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漢語歷史回顧之一"/>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語的歐化與歐化的漢語
——百年漢語歷史回顧之一

2019-03-06 00:27:31刁晏斌

刁晏斌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引言

如果從1919年“五四”運動算起,現代漢語從形成至今正好一百年的時間。毫無疑問,歷經百年的現代漢語非常值得而且應該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進行全面的回顧與總結。

在百年漢語的發(fā)展歷程中,“歐化”的思想與實踐伴隨始終,并且作為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前者的基本面貌、精神與走向,因此正是一個對百年漢語進行回顧與總結的重要角度與方面。

把歐化概念用于文學及語言,目前學界一般認為最早見于傅斯年,他提出“歐化文學”“歐化國語”以及“歐化的白話文”等概念,主張做白話文時要“取個外國榜樣”“總要想方設法,融化西文詞調為我所用”。至于“西文詞調”的具體所指,“就是直用西洋文的款式,文法,詞法,句法,章法,詞枝(figure of speech)……一切修辭學上的方法”[注]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J].新潮,1919,(1). 這里的“詞枝”后來一般譯為“修辭格”。。作為“五四”新文化及新語文運動的重要規(guī)劃者與參與者,傅氏的這一觀點影響巨大,而自此以后,“歐化”一詞就頻繁出現在“五四”新文化建設者們的口中與筆下,以及后世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中。

如果從傅氏提出“歐化文學”“歐化國語”等算起,時至今日,“歐化”的概念恰好經過了一百年,它與百年現代漢語一起歷經風雨曲折,其內涵等也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概念史”。[注]語言學界似乎鮮少有人提及概念史。我們認為,某些重要的概念及其內涵、外延等的發(fā)展變化,既有個體(概念本身)研究的意義,同時更具整體(概念所屬“本體”)研究的價值,而“歐化”無疑正是一個這樣的概念。

站在今天的立場及角度,我們對“歐化”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它是一個核心的概念。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沒有歐化的主張與實踐,現代漢語絕對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所以,它理應成為我們了解與認識百年漢語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第二,它是一個歷時的概念。無論就內涵還是外延而言,“歐化”以及人們對它的認識都有明顯的發(fā)展,并隨時代而變化,由此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內涵豐富的概念史。所以,我們對它的了解與認識不能僅局限于某一點(特別是其“起始點”,即最初提出時),而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歷史地看待它。

第三,它是一個“跨界”的概念。歐化不僅有強烈的社會思想文化背景,同時也是覆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與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概念。所以,不僅語言學領域在研究它,其他一些學科領域如政治、文化、歷史、文學等也都在關注和研究它。特別是文學研究領域,由于對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之間關系探尋熱情的長久持續(xù),所以對歐化問題尤其重視,并且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增廣或拓寬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語言學界研究的不足。

如果立足于以上3點來看漢語的歐化與歐化的漢語,一個直接的認識就是歐化問題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著眼于相對宏觀的層面,相關的討論大致可以在共時與歷時兩個方面進行:共時方面,主要是進一步理清對歐化概念的內涵與實質、對象與范圍等的認識;歷時方面,主要是梳理漢語歐化的過程與脈絡,具體包括起始時間,重要的節(jié)點及其與現代漢語的關系等。

本文即在這一思路下,對上述問題擇要進行討論。

一、歐化的內涵

“五四”時期的新文化建設者們雖然大力提倡歐化,但對它卻沒有給出一個完整準確的定義。我們所見,張星烺所作的界說,是學界較早、較為全面完整的表述:

茲不論其高下,與夫結果之善惡,但凡歐洲人所創(chuàng)造,直接或間接傳來,使中國人學之,除舊布新,在將來歷史上留有紀念痕跡者,皆謂之歐化……或物質文明部,如天文、歷法、醫(yī)藥、測繪、機器、輪船、鐵路、電報等等是也。無形部或思想文明部,如宗教、哲學、倫理、政治、文學等等是也。[注]張星烺.歐化東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2015:1~2.

如果把上述定義限定在語言范疇,略加改造,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關于漢語歐化的定義,即“中國人學習直接或間接傳來的歐洲語言,在漢語中除舊布新,并留下痕跡”,而由此形成的語言形式(主要是書面語)即為歐化漢語。

今天談歐化,首先要結合發(fā)展變化來明確其內涵,具體而言主要包括以下3個問題。

(一)“歐”的所指范圍

關于這個問題,應該有兩個立足點:“元初”與“后來”,換言之,應該遵循歷時的原則。

立足于“元初”的意義,“歐”無疑是指歐洲,而這也是一直到當下,人們最常作的理解與表述,具體到語言,則指歐洲語言或印歐語言(此外還有人稱之為“西洋語言”“西方語言”等),而其具體所指,則是英語。王力說得很清楚:“所謂歐化,大致就是英化,因為中國人懂英語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語的人多得多。拿英語來比較研究是更有趣的事?!盵注]王力.中國現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1985:334.

然而,立足于后來的語言事實,我們看到,除了歐洲/印歐/西洋/西方語言的英語影響外,近代以來漢語還深受日語的影響。楊海明、周靜指出:“漢語除了直接受英語的影響外,還受到英語的間接影響。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日語受到英語的影響之后再影響到漢語。”[注]楊海明,周靜.漢語語法的動態(tài)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31.此應屬于上引張星烺所說的“間接引進”[注]張星烺.歐化東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3/2015.。楊、周書中認為,這種間接影響主要表現在詞匯方面。其實,除了詞匯,語法等方面近代以來受日語的影響也很明顯,而這可能就不一定屬于“間接”的范疇了。梁啟超在自述其“新文體”的特點時就說“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注]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1920/2010:128.,就其實際情況看,這里的“外國語法”顯然并不單指英語語法,至少還應包括日語的某些語法形式。魯迅的情況基本也是如此,馮天瑜指出,“魯迅后來的小說、雜文和譯作,也多用‘日本新名詞’和日本句式。”[注]馮天瑜.新語探源[M].北京:中華書局,2004:434.以上現象具有相當的普遍性,1932年瞿秋白在大眾文藝討論中批評“五四”新白話是“中國方言文法、歐洲文法、日本文法和現代白話以及古代白話雜湊起來的一種文字”[注]宋陽(瞿秋白).大眾文藝的問題[N].文藝月報,1932-6-10(創(chuàng)刊號).轉引自戴昭明.規(guī)范語言學探索[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88.也從正面明確了這一點。從事中日語言交流史研究的旅日學者沈國威教授也認為,所謂的“歐化語法現象”中存在著大量的日本因素。[注]沈國威,李真.徜徉在中日語匯的密林里——沈國威教授訪談[J].學術月刊,2011,(4).

為了明確甚至于強調這一點,有人直接仿“歐化”而造“日化”一詞,作為與前者并列的概念,比如寒生指出:“現代的白話文,已經歐化、日化、文言化,以至形成一種四不像的新式文言‘中國洋話’去了?!盵注]寒生.文藝大眾化與大眾文藝[J].北斗,1932,(3&4).轉引自袁進.新文學的先驅——歐化白話文在近代的發(fā)生、演變和影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382.

除了英語與日語外,漢語在不同時期還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民族語言的影響,并且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跡。比如俄語,徐來娣比較系統(tǒng)地考察了俄語在詞匯、詞法、句法、語義等層面對漢語的影響,以及由此而帶來的相關發(fā)展變化。例如,現代漢語中“如果”有時不表假設(常取“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示前后句之間的對比或對照,如“如果說政論性文章多引用一點還屬正常的話,那么我們再看一個文學作品的例子”)[注]徐來娣.漢俄語言接觸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122.有人從修辭的角度總結為“超假設”辭格,[注]周明強.“超假設”修辭[J].修辭學習,1993,(4).這一用法就來自俄語,[注]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漢語教研組.五四以來漢語書面語言的變遷和發(fā)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153~155.是漢語詞匯的意義及用法,甚至于修辭受“俄化”影響的一個例證。

另外,如果把眼光放遠一些,歷史上來自梵文的漢譯佛教典籍也對當時及后世的漢語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關于這一點,我們下一節(jié)再討論。

如果就“外來詞”而言(這是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見下),那么涉及的來源范圍就更廣了。高名凱、劉正埮立足于早期及當時的語料,搜集了來自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以及我國幾種少數民族語言的現代漢語外來詞共一千五百余個,來進行研究。[注]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再如,就俄語的影響來說,徐來娣認為,現代漢語中僅俄源詞的總數就在1200個以上。[注]徐來娣.漢俄語言接觸中俄語在語義層面對漢語的影響[J].漢語學習,2008,(5).

由此可見,早先提出的“歐化”概念已經無法對所有相關的語言事實形成全覆蓋了,所以,不少人試圖改用它名,從而使名實相當,比如“現代化”“西化”“外化”“洋化”等。

《現代漢語詞典》前五版“歐化”的釋義均為“指模仿歐洲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等”,從第六版起改為“西化”。釋義的這一變化無疑也是著眼于實際,縮小了此詞的內涵,并由此而擴大了它的所指及涵蓋范圍(即外延)。

然而,“歐化”在漢語語言學界的使用已有百年歷史,早已成為一個基本甚至核心概念,因而難以撼動、取代;而其“顧名思義”所帶來的名、實不符也是一種客觀存在,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見的其他替代名稱也都有局限(如“現代化”并不準確,“西化”范圍有限,“外化”的原有意義已經“占位”在先)。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認為應該是重新界定,把“歐”的所指范圍擴大到上引謝文所說的“外族語言”即外語。這樣,歐化的基本所指就是受外族語言的影響,接受其形式以及由此而引起自身的發(fā)展變化。

(二)歐化的具體內容

以下將要討論的是漢語的歐化涉及哪些方面。這里大致包括大小兩層意思,大是指哪些語言要素受歐化影響,小是說在某一受影響要素中有哪些具體的表現。

先看大的方面。在這方面,人們的認識并不一致,歸納一下,大致有一元說、二元說與多元說。

持一元說的人把歐化等同于語法研究中經常提及的“歐化語法”。王力指出:“因為歐化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增加,它雖夠不上稱為中國現代語法,誰也不敢說它不變?yōu)橹袊鴮淼恼Z法?!盵注]王力.中國現代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44/1985:4.如果說,這段話還不是特別明確的話,那么以下表述則是明確無誤的:“所謂漢語歐化是指受西洋語法影響而產生的,在漢語中出現過的,以及存留下來的新語法現象?!盵注]朱一凡.現代漢語歐化研究:歷史和現狀[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2).

持二元觀點的也不乏其人,我們看到的最近表述是:“具體說來,歐化白話有幾個層面,首先是詞語——西方的地名、人名、器物名以及制度文化層面的系列新詞語,‘滿口新名詞’是人們對早期歐化作品的直觀印象;其次是詞組、句法、句子結構發(fā)生了不少變化,主要是句子變長、句子結構更加嚴謹、句子結構中三個以上的分句增多,長定語和定語從句大量出現,以及如被字句、雙重否定等漢語傳統(tǒng)句法中從未有過的語言現象?!盵注]張曦.歐化白話與本土白話的融合與發(fā)展——淪陷時期上海寫作的語言策略[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

所謂多元說,當然是指比二元說涉及更多要素的觀點。

前引傅斯年把“一切修辭學上的方法”均納入歐化的范圍,這自然是一個涉及最多因素的概括了,幾乎包括了語言及其使用的各個方面。如果說,以上表述還只是“設想”或“規(guī)劃”的話,那么以下則是基于對漢語歐化事實的總結與歸納:

“歐化”可以概括近代以來漢語與歐洲語言接觸產生的文字、詞匯、語法、語體等方面的變異,漢語歐化現象曾以諸如“拉丁化”“拼音化”“外來詞”“歐化語法”等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注]張彤.歐化漢語研究的熱點和趨勢——聚焦近代以來歐化漢語研究的兩次高潮[J].江漢學術,2017,(3).

有人甚至把標點符號、文字橫排等也歸入歐化的范圍。[注]趙曉陽.歐化白話與中國現代民族共同語的開始:以圣經官話譯本為中心的思想解讀[J].晉陽學刊,2016,(6).

我們認為,就現代漢語而言,它的三大要素(語音、詞匯、語法)與五大內容(在三要素的基礎上再加上文字和修辭)都有歐化的問題,雖然表現有多有少,但是均未“置身事外”,所以在討論歐化的時候都應加以考慮。此外,像上文提到的標點符號、文字橫排等,自然也是歐化的表現。所以,今天我們看歐化,應該是一個“全方位”“全要素”的概念。

關于小的方面,即在漢語的某一要素或方面歐化形式有哪些具體表現,或者說哪些現象可以而且應該納入歐化的范圍,目前討論得還不夠充分。已有的相關表述主要集中在語法方面,如謝耀基認為,漢語語法的歐化,通過詞、語、句的結構變化,主要表現在新形式、新用法的產生,以及舊形式、舊用法在應用范圍和使用頻率方面的增加;[注]謝耀基.漢語語法歐化綜述[J].語文研究,2001,(1).賀陽指出,“(歐化語法現象)這一概念既指漢語中以印歐語言為摹本,通過模仿而產生的新興語法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漢語中原本處于萌芽或休眠狀態(tài)的語法形式由于印歐語言影響的推動和刺激而得到迅速發(fā)展的現象?!盵注]賀陽.從現代漢語介詞中的歐化現象看間接語言接觸[J].語言文字應用,2004,(4).后來,賀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歐化現象與漢語語法資源相關程度的角度把歐化現象的具體表現概括為5個方面。[注]賀陽.現代漢語歐化語法現象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8,(4).

把以上幾個方面的認識結合起來,我們認為,漢語的歐化以及歐化的漢語大致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純”外來的形式,包括外來詞語和外來句式等;二是由于受外語影響而產生的某些形式或用法;三是漢語中某些固有形式由于受外語影響而發(fā)生的變化。以上3個方面的所指不僅是詞匯和語法,此外還包括文字、語音,以及屬于語言使用范疇的修辭,以至于標點符號等。

(三)歐化的“善”與“惡”

在漢語的發(fā)展以及漢語研究中,歐化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但又飽受爭議的概念,總體而言用“愛恨交加”來形容人們對它的感受可能并不為過。對歐化大加提倡、充分肯定的,不消說“五四”時期的文化先行者們是把它當作改造舊漢語、建設新漢語的良方,甚至是不二法門;就是多年以后,很多人也基于自己的立場與角度,對其進行充分的肯定。比如,張明林、尹德翔認為,歐化為現代漢語的發(fā)展打通了一條寬廣的大路,為它的壯大提供了一個方面軍的支持。文中具體列出3點:一是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詞匯,二是完善了現代漢語的語法體系,三是豐富了現代漢語的情感色彩。[注]張明林,尹德翔.漢語的歐化歷史與現狀[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1).劉泉指出,歐化后的白話文,語法結構更加嚴密,表意更加明確,表現手段更加豐富,真正擺脫了古舊文言的束縛,最終確立了自身的表達規(guī)范。[注]劉泉.文學語言論爭史論(1915~1949)[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78~79.總體上看,人們對歐化的肯定多是立足于較為宏觀的層面。

當然,對歐化完全或一定程度上持否定態(tài)度的也大有人在,但多是基于某一政治立場,或著眼于一些微觀、具體的語言現象。對“歐化白話文”批評最為尖銳的是瞿秋白,他認為“五四”白話文運動“沒有完成它的任務”“產生了一個非驢非馬的新式白話”。這樣的白話 “是不人不鬼的言語”。所以他的結論是,應該打倒這種“五四式的半文言”的“雜種話”。[注]轉引自王本朝.歐化白話文:在質疑與試驗中成長[J].文學評論,2014,(6).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在突出強調語言大眾化的現代文學史上,‘歐化’曾經是一個帶有貶義的概念,”[注]張衛(wèi)中.20世紀初漢語的歐化與文學的變革[J].文藝爭鳴,2004,(3).甚至連“維基百科”的解釋也是如此:“歐化中文,是指語法、文筆、風格或用詞受歐洲語文過分影響的中文,一般帶貶義。影響中尤以英文所造成的最為深刻。歐化中文除了缺乏傳統(tǒng)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為用詞繁瑣生硬,導致閱讀及理解上的障礙?!?/p>

這一認識影響之深,從一些作家的態(tài)度及寫作實踐也能反映出來。例如,巴金在自述中曾經寫道,在編輯自己的《文集》時,在過去的作品中找到不少歐化的句子,于是都把它們修改或者刪去了。[注]巴金.談我的散文[A].巴金.巴金文集(第十四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不過,更客觀、更合理的態(tài)度是應當“一分為二”地看待漢語歐化以及歐化漢語,而有人確實在這樣做,由此就產生了“善性歐化”與“惡性歐化”的概念。[注]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A].余光中.余光中散文選集(第3輯)[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7.謝耀基對此做過這樣的說明:“善性歐化,指借用外語形式、用法,能夠取長補短,‘歐而能化’,增強漢語的表達能力和效果。惡性歐化,指仿用外文語法,陷于亂用、濫用,‘歐而不化’,寫出不中不西的語句,使?jié)h語不通、不簡、不潔。濫用外來詞語,語句中西夾雜,最為人詬病?!盵注]謝耀基.漢語語法歐化綜述[J].語文研究,2001,(1).

有人甚至據此構擬了一條現代漢語的歐化發(fā)展線索:“如果說五四至20 世紀40年代是漢語被‘歐化’,那么,20 世紀40年代以后至今,漢語都處在一個‘化歐’的過程中。也許,若干年后,我們會說,現代漢語不是‘歐化’的語言,而是‘化歐’的語言?!盵注]朱恒.“現代漢語”辨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10).

從單一的價值評判,到“善”“惡”的二元區(qū)分,從“歐化”到“化歐”,既反映了人們立場、觀點和認識的發(fā)展變化,同時也揭示了漢語歐化及歐化漢語的發(fā)展歷程,而由此也拓寬了這一問題的研究思路與范圍,昭示了其可持續(xù)性與發(fā)展性。

二、歐化的歷史

要梳理漢語歐化與歐化漢語的歷史進程,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歐化緣何而起?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研究者早已給出答案。趙德全、陳琳指出:“五四運動時期的翻譯活動開創(chuàng)了漢語歐化進程的先河,自此,漢語歐化就沒有停止過,而且翻譯活動始終充當了該進程的原動力?!盵注]趙德全,陳琳.翻譯活動對漢語歐化的推動作用[J].嶺南師范學院學報,2017,(5).楊海明、周靜認為,“對漢語的現代文藝體文本的建設和發(fā)展的貢獻首先應歸功于那些翻譯家?!盵注]楊海明,周靜.漢語語法的動態(tài)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40.

歐化起于翻譯,但是它的進一步推廣,卻是由此而產生的進一步影響,即在漢語寫作中的常態(tài)化與普遍化。倪海曙把這一點說得很清楚:“近三十年來,在祖國語文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上,起了重大影響的,是翻譯作品和翻譯文章……這是因為接觸翻譯文章和翻譯作品,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曾經是和將要是我們生活中的常事?!盵注]倪海曙.語文點滴[M].北京:東方書店,1954:2.

我們認為,站在今天的立場,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梳理漢語歐化與歐化漢語的歷史進程,應當把握兩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充分關注中國歷史上兩次重要的大規(guī)模翻譯活動及其對漢語的影響。

(一)漢魏以降的佛經翻譯活動

把持續(xù)時間很長、規(guī)模宏大的佛教典籍翻譯活動與漢語歐化聯(lián)系起來,近年才有人明確提出。李春陽指出,“漢語受外來語的影響,并非自近代始?!裉焖^的‘歐化句式’,至少有一部分,能夠在魏晉以來佛教的影響中找到根源,此為跨越千年考察漢語句式演變的線索……是漢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系統(tǒng)歐化?!盵注]李春陽.漢語歐化的百年功過[J].社會科學論壇,2014,(12).

基于上文我們對歐化的“歐”所指范圍的澄清與界定,即把它看作“外語”的等義詞,我們比較認同李文的觀點,以魏晉以降大規(guī)模翻譯佛經以及由此而造成漢語自身多方面的變化為漢語歐化的起點。[注]漢代通西域雖然引進了一些外來詞語,但是其數量與漢譯佛典無法相比。另外,漢語詞匯以外的方面在漢代是否受到其他民族語言的影響,至今難以確定,所以綜合考量不宜把漢代看作歐化的起點。

以上觀點看似標新立異,但是其實已經有一些相關的研究可以為之提供事實的支持,而正是由此,使得我們堅信這一觀點的合理性。

李春陽引用梁啟超對漢譯佛經語言的考察,來證明自己的上述觀點。梁氏共列出10個與漢語舊有形式不同的表現,并認為“凡此皆文章構造形式上劃然辟一新國土”[注]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十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1936.。王力也指出佛教傳入中國后,對漢語產生很大的影響,指出其中的重要一點是句法的嚴密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把要說的話盡可能概括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結構”;另一方面是“化零為整,使許多零星的小句結合成為一個大句,使以前那種藕斷絲連的語句變?yōu)橐粋€有聯(lián)系的整體”。[注]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0:477~478.

沈錫倫主要從魏晉以后句式的變化來討論佛教文化的影響,歸納為4個方面:一是判斷句普遍使用系詞“是”來連接主賓語,句末不再出現“也”“耳”“焉”等語氣詞;二是“被”字句結構趨于復雜化;三是“把”字句的出現;四是動態(tài)助詞的出現。[注]沈錫倫.從魏晉以后漢語句式的變化看佛教文化的影響[J].漢語學習,1989,(3).此外,孫昌武也列出了漢譯佛典在句法上與傳統(tǒng)語言表現形式的10個不同之處;[注]孫昌武.佛典與中國古典散文[J].文學遺產,1988,(4).而朱慶之則指出漢譯佛典具有兩個特點,其中第二個就是漢語和外語的混合。[注]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A].語言學論叢(第24輯)[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以上主要是就語法及語篇而言,此外還有佛教詞語的借入,堪稱漢語歐化表現最為充分的一個方面。據梁曉虹統(tǒng)計,近人丁福保所編《佛學大辭典》收有佛教語詞近3萬條,佛教詞語極大地豐富了漢語詞匯,具體表現一是擴大了漢語基本詞和根詞,二是充實了漢語常用詞匯,而由此也奠定了其在漢語詞匯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注]梁曉虹.論佛教詞語對漢語詞匯寶庫的擴充[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4).

漢譯佛經對漢語詞匯的影響當然不止于引進了大量的外來詞語,此外還表現在與漢語固有詞語發(fā)生交匯與交融,以及對整個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比如,佛教外來詞的借用方法包括音譯、意譯和半音半意譯,[注]張金星,姚清地.淺談佛教輸入對漢語的影響[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4,(2).此外還有仿譯,[注]朱慶之.佛教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匯的影響[A].中古近代漢語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這些無疑鞏固或奠定了后世漢語外來詞語引進的基本模式。再如梁曉虹對漢語成語與佛教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述,[注]梁曉虹.漢語成語與佛教文化[J].語言文字應用,1993,(1).此外還討論了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注]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成與漢語詞匯的發(fā)展[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李仕春、艾紅娟討論了中古佛教類語料構詞法的發(fā)展問題;[注]李仕春,艾紅娟.從復音詞數據看中古佛教類語料構詞法的發(fā)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周文討論了佛教傳入與中古漢語新詞新義的關系;[注]周文.論佛教傳入與中古漢語新詞新義的關系——以《撰集百緣經》為例[J].咸寧學院學報,2012,(7).董志翹論及佛教文化對中土取名命字的影響。[注]董志翹.佛教文化對中土取名命字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再如,王慶立足于中古漢語詞匯和語法從多個角度對佛經翻譯對漢語的影響進行了討論,[注]王慶.佛經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匯和語法的影響[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駱小所討論了佛教文化對漢語修辭學的影響。[注]駱小所.略論佛教文化對漢語修辭學的影響[J].楚雄師專學報,2001,(2).

雖然漢譯佛經對漢語的影響很大,但是在佛教典籍以外的其他文本(包括文言與白話)中卻并未得到充分的表現,更未成為普遍的現象,因此雖屬漢語歐化,但卻并未像“五四”以后在民族共同語的范圍內和層次上形成真正的歐化漢語,[注]這只是基于我們目前有限認識而得出的一個初步結論,這方面有巨大的研究空間。朱恒認為,從漢末至宋初的漢譯佛經,重點放在了“名物不同”的處理上,少有語法結構的引入,未傷及漢語筋骨,漢語并未被“化”,可作一家之言。具體情況到底如何,有待于進一步對相關事實進行總結與歸納。參見朱恒.“現代漢語”辨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10).而這恐怕也是一般的研究者均未把它納入歐化及其研究范圍的一個重要原因。[注]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歐化”是近代針對漢語與印歐語言的接觸與交流以及由此而發(fā)生變化的一個概念,有確切的所指,這樣“天然地”就把年代久遠的“梵化”排除在外了。

(二)近代來華傳教士的翻譯活動

一般傳統(tǒng)觀念通常認為歐化始于“五四”時期,然而,近些年來,文學界、翻譯學界以及史學界的一些學者卻明確主張這一時間應提前。陳歷明指出:“通過梳理傳教士16世紀以來在中國傳教時留下的各類歷史文本,可以發(fā)現歐化白話并非起源于清末民初,而是明末清初,并與傳教士的翻譯和寫作有著極深的淵源?!鷤鹘淌吭谑褂脻h語翻譯基督教經典時,已經多次嘗試運用歐化白話文了,這種不乏歐化色彩的白話語言,并非中西語言之間的生搬硬套,而是經過中國本土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吸收與轉化,化歐為己?!盵注]陳歷明.歐化白話與傳教士的事功[J].學術月刊,2013,(12).

在此之前,袁進曾經指出:“中國自身的古白話是何時開始轉化為歐化的白話?這要歸結為近代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是他們創(chuàng)作了最早的歐化白話文?!盵注]袁進.重新審視歐化白話文的起源——試論近代西方傳教士對中國文學的影響[J].文學評論,2007,(1).他還認為,從西方傳教士到晚清白話文運動,再到五四白話文運動,構成了一條歐化白話文在近代的發(fā)展線索。[注]袁進.新文學的先驅——歐化白話文在近代的發(fā)生、演變和影響[M].上海:復旦大學出社,2014:377.

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看,漢語的歐化首先是作為一種“實踐”,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這才成為那些先行者們的“主張”,進而又形成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規(guī)模“實踐”,最終成為一個與百年漢語相生相伴、對其產生巨大實質性影響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后者的基本面貌與發(fā)展走向。

三、歐化文言

以往人們在討論歐化問題時,幾乎無一例外地都立足于白話,似乎只有白話才有歐化的問題。其實,歐化不僅限于白話,傳統(tǒng)文言同樣也有歐化的實踐與具體表現,而這也應當作為梳理漢語歐化與歐化漢語歷史進程的重要線索。朱恒指出,“清末大規(guī)模翻譯西方文學、思想、宗教作品,大多以文言為語言底子?!盵注]朱恒.“現代漢語”辨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10).這種“以文言為語言底子”的翻譯,既道出了歐化文言所由此產生的原因,同時也揭示了它的文體特點。

至于歐化文言的產生原因,胡適認為,晚清以來“這個危急的過渡時期,種種的需要使語言文字不能不朝著‘應用’的方向變去”,于是出現了以嚴復和林紓的翻譯文章、譚嗣同和梁啟超的議論文章、章炳麟的述學文章以及章士釗的政論文章為代表的“古文范圍以內的革新運動”。[注]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A].胡適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23/1998:201.轉引自倪偉.章士釗的“邏輯文”與歐化的古文的限度[J].文學評論,2018,(1).

正是基于對以上事實的認識,有人提出了“歐化文言”的概念,例如曹而云指出,“‘新文體’之‘新’只是相對于未改造的文言和傳統(tǒng)白話而已,它是介于歐化文言與傳統(tǒng)白話之間的混血語言?!盵注]曹而云.白話文體與現代性——以胡適的白話文理論為個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6:114.這里把“歐化文言”與“傳統(tǒng)白話”相對使用。在歐化文言之前,早就有“歐化的古文”的同義說法,胡適就把以章士釗作品為代表的邏輯文稱為“歐化的古文”。[注]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A].胡適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23/1998:367.

所以,我們在研究漢語歐化及歐化漢語、梳理其歷史進程的時候,也應該而且必須把歐化文言納入視野范圍。

與歐化白話一樣,歐化文言大致也經過了“翻譯→漢語寫作”這樣兩個發(fā)展階段,以下分別舉例說明。

(一)翻譯中的歐化文言

大體而言,與歐化密切相關的翻譯有兩類,一類是宗教典籍的漢譯,包括漢唐時期的佛教翻譯以及早期來華傳教士及相關人員的基督教翻譯;另一類是中國本土人士或其所參與翻譯的文化、科技及文學作品等。二者在時間上有先后之別,朱一凡對此有明確的說明:“(漢語歐化)最早產生于 19 世紀傳教士翻譯和書寫的漢語文本當中,而后又出現在晚清民初淺近文言和白話的翻譯作品中?!盵注]朱一凡.現代漢語歐化研究:歷史和現狀[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2).總體而言,前者進行了以傳統(tǒng)文言為資源的實踐與探索,為后者提供了基本的“模板”與“范文”,而后者則在前者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并把歐化文言推廣到更大范圍的漢語寫作中。

以上討論的漢譯佛典,不消說自應歸入翻譯中的歐化文言一系,再如兩部重要的宗教作品《天路歷程》和《圣經》,也都是文言譯本在前、白話譯本在后?!短炻窔v程》的譯者賓威廉先于1853年翻譯出版了文言譯本,然后在1865年又翻譯出版了官話譯本;[注]焦良欣.《天路歷程》與《圣經》平行翻譯進程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2).《圣經》的第一部中文全譯本于1823年由英國傳教士馬禮遜譯成,用的是文言,[注]毛發(fā)生.馬禮遜與《圣經》漢譯[J].中國翻譯,2004,(4).此后翻譯出版的9部漢譯本,也大致經過了一個文理(文言)、淺文理(淺近文言)和官話(白話)的發(fā)展過程。[注]任東升.圣經漢譯文化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27.

趙黎明指出:“近代中國語言的歐化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就開始了,不過總體上說,這時語言的歐化還處于不甚自覺的實踐層面,而這個實踐活動首先是從以古樸、淵雅古文著稱的魏源、嚴復、林紓的譯述活動開始的。”[注]趙黎明.歐化·現代化·民族化——略論現代中國語文“歐化”問題的歷史軌跡[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2).就近代以來而言,更具代表性以及對后來的現代漢語影響更大的,是本土人士的歐化文言翻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嚴復與林紓??涤袨樵小白g才并世數嚴林”的詩句,[注]轉引自馬祖毅.翻譯家嚴復[J].中國翻譯,1981,(3).二人都堅持用古文翻譯外國作品,并引以為自豪。[注]馬祖毅.翻譯家嚴復[J].中國翻譯,1981,(3).

嚴復翻譯了《天演論》《原富》《群學肄言》等大量西方哲學、政治著作,影響巨大,他“以典雅的古文譯筆,闡釋近代西方玄理,把外國新釀,包裝在古色古香的舊酒瓶中”[注]汪榮祖.嚴復的翻譯[J].中國文化,1994,(1).。

那么,是不是用古文翻譯,就一定屬于歐化文言?答案是肯定的,下邊我們以林譯小說為例進行說明。

林紓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及古文家,也是我國以古文翻譯外國小說的第一人。林譯全用文言,但相比傳統(tǒng)文言已有很大的變化,錢鐘書對此做過相當全面的描述,[注]錢鐘書.林紓的翻譯[A].舊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以下再酌引其他人的兩段話,以明其歐化文言的性質及特點:

林紓同樣是桐城派的追隨者,比嚴復更“古文”的古文家,但是他的古文在原作的沖擊下出現了很多新的氣象,古文的清規(guī)戒律消失了。他可以打磨纖艷的麗句,可以接納大量的俗語白話,可以借用“東語(日本)新名詞”,可以音譯外來詞。[注]周紅民.嚴復翻譯思想中的文章意識——一個被譯界忽略的話題[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4).

他(按指林紓)用較為自由的古文,采用俗語入文,松弛古文詞句規(guī)范,這些做法實際上為古文吸收外來語言因素打開了方便之門,因此他的譯述小說中居然出現了外來新詞、譯音以及歐化的句子。[注]趙黎明.歐化·現代化·民族化——略論現代中國語文“歐化”問題的歷史軌跡[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2).

我們曾以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翻譯出版的《黑奴吁天錄》為例,從詞法與句法兩個方面對林譯的歐化特點進行了分析與說明,并進而指出其在語言學上的研究價值。[注]刁晏斌,劉興忠.論林紓文言翻譯文本的語言研究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

除以上兩家之外,“以文言為語言底子”的翻譯還有很多。比如,王云霞、李寄認為,魯迅的文言是“歐化”文言的重要一翼?!队蛲庑≌f集》既是清末民初“文言復興”運動的實績,又是魯迅現代漢語文學語言、現代漢語的源頭之一;[注]王云霞,李寄.《域外小說集》歐化標點符號的文體效果及語言史意義[J].上海翻譯,2009,(4).宋聲泉在談到周作人所譯《俠女奴》所用的語言形式時定位為“歐化色彩的古文”[注]宋聲泉.《俠女奴》與周作人新體白話經驗的生成[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5).;季淑鳳指出,作家周瘦鵑在翻譯域外小說時,最初多采用極“雅”的文言。[注]季淑鳳.翻譯與借鑒:論周瘦鵑中西合璧的短篇小說[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二)漢語寫作中的歐化文言

談到漢語寫作中的歐化文言,無疑當首推影響巨大的以梁啟超作品為代表的“新文體”,孫德金稱之為“新體簡易文言”[注]孫德金.現代漢語書面語中文言語法成分的界定問題[A].漢語書面語的歷史與現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何九盈認為,新文體承前啟后,是中國語文轉向成績最為顯著的一種文體。梁氏在文體解放方面的功勞,與歷史上唐宋古文運動相比,其功在韓愈歐陽修之上;與“五四”的白話文運動相比,其功可與陳獨秀、胡適、魯迅媲美。[注]何九盈.漢語三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24.新文體的最大特點,就是梁氏自己所說的,在文言的基礎上“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具體而言,則是“吸取了生動活潑的民間俗語、諺謠、口語、俚語,并不時雜采新事物,新名詞術語及外國語法,把淵雅古奧、晦澀高古的文言文改造得通俗易懂,使文章向言文一致的方向轉化?!盵注]梁景時.梁啟超文章學思想及其“新民體”[J].學術交流,2007,(3).

梁氏之前,有魏源所著、于咸豐二年(1852)刊行于世的《海國圖志》。馬西尼對其語言特點作過以下簡要介紹:“以普遍使用的雙音節(jié)詞為特征,在古式的語言中句末虛詞實際已經沒有了,在一般性的語言中不用深奧的詞語,所以它的語言通俗易懂。這些特征后來成了19世紀末中國政論時文的特點?!盵注]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32.

梁氏之后,漢語寫作中的歐化典范當屬以章士釗作品為代表的“邏輯文”。孟慶澍指出:“在民初散文影響較大的邏輯文中,句法歐化表現得最為明顯,邏輯文的代表作家章士釗善用‘歐化的古文’,表達繁復的意思,高深的學理?!盵注]孟慶澍.歐化的古文與文言的彈性——論“甲寅文體”兼及與新文學的關系[J].文藝理論研究,2012,(6).具體而言,它“不僅大量采用了新名詞、新術語,而且還大膽地將西洋文法移用于古文的寫作,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的表述方式,達到了傳統(tǒng)古文未曾企及的復雜而精密的程度”[注]倪偉.章士釗的“邏輯文”與歐化的古文的限度[J].文學評論,2018,(1).。

總之,以上無論是翻譯還是漢語寫作中的歐化文言,都屬漢語歐化的具體嘗試,由此而創(chuàng)造出數量巨大的歐化漢語文本,對此我們不僅應該賦予其指稱形式,更應該把它放在漢語歐化的背景下以及進程中,來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

(三)歐化文言與歐化白話

關于歐化文言,我們此前作過一定程度的討論,[注]刁晏斌.“文言史”及其研究芻議[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0,(總七);刁晏斌.傳統(tǒng)漢語史的反思與新漢語史的建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2);刁晏斌.關于文言史的幾個問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并由此而形成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一般所說的歐化,均指歐化白話,而在此之前,曾經有一個歐化文言的階段,由時間而言,漢語歐化以及歐化漢語大致經過了“歐化文言→歐化白話”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歐化白話興起后,歐化文言并未歸于沉寂,二者之間還有一個平行甚至于交叉的階段與過程;

第三,漢語歐化始于以文言為基底的嘗試,由此而奠定了歐化的基本方法與模式,所以研究漢語歐化與歐化漢語,應當自此開始。

關于歐化文言與歐化白話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一些研究者已經有所涉及,曹而云指出,梁啟超等人將改造過的文言、歐化的文言等各式的新文體運用到報刊文字的寫作中,這些為“五四”白話文運動奠定了良好的社會接受基礎,同時為白話的歐化及思想的現代化做好了社會的心理準備。[注]曹而云.白話文體與現代性——以胡適的白話文理論為個案[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6:86.很顯然,這里是把歐化文言作為歐化白話之前的一個階段。持同樣觀點的還有王風,其以周氏兄弟為例指出:“在他們手里,對漢語書寫語言的改造在文言時期就已經進行,因而進入白話時期,這種改造被照搬過來,或者可以說,改造過了的文言被‘轉寫’成白話。……周氏兄弟的白話確實已經到了‘最高限度’,這是通過一條特殊路徑而達成的。在其書寫系統(tǒng)內部,晚清民初的文言實踐在文學革命時期被‘直譯’為白話,并成為現代漢語書寫語言的重要——或者說主要源頭?!盵注]王風.世運推移與文章興替——中國近代文學論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67~168.

至于從歐化文言到歐化白話的發(fā)展原因,趙黎明在討論新民體時指出,“在過去舊派人物看來,梁啟超的新民體已經在歐化或東洋化路上走得太遠了,但在五四人眼里,他的這一點卻恰恰是他的不足,舊氣未消、八股氣太重,歐化還遠未徹底,因此五四人必須肩負起這一重擔?!盵注]趙黎明.歐化·現代化·民族化——略論現代中國語文“歐化”問題的歷史軌跡[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7,(2).要消除舊氣與八股氣,實現徹底的歐化,就要把以文言為基底改為以國語/官話/白話為基底,即建設歐化白話,而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建設者們的理想與實踐。

(四)歐化文言與現代漢語

我們之所以在“回顧”性的文章中拿出很大的篇幅討論歐化文言,其實正是著眼于其與現代漢語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我們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作為“異質文言”的最重要種類之一,歐化文言是溝通古今的橋梁,借由這一橋梁,傳統(tǒng)文言成功走進并最終融入現代白話,成為其重要來源之一。[注]刁晏斌.關于文言史的幾個問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7,(1).

文言成分進入現代白話主要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進入,即經歷了一般所說的“古代漢語→近代漢語→現代漢語”過程;二是直接進入,其中有相當部分即是由歐化文言到現代白話(現代漢語書面語)。有學者也直接或間接地指出了歐化文言與現代漢語之間的關系。孟慶澍認為,從康、梁開始,外國語言對漢語各個層面(字、詞、句、段) 的滲透已經開始。梁啟超的文章與當時占據文苑主流的古文有明顯差異,所使用的句式、句法,和今天的現代書面語已經相去不遠。到了章士釗,對西文文法的借鑒和使用變得更加自覺。[注]孟慶澍.歐化的古文與文言的彈性——論“甲寅文體”兼及與新文學的關系[J].文藝理論研究,2012,(6).夏曉虹、王風也認為,晚清的白話文不可能直接轉變?yōu)楝F代白話文,只有經過“文界革命”和“新文體”大量引進新名詞,現代思想才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現代白話文才能夠超越自身緩慢的自然進化過程而加速實現。[注]夏曉虹,王風.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5.

何九盈從另外的角度討論了這個問題:“與其說是翻譯文本(歐化名詞,歐化語法)造成了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之間的‘斷裂’,不如說是翻譯文本彌補了這個‘斷裂’。翻譯文本在漢語的某些局部‘斷裂’的環(huán)節(jié)上,用‘新名詞’‘新文法’溝通了古今之間的聯(lián)系?!盵注]何九盈.漢語三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7:75.這里所說的“翻譯文本”自然包括歐化文言形式,而上述的“新名詞”與“新文法”有許多就是直接來自歐化文言。就“新名詞”而言,至今仍在大量使用的漢譯佛教詞語自不待言,此外還有大量的日源詞,也是首先在新文體等歐化文言中使用的。馬西尼就此指出:“由于日語的學習,日語著作的翻譯,以及大批留日學生尤其是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到日本的那些人士對1898年前不久在中國流行的日語詞語的使用,從而促使?jié)h語吸收了大量新的日語借詞?!盵注]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社,1997:128.所以,他認為,“19世紀后半葉用文言寫的西學著作,20世紀初的短篇小說以及留日學生的許多政論著作,它們對‘新式國語化的白話’的形成都作出了貢獻?!盵注]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社,1997:142.

再就“新文法”而言,大致也是如此,尹德翔說:“如果說倒退一百年,中國人做文章,少不了‘之乎者也亦焉哉’的話,現在做文章,則逃不脫‘因為所以但是既然那么然而當’了。受西洋句式影響而產生的表達方式,已經鈣化在漢語的骨骼之內,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支撐。正因如此,對今天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的語言已經歐化了,我們卻沒有知覺?!盵注]尹德翔.關于漢語歐化與文學困惑的斷想[J].文藝評論,1999,(2).這里所說的“因為、所以、但是、既然、那么、然而、當”等,都是首先用于歐化文言中的。[注]參見刁晏斌,劉興忠.論林紓文言翻譯文本的語言研究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李聰.《萬國公報》歐化文言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關于歐化文言與現代漢語書面語之間的關系,我們只做過一些簡單、初步的考察工作,總體而言,這方面的研究基本還屬于空白,這是漢語歐化以及歐化漢語研究中極富挑戰(zhàn)性的內容。

在我們構建的“新漢語史”中,文言史是一條重要的線索,而歐化文言既是文言發(fā)展一個階段的實時樣態(tài),同時又是聯(lián)結古今的橋梁,正是借由這一橋梁,大量的文言成分進入現代漢語,并成為其有機組成部分之一。[注]刁晏斌.傳統(tǒng)漢語史的反思與新漢語史的建構[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2) .所以,歐化文言在漢語文言史乃至于漢語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而另一方面,則是在漢語歐化的歷史進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應成為相關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前所述,漢語歐化已有長達近兩千年的歷史,而共同語層面的歐化漢語的形成也已歷經百年,時至今日,歐化以及“化歐”的過程還在持續(xù),而這也說明,“漢語歐化史”依然還在延伸與發(fā)展。

宣化县| 农安县| 株洲县| 达州市| 阳西县| 潞城市| 莱芜市| 贺兰县| 蒙阴县| 府谷县| 鹤岗市| 巨野县| 扶绥县| 奎屯市| 天台县| 郴州市| 蒙自县| 班戈县| 麦盖提县| 浑源县| 饶阳县| 安西县| 荥经县| 颍上县| 五台县| 永寿县| 怀宁县| 汉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奉新县| 晋城| 仁寿县| 时尚| 德安县| 和政县| 平山县| 滕州市| 社旗县| 南通市| 体育|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