某種具體的行為要求,不是可以單獨構成行為動機的某種需要,相反,它是人類實現具體需要的前提。雖然可能在某種突出的意外事故或災難中,我們可以明確,哪種事物的獲得或哪種行為的做出可以使生命處于危險中的當事人實現生命得以存續(xù)這一追求。但此類情形畢竟是超出人們日常生活的,不能因此而作為反證。同時,即使在此類情形中,具體的事物或行為也只是針對當下危及當事人生命的某一具體情況的,如救生圈之于落水者,可飲用水之于饑渴的瀕死者等等。關涉人類生存的不可能是某一事物或某一類事物,而只能是使人類具體欲求得以實現的前提條件,如自由、平等、安全等。正因為生存性自利不指向具體的事或物,所以,它具有抽象性特征。具體行為以某一具體目標為動機,旨在實現某種對于主體而言的價值或益處,但生存性自利卻不同,在實現生存性自利的過程中,不存在某種具體的行為指向主體的生存,它只是通過保證最終關涉主體生存的所有價值或益處的實現來實現生存性自利。
生存性自利指向人的生存,它在維系人得以生存的同時,也成為人們做出其他行為的前提。也可以說在生存性自利得到滿足的前提下,人類才可能做出其他行為。生存性自利的基礎性來源于人的生物性特征,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建立在其生物性存在這一前提之上的,所以,生存性自利的滿足處于基礎地位,它不以人是否具有意識或理性等為其基礎,相反,卻是后者的基礎??梢哉f,任何作為生物性存在的人都具有生存性自利這一需求,但“生存”卻不是某一具體需求,它只是一種由于人的生物性存在而產生的基本的、本能性的需求,所有具體需求都只能在這一需求得到滿足或關涉其維系的基礎上存在。如果生存性自利沒有實現,那人的行為必然首先指向生存性自利,行為目標必然關涉生存,正是在具體行為過程中,具體行為目標成為維系主體生存的手段。
因為基礎性這一特征,生存性自利在某些倫理學理論和學者看來,它先于其他價值或原則而成為人們行為的規(guī)范性來源。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在論及人的基礎性行為方面是正確的,“趨樂避苦”毋庸置疑是所有人在其行為中關涉自我時都會表現出的傾向。但因為人具有趨樂避苦的本能,而認為增加快樂或幸福,避免痛苦或不幸的欲望不僅決定了我們怎么行為,而且決定了我們應當怎樣行為,這實際上把生存性自利與具體行為的目標混為一談,“對享樂主義的一種反對觀點認為它把所有的價值都簡化為一種善”[4]72,即快樂,但“快樂(pleasure)本身并不提供理由”[4]56。作為人們行為的最終指向,任何具體價值的認定或實現都以生存性自利的實現為前提,但在何種意義上承認生存性自利可以作為人們?yōu)樽陨硇袨檫M行辯護的有力工具,這還有待商榷。在對人權的研究中,有學者承認“基于人的根本利益與需求的人權概念,在內容上并不是無限的,它僅僅是指人作為人之存在所應擁有的最基本的權利”[1]294,這實際在將生存性自利作為人的生存的基礎性條件,也認同了生存性自利在某些時候作為規(guī)范性來源的合理性。另外,生存性自利是對人的行為特征的經驗性描述,不能因人的行為傾向于尋求快樂就指出人應當尋求快樂,并認為這一應當是一種道德的應當。如果由生存性自利可以衍生出規(guī)范性行為準則,這一準則只能是約束主體關涉他人的行為,即主體不應當損害或妨礙他人生存性自利的實現。
生存性自利的抽象性和基礎性特征決定了它還必須具有普遍性特征,這一普遍性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任何行為都必須以生存性自利為前提,都內含著生存性自利,即“自身生命得以存續(xù)”的一致性。對于行為主體而言,如果一行為滿足了其自身某種具體要求,卻無法滿足生存性自利的需要,如自殺、自虐等,那這一行為實質上不是自利性行為,這一行為對于主體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任何內在好處。生存性自利的普遍性決定了生存性自利的抽象要求,如認為自由、安全、平等等存在高度統(tǒng)一。如果說一個人是自由的,那他必然同時也是安全的。任何對于主體生存而言的威脅都是基于主體生存性自利所意圖避免的,正是在此意義上,人權被提出,“人權是針對人的基本利益的有效要求”[1]288。其次,人人都具有生存性自利,任何人的生存性自利都不會優(yōu)先于、也不會落后于他人,“在這里,所有認知與行動主體的地位背景是相同的,本質需求是一樣的,最高目標是統(tǒng)一的,終極結果是一致”[1]289,不存在對生存性自利進行計算的可能。
功利主義在援引生存性自利時,將這一自利視作可計算的,認為存在少數人的生存性自利與多數人的生存性自利之間進行計算的可能和必要,這就導致少數人的生存性自利成為實現多數人幸福的代價。有學者認為功利主義實際在暗示,最大數量的善來自對無辜人的定罪,但聲稱“以明確的良心來使所有相關凈利潤最大化”應受到譴責,道德的人不會接受這么一個關于正義的自相矛盾的原則,功利主義不可能正確。[5]59或許在人數上,少數人比多數人較少獲得道德考量,但這無法論證多數人的生存性自利在道德地位上優(yōu)先于少數人的生存性自利。生存性自利對于每一個人而言都保證了其生命的存續(xù),對于主體本身而言是其根本性利益所在,在道德考量上應當承認其對于自利主體而言的絕對性地位。
生存性自利只是對人作為生物性存在而具有某些基本欲望的承認,不僅不能對它進行計算,而且很難認定它是人們行為的理由或動機。生存性自利只針對最基本的欲望而言,除此之外,它沒有任何針對具體對象的欲望成分存在。所以,僅依靠生存性自利,并不能涵括人類行為的所有原因,在生存性自利之外必然存在以某物或某事作為行為目的的自利性行為。
在生命得以存續(xù)的前提下,主體在情感、意圖或行為中往往以某物或某事為目的,這可稱之為價值性自利。價值性自利以生存性自利為基礎,一個不欲求自身生命可以存續(xù)的人根本沒有以某事或某物為目的的欲求。自殺和受虐的行為被主體認為是針對自身的價值性自利行為,將這一價值性自利的實現在地位上置于生存性自利之上,從而使其價值性自利的實現有悖于“存續(xù)生命”這一基礎需求。實際上,自殺或受虐行為的不合理之處或者基于對自身整個生命的錯誤看法或觀點,如認為自己不應當活著;或者來自價值性自利與生存性自利的不恰當聯(lián)系,如認為自己應當以這樣一種方式活著。
在具體行為中,由自利出發(fā)應當做某事,即價值性自利,它是指當且僅當這件事比我所能做的其他事情能使我的生活更好,因此,價值性自利一方面取決于主體的內在欲望,另一方面還與外在對象有關?!懊總€人都有增進自己幸福的欲望,這就如同指向外在對象的一系列的喜愛、激情和嗜好……前者對象是內在的,比如我們的幸福、享受、滿足;后者的對象是外在的。”當我們試圖滿足自己的欲望時,我們的行為指向外在事物。[6]此時,主體基于自利來定義價值,認為凡與自身自利相一致的即是有價值的,因此,這一自利才被稱之為價值性自利。
價值性自利以具體事物作為行為的目標,這一事物對主體而言意味著“有價值”或“有益處”。某事或某物作為目的的價值大都來自它們對于主體而言所具有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主體的某種需要,或給主體帶來某種益處,“我們說某事物對我們而言是善的,不僅是因為它能帶來對我們而言善的長遠事物,而且因為它能幫助我們避免那些對我們而言壞的長遠事物?!保?]36不過,它們只是相對于人的某一欲求并作為其目的才具有價值,這種價值實際是主觀性的非道德價值。
價值性自利是基于個人的欲求、偏好和對外在對象的分析而做出的判斷,所以,為“對某些人而言是善的這一概念預留了空間,承認在具體某一物種內,對部分成員而言是善的事物可能不同于對其他成員而言善的事物。”[4]72對我們而言能夠實現我們價值性自利的東西,對他人而言則不一定?!暗祟惒⒉皇峭耆煌趯Ψ?,所以,存在某些最小程度的重疊?!保?]73不同主體的價值性自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質性,某些人或全部人對于某些價值性自利的認識和判斷有可能是相同的。但價值性自利的同質性與生存性自利的同質性相比要弱很多,因為前者的基礎是個體性的生理或心理學特征,而后者的基礎則是人的生物性特征。
價值性自利不僅能滿足主體當下需要的某物或某事(這一層面的欲求以生存性自利為前提),也是能滿足自身需要的合理行為方式,這種合理行為保證主體實現以某物或某事作為目的的欲求。這是價值性自利對于主體而言的規(guī)范性。當為實現自身價值性自利時,主體被提供某種行為理由,回答“我應當做……”,這種規(guī)范性是一種非道德的規(guī)范性,這里的“應當”是指合理性應當。有學者指出,合理性既可以表示“理性的”,也可以表示有“正確理由”(right reason)的。一個人行為合理,是指他做出他知道可以實現自身目的的行為,如果他做出他知道不會實現他的目的的行為,那他就是行為不合理的。人們在這方面表現出了理性:他們從事的是通過認知(cognitive)和明確設計來達到目的行為。[7]基于“合理性應當”的行為,如“為了我的未來,我應當存錢”,即將存錢作為達到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這種應當為主體保留了通過重新定義最終目的以逃避責任的自由余地,因此,說一個人應當做某事是說做這件事是最優(yōu)的或合理的,而不是說他有義務去做這件事。
如果基于自身的價值性自利可以做出“應當”判斷,那基于他人的價值性自利同樣能夠做出“應當”判斷。因為心理和生理結構上的相似性,對我們而言的“善”是我們應當促進的,那對于他人而言的“善”同樣也是我們應當促進的。[4]76在實現他人價值性自利時,主體同樣被提供某種行為理由,回應“我應當做……”,但這種規(guī)范性是一種道德的規(guī)范,這種“應當”是一種道德的應當。道德性應當,如“因為我應當撫養(yǎng)我的孩子,所以我應當存錢”,是作為達到某個應當實現的目的的手段。這種“應當”的表述比合理性應當的表述約束力要強,但沒有為主體保留通過重新定義最終目的而逃避責任的自由余地。當行為涉及他人時,價值性自利就成為主體實現道德行為的認識論理由,它向道德主體表明什么樣的行為能幫助他人滿足其價值性自利,從而使道德主體的動機和行為具有道德價值。在某些社會心理學家看來,道德行為實際上發(fā)生在當主體面對他人時,通過移情——這一人類普遍具有的基礎性心理,想象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當下處境,依賴于自己的價值性自利,認識到哪種行為甚至哪種欲求能使“我”解決當前緊迫需要,由此對他人提供幫助,做出道德行為。
因此,道德就是主體基于自身價值性自利的判斷而使他人價值性自利得以實現的過程。價值性自利以生存性自利為基礎,任何關涉他人價值性自利實現的道德行為最終都必然是對對方“存續(xù)生命”的生存性自利的某種保障。但因為生存性自利與價值性自利之間存在不完全對應,即他人認為能夠實現其價值性自利的行為或許并不符合其生存性自利的需要,這就需要道德主體在違反他人價值性自利的同時,也要基于其生存性自利而重新為其設定符合其具體情況的價值性自利。因此,任何針對他人生存性自利、使其生命得以存續(xù)的行為也都是道德行為。
作為道德主體,我們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道德性應當”是基于自我對他人價值性自利的認知和判斷,但“如果對你而言最好應有的情感,不同于最適合我的情感,那么,你的善就不同于我的。”[4]75所以,我們的道德行為有時候可能并沒有實現他人價值性自利的需要。當我們作為道德對象,他人的道德行為同樣有可能不能滿足我們的價值性自利需要;或當我們作為可能的道德對象,他人卻沒有對我們做出道德行為,此時,我們的“價值性自利”就轉變?yōu)椤暗赖滦宰岳?。道德性自利是指當主體意識到自己需要他人幫助時,或他人的道德行為不能滿足主體的價值性自利需要時,主體運用移情和移情基礎上的道德關系、道德原則而對他人提出的自利性要求。
道德性自利的本質仍是價值性自利,是我們依據自身需求、欲求和偏好向他人提出的要求,所以,道德性自利區(qū)別于價值性自利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前者關涉他人。也就是說,價值性自利是我們在不涉及他人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道德性自利則明顯表現出對于他人的強依賴性。關于道德性自利可以通過其“關涉他人”的特點做以下說明:
第一,道德性自利是在主體無法實現自身價值性自利時,對他人提出的“要求”,所以關涉他人。顯然,這不是道德行為在滿足他人價值性自利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關涉他人”——使他人受益的特征,而是“要求”他人的行為具有“關涉他人”特征,即要求他人對我們做出道德行為?!耙蟆斌w現了道德性自利的“關涉他人”特征,從而使他人的行為真正關涉的是道德性自利主體。這一“關涉”要求不是隨意的或無原因的,只有在道德性自利主體認識到,他人在不嚴重損害其自身價值性自利的實現,通過日常水平的認知能力就能認知到我所處的境遇和我的迫切需要,并做出與“我”一致的價值性自利判斷,即已經滿足他人對我做出道德行為的前提時,自利主體對他人提出要求才是合理的,并可依據主體所認識到的道德關系背后的道德原則對他人的“要求”進行辯護。
第二,關涉他人的特征使道德性自利在本質上是價值性自利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不是所有的價值性自利都能上升為道德性自利。在他人不妨害我們自身價值性自利實現的前提下,某些價值性自利只能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實現,根本不涉及他人,所以無法依據此類價值性自利對他人提出要求,生活中的諸多日常行為便屬此類情形。同時,價值性自利具有主觀性,在某些時候它只相對于主體自身而言是“善的”。主體在某種具體情況或具體境遇中判定某物或某一行為能滿足自身需求,即認為它是“善的”“有價值的”,他人可能無法做出同樣的價值判斷,所以即使主體依據此種價值性自利對他人提出要求,他人也無法滿足。因此,可以說,僅依賴自身就能實現的價值性自利不需要上升為道德性自利,主體清楚地認識到僅是對自身提出的價值性自利要求同樣不能成為道德性自利。
第三,道德性自利關涉他人的特征來自我們與他人處于或可能處于的道德關系,并且我們是利益受損一方,即需要他人幫助的一方。因此,基于道德性自利,我們可以對他人提出“你應當……”,如“你應當把你的腳從我的腳上拿開”,這種規(guī)范性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性,這里的“應當”是一種道德性應當,是主體為滿足自身價值性自利而對他人提出的道德性應當要求。這也就是說,道德性自利實現時,作為道德性自利主體的“我”是他人道德行為的對象,作為道德行為主體的他人是“我”向其提出道德性自利要求的對象?;诘赖滦宰岳龀龅牡赖滦詰斉袛?,同樣以某種基于價值性自利的合理性應當為基礎,即要求他人做出的行為是他通過認知和明確設計能夠實現的行為,是在他人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范圍以內能夠實現的行為,如果超出他人能力,即使我們基于自身價值性自利和現實或可能的道德關系而對他人提出要求,那他人也可以基于自身價值性自利而對我們予以回絕。
另外,因為道德性自利關涉他人的特征實際是要求他人對我們做出某種道德行為,其形式是“你應當……”,但不是所有“你應當……”的判斷都是基于道德性自利做出的。如前所言,價值性自利要求一種“合理性”,即要求主體做出他知道可以實現他的目的的行為,因此,基于他人的價值性自利,我們可以對他人做出“你應當……”的合理性建議,此時,“應當”不是一種道德性應當,而是合理性應當。所以,判斷“你應當……”是否是一種道德性自利要求的標準就在于是否存在現實或可能的道德關系,是否是要求他人在行為上有助于我們價值性自利的實現。當“你應當……”要求他人在行為上有助于我們價值性自利的實現,并且是一種消極判斷時,如“你應當不把你的腳放在我的腳上”,是向他人提出的“不妨害”我們生存性自利和價值性自利實現的消極性要求,這同樣屬于道德性自利的范疇。
總之,自利存在三種形式,即生存性自利、價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生存性自利是保證主體滿足其本能性的需求,同時,它也是價值性自利和道德性自利的前提;價值性自利是人們在具體行為中所追求的目標,無論這一目標是滿足了自身的價值性自利還是他人的價值性自利;道德性自利是價值性自利在道德關系中的延伸,它是在主體無法獨立實現價值性自利、并身處某種現實或可能的道德關系時才存在的。對這三種自利形式的闡明和關系的澄清,將有助于倫理學在理論建構中區(qū)分此三者,以避免對自利的誤解和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