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
摘 要:漢陶明器是漢代用于陪葬的陶土制品,沁陽市博物館館藏漢代陶明器種類繁多、功用齊全。文章通過圖文形式介紹了部分館藏漢代陶明器,以饗讀者。
關(guān)鍵詞:漢代;陶明器;賞析
漢代是陶明器制作最鼎盛、使用范圍最廣的時(shí)期,這與兩漢時(shí)期社會(huì)安定和經(jīng)濟(jì)繁榮密不可分,政治、經(jīng)濟(jì)的穩(wěn)定發(fā)展也使厚葬之風(fēng)盛行。此時(shí)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滅,奉行“事死如事生”的觀念,不僅在墓葬中隨葬墓主人生前用過的物品,還將倉、井、灶等制成模型一同入葬,目的是希望死后仍能過上和生前一樣的生活。
在欣賞漢代明器之前,要搞清楚幾個(gè)概念:什么是明器?明器產(chǎn)生于何時(shí)?如何界定?明器,又稱“冥器”或“盟器”,是古代社會(huì)用于陪葬的陶土制品。陶土制品在秦漢之前是日常用品或儀式用物,并未專門用于陪葬。大致到了秦漢時(shí)期,陶土制品才正式用于明器一途[1]。陶明器應(yīng)該出土于墓葬中,沒有使用痕跡,做工比較粗糙,質(zhì)地差,易碎;在實(shí)際生活中沒有使用功能,只具備象征意義;造型仿造實(shí)用器制作,但比例縮小,制作流程簡化。
沁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種類豐富,數(shù)量較多,尤以漢代出土文物居多,囊括了漢代各類隨葬明器。因受展出條件的限制,很多陶明器一直未能和民眾見面,故希望通過此文展現(xiàn)館中精美的陶明器。
本文介紹的館藏漢代陶明器主要分為生活用具、人物俑、建筑陶塑和動(dòng)物陶塑四大類[2]。生活用具包括鼎、盒、壺、爐、罐、耳杯、碗、盤、盆、瓶、甕、豆、魁等。其中鼎、罐、碗、盤、盆、甕、豆用于煮飯、盛飯,盒、壺、耳杯、瓶、魁用于存水、飲水、飲酒,爐用于取暖。人物俑包括伎樂俑、雜耍俑等百戲人物,它們用來豐富古人的精神生活,有娛樂之用。建筑陶塑有灶、倉、井、磨、圈廁、房屋、樓閣、院落等,用于做飯、儲(chǔ)存糧食、打水、如廁、居住等。動(dòng)物陶塑包括牛、狗、雞、羊、鴨、鴿等,用于看家、田地勞作。
1 生活用具
帶蓋灰陶鼎:斂口,圓腹,圜底,三獸足。腹上部有附耳,腹部飾一周凸弦紋。覆缽蓋,上有卷草紋,中間有梯形鈕。高18.5厘米,口徑12.5厘米。移交。
帶蓋長方形紅陶盒:由盒身和盒蓋兩部分組成,扣合在一起,盒呈長方體狀。盒蓋的上部斜剎呈盝頂。通高18厘米,長44.5厘米,寬20厘米。出土。
彩繪鋪首八棱狀底陶壺:器身呈亞字形,敞口,長束頸,扁圓鼓腹,八棱狀底假高圈足,肩腹之間飾兩個(gè)對(duì)稱的銜環(huán)鋪首,肩、腹各有凹弦紋三周或四周,通體彩繪。頸上飾蕉葉紋,間飾蟬紋,圈足飾波折紋一周。高47.5厘米,口徑19.5厘米,腹徑35厘米,底徑最大22厘米。出土。
帶蓋紅綠釉陶壺:盤口,束頸,鼓腹,假圈足,平底,覆缽蓋。腹部有凹弦紋兩周,蓋上模印蟠螭紋和弦紋。頸部綠釉,蓋和腹部紅釉,底部無釉,露紅胎??偢?2.5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10厘米。出土。
鐵環(huán)灰陶扁壺:敞口,束頸,扁鼓腹,喇叭形長方底座,肩兩側(cè)有鐵系,腹上有凸桃形紋樣。高32.3厘米,口徑10厘米。出土。
帶蓋灰陶博山爐:盤形底,底部中間有竹節(jié)柄。爐身呈碗形,上扣山形蓋,有鏤孔。通高23厘米,蓋高9.5厘米。出土。
帶蓋黃釉陶熏爐:圓錐形蓋,子母口。敞口盤,下有竹節(jié)柄,盤形底上凹,蓋上模印山水鳥紋,有鏤空孔洞,底部有弦紋。蓋施綠釉,爐身紅釉,紅陶胎。通高19.5厘米,蓋高8厘米,底徑12厘米。出土。
平底灰陶罐:侈口,卷沿,直頸,覆缽形腹,最大徑在底部,平底微凹。高21.5厘米,口徑12.5厘米,底徑28.8厘米。出土。
灰陶耳杯:杯身橢圓形,侈口,尖唇,淺腹,平底,兩側(cè)有耳。高4厘米,長15.3厘米,寬12厘米。出土。
灰陶碗:敞口,圓唇,淺腹,平底,素面。高7.2厘米,口徑19.2厘米,底徑11.3厘米。出土。
灰陶盤:敞口,平沿,淺腹,平底,盤內(nèi)有兩周凸棱。高4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2厘米。出土。
灰陶盆:敞口,平直沿,折腹,假圈足。高7厘米,口徑32厘米,底徑17.5厘米。出土。
帶蓋灰陶甕:唇口,束頸,圓腹,最大腹徑在下部,下收斂至平底,圓蓋,蓋上有弦紋和花瓣鈕,腹上部有凸弦紋兩周。通高37.5厘米,口徑20厘米,底徑19.5厘米。出土。
帶蓋灰陶豆:蓋、豆兩部分扣合呈橢圓形,蓋為空心短柄淺盤形,豆為空心細(xì)長柄淺盤形。高21.5厘米。捐贈(zèng)。
獸柄灰陶魁:直口,深腹,假圈足,獸頭柄,口至腹間有一周凹槽。高7.3厘米,口徑16.5厘米。移交。
2 人物俑
紅綠釉伎樂群俑:由舞蹈俑、奏樂俑等11件器物組成,均為紅綠釉,紅陶胎。從右至左依次介紹:右1為奏樂俑,頭戴帽,雙手拿樂器,蹲坐姿,交領(lǐng)上衣,下穿褲;右2為奏樂俑,高發(fā)髻,頭微昂,右手心向前置于肩部,左手下垂撫于琴面,跪姿;右3為舞蹈俑,頭戴高沿帽,雙手手心向前放于胸前,跪姿,長裙拖于身后;右4為舞蹈俑,頭戴平頂高沿帽,雙手做舞姿,外著緊上衣,內(nèi)著長裙;右5為舞蹈俑,頭戴帽,后有髻,凸乳鼓腹,右臂高抬,左臂下彎曲,右腿屈抬,裸上身,下穿寬褲;右6為舞蹈俑,頭戴斗笠帽,身披蓑衣,側(cè)身坐姿;右7為奏樂俑,高發(fā)髻,左手下垂撫于琴面,跪姿,高領(lǐng)長衫,有腰帶;右8、右9為奏樂俑,頭戴平頂帽,雙手向前撫于案,跪姿;右8、右9俑前置的臺(tái)案,案面置樂器。最高俑為19.5厘米,最矮俑為3.2厘米。出土。
彩繪陶伎樂俑:高發(fā)髻,大臉,高腮,大嘴,下頜高翹,鼓腹,雙乳凸,雙手撫于腹部,臂部凸起,兩粗腿分立。高17.5厘米,寬11厘米。出土。
3 建筑陶塑
長方形灰陶灶:體呈長方形,前有橢圓形拱門,上有梯形擋火墻,灶面上三個(gè)圓形火口,分別放置釜、勺和盆,高筒煙囪。高22.5厘米,長34.5厘米,寬23厘米。出土。
帶蓋紅綠釉弦紋陶倉:斂口,廣肩,筒腹,平底,三蹄足。腹部三組凹弦紋,每組密排四周。上部施綠釉,下部施醬紅釉。蓋上模印蟠虺紋,紅陶胎。通高27.5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16.3厘米。出土。
帶蓋黃釉弦紋繭形陶倉:斂口,凸平沿,圓腹,平底,三乳足,肩、腹部各有兩周凹弦紋。上部施黃釉,下部施醬紅釉,底無釉露紅胎。覆缽蓋,蓋上模印盤龍紋。通高21.5厘米,口徑7.5厘米,底徑13.2厘米。出土。
彩繪陶方井:方形井身,井口面呈“井”字形。井口兩側(cè)有井架,井架上有四阿式屋頂,井內(nèi)有一小桶。井身施白、黃彩。高27厘米。出土。
綠釉陶磨:體呈圓柱形,上細(xì)下粗,側(cè)有推把,上有注糧倉,有漏孔。腰上部有兩周凹弦紋,上部施綠釉,下部露紅陶胎。高12厘米,底徑11.2厘米。出土。
紅陶羊圈:圓形,屋頂為懸山式,半圓形圈門,置五只羊,大小不等,紅陶胎。高12厘米,直徑22.7厘米。出土。
灰陶豬圈:底呈長方形,三級(jí)臺(tái)階通向兩豬窩。一屋頂為懸山式,一屋頂為平頂式。整個(gè)后墻有平沿,側(cè)墻有兩級(jí)平臺(tái)。圈內(nèi)有兩個(gè)模型母子豬,每個(gè)有一只母豬和五只吃奶的子豬。高23厘米,長43厘米,寬23厘米。移交。
紅綠釉橢圓形陶牛圈:橢圓形,上凸,內(nèi)空。模印臥牛,七大三小,共十只。高6厘米,長22厘米,寬17.5厘米。出土。
4 動(dòng)物陶塑
灰陶狗:站姿,頭高昂,四趾直立,尾上翹。高26厘米,長38厘米。出土。
灰陶雞:頭高昂,雙腳分立圓墩上。白衣紅彩繪雞冠、眼和雙翅。高19.5厘米,身長21厘米。出土。
紅綠釉陶臥牛:臥姿,昂首,長角,前趾向后彎曲,后趾向前彎曲,尾下垂,體肥。頭部和頸部施綠釉,牛身和四趾施醬紅釉,紅陶胎。長20.5厘米,臥高10厘米。出土。
灰陶鴨:站姿,長頸扁嘴,素面。高23厘米,長25厘米。出土。
灰陶鴿:尖嘴長身,圓底座中空。高9.5厘米,長13.5厘米。出土。
漢墓中隨葬的陶明器承載了人們?cè)谒篮罄^續(xù)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時(shí)向我們展示了漢代的能工巧匠模擬人間安樂世界的技藝。這些精美的館藏明器不僅積淀了古人的社會(huì)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yàn)和智慧,也反映了當(dāng)時(shí)的社會(huì)生活和社會(huì)思想狀況,映射出了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階層的差異。我們?cè)谛蕾p的同時(shí),也獲取了研究兩漢社會(huì)、經(jīng)濟(jì)、文化面貌和喪葬習(xí)俗等實(shí)物資料。
參考文獻(xiàn)
[1]曹建強(qiáng).漫談漢陶明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4(10).
[2]張璇.漢代陶明器研究[J].大舞臺(tái),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