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補中消萎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老年晚期胃癌71例

2019-01-22 00:40:48朱世航
中醫(yī)研究 2019年1期

朱世航

(濮陽市中醫(yī)院腫瘤科,河南 濮陽 457000)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貧血等。目前,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病死率排名第三[1],由于胃癌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晚期患者治療困難,姑息性切除、化療等手段預后都不理想,臨床常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治療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率較高。補中消萎湯是治療胃部疾病的典型中藥湯劑,在中醫(yī)藥被廣泛運用于中晚期胃癌[2]。2016年1月—2017年7月,筆者采用補中消萎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老年晚期胃癌71例,總結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濮陽市中醫(yī)院腫瘤科收治的14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1例,男38例,女33例;年齡60~82歲,平均(67.23±6.18)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病程(12.16±3.56)月;病理類型:低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癌18例,高分化癌2例,管狀腺癌12例,黏液腺癌4例。對照組71例,男36例,女35例;年齡60~83歲,平均(66.29±6.49)歲;病程3個月~4年,病程(12.08±3.28)月;病理類型:低分化腺癌32例,中分化癌19例,高分化癌2例,管狀腺癌14例,黏液腺癌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選擇標準

2.1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制訂。上腹近心窩處持續(xù)疼痛,胃部有痞滿、脹悶、泛酸之感,兼有食欲不振、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吐血等癥狀即可確診。

2.2 西醫(yī)診斷標準

按照《胃癌診斷標準》[4]。①有上腹不適,食欲不振,乏力等癥狀;②出現(xiàn)上腹腫塊、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體征;③實驗室檢查出現(xiàn)水電解質(zhì)紊亂、酸堿平衡失調(diào);④胃鏡檢查可見病灶處黏膜充血、糜爛等。

3 試驗病例標準

3.1 納入病例標準

①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③根據(jù)國際TNM分期,胃癌臨床分期為III~IV期;④自愿參加本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3.2 排除病例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肝、肺、腎、造血功能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者;②對本研究藥物有過敏史者;③合并感染者;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者。

4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由江蘇恒瑞醫(yī)藥生產(chǎn),批號A14202473091,0.25 g/片),餐后30 min口服,起始劑量500 mg/次,耐受良好者逐漸增加劑量至850 mg/次,1次/d;替吉奧膠囊(由江蘇恒瑞醫(yī)藥生產(chǎn),批號 1507252,20 mg/粒),據(jù)體表面積及患者耐受程度給藥,40~60 mg/次,2次/d,口服,連服4周,4周為1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補中消萎湯,藥物組成:白花蛇舌草24 g,太子參30 g,丹參20 g,莪術9 g,石斛15 g,甘草片9 g,白芍24 g,炒白術15 g,當歸9 g,云茯苓20 g,麥冬15 g。水煎至400 mL,1劑/d,早晚分服,每次200 mL。21 d為1個療程。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5 觀測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中醫(yī)證候積分、免疫功能(外周血CD3+、CD4+、CD8+含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中醫(yī)證候積分將癥狀分為4個等級,分別記0,1,2,3分,總積分為各癥狀累計得分,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嚴重。

6 療效判定標準

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指南》[5]中相關標準。完全緩解:目標病灶緩解,維持4周,且無新病灶產(chǎn)生。部分緩解:病灶縮小>30%,維持4周,無新病灶產(chǎn)生。穩(wěn)定:病灶縮小未達穩(wěn)定,或增加未達惡化。惡化:有新的病灶出現(xiàn),或原病灶增加>20%。

7 統(tǒng)計學方法

8 結 果

8.1 兩組療效對比

見表1。兩組對比,經(jīng)Ridit分析,u=2.9,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療效對比

8.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

8.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對比

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對比

組 別例數(shù)時間CD3+CD4+CD8+治療組71治療前53.46±7.2231.57±4.6729.72±3.02治療后66.09±6.28**##40.21±5.29**##20.44±2.73**##對照組71治療前53.25±7.3331.44±4.5729.62±3.12治療后57.38±6.83**36.27±5.00**25.48±2.50**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

8.4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對照組出現(xiàn)頭暈6例,乏力10例,惡心嘔吐13例,腹痛6例,不良反應率為49.29%;治療組出現(xiàn)頭暈4例,乏力7例,惡心嘔吐7例,腹痛5例,不良反應率為32.39%。兩組對比,經(jīng)卡方檢驗,χ2=4.20,P<0.01,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 討 論

胃癌是一種發(fā)病率、死亡率雙高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細菌感染、潰瘍等均可能引起胃黏膜上皮細胞異常病變致使胃癌的發(fā)生。中醫(yī)學無“胃癌”一說,根據(jù)其臨床特點將其歸于“痞滿”“胃脘痛”等范疇,病發(fā)于胃,與肝、脾密切相關,主要病因為脾胃虛弱,脾氣不足,胃黏膜缺乏氣血的正常濡養(yǎng)。由于早期胃癌診出率低,造成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階段[6],癌細胞已擴散或轉(zhuǎn)移,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惡心、嘔吐、便血、食欲不振、消瘦等癥狀,此時患者已不能耐受手術治療,只能選擇藥物化療,以期控制腫瘤發(fā)展,化療的胃癌患者5年存活率僅有15%[7]。因此,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中醫(yī)藥的發(fā)展使其在晚期胃癌中的運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替吉奧膠囊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復方氟尿嘧啶衍生物類抗癌制劑,其成分包括替加氟、吉美嘧啶、奧體拉西鉀,優(yōu)點是代謝慢、生物利用度高、毒副反應低[8],缺點是不良反應較為嚴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用機制是競爭性結合受體細胞內(nèi)酪氨酸ATP結合位點,阻礙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信號傳導,抑制磷酸化作用,達到抑制血管的作用,同時還能抑制血小板生成,加強抗腫瘤作用,以上兩藥聯(lián)用治療晚期胃癌安全性高[9-10]。補中消萎湯中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抗癌的作用,太子參、云茯苓、白術、甘草片補中益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丹參行氣、活血、止痛,麥冬、石斛和白芍具有養(yǎng)胃之功效。

現(xiàn)代藥理研究[11-12]表明:白芍可殺菌、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茯苓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發(fā)展,麥冬促進胃腸蠕動,石斛和當歸抗腫瘤、增加免疫力,白術則可抑制腫瘤轉(zhuǎn)移。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和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原因可能是補中消萎湯標本同治,既控制臨床癥狀,又補氣活血、增強免疫力。本研究中關于免疫功能的檢測結果顯示:治療組CD3+、CD4+含量更高,CD8+含量更低,說明補中消萎湯能有效解除細胞免疫抑制,改善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本研究中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積分顯著降低,說明兩藥合用可有效控制臨床癥狀;但臨床療效不十分理想,原因是本研究中的樣本是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該類人群肝腎功能下降,體能狀態(tài)差,對藥物耐受程度低于正常人。綜上所述,補中消萎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老年晚期胃癌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值得臨床推廣。

长兴县| 肥西县| 张家界市| 重庆市| 曲水县| 华容县| 抚顺县| 贵港市| 财经| 赣榆县| 玛多县| 闵行区| 嘉鱼县| 梧州市| 晴隆县| 三江| 方山县| 崇阳县| 兰溪市| 富阳市| 运城市| 台东市| 楚雄市| 长泰县| 河间市| 鲁甸县| 淮安市| 乌鲁木齐县| 得荣县| 宁阳县| 香河县| 通州市| 迭部县| 忻州市| 德安县| 麻江县| 丘北县| 米易县| 广宁县| 南昌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