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區(qū)四方鄉(xiāng)郭店村一組發(fā)現(xiàn)了一座戰(zhàn)國楚墓。根據(jù)墓葬形制和墓葬特點,發(fā)掘者判斷該墓應為士一級墓葬,下葬年代當在公元前4世紀中期至前3世紀初,即戰(zhàn)國中期偏晚。①該墓的墓葬等級雖然較低,但卻出土了一系列十分珍貴的遺物,例如竹簡、龍首玉帶勾、鳩首杖以及刻有“東宮之”銘文的漆耳杯等,引起了學者們對墓主身份的好奇。經(jīng)過研究,學者們紛紛對郭店一號墓墓主的身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目前來看,學界主流觀點可以分為兩個大方向:一是墓主為某位“太子之師”;二是不可確知墓主為何人。本文試從這兩個方面對郭店一號墓主身份的研究做一梳理。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們均將漆耳杯的銘文作為最直接證據(jù),并用竹簡進行補證,而鳩杖則被用來證明墓主年事已高。姜廣輝先生對墓中出土的兩根鳩杖進行了詳細的考證。他將鳩杖與《后漢書·禮儀志》②的記載相結合,認為鳩杖為八九十歲老人的手杖。墓主人既有鳩杖陪葬,則其必是一位老年男子。③李學勤先生同樣認為鳩杖為老者手杖,并且在對漆耳杯的銘文“東宮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考證后,將其釋為“東宮之帀”,即“東宮之師”,二者結合,認為墓主是一位年邁的楚“太子之師”。④李先生的觀點在學界引起了轟動并且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認可,由此,“墓主人為東宮之師”的結論成為了進一步解讀郭店一號墓墓主身份的起點。在李學勤先生這一結論的基礎上,羅運環(huán)、龐樸、黃崇浩、李裕民、姜廣輝、范毓周、姜國鈞、陳成吒、高正、高華平等先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均認同墓主為“太子之師”的身份,但是對這位“太子之師”具體是誰的問題則各有主張。
龐樸先生將漆耳杯銘文與發(fā)掘者所給出的墓葬年代(公元前4世紀中期至前3世紀初)相結合,認為墓主應是楚懷王太子橫的老師。⑤龐先生雖沒有給出具體的人選,但已經(jīng)將可選擇的范圍大大縮小,且墓主為太子橫之師的觀點為各家學者所接受。高正先生持“墓主屈原說”。高先生認為,雖然墓葬的等級顯示墓主的身份可能為士,但墓中出土的竹簡證明他的身份特殊,而龍首玉帶勾又是國君才能使用的玉器,所以他很可能曾與楚王有密切交往。屈原曾出使齊國,墓中記有子思思想的竹簡很可能便是那次出使帶回來的,“墓主仰身直肢雙手交叉于腹部雙腿分開”的葬姿與屈原抱石投江的死姿相合,墓中鳩杖證明墓主年逾70,這又與屈原的卒歲相符,另《九章·橘頌》中“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證明屈原“可師長子”,即曾為太子老師。⑥但墓主的葬姿實為楚人最常見的葬姿,且《九章·橘頌》中的“可師長”應是“以師長之禮敬之”的意思,并不能作為墓主曾為太子師的證據(jù)。黃崇浩先生不同意“屈原說”,他認為郭店一號墓的下葬年代應為公元前300年左右,而屈原卒年偏后,與墓葬年代不符,而且屈原從未做過太子師,因此墓主不可能是屈原。黃先生排查了所有戰(zhàn)國中后期見諸文獻的楚國太子師后,認為慎到的卒年與墓主的下葬年代最為接近,提出墓主應為慎到。⑦但慎到是從公元前300年太子橫質于齊時才開始做太子師的,這與黃先生推測的墓葬年代沖突,雖然不排除慎到甫為太子師便去世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確實比較小。李裕民先生贊同“慎到說”,他認為,漆耳杯銘文可證明墓主為“東宮之師”、竹簡可證明墓主熟悉儒道雜家的著作、鳩杖可證明墓主年齡在80歲以上,而該墓的墓葬年代應在白起拔郢前后,即公元前280—前290年左右,在這段時間內只有慎到符合上述條件。⑧姜國鈞先生亦贊同“慎到說”,他從竹簡的內容與楚太子的學習經(jīng)歷等方面入手分析,認為墓中出土的竹簡是太子橫質于齊時由慎到親自編寫的,是太子上課時使用的教材。⑨羅運環(huán)先生雖然贊同墓主為太子橫老師的觀點,但卻認為絕不會是慎到,因為慎到是從公元前300年太子橫入質齊國才開始為太子師的,而該墓墓葬年代是公元前4世紀中期至前3世紀初,即墓主去世的時候,慎到還不是太子師。因此,羅先生認為墓主應該是太子橫入質秦國時的老師。太子橫在秦國犯了錯,老師理應當承擔責任、接受懲罰,所以墓主雖曾為太子之師,卻只能以士禮下葬,這也是為什么墓葬的等級較低卻出土了高級玉飾的原因。⑩姜廣輝先生雖然也認為墓主應為太子橫早期的老師,但卻認為應是陳良。姜先生認為陳良的卒年在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320年之間,與公子橫任太子的時間(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99年)相符,而且陳良不僅悅慕儒學,還有“北學于中國”和數(shù)十年的教學經(jīng)歷,因此他很有可能做過太子橫早期的老師。?但韓旭暉先生指出,墓葬年代應在白起拔郢前后,即公元前278年左右,這與姜廣輝先生考定的陳良卒年有出入,且文獻中并沒有陳良做過東宮之師的記載,所以墓主不可能為陳良。?同樣不贊同“陳良說”的還有高正先生。高先生認為,陳良雖然是“楚產(chǎn)”,卻不是貴族出身,因此不可能葬入楚國貴族墓地。?范毓周先生認為墓主應為環(huán)淵,其理由是墓葬中隨葬的竹簡中有環(huán)淵所著的《太一生水》,而且環(huán)淵曾為齊宣王座上客,后又去楚國,這與墓葬中所出竹簡所反映的墓主學術背景吻合,并且以環(huán)淵的學識與地位聲望足以當太子之師。?高華平先生贊同墓主為環(huán)淵之說。高先生認為,墓中隨葬竹書的內容表明墓主生活在思孟學派盛行的年代,而且這些竹書之所以會被隨葬,很可能是因為它們是墓主曾直接學習或研討過的,所以墓主人應該十分了解思孟學派的思想文化,生活時間與學術背景全部符合上述條件的楚國學者只有環(huán)淵一人。?我們認為環(huán)淵之說可能存在一些疑慮,“因為墓主的隨葬竹簡中有環(huán)淵所著的《太一生水》,所以墓主就是環(huán)淵”,或者“因為環(huán)淵的學術背景和生卒年代與墓葬透露的信息相符,所以墓主就是環(huán)淵”,這樣的推論似有邏輯上的不妥之處,而且史籍中并未有環(huán)淵為太子師的記載,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環(huán)淵地位聲望高就認為他曾經(jīng)擔任過太子之師。陳成吒先生認為墓主為世碩。陳先生認為墓中隨葬楚簡是墓主親自主持編修的,因此墓主應是一位極端尊崇子思的儒家學者,可能是子思的親炙弟子世碩。加之世碩為楚人,所以應該對老學也極為了解。?這一說法同樣缺乏直接的證據(jù)。
以漆耳杯銘文、竹簡和鳩首杖為物證,上述學者們均認為墓主是壽終年齡在70歲左右的某位太子師,但是除慎到之外,其他的幾位墓主人選,如屈原、環(huán)淵、陳良、世碩,均未從文獻中發(fā)現(xiàn)其曾為“太子師”的記載。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墓葬的斷代結論嚴重影響今人對于墓主人身份的推斷。因此,在墓葬年代未能得出準確的結論之前便對墓主的身份進行討論,甚至將其具體到某一人,這似乎是很難服眾的。學者們對墓主具體身份的判斷大都是在確定了大的時代背景后,將當時最有可能為太子師的人列為“候選人”,再將各位“候選人”的學術背景、生卒時間、生活經(jīng)歷等與墓葬年代和出土器物相結合進行篩選,最終得出具有唯一性的結論。但僅僅依靠一句存在不同解讀方式的漆耳杯銘文、兩根功能頗具爭議的殘斷鳩杖、一批未曾記載墓主信息的竹簡和一個暫無定論的墓葬年代,就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尋找“太子之師”,這樣得出的結論難以讓人信服。
相較于部分學者將漆耳杯銘文釋為“東宮之師”,進而將墓主人身份認定為太子老師,甚至精確到某一人的做法,一些學者認為墓主的具體身份是不可確知的。他們中有人對前文學者做出的漆耳杯銘文“東宮之”的釋讀和解釋結果提出異議,認為墓主不是太子老師,且墓中出土的遺物只能大概證明墓主的身份等級,并不能將墓主確定為某一人。
在認可“東宮之師”這種銘文釋讀方式的學者中,裘錫圭先生對銘文做出了不同的解釋。裘先生認為,銘文中的“師”不是指“老師”,而是指“師工”,所以銘文“東宮之師”只能說明這個杯子是由東宮的師工制作的。?彭浩先生雖然贊同“東宮之師”的銘文釋讀方式,但卻認為漆耳杯銘文反映的信息與墓主的身份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如果墓主的身份是東宮的一位師工,那么我們很難解釋為何墓葬中會出土只有上等貴族才能享有的、華麗精致的隨葬品,而且“師工”的身份與墓中的竹書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如果墓主是太子的老師,我們又很難解釋為何他的墓葬規(guī)模會僅相當“士”的等級。因此,漆耳杯可能是墓主生前所得或別人贈送給他的禮物,至于耳杯上的銘文,則可能是物勒工名制度的反映。彭先生根據(jù)墓葬形制和出土遺物認為墓主應該是一位出生于貴族之家的男性,生平好儒道之學,但未取得爵位。?方旭東先生在其文章中對“師”字與“太子師?!边@一官職進行了考證,認為“東宮之師”未必就是太子師傅,耳杯上的銘文也不是物勒工名制度的反映,因為銘文的字跡過于隨意,而且按照制度,器物上所留的銘文應是督造者之名,而非器物所有者之名。?龍永芳先生認為墓主是東宮的門客,可以替主人出謀劃策,耳杯則是墓主人死后太子特意為其制作的,因此上會刻有“東宮之師”的字樣。?綜上,“東宮之師”的銘文不能作為證明墓主人身份的證據(jù),即墓主為楚太子之師的猜測其實根據(jù)不夠充分。?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將漆耳杯銘文釋為“東宮之師”的釋讀方式不正確,應釋為“東宮之不”,即“東宮之杯”,只因古文字“師”與“杯”字形相近,所以導致了誤讀。李零先生在對比分析了古文字中的“師”字與“杯”字的字形和源流后,認為此銘文應釋為“東宮之杯”,并指出漆耳杯銘文的釋讀方式對解釋墓主身份并沒有太大幫助。?李先生的觀點中肯且客觀。與李零先生觀點相同,郭店一號墓的發(fā)掘者在發(fā)掘之初便將漆耳杯銘文釋為“東宮之杯”,并將“一條墓道、有封土但已被夷平、墓坑無臺階、葬具為一棺一槨”的墓葬形態(tài)與《荀子》《儀禮》等傳世文獻相結合,認為該墓為“士”一級的墓葬。由于墓中出土了銅及仿銅陶禮器,所以墓主應為有田祿之士,即上士。?周建忠先生在總結對比了數(shù)十座同時期墓葬的形制和遺物出土情況后,認為郭店一號墓墓主極有可能為下大夫。他贊同“東宮之杯”的釋讀方式,并且指出,就算銘文釋為“東宮之師”,它所透漏的信息也只能認為墓主與太子有某些聯(lián)系,而且此杯有可能是太子所贈之物,并不能認定他就是太子之師,且根據(jù)目前已有的資料暫無法確定墓主身份。?周先生從整體出發(fā)得出的結論值得重視。王葆玹先生同樣贊同“東宮之杯”的釋讀方式,由于墓主持有東宮之物和其他貴重物品,所以王先生認為墓主應是一位身份等級較高的貴族,其墓葬等級較低,則應是楚地被秦軍攻占后的無奈之舉。?饒宗頤先生贊同“東宮之杯”的釋讀方式,并進一步指出墓中出土的竹書反映了道家音樂思想且墓中陪葬有雅琴,這說明墓主人可能與環(huán)淵存在一定的關系。?張正明先生認為墓主可能是一位出生于楚公族且雅好音律的學者,可能做過下級軍官。雖然張先生將漆耳杯銘文釋讀為“東宮之不”,認為墓主生前也許與東宮有某些交往或曾在東宮任職,但其墓葬等級僅為士,為太子之師的可能性較小,認為墓主可能無師之名,卻有師之實,并以與墓主大致同時代的宋玉進行了類比。?劉傳賓?、劉杰偉?二位先生均認為在現(xiàn)有條件之下不應將墓主身份具體到某一人身上。
至于學者們對用以證明墓主年齡的鳩杖,許多學者對其功能做出了不同的解釋:發(fā)掘者?與周建忠?先生認為它是一種兵器,龍永芳先生認為它是紡織車上的構件?,而彭浩先生認為它可能是車馬器?。
郭店一號墓較低的墓葬等級和精致貴重的出土遺物之間的矛盾引起了學者們探究墓主身份的興趣,經(jīng)過研究,墓主身份存在多種可能性,暫時沒有得一個統(tǒng)一的結論。目前學界用以研究墓主身份的最主要證據(jù)是漆耳杯銘文。但是,墓中出土的17件漆耳杯中只有一件是帶有銘文的,而且銘文字跡不規(guī)整且格式不符合基本的物勒工名制度?,或許如李學勤先生曾指出的,此銘文可能是在使用或流傳中刻寫的?。而用以旁證墓主人年齡的鳩杖出土時木柲已殘,僅剩杖首?,不知其具體長度和用途,所以將鳩杖作為墓主年齡的證據(jù)亦是有不妥之處的。
墓中出土的遺物是目前證明墓主身份僅有的證據(jù),但通過這些證物,我們能得出的結論僅是墓主生前可能是一位地位不高的貴族,好儒道之學,或曾與東宮有過某些聯(lián)系,但無法進一步推測墓主的具體身份。
注釋:
①???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②《后漢書·禮儀志》記載:“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饣甫之靡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 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p>
③? 姜廣輝:《郭店1號墓墓主是誰》,《人民政協(xié)報》1998年12月26日。
④ 李學勤:《荊門郭店楚簡中的〈子思子〉》,《天地文物》1998年第2期。
⑤ 龐樸:《古墓新知》,《中國哲學》第20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2頁。
⑥?高正:《郭店竹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定位——兼論屈原與郭店楚墓竹書的關系》,《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2期。
⑦ 黃崇浩:《郭店一號楚墓墓主不是屈原而是慎到》,《光明日報》2001年1月21日。
⑧ 李裕民:《郭店楚墓的年代與墓主新探》,《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⑨ 姜國鈞:《從郭店楚簡內容看“東宮之師”》,《中州學刊》2002年第4期。
⑩ 羅運環(huán):《論郭店一號楚墓所出漆耳杯文及墓主和竹簡的年代》,《考古》2000年第1期。
? 韓旭暉:《“郭店楚簡與歷史文化”學術座談會論點綜述》,《西安聯(lián)合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7期。
? 范毓周:《荊門郭店楚簡墓主當為環(huán)淵說》,《人民政協(xié)報》1998年12月26日。
?高華平:《環(huán)淵新考——兼論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及該墓墓主身份》,《文學遺產(chǎn)》2012年第5期。
? 陳成吒:《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江淮論壇》2017年第2期。
? 王博:《美國達慕斯大學郭店〈老子〉國際學術討論會紀要》,《道家文化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第1—12頁。
? 彭浩:《郭店一號墓的年代與簡本〈老子〉的結構》,《道家文化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第13—21頁。
??? 方旭東:《郭店一號楚墓墓主身份考異》,《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6期。
? 荊門市博物館《簡帛書法選》編輯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頁。
? 李零:《郭店楚簡研究中的兩個問題》,《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52頁。
??周建忠:《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墓主考論——兼論屈原生平研究》,《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
? 王葆玹:《郭店楚簡的時代及其與子思學派的關系》,《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5頁。
?饒宗頤:《涓子〈心琴〉考——由郭店雅琴談老子門人的琴書》,《中國學術》第1輯,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142—152頁。
? 張正明:《郭店楚簡的幾點啟示》,《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6頁。
? 劉傳賓:《郭店竹簡研究綜論》,吉林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
? 劉杰偉:《由“師”、“杯”之爭談學術研究應把握的尺度》,《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第4期。
? 龍永芳:《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器物補遺與研究》,《楚文化研究論集》第8集,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257頁。
? 龍永芳:《“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 李學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fā)現(xiàn)》,《中國哲學》第20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