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是近年來歷史學科改革的趨勢,為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局限,適應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翻轉課堂”逐漸被運用到歷史學習中。分析“翻轉課堂”的概念和應用價值,指出目前歷史課堂存在的不足,并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況提出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優(yōu)化應用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近年來受到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視。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為學習歷史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將翻轉課堂運用到歷史課程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翻轉課堂”的概念和應用意義
1.“翻轉課堂”的含義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通常是教師口頭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根據(jù)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大腦記憶或者手動記錄。這樣的模式不利于學生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果大多取決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和質量的好壞。但是翻轉課堂顛覆了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課程制作相應的思維導圖、微視頻等教學資源,學生提前利用課外時間根據(jù)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思考,然后在課堂中提出疑惑與見解,與同學與老師進行面對面溝通與討論。這樣的課堂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時間,還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
2.“翻轉課堂”的應用意義
(1)有利于個性化學習
每個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學習效率都不一樣,具有差異性,所以在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進行統(tǒng)一講解這種方法,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而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來把控學習進度,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來掌握學習速度。當學生存在疑惑時,在課堂上可以和同學進行相互討論,或者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問,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所提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還可以充分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不僅照顧了落后的學生,也考慮到了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因材施教。
(2)適應高考歷史學科的改革
近年來,高考歷史越來越難,這導致大部分學生對歷史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一方面,課堂上學到的歷史知識單調枯燥。另一方面,高考歷史的考題又大多為材料題,與書本上的死知識不同。高考歷史的考題更加注重對史料的解析能力和對歷史綜合素養(yǎng)人才的篩選。將翻轉課堂運用到歷史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適應高考歷史的改革需求。
(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翻轉課堂的模式是課下學習、課上探討。老師提供相關的資源與課件,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獨自學習,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自主學習后,回到課堂上,學生進行相互討論,集思廣益,有助于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4)有利于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界帶來了很多便利,學習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不用在規(guī)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內完成學習。翻轉課堂依托信息技術,在課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微視頻,為學生提供了更充足的學習資源。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1.教學資源不夠充足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課前微視頻制作,這需要教師利用充足的學習資源,將其匯總并整理。但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過于注重課本知識,導致可利用的學習資源較少,不利于翻轉課堂的實施。
2.教學方法缺乏轉變
由于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所束縛,在翻轉課堂上,教師還是會利用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微視頻的制作仍然以單向傳授知識為主,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
3.教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由于翻轉課堂的發(fā)展還不夠完善,所以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許多教師仍然以成績來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的評價機制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翻轉課堂的有效應用。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充分挖掘教學資源
傳統(tǒng)的課本知識講解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利用網(wǎng)絡技術,制作高質量的微視頻。高質量的微視頻必須要有重難點的梳理,且重難點知識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以及學生普遍認知水平來歸納。同時,還要善于挖掘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并進行拓展,可以結合時事熱點,將歷史知識與現(xiàn)代特點相結合,豐富知識內容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建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還包括課堂上的合作討論。學生在利用課外時間觀看了微視頻后,通過自主學習已經(jīng)吸收了部分知識,但仍然存在部分疑惑。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分為各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集思廣益。這樣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
3.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課外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自主觀看微視頻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反饋進行初次評價。第二個部分是課堂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師生合作后對重難點的掌握進行第二次評價。第三次評價則是回歸到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和成績的考核情況。
翻轉課堂的運用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課堂,教師應該依托網(wǎng)絡技術,充分挖掘更加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制作出高質量、精美的微視頻,使歷史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同時,要注重學生在課堂的互動和反饋,為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參考文獻:
花蕊.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39):153.
作者簡介:陳振東,男,二級教師,中學歷史教學,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五中學。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中學生政史地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專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批號:GS[2018]GHB0599。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