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基于山西16所高校的實證分析

2019-02-22 14:34高媛媛馬彩莉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9年8期
關鍵詞:道德規(guī)范道德教育問卷

高媛媛,馬彩莉,谷 越

(1.山西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2.東北財經大學 統計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

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已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浪潮,海量信息與技術革新正在改變著世界。大學生思想活躍、更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既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者,也是受新媒體技術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生活、學習方面,也包括思想觀念、價值選擇、道德認知等方面。其中網絡道德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與新媒體的交織更廣更深。那么,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狀況如何?與傳統媒體環(huán)境下相比有無新變化?現有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被認知度是高還是低?學校網絡道德教育能否發(fā)揮最大效用?帶著這一系列問題,筆者設計了調查問卷并展開研究。

一、調查問卷的設計與發(fā)放

(一)調查問卷設計情況

問卷采用必答題形式,設置了單選、多選、量表、主觀四種題型,囊括四大板塊:第一板塊是大學生對新媒體的接受運用情況;第二板塊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不道德行為表現;第三板塊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認知狀況;第四板塊是大學生個人基本信息。

(二)調查問卷發(fā)放情況

本次調查采取封閉式網絡問卷,運用多階段整群抽樣方式,通過點對點在班級QQ群、微信群中發(fā)送問卷二維碼或網頁鏈接,學生通過掃描或點擊進入問卷即可作答。調查對象為山西省16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涵蓋本科一年級至五年級,??埔荒昙壷寥昙?,不含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這16所高校分別是: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中北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農業(yè)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山西醫(yī)科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太原師范學院、呂梁學院、太原工業(yè)學院、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山西醫(yī)科大學晉祠學院、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經過為期一周的調查,回收網絡調查問卷共2759份??紤]到普通人的閱讀速度是300—500字/分鐘,而本問卷字數接近2000字,那么填答時間至少在2分鐘以上,如果填答時間小于2分鐘可能存在理解不透徹、態(tài)度不認真的情況,故作無效問卷予以剔除。最后保留有效問卷2672份,問卷有效率達96.85%。在對問卷總體進行信度檢驗后得出問卷的Cronbach α 為0.754,說明問卷信度良好,適合做研究。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對新媒體的接受運用情況

1.智能手機的普及為大學生接觸、運用新媒體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當前高校大學生幾乎人人擁有一部智能手機,這更多歸因于智能手機的比較優(yōu)勢,如價格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消費需求;集通話、短信、影視娛樂等為一體。也正基于此,在問及“您主要的上網設備”時,高達99%的受訪學生表示使用手機作為主要的上網設備。

2.大學生在運用新媒體時表現出工具選擇的大眾性與使用目的的多樣性特征。調查顯示,在眾多新媒體工具中,大學生使用最多的是QQ(93.90%)、微信(89.60%)、微博(58.60%)、百度搜索(43.20%)等,這些實際上也是其他普通大眾使用較多的工具。而就使用目的的調查,85.90%的受訪學生表示主要用來“聊天和交友”,83.6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查找資料”,66.9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聽歌”,66.7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看視頻”,62.5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瀏覽網頁、獲取資訊”,56.7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網購”,51.35%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更新個人動態(tài)、刷微博、逛論壇看貼吧”,48.2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學習網絡課程”,34.70%的受訪學生表示用來“玩網絡游戲”。

3.新媒體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關系密切。根據“您使用新媒體上網的頻率”的調查,顯示10.74%的受訪學生每天在2小時以內,35.22%的受訪學生每天為2—4小時,31.29%的受訪學生每天為4—6小時,13.81%的受訪學生每天為6—8小時,還有8.94%的受訪學生已超過8小時。人均每天使用新媒體的時長達4.5小時。而針對“您認為使用新媒體可以滿足您生活、學習需要和目的”的調查,57.67%的受訪學生表示使用新媒體“可以”滿足自身學習、生活需要,還有39.86%的受訪學生表示基本滿足,僅有2.47%的受訪學生表示現有新媒體還不能滿足自身需求。綜上,通過受訪學生的新媒體的使用頻率、滿意度調查不難看出,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且影響還在擴大。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不道德行為表現

1.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不道德行為類型增多且嚴重性增強。在問卷調查基礎上結合虛擬田野調查法了解到,“網絡抄襲”,“轉發(fā)、點贊未經證實的消息”,“制造、傳播虛假消息”,“聊天、討論、打游戲時使用粗俗語言”,“網絡語言暴力(低俗謾罵、惡意中傷)”,“瀏覽、下載色情、暴力內容”,“泄露、散布他人隱私”都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群體中比較突出的網絡不道德行為。同時,也是大學生上網自律比較弱的部分。且通過對上述網絡不道德行為的“嚴重程度進行打分”和“周發(fā)生次數進行評估”進一步得出,大學生群體中最嚴重的網絡不道德行為是“聊天、討論、打游戲時使用粗俗語言”,得分為6分;位居第二的是“轉發(fā)、點贊未經證實的消息”,得分為5.9分;位居第三的是“網絡語言暴力(低俗謾罵、惡意中傷)”,得分為5.8分;位居第四的是“網絡抄襲”,得分為5.7分;位居第五的是“制造、傳播虛假消息”,得分為5.4分;位居第六的是“泄露、散布他人隱私”,得分為5.2分;位居第七的是“瀏覽、下載色情、暴力內容”,得分為4.9分。而關于“過去一周您最好的大學生朋友發(fā)生以下行為的次數”的調查,2672位有效受訪者的“最好的大學生朋友”中有過“網絡抄襲”行為的占比為39.03%,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3.4次;有過“轉發(fā)、點贊未經證實的消息”行為的占比為43.11%,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3.8次;有過“制造、傳播虛假消息”行為的占比為26.50%,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3.8次;有過“聊天、討論、打游戲時使用粗俗語言”行為的占比為58.61%,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4.3次;有過“網絡語言暴力(低俗謾罵、惡意中傷)”行為的占比為40.04%,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4.1次;有過“瀏覽、下載色情、暴力內容”行為的占比為23.32%,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4.4次;有過“泄露、散布他人隱私”行為的占比為22.53%,且周發(fā)生次數約為4.1次。

2.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不道德行為表現出對新媒體技術的更強依賴。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受新媒體技術的影響很大,以大學生群體中位居前三的網絡不道德行為為例予以分析。第一,聊天、討論、打游戲時使用粗俗語言。新媒體的出現和發(fā)展,帶來了話語表達的新變革,產生出所謂的第五媒體語言——新媒體語言。新媒體語言生動、活潑、隨性、自由、貼近生活,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順暢。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之一便是交際表達的粗俗化。第二,轉發(fā)、點贊未經證實的消息。當前,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新媒體工具具有轉發(fā)、點贊、評論、收藏等功能,這就為“轉發(fā)、點贊”行為的發(fā)生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廣闊平臺。而新媒體環(huán)境下海量信息的存在及大學生辨識能力的有限性、加之責任意識的淡薄,則使“轉發(fā)、點贊未經證實的消息”這種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不斷滋生且趨于惡化。第三,網絡語言暴力。網絡交際語言粗俗表達的進一步演化即成為低俗謾罵、惡意中傷。與過去相比,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絡語言暴力行為的發(fā)生有了更多的渠道,如比較典型的“彈幕語言暴力”,就是借助“彈幕”這種新媒體工具對網絡主播、影視劇演職人員等進行詆毀、攻擊、侮辱。已有學者指出,喜好“彈幕”的群體中,有些人缺乏自律,把“彈幕”當作渲泄個人過激情緒的出口。

(三)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認知狀況

總體來看,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認知狀況良好,但也有部分大學生存在一些認知偏差,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人際關系淡漠。派派、無秘、比鄰、友加、米聊、陌陌、探探等新媒體社交軟件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本次調查中就有59.02%的受訪學生表示有同學使用過這些新社交軟件。社交軟件的增多,無疑拓寬了人們的交友渠道,但并未增強人際信任。在問到“您相信網上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嗎”時,只有15.61%的受訪學生選擇“相信”,而選擇“半信半疑”的占到55.73%,選擇“不相信”的為28.67%。其中,選擇“相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粕嘤诒究粕?農醫(yī)軍類學生占比明顯低于其他學位類型的學生。在問到“您相信網上能找到真心的感情嗎”時,只有10.52%的受訪學生表示“相信”,而選擇“半信半疑”者占到45.51%,“不相信”者占到43.97%。其中選擇“相信”的男生占比多于女生,專科生比例明顯高于本科生。

2.網絡價值觀不清。因其極強的互動性和代入感,“網絡直播”已經成為當前最受歡迎的新媒體交互方式之一。但由于相關體制機制不成熟、惡性競爭、網絡主播缺乏社會責任感等原因,網絡直播亂象叢生。直播中不乏裹挾色情、暴力等低俗內容。就“您對于大學生自己直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內容的態(tài)度”調查,其中73.2%的受訪學生認為做出這種不良行為的大學生是“為了賺錢、出名等而喪失了道德底線”;但也有12.57%的受訪學生認為“無所謂好與不好”,存在道德相對主義的問題;此外還有14.22%的受訪學生竟認為是“網絡發(fā)展的正?,F象”,存在網絡價值觀不清的問題。

3.網絡法律意識淡薄。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虛擬空間的問題歸根到底不過是現實世界的折射[1]。但有的大學生卻認為虛擬網絡空間有所謂的“絕對自由”。在“您對進行網絡實名認證的態(tài)度”調查中,有79.42%的受訪學生表示“支持”,認為這是“規(guī)范網絡行為的有效舉措”;但也有7.30%的受訪學生表示“反對”,認為會“限制網絡言論自由”;還有13.29%的受訪學生表示“無所謂”。而有關“現實生活中不能說的話,不能做的事是否可以在網絡社會中去實現”的調查,有27.32%的受訪學生表示“反對”這種觀點;有64.26%的受訪學生表示“視情況而定”;還有8.42%的受訪學生表示“支持”這種觀點。

4.對網絡道德規(guī)范的認知、認同度較低?!度珖嗌倌昃W絡文明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是2001年11月22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聯合發(fā)布的,當前專門針對青少年的、較為完備的網絡行為道德規(guī)范。但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公約》的了解度并不高,只有19.20%的受訪學生表示“知道”這個《公約》;有47.34%的受訪學生表示“一知半解”;還有33.46%的受訪學生表示“完全不知道”。在自覺遵守相關規(guī)范方面,相較遵守“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這三條,高校大學生在“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及“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這兩方面的自覺性、自控性相對差一些。

三、總結及建議

(一)總結

1.新媒體的“雙刃劍”效應在高校大學生中愈發(fā)凸顯。一方面,使用新媒體,大學生信息獲取相比過去更加便捷、高效,人際交往更加順暢、自由,課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另一方面,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使用新媒體刷微追劇看直播,浪費了大量學習時間。由本次調查中受訪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目的占首位的是“聊天、交友”而不是“學習”即可見一斑。更為甚者,大學生尚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判斷是非、甄別真?zhèn)蔚哪芰τ邢?,新媒體帶來的海量信息良莠不齊,其中充斥的虛假信息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對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不小沖擊。

2.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挑戰(zhàn)仍大但向好愿望強烈。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多樣的網絡不道德行為甚至網絡違法行為,消極、非理性的網絡道德態(tài)度,較低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認知水平是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些不良行為和態(tài)度無論對社會發(fā)展還是大學生自身成長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但值得肯定的是,當前大部分高校大學生對制定、完善、實施網絡道德規(guī)范有較高認同,對網絡道德教育有需求有期待。本調查中就有94.27%的受訪學生表示“有必要對網絡道德進行規(guī)范”,有92.66%的受訪學生表示“當前高校大學生需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并就如何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積極建言獻策。

(二) 建議

1.強化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實現德法共治。第一,推動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制定和宣傳推廣工作?!豆s》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層面的青少年網絡道德規(guī)范,除此之外尚沒有專門針對高校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出臺。事實上,高校大學生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參與者[2],作為社會上最具活力、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群體[3],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期待[4]。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網絡道德,意義重大。正基于此,有必要根據新媒體環(huán)境特點、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特點及上網心理特點等制定專門針對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梢韵仍谌珖鞲咝U骷庖?,在廣泛聽取師生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形成更符合實際、學生更好理解、更易接受的“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大學生文明上網公約”等。同時,加大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文明上網公約的宣傳推廣力度(調查顯示,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方面的知識匱乏)。以學校作為主體,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 采取諸如在教室、宿舍、走廊、校園宣傳欄等地張貼紙質宣傳頁;在學校、各學院官網滾動展示相關內容等具體方式來擴大影響、強化認知。

第二,進一步完善相關網絡法律法規(guī)。單純依靠道德規(guī)范很難達到理想的約束效果,還需要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和支撐?,F實社會如此,虛擬空間亦然。自1994年我國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影響的不斷擴大,我國又相繼出臺了不少網絡法律法規(guī),包括《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這些網絡法律法規(guī)對規(guī)范網絡行為、凈化網絡環(huán)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必須承認,現有法律法規(guī)還存在規(guī)定過于宏觀、寬泛,內容重復交叉,甚或缺失等問題。因此,需要國家和有關政府部門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網絡法律法規(guī),保證包括高校大學生在內的廣大網民有法可依、依法上網。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制定、修改與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相關的紀律條例、獎懲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

2.創(chuàng)新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第一,基于因材施教原則的教育創(chuàng)新。因材施教根本上就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開展教育。具體到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一是根據年級、專業(yè)、性別等的不同,選擇略有側重的教育內容、教育切入點;二是做到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即在開展一般性普遍教育的同時,針對網絡道德問題突出或有典型特征的學生施以再教育。

第二,基于高校大學生網絡道德新表現的教育創(chuàng)新。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受新媒體技術影響較大。因此,當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至少需要圍繞“新媒體”和“網絡道德”這兩個方面,開展包括新媒體的概念、特點特別是作用、影響等的基礎理論教育,大學生網絡道德規(guī)范教育及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典型案例解析教育等具體內容的教育活動。

第三,基于“新媒體+”的教育創(chuàng)新。充分挖掘新媒體的教育功能,拓寬新媒體與教育的融合路徑,實現教育手段創(chuàng)新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方向和努力重點。就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而言,也需要優(yōu)化新媒體技術運用,以豐富教育教學方式、提升教育效果。根據本調查問卷得知,高校大學生接觸、使用的新媒體工具主要包括QQ、微信、微博、百度搜索、知乎、百度貼吧、騰訊網、今日頭條、網絡直播平臺等。那么可以重點考慮借用這些新媒體工具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如利用QQ、微信等即時交流工具與單個或多個學生進行思想溝通、教育引導;在師生QQ群、師生微信群中編輯、轉發(fā)與大學生網絡道德相關的教育內容,特別是一些精練的短文、感人的故事等;可設置專門的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教育內容(減少純文字性內容,增加音頻、視頻、動畫等,增強吸引力);可開通學校官方微博或個人微博,發(fā)布有關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可參與到如百度貼吧、天涯論壇等大學生關注的貼吧、論壇中,正向引導網絡輿論,規(guī)范學生的網絡道德;可利用網絡直播形式進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等等。與此同時,要注意教育話語體系的創(chuàng)新。改變過去自上而下的文件式、官方化的話語表達方式,將網絡道德規(guī)范、上網要求等內容用評論體、段子體等文體風格和流行的網絡用語加以改編,用生活化的語言、生動的事例來進行表述、闡釋,增加親和力和親近感,提高認同度和助推理論的實踐轉化。

猜你喜歡
道德規(guī)范道德教育問卷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時代”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孔祥淵:“我”的出現有助于提升個體道德認同
問卷網
素質教育的可行性實施細節(jié)研究
國家治理視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傳統倫理道德現實價值研究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常宁市| 手机| 昂仁县| 吴桥县| 建宁县| 永春县| 焦作市| 策勒县| 积石山| 上思县| 稷山县| 确山县| 德保县| 孟连| 射阳县| 民县| 合江县| 马边| 手游| 冕宁县| 积石山| 合作市| 迁安市| 车致| 怀化市| 洪洞县| 金川县| 西昌市| 敖汉旗| 桂阳县| 鄯善县| 宁明县| 怀仁县| 五河县| 内江市| 米泉市| 长岛县| 焦作市| 汨罗市| 南乐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