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娜,高天霽,陳寧寧,羅 丹
(保定市兒童醫(yī)院腎臟內(nèi)科,河北保定 071000)
家族性出血性腎炎(Alport syndrome,AS),即Alport綜合征,是COL4An基因突變所導致的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同時,由于該病呈慢性、進行性的特點,未確診患者需經(jīng)歷多次的檢查和治療,給患者造成了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雙重負擔。為提高臨床對本病的認識,本文報告我院收治的1例Alport綜合征患兒的臨床資料,并對近幾年的相關文獻進行復習。
患兒10歲,女性,主因“血尿、蛋白尿3天”入院。患兒入院前3天因“脾胃不和”于當?shù)蒯t(yī)院查尿常規(guī),結(jié)果:尿蛋白(+++),潛血(++),鏡檢紅細胞20~25/HP,無肉眼血尿,無尿頻、尿急、尿痛,無腹痛,當?shù)蒯t(yī)院未做處置,建議去上一級醫(yī)院就診,遂來我院,并以“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收入院?;純喊l(fā)病以來,精神、睡眠可,食欲欠佳,二便正常?;純耗赣H2年前診斷“腎盂腎炎”,尿蛋白(±~++)至今;舅舅因尿毒癥去世。
患兒體格檢查:雙下肢輕度水腫;心、肺、腹查體未見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七項大致正常;肝功能、補體C3、C4正常;腎功能:肌酐137.5μmol/L,尿素氮12.49mmol/L;血脂:總膽固醇10.64mmol/L,甘油三酯2.1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7.54mmol/L;尿腎早損三項:尿微量白蛋白2546.67mg/L,β2微球蛋白(尿)2.44mg/L,NAG酶117U/L,24h尿蛋白定量5564mg/L。
入院當天查尿常規(guī):尿蛋白(+++),隱血(++),鏡檢紅細胞20~23/HP。影像學檢查:泌尿系彩超示雙腎較同齡兒平均值增大,實質(zhì)回聲增強,膀胱透聲差。腎穿刺活檢:光鏡檢查示局灶增生硬化性腎小球病變,Alport待除外,待電鏡檢查;電鏡檢查示腎小球基底膜彌漫變薄,厚薄不均,致密層節(jié)段分層狀改變,上皮足突大部分融合,未見電子致密度沉積,腎小管上皮空泡變性,腎間質(zhì)可見泡沫細胞浸潤,電鏡診斷符合Alport綜合征。基因檢查:COL4A5基因突變。診斷:Alport綜合征。給予福辛普利10mg qd口服、百令膠囊0.5g tid口服。治療15天后復查尿蛋白(+),尿隱血(+),鏡檢紅細胞1~3個/HP,24h尿蛋白定量減至2874mg/L,無肉眼血尿,無雙下肢水腫,病情好轉(zhuǎn)出院。隨訪半年,癥狀無明顯進行性加重,無肉眼血尿,無雙下肢水腫,尿蛋白波動在(+~++),尿隱血(+)。
Alport綜合征(AS)的主要特點是血尿、蛋白尿、進行性腎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合并有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等腎外癥狀[1],約85%的患者為X連鎖顯性遺傳[2],基因檢測為診斷的金標準。本例患兒存在持續(xù)性血尿、COL4A5基因突變、腎小球基底膜超微結(jié)構廣泛異常、家系成員中母親尿蛋白波動在(±~++)、舅舅發(fā)展至終末期腎病,符合AS的診斷。
突變型IV型膠原蛋白的a鏈過表達可致足細胞脫落,腎小球基底膜斷裂,腎小球硬化及細胞外基質(zhì)沉積、腎纖維化等,患者多于中年之前發(fā)展至終末期腎病階段[3]。此外,AS患者基因突變可致腎小球基底膜(GBM)的穩(wěn)定性降低,進而影響腎小球的濾過功能。AS患者可由于足細胞脫落、腎小球濾過異常等導致蛋白尿,甚至可導致腎小球硬化和腎臟纖維化[4-5]。X連鎖AS為X染色體長臂中部的Xq21-q22基因改變,而編碼IV型膠原a5鏈的COL4A5基因為突變基因[6]。本例患兒為COL4A5基因發(fā)生突變,起病時癥狀就比較明顯,經(jīng)積極治療后,尿蛋白維持在較穩(wěn)定范圍;其家系中,母親尿蛋白一直在(+~++)波動,且經(jīng)基因檢測亦確診為AS;舅舅因醫(yī)療水平、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未查清病因,最終因尿毒癥去世。據(jù)此推斷,AS的嚴重程度存在性別差異,與TEMME等[7]得出的COL4A5突變對男性患者影響嚴重,而對女性患者的影響則程度不一的結(jié)論相一致。
目前,尚無徹底治愈AS的方法,臨床上常采取減少尿蛋白、抗腎纖維化等治療來延緩病情進展,以延緩腎衰竭的發(fā)生。大量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1(AT1)受體拮抗劑對兒童腎臟疾病有一定的療效,且安全性高[8]。因此,AS研究協(xié)作組織推薦使用ACEI作為治療AS的一線用藥,當患兒出現(xiàn)ACEI相關不良反應時,推薦使用AT1受體拮抗劑作為二線用藥[9]。GROSS等[3]發(fā)現(xiàn),ACEI、AT1受體拮抗劑均能減少尿蛋白,使AS患者發(fā)生腎衰竭的時間推遲約13年。根據(jù)AS用藥指導,給予本例患兒福辛普利聯(lián)合百令膠囊降尿蛋白等治療,患兒癥狀無明顯進行性加重,無肉眼血尿,尿蛋白及隱血較前明顯減輕,且維持在較穩(wěn)定的水平。近年來,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可將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icroRNA-21、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等作為AS治療的新靶點,有望研發(fā)出新藥物,以達到延緩腎衰竭的目的[1,10]。干細胞、基因療法作為AS治療方法的一種,目前仍處于動物實驗階段,尚未應用于臨床。
AS屬于遺傳性腎臟疾病的范疇,臨床醫(yī)生需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對于初診患者應仔細甄別,避免誤診而致治療不當。目前,AS尚缺乏特異性治療手段,仍需繼續(xù)探索治療AS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