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媒體時代社會話語生態(tài)變遷: 生成模式、主體形式與權力結構

2019-01-03 00:57張林
理論導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

摘要: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打破了信息資源和話語權力的集中和壟斷,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普通個人的信息崛起和話語平權,讓“信息社會化”的技術民主變得可能,信息資源開始呈現(xiàn)出泛社會化趨勢。自媒體在激活普通個人話語能量的同時也帶來了整個社會話語生態(tài)的變遷。自媒體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話語生產(chǎn)模式、話語主體形式和話語權力結構。傳統(tǒng)的“瀑布型”話語生成模式正逐漸讓位于“蒸騰型”的話語生成模式,“組織化”的權力主體形式正在向“個體化”的權力主體形式轉移,“群言堂”的話語權力結構正在逐漸取代“一言堂”的話語權力結構??梢哉f,自媒體正在潛移默化地形塑一種全新的社會話語生態(tài)。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話語生成模式;話語主體形式;話語權力結構;社會話語生態(tài)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19)12-0068-05

作者簡介:張林(1989-),男,四川富順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網(wǎng)絡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tài)建設。

[HT10.5,10.XH]

一、自媒體時代:普通個人的信息崛起與話語平權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媒介技術革命都會帶來相應的社會話語變革。自媒體革命也是如此。自媒體(We Media)概念屬于舶來品,學界通常認為是美國信息專欄作家丹·吉爾默(Dan Gillmor)最早提出了這一概念。早在2001年9月,丹·吉爾默就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了一個journalism30的概念,他根據(jù)傳播形式的不同將新聞傳播從整體上分為三個階段,認為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大眾媒介占主導的階段是journalism10,單向的線性傳播是這一階段主要的傳播特征;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帶來的傳統(tǒng)媒體網(wǎng)絡轉型以及新聞門戶網(wǎng)站等占主導的階段是journalism20,雖然這一階段新聞傳播的速度變得更快也更高效,但一對多的傳播形式并未根本改變;journalism30是以博客、網(wǎng)絡論壇、微博等新興媒介傳播占主導的階段,點對點、雙向互動的裂變式傳播是這一階段的主要傳播特征,這一時期新聞傳播的主體開始變得多元,專業(yè)的新聞傳播機構開始讓位于默默無聞的普通公民。以此為理論框架,丹·吉爾默2003年1月在《哥倫比亞新聞評論》雜志上發(fā)表了《下一代的新聞業(yè):自媒體的來臨》一文。同年,肖恩·鮑曼(Sean Bauman)和克里斯·威爾斯(Chris Wells)為美國新聞學會撰寫了名為《自媒體:大眾將如何塑造未來的新聞和信息》的研究報告。他們認為“自媒體是社會大眾依托數(shù)字化和信息化技術與外在知識體系連接后發(fā)布自己所知所用的媒介平臺”[1]。這一概念界定對以后的學界研究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國內(nèi)學界在界定自媒體概念時大都以此為重要借鑒。

雖然國內(nèi)學界大多數(shù)時候并未對“自媒體”“新媒體”“社交媒體”“全媒體”等等概念做實質性區(qū)分,但從使用情境來看,其指稱的媒介內(nèi)容卻基本一致,都是指具有相同技術特質和傳播特征的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只是具體選用何種概念,研究者根據(jù)不同的研究側重而各不相同。例如,相較于自媒體的概念,西方學者更偏向于使用“社交媒體”(Social Media)這一概念。山姆·欣頓(Sam Hinton)和拉瑞莎·約爾特(Larissa Hjnorth)在《理解社交媒體》一書中認為:“隨著移動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發(fā)展,社交媒體會像漩渦一樣把我們卷入人與人之間的網(wǎng)絡化世界之中,吞噬著人們的時間和生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而充滿不確定性?!盵2]可見,社交媒體概念側重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社會交往的網(wǎng)絡化關系,而自媒體概念更傾向于強調社會個體或普通用戶在信息傳播中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個體化傳播的媒介特征。根據(jù)文章立意和研究側重的需要,本文傾向于選擇使用自媒體這一概念。從技術形式上來看,我們認為自媒體就是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基礎上用戶隨時隨地自主生成傳播內(nèi)容的信息共享平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是自媒體產(chǎn)生的技術基礎,如果說Web10技術為人們帶來了便捷的搜索、瀏覽、下載等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實現(xiàn)了“人機互動”的網(wǎng)絡場景,那么Web20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就是上傳、交互和分享的升級,在鼓勵參與、注重用戶價值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人與人的互動”。數(shù)字化、移動化、虛擬化的信息通信技術,可以讓自媒體用戶隨時隨地采用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表達交流。自媒體的實質在于普通用戶能自發(fā)自主地生成和傳播信息內(nèi)容。相對于傳統(tǒng)大眾媒介的機構化、組織化傳播,自媒體為普通用戶的個性化、私人化傳播提供了全新平臺。

當然,對自媒體的理解不能簡單地局限于純技術和純工具層面,我們對自媒體要有超越技術工具層面的理解。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認為:“媒介從來都不只是一種傳遞特定信息符號或交往關系中聯(lián)系參與主體的應用工具,在某種程度上,它帶來的是一套與新技術特質互動的社會關系?!盵3]同樣,作為一種重塑世界的結構性力量,自媒體除了在技術層面給人們帶來全新體驗以外,還會對整個社會的權力結構、信息方式、資源配置和價值觀念產(chǎn)生重要影響。自媒體就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一種特有的技術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相交融的新型媒體形態(tài)。早在1995年,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就高呼人類已經(jīng)進入了“第二媒介時代”。波斯特認為以廣播、電視、報刊、電影為代表媒介的20世紀的大部分年代是第一媒介時代,這一時代信息傳播由少數(shù)政治文化精英主導,少數(shù)人生產(chǎn)、多數(shù)人消費是常態(tài),單向度、一對多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傳播是其主要特征。而隨著美國信息高速公路的推進,衛(wèi)星技術開始與電腦、電視相結合,一種雙向的、去中心化的交往傳播關系的出現(xiàn)拉開了第二媒介時代的帷幕,這一新的傳播模式“既改變了我們思考主體的方式,也為我們改變整個社會形態(tài)提供了新的可能”[4]。雖然波斯特的媒介劃分還帶有鮮明的預測性特征,但不得不說,波斯特敏銳地捕捉到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時代脈搏。保羅·萊文森提出的“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對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的細分。萊文森把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之前的廣播、電視等統(tǒng)統(tǒng)歸納進舊媒介的范疇,認為自上而下的層級控制和專業(yè)化的生產(chǎn)是這些舊媒介的主要特征。而“聊天室、留言板和電子郵件等互聯(lián)網(wǎng)的第一代產(chǎn)品則屬于‘新媒介的范疇。維基、推特、臉譜等具有私人性和互動性的互聯(lián)網(wǎng)第二代產(chǎn)品則屬于‘新新媒介”[5]。雖然萊文森的表述并不一定準確,但其對媒介形態(tài)進行細分的研究思路無疑是順應時代潮流的。2013年,清華大學的李沁在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研究思路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第三媒介時代”的概念。李沁認為Web20和泛在網(wǎng)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傳播形態(tài),人、媒介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正發(fā)生著急劇變化,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的分析框架和理論內(nèi)涵已經(jīng)不足以解釋這種新的傳播形態(tài)和社會變革。第三媒介時代正在拉開帷幕,如果說第一媒介時代是以單向被動的觀看、收聽、閱讀等信息方式為主導,第二媒介時代是以交互、人際等為主要信息特征,那么“第三媒介時代就是一個以沉浸傳播為特征的泛眾傳播時代。以泛在網(wǎng)絡為支撐的沉浸傳播把人變成了中心,又把人變成了媒介,把社會的信息系統(tǒng)轉換成了一個全方位的服務系統(tǒng),使得傳播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滿足任何用戶的任何需求”[6]??梢钥闯?,在李沁“第三媒介時代”的理論建構中,“泛眾傳播”一直是核心概念,而“泛眾傳播”從實質上看就是一種以個人為中心,致力于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傳播。

縱觀媒介形態(tài)的歷史變遷,無論是波斯特的“第二媒介時代”、萊文森的“新新媒體”還是李沁的“第三媒介時代”,學者們都看到了媒介技術發(fā)展對社會權力關系帶來的整體影響,并都試圖用凝練的學術概念對這種新的時代關系進行簡略概括。但是,無論對媒介技術史做何種劃分,自媒體帶來的信息革命無疑都具有劃時代的技術和人文意義。作為一種普通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自主生成傳播內(nèi)容的信息共享平臺,自媒體的信息傳播具有交互性、即時性、共享性、碎微化、海量化、個性化和圈群化等顯著特征。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前自媒體時代信息資源和話語權力的集中和壟斷,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普通個人的信息崛起和話語平權。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讓“信息社會化”的技術民主變得可能,信息資源開始呈現(xiàn)出泛社會化趨勢,信息權力開始向普通個人轉移。相較于前自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個人自主傳播的崛起,普通個體的表達自由開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張揚,普通用戶的個體價值開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彰顯。當然,自媒體的普及在激活個人話語能量的同時也帶來了整個社會話語生態(tài)的變遷。話語生態(tài)是不同社會話語主體在不斷的話語生產(chǎn)、話語交流過程中生成特定話語結構的動態(tài)社會系統(tǒng)。自媒體的技術賦權帶來了民間輿論場的空前崛起,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話語生產(chǎn)模式、話語主體形式和話語權力結構??梢哉f,自媒體正在潛移默化地形塑一種全新的社會話語生態(tài)。

二、社會話語生成模式變遷:從“瀑布型”生成模式到“蒸騰型”生成模式

在《民主新論》一書中,薩托利(Giovanni Sartori)在論述“民主與統(tǒng)治”的關系時,系統(tǒng)探討了社會輿論生成的兩種理論模式。一種是由政治、經(jīng)濟、文化精英自上而下煽動而成的“瀑布型”生成模式,另一種是由社會普通大眾之意見自下而上外溢沸騰演化而成的“蒸騰型”生成模式。這種“蒸騰型”生成模式對于我們分析自媒體時代社會話語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薩托利認為多伊徹的瀑布模型生動地描繪了輿論自上而下的生成過程,多伊徹認為精英主導的輿論通常是以階梯狀的方式逐級向下流淌的,就像瀑布被一個一個的水潭所切斷那樣。多伊徹根據(jù)權力結構的不同,自上而下劃分了五個水潭,認為“經(jīng)濟和社會精英組成了最高層面的那個水潭,逐級推演下來的是政治和統(tǒng)治精英的水潭,緊接著是大眾傳媒組成的水潭以及輿論意見領袖組成的水潭,最下面才是由普通大眾組成的水潭”[7]??梢钥闯?,在這個“瀑布型”輿論生成模式中,信息是從權力中心自上而下逐漸流向普通大眾的,經(jīng)濟政治精英和大眾傳媒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和管控者,輿論意見領袖是鏈接紐帶,而普通大眾只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很少有機會能參與更高層級之間的信息互動。薩托利認為這種由社會精英煽動和控制而形成的社會輿論并不是真正的公民輿論,不能真正反映和體現(xiàn)民意,充其量只是精英輿論在普通公民中的傳播而已,真正的公民輿論只有在普通大眾意見自下而上的蒸騰過程中才能產(chǎn)生。雖然薩托利也從底層知識分子和底層思想團體等角度對蒸騰模式進行了初步探討,但由于時代的局限,薩托利賦予蒸騰型輿論生成模式更多的還是一種理想性的憧憬和寄托。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薩托利的這種憧憬和寄托正在變成現(xiàn)實。

自媒體的普及帶來了個人話語權的空前膨脹,改變了社會話語自上而下的生成和流通模式。自古以來,強國家——弱社會的關系結構讓國家權力與社會權力長期處于失衡狀態(tài)之中,國家?guī)缀鯄艛嗔怂械恼?、?jīng)濟和文化資源,國家權力居于絕對的支配和主導地位。相對而言,社會權力相對弱小,民間主體性力量發(fā)展相對緩慢。這種強國家弱社會的關系結構直接影響著社會話語的生成和社會信息的流通?!翱v強橫弱”就是長期以來中國信息傳播的顯著特點。在王權社會,由于依托強大的官僚科層制度,每一個政權基本上都能保證信息從權力中心向外流通的暢行無阻,從皇帝到各級官員自上而下的信息傳播基本上都能順利實現(xiàn)。但要想實現(xiàn)自下而上的“蒸騰傳播”或者人與人之間的“橫向傳播”則十分困難。因為在一個等級森嚴的官僚科層體系中,各級政治中心嚴格控制著各級信息源,信息權力往往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權力。在金字塔式的政治權力構成中,不同層級之間的權力界限是十分明確的,自上而下的“瀑布型”信息模式依然是社會話語生成的主導模式,政黨話語、國家話語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社會領域的核心話語。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改變了原來自上而下的科層制信息權力結構,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距離被空前拉近,精英與平民、信息生產(chǎn)者與信息接受者之間的界限正在縮小。原來被排斥在傳播權力結構以外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開始獲得自己的話語權力,自下而上的“蒸騰型”話語生成模式開始成為社會話語生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媒體帶來的“傳播資源的泛社會化和傳播權力的全民化打破了國家信息權力的絕對壟斷,開始讓信息權力由國家轉移到社會”[8]。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自媒體信息傳播技術為我們形塑了一個全新的話語生成模式和話語表達空間,自媒體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話語中心和輿情中心,以自媒體為依托的民間輿論場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

三、社會話語權力主體變遷:從“組織化主體”到“個體化主體”

在卡斯特看來,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形式,網(wǎng)絡社會的崛起將會對人類社會的交往方式、組織結構、工作模式和權力構成等等產(chǎn)生根本性的影響。相較于市場權力和政府權力的形式變遷,卡斯特重點分析了網(wǎng)絡社會崛起對社會權力帶來的結構性變革??ㄋ固卣J為信息技術革命與現(xiàn)代資本的深度融合為我們形塑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興世界。雖然權力依然在某種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著人們的行為活動,但相對于原來的工業(yè)社會,網(wǎng)絡社會的權力構成無論是在表現(xiàn)形式上還是在作用機制上都已發(fā)生了結構性變化。“權力不再集中于機構(如國家、政府)、組織(如資本主義企業(yè))和符號控制者(如公司制媒體、教會等)之手。它開始不均勻地分布在一個充滿財富、信息和圖像的全球網(wǎng)絡之中?!盵9]也就是說,網(wǎng)絡社會的到來顛覆了原來組織化、機構化權力主體對權力的集中控制,瓦解了權力的等級結構,權力開始通過信息和圖像分散到更多的人或群體之中??梢哉f,卡斯特的這種認識是非常深刻的,網(wǎng)絡社會對工業(yè)社會能帶來的這種結構性影響,一點也不亞于工業(yè)社會對農(nóng)業(yè)社會所帶來的那種歷史性沖擊。工業(yè)社會取代農(nóng)業(yè)社會,就是讓無數(shù)的農(nóng)民從田間地頭進入封閉的生產(chǎn)車間,原來分散的個體手工勞動被工業(yè)機器的大生產(chǎn)所取代,組織化、機構化的工業(yè)生產(chǎn)線不僅帶來了工人生活和工作場景的高度集中,而且也帶來了政治權力、經(jīng)濟權力和文化權力的高度集中。簡言之,“工業(yè)社會取代農(nóng)業(yè)社會的過程,就是在機器的作用下讓社會生產(chǎn)和社會權力從分散走向集中的過程?!盵10]這個過程消滅了生產(chǎn)資料、財富和人口的分散狀態(tài),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中一次質的躍遷。分散的、個體化的社會權力開始向組織化、制度化的社會權力集中,由此帶來的社會進步是無比巨大的,以至于連馬克思都不得不承認資產(chǎn)階級帶來的生產(chǎn)力能量已經(jīng)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甚至“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chǎn)力還要多,還要大”[11]。

在工業(yè)社會里,相較于分散的個人,正式的組織更能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某種預期,更能增加社會信任、降低交往成本,以至于個人的行動往往只有在通過制度或組織賦權之后才能獲得正當性和合法性。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打破了社會權力的集中狀態(tài)和等級結構,社會權力開始呈現(xiàn)出從集中到分散的轉變,社會權力主體也開始由組織化主體轉向個體化主體。當然,這種權力結構的變化并不是一種歷史的倒退,也不是類似工業(yè)社會向農(nóng)業(yè)社會的簡單復歸,而是一種在新的歷史層面上權力形式的自然演化。自媒體獨特的傳播技術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模式和交往方式,而且形塑了一種個體化、分散化的社會權力結構。福山在《大分裂》一書中對信息社會呈現(xiàn)出的個體化問題進行了敏銳而獨特的分析,他認為信息技術帶來了社會生活的個體化,這種個體化不僅會導致科層制的社會結構發(fā)生分裂,而且也會導致大工業(yè)時代形成的價值體系發(fā)生裂變。“因特網(wǎng)帶來的選擇自由,讓一切等級制度,無論是政治的還是法人的,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并開始走向崩潰?!钡牵I讲]有對這種社會個體化帶來的分裂一味地持否定態(tài)度,相反,他樂觀地認為這種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會帶來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破壞”。的確,個體化的權力結構極大地激活了個體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性,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有利于提高社會成員的交往和工作效率。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日益普及,一種以個體化為表征的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正在興起。人們不需要強烈的動機或組織就可以在自媒體上自主選擇和發(fā)布信息,自由表達觀點和自發(fā)形成圈子。這種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正在超越傳統(tǒng)組織的束縛,激發(fā)人們對“自組織”的興趣和能力。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交往和協(xié)作是人的基礎本能,長期以來,由于受到交往成本的限制,人的這種本能被大大地抑制了。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超脫層級結構的全新動員和交往模式,打破了原來的權力疆域和組織神話,正如克萊·舍基所言:當人們把組織像衣服一樣脫掉時會突然發(fā)現(xiàn),離開了組織,人們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有生命力,這不僅是力量關系的改變,“更是一場革命”[12]。自媒體帶來的技術革命讓個體開始成為網(wǎng)絡世界中的基本主體和基本權力單位,個體化主體正在逐步取代組織化主體而成為社會話語生產(chǎn)的主體性力量。

四、社會話語權力結構變遷:從“一言堂”到“群言堂”

從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重大變革都會衍生出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無論是早期的活字印刷術、無線電技術還是后來的圖像傳播技術和網(wǎng)絡傳播技術,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信息技術革新都帶來了信息傳播方式的重大變革,而每一次信息傳播方式的重大變革無疑都會引發(fā)整個社會權力關系和權力結構的改變。自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平臺和信息傳播渠道,而且是一種全新的結構性變革力量。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和思維習慣,而且也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方式和話語權力結構。在前自媒體時代,中國的信息資源配置和信息傳播結構是完全依附于政治權力結構的,政治權力結構完全主導了信息傳播格局和話語權力結構。在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政治權力架構中,執(zhí)政黨居于核心和領導地位,不僅對政治權力的生產(chǎn)和分配起著主導性的支配作用,而且對信息權力的生產(chǎn)和分配也起著絕對性的支配作用。黨在掌握國家政權的同時,也完全掌控著整個國家的信息傳播系統(tǒng)。黨不僅掌握了所有的核心信息資源,而且還掌控著整個信息傳播的流通渠道。黨報、黨刊、黨臺在整個社會輿論中居于優(yōu)勢性的引領地位。在這種相對封閉和固化的信息權力結構中,誰控制了媒體資源,誰就握住了整個輿論場的“閥門”。執(zhí)政黨因為主導了幾乎所有的信息傳播權力而成為社會話語生成的絕對主體,自上而下的層級傳播模式帶來的是整個社會“一言堂”的話語權力結構。

而隨著自媒體的逐漸普及,“一言堂”話語權力結構開始解體,隨之崛起的是一種以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為基本特征的“群言堂”話語權力結構。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激活了個體的話語表達欲望和能力,打破了原來政治權力與信息權力統(tǒng)而不分的剛性結構,改變了原來由政治主體支配信息主體的單一傳播格局??梢哉f,自媒體碎微化、交互性和裂變式的傳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言堂”話語權力結構中的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自媒體帶來的技術活性釋放出了巨大的傳播能量,信息權力的轉移開始讓原來處于信息權力之外的弱勢個體或組織獲得了自己的信息平臺和信息渠道。正如胡泳所說:“在中國這樣一個缺乏公民傳統(tǒng)和公共領域還并不發(fā)達的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普通個體反抗信息壟斷和發(fā)出自己聲音的唯一出口?!盵13]自媒體的普及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信息環(huán)境和話語表達空間,在自媒體縱橫交錯的信息網(wǎng)絡中,中心的權威地位不復存在,無論是多么龐大的組織,還是多么平凡的個體,在自媒體的信息網(wǎng)絡中都只是一個普通的信息節(jié)點,無數(shù)的信息節(jié)點以平等、共享和協(xié)作的姿態(tài)共同形塑了一個包羅萬象的信息世界。在這個信息世界中,原來處于信息弱勢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開始變得不再沉默,搖身一變開始成為了眾聲喧嘩輿論場中的主角。原來根本無法表達或者無法充分表達的意見和訴求現(xiàn)在可以通過自媒體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暢所欲言。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讓每一個用戶都變成了一個信息傳播主體,隨時隨地的一條“微博”或者隨心所欲的一條“朋友圈”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內(nèi)容,人們可以在這種信息情境中自由地發(fā)布、評論或轉發(fā)信息。碎微化和交互式的信息傳播讓自媒體空間呈現(xiàn)出一種“渠道多樣,卻無中心;信息海量,卻無權威的顯著特征”[14]。簡言之,自媒體帶來的技術賦權讓“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愿景正在變成現(xiàn)實。當然,“群言堂”并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地發(fā)表任何言論,對其予以正確引導和管控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SBowman,C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M].Reston: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38.

[2]Sam Hinton,Larissa HjnorthUderstanding Social Media[M].Los Angeles:SAGE Publications Inc,2013∶32.

[3]丹尼斯·麥奎爾.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崔保國,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10.

[4]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M].范靜曄,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61.

[5]保羅·萊文森.軟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歷史與未來[M].何道寬,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4.

[6]李沁,熊澄宇.沉浸傳播與“第三媒介時代”[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2)∶38-40.

[7]喬·薩托利.民主新論[M].馮克利,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8-109.

[8]張濤甫.新傳播技術革命與網(wǎng)絡空間結構再平衡[J].南京社會科學,2015(1)∶117.

[9]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第2版)[M].曹榮湘,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416.

[10]劉少杰.當代中國意識形態(tài)變遷[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209.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12]克萊·舍基.未來是濕的——無組織的組織力量[M].胡泳,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譯者序.

[13]胡泳.眾聲喧嘩:網(wǎng)絡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34.

[14]張林,劉海輝.“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場域定位與現(xiàn)實建構[J].理論導刊,2016(6)∶6.

【責任編輯:張亞茹】

猜你喜歡
自媒體時代
論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道德教育
自媒體時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發(fā)展研究
自媒體時代下廣播的發(fā)展現(xiàn)狀
自媒體時代生活意義的建構
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需打“組合拳”
手游| 吴江市| 应城市| 周口市| 宝山区| 尼勒克县| 宁德市| 大化| 长春市| 望城县| 丰宁| 海林市| 四会市| 湟源县| 托克逊县| 承德县| 黔东| 余庆县| 巫溪县| 南漳县| 寿光市| 黄浦区| 湘潭县| 焦作市| 阳泉市| 贵阳市| 临澧县| 连江县| 北辰区| 定陶县| 闸北区| 衡南县| 贵州省| 乌苏市| 静乐县| 徐闻县| 仲巴县| 泊头市| 南涧| 千阳县| 田东县|